'公關傳播:何為KOC,它在公關傳播中又有何價值?'

市場營銷 淘寶網 大眾汽車 收藏 文章 公關之家 2019-09-03
"

本文來源丨公關之家, 作者丨404號房客

近期業界內關於KOC的聲音越來越多,作為當下“C位出道”的一個熱詞,其英文全稱為“Key Opinion Consumer”,即關鍵意見消費者,是一個區別於KOL(關鍵意見領袖)的“新造詞”。

在如今互聯網人口紅利早已枯竭,新增用戶、活躍時長、獲客成本早已觸頂的當下,行業內都在尋求新的流量解藥。前有私域流量,後有KOC,當然,KOC也屬於私域流量。在更垂直、更便宜、更真實的優勢下,KOC能極大的影響自身的社交鏈併產生轉化,在“熟人社交”的閉環中,每一環環環相扣,從而產生極大的消費勢能。

"

本文來源丨公關之家, 作者丨404號房客

近期業界內關於KOC的聲音越來越多,作為當下“C位出道”的一個熱詞,其英文全稱為“Key Opinion Consumer”,即關鍵意見消費者,是一個區別於KOL(關鍵意見領袖)的“新造詞”。

在如今互聯網人口紅利早已枯竭,新增用戶、活躍時長、獲客成本早已觸頂的當下,行業內都在尋求新的流量解藥。前有私域流量,後有KOC,當然,KOC也屬於私域流量。在更垂直、更便宜、更真實的優勢下,KOC能極大的影響自身的社交鏈併產生轉化,在“熟人社交”的閉環中,每一環環環相扣,從而產生極大的消費勢能。

公關傳播:何為KOC,它在公關傳播中又有何價值?

相較於KOL,KOC的粉絲數更少,影響力更小。對於這個新概念,業內人士看法不一,有人認為KOC就是“小型的、不成氣候的KOL”,有人認為KOC將取代KOL引領新一輪的流量增長或帶貨趨勢,也有人認為就是“創造新詞博眼球、並沒有實際意義”,但不可否認的是,已經有不少品牌開始以KOC的思維去玩轉營銷,並取得了成功。

比如榮耀9X在某短視頻平臺上開展的KOC營銷,上線7天就實現億級品牌曝光和數十萬人次電商導流,就是通過KOC去引導普通用戶拍出屬於自己的武林短視頻,並在六脈神劍、九陰真經、七傷拳等魔法表情中巧妙植入榮耀的品牌信息。

事實證明,KOC思維是有用的,那麼我們就以公關的角度去剖析下為什麼“有用”?

1、KOC的利益站點是基於“大眾”

不同於KOL的高高在上,KOC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們的視角、發言角度、看待產品的利益站點都是站在用戶這方的,因為身處同一圈層,所以更受用戶群體的信賴。

在如今, 市場已經開始出現抵制KOL的聲音,因為價格昂貴且不親民,畢竟頭部KOL的報價已經接近不少二三線明星了,加上轉化率走低,數據造假成分大,KOL的信任體系逐漸在崩壞。

但品牌總要尋找新的流量出口,而KOC的信任體系堅定而穩固。KOC傳播離用戶更近,其模式為“用粉絲影響粉絲”。

你大概見識過淘寶的刷單模式,雖然筆者並不鼓勵這種非良性的商業競爭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刷單可恥但有效”,而且是非常有效,特別是高質量的刷單。在如今的淘寶消費中,很難避開“去評價區翻兩頁再決定要不要下單”的思維模式,雖然評價很大可能有注水成分在,但消費者也學會了避開刷單式評論,那種長篇大論飽含熱情洋溢之詞的評價會忽略掉,會以自己的經驗去挑選一些“我覺得這個評價比較真實和中肯”來進行信息過濾,最終決定要不要下單。

在你不知道某種品牌或商品是否優質的情況下,同儕們的評價往往會對你產生極大的決策影響,這就是KOC產生效用的原因。公關是一門研究大眾的學科,所以很清楚只有站在群眾的角度去表達才能影響其他群眾,所以KOC的橫空出世,公關人對此絲毫不意外。

KOC的思維其實一直都在,除了刷單模式,還有一個就是控評模式。

在不少KOL的推廣中,一些鐵粉對產品的正面評價往往都被頂上前排,形成“熱門評論”,那麼其他粉絲點進來看到清一色的好評,也會形成一種“大家用了都說好”的良好印象,最終影響到自己的消費決策。

除此之外,早期的小紅書,也是KOC模式的體現。普通用戶通過一篇篇真實詳盡的測評文章,從而獲得了大批用戶的收藏與點贊,迅速籠絡了眾多信任,其帶貨效果簡直不要太好。

2、KOC的存在弱化了“商業屬性”

隨著商業方的大批湧入,KOL的信任屬性在大幅度降低。在資本加持下,KOL的推廣越發喪失準則,信任背書下的推薦逐漸喪失可信度,儘管粉絲還喜歡著KOL,但對於他們的推薦,也沒有以前那麼熱衷了。

當所有的KOL都在商業變現的利益推動下大肆接單推廣,無條件為品牌產品背書,那麼其信任體系就會逐漸崩盤,KOL變成了一個廣告渠道,而不再是營銷渠道。

KOL在垂直領域的專業屬性可能還在,但也在商業利益的拉扯中丟失了其中肯、客觀的視角。而KOC則沒有受到商業利益的侵蝕,就目前來說,品牌與KOC的合作框架大多是在用戶群眾進行KOC的識別,然後以新品試用、評論區分享、社群話題討論等形式去開展推廣,而KOC會以用戶的“朋友”身份對產品進行平白的、樸實的、毫無技巧的真實描述,進而獲取用戶深度信任。

雖然每個KOC的影響圈層並不大,但重在真實,因為他們自身就是消費者,他們所分享的就是自己的親身體驗,而且能與其他用戶聊到一塊,知道對方關心的點在哪,也知道對方的需求,能快速的建立信任並熟知對方,一聲“姐妹我跟你說”、“老鐵這個真的很不錯”就能形象的展現KOC在同階層群體內的話語權。

就如上文所說,這是一種更為牢固和穩定的社交信任關係。

在不同的社群之中,KOC是活躍分子,積極的分享不同產品的體驗效果,不同的品牌信息會直接影響到社群內其他用戶。而品牌與KOL的合作關係往往是弱性的價值綁定,精細化運營和指導才是策略,而不是像KOL式向粉絲進行“填鴨式推廣”。

從單向式的投放到和用戶打成一片,這就是KOL到KOC的演變,也是公域流量向私域流量的轉化。

雖然缺乏商業化、系統化的內容創作能力,但KOC們卻有著更為積極的表達慾望和社交展示需求,當一個人處於自身的喜愛去描述某款產品,而不是基於商業利益的驅動,那麼其信任屬性就會成倍增長。

3、品牌KOC化是一種人格化運營

對於品牌來說,對KOC簡直不要太喜歡,因為KOC的存在就是“我買你家的產品,我還主動幫你推廣你的產品,讓更多的人來購買”。

所以有些品牌會逐漸將一部分預算轉移到KOC上,單也並非全部,KOL的投放依舊是大頭,而KOC則是作為一個補充,兩者組合式投放,將會成為未來社交渠道營銷的趨勢。總的來說,KOL適合塑造知名度,KOC適合裂變和轉化。兩者結合,才能將品牌聲量和帶貨都做起來。

品牌KOC化的思維除了品牌自身發掘KOC外,還可以自己培養KOC。

如今很多企業的官微運營簡直太不走心了,或者做不起來,每週推送一次,然後強制全體員工轉發朋友圈,這就是全部的社交渠道營銷策略了。但其實,可以將粉絲導流至私人微信號中,然後以相應的人格化去運營,建立人設,開展互動,並逐漸塑造影響力。

從“機構”到“個人”,是企業微信運營的趨勢。公眾號的影響力有限,在推文點擊率一降再降的情況下,只適合進行活動推送和客服反饋。但如果以“第三者”的角度來運營私人微信,去展現真實的產品體驗,去影響這些受眾,則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以“普通員工”的身份去進行精細化運營,朋友圈不要只分享自家的品牌信息,而是以一個“真實有趣的人”去進行社交展示,發佈一些時事段子、有趣的短視頻、自拍、熱點調侃等,逐漸將人設豐滿起來,可甜可鹽可逗比,看具體的產品調性和策略而定。切忌以利益誘導的形式去維繫社交鏈,當利益消失時,粉絲只會取消關注,也不要去轉發品牌廣告和軟文,會導致用戶的嫌棄和屏蔽。

另外說一句,既然是KOC,就得站在用戶的角度,才能延續自身的信任背書。而當KOC做大,開始吸引到品牌方的參與,進行合作推廣的接洽,俺麼身處商業利益的閉環中,KOC很難獨善其身,其KOC的生命力基本上就完結了,過度到了KOL的階段。

所以,KOC確實不是一種長久生命力的個體,但確實有著廣闊的存活基礎。這也需要品牌們不斷尋找新的KOC,不斷地去尋求新的合作。不斷有舊的KOC沉寂,不斷有新的KOC崛起。

當然,品牌自身的KOC運營的好,那麼其生命力就會相對長久,因為不會受到過多的商業利益拉扯。

在如今的碎片化時代,公關人一直在洞悉群體思維變幻下如何將品牌傳播做的更好,KOC確實給公關人提供了一個新思路。KOC思維適合讓傳播下沉式擴展,讓營銷摻雜煙火氣息,變得生活化、日常化,不刻意去宣傳產品,以“就事論事”的角度去販賣信任,從而去獲得認同。

在KOL逐漸失去群眾基礎後,KOC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手段,讓KOL去開拓市場,掀起聲浪,製造話題和熱度,而KOC則在幕後進行默默耕耘,製造口碑形成轉化。兩者聯合形成的組合拳,能成功調動公域和私域兩大流量池,為品牌帶來實際效益。

當然,也沒有放之天下皆好的策略,具體的品牌活動還是要視具體情況,畢竟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本文摘自 中國公關行業門戶網站——公關之家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