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規劃51.6平方公里!坪山高新區打造深圳高新區重要核心

6月24日下午,市政府召開推進深圳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以下簡稱工作會議),會上提出了瞄準三個“一流”做好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區規劃建設工作——培育一流的高新技術企業,佈局一流的科技產業,營造一流的創新生態。

本次會議明確了坪山高新區作為深圳國家高新區核心園區的定位,也為全力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坪山指明瞭方向。

無論從面積還是建設標準,抑或是運行機制上,坪山高新區承載深圳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為深圳的創新發展貢獻“坪山力量”。

總規劃51.6平方公里!坪山高新區打造深圳高新區重要核心

圖為坪山創新廣場

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

擴區後的深圳高新區以159.5平方公里的面積在全國高新區中排名第二坪山高新區總規劃面積達51.6平方公里,是深圳高新區5個園區中面積最大的園區。也就是說,坪山高新區從面積上佔據了整個深圳高新區三分之一的“版圖”,能夠為深圳高新區未來發展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

坪山高新區擁有全市少有的可供連片開發的產業用地,現可直接利用的連片產業用地達2平方公里。未來,坪山高新區將把空間拓展作為重要基礎性工作,在城市更新、空間整備、土地供應等方面積極探索,優先重點做好燕子湖等片區的土地整備。目前正以“大兵團”作戰全力推進較大面積產業空間整備,力爭年內釋放5平方公里優質連片產業空間,未來可開發用地潛力面積達17平方公里。

近期,坪山高新區正加快推進高新北、高新南等片區規劃。其中,高新北片區面積5.36平方公里,重點打造昂鵝產業城和新能源總部基地;高新南片區面積3.9平方公里,主要以協同深圳技術大學的研發、智能製造及創新服務為主,規劃打造產學研一體的田心科技城。

值得關注的是,昂鵝產業城和田心科技城分別是圍繞地鐵14號線、16號線打造的創新載體群,包括大量利用地鐵上蓋物業打造創新空間。

同時,在創新載體建設方面,創新廣場已投入使用,生物加速器二期等一批創新載體專業園區正在加緊建設中。同時,坪山將推動老舊園區連片升級,鼓勵和支持各主體建設創新型產業用房,為科技創新項目落地提供更多低成本、高質量的優質發展空間。

聚焦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本次工作會議提出重點佈局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能源、機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佔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在高新區率先搭建應用場景,為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的應用提供平臺,打造新技術率先應用高地和示範地。而這些產業方向,坪山高新區基本上都有佈局。

坪山區有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生物產業基地、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以及出口加工區4塊國家級“金字招牌”,初步形成了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等三大先進製造業集群。

生物醫藥產業以中小微創新企業、原創企業為主,重點發展生物製藥、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技術三大細分領域,集聚了包括世界500強賽諾菲、國藥等在內的350餘家企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充分發揮核心骨幹企業帶動作用,打造以關鍵環節核心部件(集成電路)、終端智能製造和5G通信技術應用為發展核心的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主攻芯片、材料、設備及器件、整機終端生產領域,集聚了中芯國際、昂納科技等行業知名企業。

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產業依託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平臺,形成了從電池、電機、電控到整車的全產業鏈研發製造能力,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及材料的研發、生產、檢驗檢測等領域,聚集了比亞迪等一批知名企業。

以更高標準、更高起點、更高水平做好規劃建設

在本次工作會議上,坪山區提出將探索通過“高新區建設領導小組—小組辦公室—運營公司”三級體系,加快建立高位推動、高效運轉、專業運營的坪山高新區“委區共建”機制。這意味著,坪山高新區將以更高規格、更大活力、更快效率進行運作。

同時,坪山高新區還將對標荷蘭埃因霍溫等世界一流園區,以前瞻性眼光、國際化視野構建“1+N”宏觀規劃體系,以更廣闊的視角,高起點高標準做好坪山高新區規劃。

打造良好創新環境

本次會議提出,高新區在功能佈局上,要堅持交通先行,把交通組織好,把公共配套設施建好、把環境做好,把服務做好,讓高科技企業和創新型人才工作生活學習更加方便、舒適和愉悅。同時要創新政策機制,不走傳統的行政化老路,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機制、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高新區管理的現代化專業化水平。

目前,坪山區已有深圳技術大學一所高等院校,與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等國際名校的合作項目也已落地……創新環境日趨完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坪山區圍繞創新鏈、產業鏈完善政策鏈,以區委一號文形式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創新坪山建設加快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科技創新優先發展的戰略定位。出臺了“科技創新20條”系列政策,針對初創型企業,重點在人才團隊、項目落戶、創新創業、創新產品等方面予以專項扶持;針對成長型企業,重點在企業研發、產學研協同創新、創新平臺建設等創新環節上予以扶持。出臺了“實體經濟20條”系列政策,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