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書法史上,書法大家均有超群的“悟性”,但若論所下“功夫”而言,沈尹默可謂第一,七十年的學書和書學生涯,他從未間斷過臨帖。

沈尹默患有嚴重的眼病,1932年到上海時,他的眼疾發作,整整一年不能用眼,一年後剛有所恢復,便忍不住繼續寫字。1964年,沈尹默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只有右眼能看到一點光亮。雙目幾近失明的他,仍每天早上8點,就著眼中的一點光亮,沾墨揮毫一直寫到中午,下午則讀書看帖。他看書,要鼻子貼著書,眼睛對著窗口,要一個字一個字,一筆一筆移過去看。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書法史上,書法大家均有超群的“悟性”,但若論所下“功夫”而言,沈尹默可謂第一,七十年的學書和書學生涯,他從未間斷過臨帖。

沈尹默患有嚴重的眼病,1932年到上海時,他的眼疾發作,整整一年不能用眼,一年後剛有所恢復,便忍不住繼續寫字。1964年,沈尹默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只有右眼能看到一點光亮。雙目幾近失明的他,仍每天早上8點,就著眼中的一點光亮,沾墨揮毫一直寫到中午,下午則讀書看帖。他看書,要鼻子貼著書,眼睛對著窗口,要一個字一個字,一筆一筆移過去看。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晚年沈尹默

“書法雖非神祕的東西,但它是一種技術,自有它的微妙所在,非多看多寫,積累體會,不能有多大的真實收穫。”

——《論書叢稿》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書法史上,書法大家均有超群的“悟性”,但若論所下“功夫”而言,沈尹默可謂第一,七十年的學書和書學生涯,他從未間斷過臨帖。

沈尹默患有嚴重的眼病,1932年到上海時,他的眼疾發作,整整一年不能用眼,一年後剛有所恢復,便忍不住繼續寫字。1964年,沈尹默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只有右眼能看到一點光亮。雙目幾近失明的他,仍每天早上8點,就著眼中的一點光亮,沾墨揮毫一直寫到中午,下午則讀書看帖。他看書,要鼻子貼著書,眼睛對著窗口,要一個字一個字,一筆一筆移過去看。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晚年沈尹默

“書法雖非神祕的東西,但它是一種技術,自有它的微妙所在,非多看多寫,積累體會,不能有多大的真實收穫。”

——《論書叢稿》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論書叢稿》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也一直致力於書法的教育和普及,陸續寫了多部書法論述。


1943年,60歲的沈尹默把自己多年對筆法的研究以通俗的文字表達出來並公之於眾,《執筆五字法》的出現打破了中國書法私相傳授的傳統,也揭開了書法的神祕,讓普羅大眾領略到筆法的真諦。但他更強調實踐的重要性:

“要知書學單靠閱讀理論文字,而不曾經過一番艱苦持久的練習實踐,是無從理會得理論中的真實涵義的,正如空談食物之味美而不去咀嚼一樣。”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書法史上,書法大家均有超群的“悟性”,但若論所下“功夫”而言,沈尹默可謂第一,七十年的學書和書學生涯,他從未間斷過臨帖。

沈尹默患有嚴重的眼病,1932年到上海時,他的眼疾發作,整整一年不能用眼,一年後剛有所恢復,便忍不住繼續寫字。1964年,沈尹默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只有右眼能看到一點光亮。雙目幾近失明的他,仍每天早上8點,就著眼中的一點光亮,沾墨揮毫一直寫到中午,下午則讀書看帖。他看書,要鼻子貼著書,眼睛對著窗口,要一個字一個字,一筆一筆移過去看。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晚年沈尹默

“書法雖非神祕的東西,但它是一種技術,自有它的微妙所在,非多看多寫,積累體會,不能有多大的真實收穫。”

——《論書叢稿》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論書叢稿》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也一直致力於書法的教育和普及,陸續寫了多部書法論述。


1943年,60歲的沈尹默把自己多年對筆法的研究以通俗的文字表達出來並公之於眾,《執筆五字法》的出現打破了中國書法私相傳授的傳統,也揭開了書法的神祕,讓普羅大眾領略到筆法的真諦。但他更強調實踐的重要性:

“要知書學單靠閱讀理論文字,而不曾經過一番艱苦持久的練習實踐,是無從理會得理論中的真實涵義的,正如空談食物之味美而不去咀嚼一樣。”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執筆五字法》局部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書法史上,書法大家均有超群的“悟性”,但若論所下“功夫”而言,沈尹默可謂第一,七十年的學書和書學生涯,他從未間斷過臨帖。

沈尹默患有嚴重的眼病,1932年到上海時,他的眼疾發作,整整一年不能用眼,一年後剛有所恢復,便忍不住繼續寫字。1964年,沈尹默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只有右眼能看到一點光亮。雙目幾近失明的他,仍每天早上8點,就著眼中的一點光亮,沾墨揮毫一直寫到中午,下午則讀書看帖。他看書,要鼻子貼著書,眼睛對著窗口,要一個字一個字,一筆一筆移過去看。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晚年沈尹默

“書法雖非神祕的東西,但它是一種技術,自有它的微妙所在,非多看多寫,積累體會,不能有多大的真實收穫。”

——《論書叢稿》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論書叢稿》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也一直致力於書法的教育和普及,陸續寫了多部書法論述。


1943年,60歲的沈尹默把自己多年對筆法的研究以通俗的文字表達出來並公之於眾,《執筆五字法》的出現打破了中國書法私相傳授的傳統,也揭開了書法的神祕,讓普羅大眾領略到筆法的真諦。但他更強調實踐的重要性:

“要知書學單靠閱讀理論文字,而不曾經過一番艱苦持久的練習實踐,是無從理會得理論中的真實涵義的,正如空談食物之味美而不去咀嚼一樣。”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執筆五字法》局部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80歲時為兒童做執毛筆示範

“後人要真懂得它,真能應用它,除了也從摸索練習中去仔細探究,是沒有其他更為捷便的途徑的。”

——《論書叢稿》

即便如此,他仍對自己的所成戰戰兢兢!

“從十五歲到現在,計算一下,已經整整經過六十年了,經過這樣漫長的歲月學習,所成就者僅僅如此,對人對己,皆說不過去。這兩年來,補讀些未曾讀過的書,思想有了一些進步,寫字方面,雖不如從前專一,但覺得比以前開悟不少;或者還可以有一點進益,也未可知。俗語說得好,學到老,學不了。所以我不能自滿,不敢不勉。”

沈尹默書法全靠自學,自認是一個獨學而無師友指導幫助的人,因此,不免要走無數彎路;但也有一點好處,成見要比別人少一些。他於當今雖無所師承,而人人卻都是他的先生。

"

一直覺得87版紅樓夢的片名眼熟,直到翻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才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片名本就取自於書名,片頭的詩也出自書名的書寫者,而此人不但為人文社的“四大名著”題寫書名,還承包了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的所有書名題簽。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叢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詩經選》《楚辭選》《元人雜劇選》《長生殿》《桃花扇》等50餘種古典文學著作。

關於書名的題簽,出版社煞費苦心,最後決定請當時書法界最負盛名的沈尹默題寫,年近80歲的沈尹默欣然接受,並題寫了多條題簽,供編輯選擇。出於對古典名著的尊重,沈尹默均未落款,因而許多人至今還不知道是誰題的書名。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片名和開篇詩也引用了當時已故的沈尹默的書法作品。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四大名著”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題簽人文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部分)

沈尹默是學者、詩人,從事教育但以書法譽滿天下,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此後又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

雖然沈尹默的大名在書壇聞名已久,一直以來,有關沈尹默的話題,出現最多的卻是他名字的由來和陳獨秀對他書風的評價,進而衍生出是陳獨秀的“批評”扭轉了沈尹默的“書法歧途”以及因為陳獨秀說沈尹默的字“俗”而導致兩人關係不好的傳聞。

這其中摻雜了多少主觀猜測與人云亦云,也許從沈尹默的“回憶”中可略窺一二。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為什麼把口字去掉,變成尹默,很多版本都說因他在北大擔任教授時話不多,被同事調侃口字多餘,於是他便改為沈尹默。還有說法是因對國民黨政府不許百姓談國事的不滿,便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意即“既緘默就不必有口了”!但實際上是有位同事叫“沈默君”,為免混淆,所以才將“君”下面的“口”去掉,改為“尹默”。

沈尹默祖籍為浙江吳興,出生在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等職。

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沈尹默回到浙江,在杭州師範學堂任教。有一天,突然有個安徽人登門,說在朋友家看到他寫的一首詩,詩很好,但字其俗在骨!此人便是陳獨秀。

沈尹默在“自學的回憶”中說:

“我初聽了,實在有些刺耳,繼而細想一想,他的話很有理由,我是受過了黃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點仇老(仇淶)的習氣,那時,自己既不善於懸腕,又喜歡用長鋒羊毫,更顯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

雖然受了打擊,沈尹默還是檢討了自己的不足,並虛心地將所寫詩文書法呈上,請陳獨秀提意見。陳獨秀看過後,建議他在寫帖的基礎上再寫寫碑。沈尹默欣然接受,從此發憤鑽研書法,潛心“入碑”。


從25歲至48歲,他用了23年的時間取法漢魏六朝隸楷及北碑,為得要徹底洗刷乾淨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氣”,除寫信外,他很少寫行書,通常都寫正書。覺得腕下有力後,才重新開始學寫行草,遍臨了米芾、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以及王羲之和王獻之等名帖。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郎官石柱記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臨《王羲之聖教序》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行書書法題跋《何蝯叟臨漢石門銘》

此後一段時間裡,陳獨秀和沈尹默常有詩書往來。這段交往,在陳獨秀和沈尹默的書信、文章中,分別都有記載,不知為何有兩人關係不好之說。


沈尹默曾先後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後南下上海。抗戰時期他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勝利後又回上海以鬻字為生,雖然清貧,仍以每日教字習字為樂。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書法史上,書法大家均有超群的“悟性”,但若論所下“功夫”而言,沈尹默可謂第一,七十年的學書和書學生涯,他從未間斷過臨帖。

沈尹默患有嚴重的眼病,1932年到上海時,他的眼疾發作,整整一年不能用眼,一年後剛有所恢復,便忍不住繼續寫字。1964年,沈尹默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只有右眼能看到一點光亮。雙目幾近失明的他,仍每天早上8點,就著眼中的一點光亮,沾墨揮毫一直寫到中午,下午則讀書看帖。他看書,要鼻子貼著書,眼睛對著窗口,要一個字一個字,一筆一筆移過去看。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晚年沈尹默

“書法雖非神祕的東西,但它是一種技術,自有它的微妙所在,非多看多寫,積累體會,不能有多大的真實收穫。”

——《論書叢稿》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論書叢稿》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也一直致力於書法的教育和普及,陸續寫了多部書法論述。


1943年,60歲的沈尹默把自己多年對筆法的研究以通俗的文字表達出來並公之於眾,《執筆五字法》的出現打破了中國書法私相傳授的傳統,也揭開了書法的神祕,讓普羅大眾領略到筆法的真諦。但他更強調實踐的重要性:

“要知書學單靠閱讀理論文字,而不曾經過一番艱苦持久的練習實踐,是無從理會得理論中的真實涵義的,正如空談食物之味美而不去咀嚼一樣。”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執筆五字法》局部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80歲時為兒童做執毛筆示範

“後人要真懂得它,真能應用它,除了也從摸索練習中去仔細探究,是沒有其他更為捷便的途徑的。”

——《論書叢稿》

即便如此,他仍對自己的所成戰戰兢兢!

“從十五歲到現在,計算一下,已經整整經過六十年了,經過這樣漫長的歲月學習,所成就者僅僅如此,對人對己,皆說不過去。這兩年來,補讀些未曾讀過的書,思想有了一些進步,寫字方面,雖不如從前專一,但覺得比以前開悟不少;或者還可以有一點進益,也未可知。俗語說得好,學到老,學不了。所以我不能自滿,不敢不勉。”

沈尹默書法全靠自學,自認是一個獨學而無師友指導幫助的人,因此,不免要走無數彎路;但也有一點好處,成見要比別人少一些。他於當今雖無所師承,而人人卻都是他的先生。

沈尹默一生都在研究書法

沈尹默

“自寫情懷自較量,不因酬答損篇章。平生語少江湖氣,怕與時流競短長”。緘默少語並沒能使他避開時流。

暮年,沈尹默以“反動學術權威”罪名被批鬥,他將數十年所寫的詩詞、墨跡和文稿撕碎,浸在水裡化成紙漿,由兒子在夜色下灑入蘇州河中。

在人生的最後兩年,沈尹默每日靠吸氧維持生命,而他的“病房”,是醫院走廊裡的觀察床。

1971年,88歲的沈尹默寫下“同此涼熱”,便飄去那個不需要眼睛也能看到光亮的世界,而他對書法的畢生追求,為書法的普及與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為他在書法史上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