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身體中99%的鈣在骨頭中,1%的鈣在血液裡。血液中的鈣與海鮮中的磷元素結合,會形成一種鹽——羥基磷灰石。

它本該沉積在骨頭中,但若身體代謝紊亂,羥基磷灰石異位沉積在血管上,就會造成血管鈣化,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如果羥基磷灰石沉積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就會導致“玻璃心”,甚至誘發心梗。這是介入手術醫生最犯怵的一種情況。

哪些食物含磷量比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常見食物含磷量可參考下圖——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身體中99%的鈣在骨頭中,1%的鈣在血液裡。血液中的鈣與海鮮中的磷元素結合,會形成一種鹽——羥基磷灰石。

它本該沉積在骨頭中,但若身體代謝紊亂,羥基磷灰石異位沉積在血管上,就會造成血管鈣化,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如果羥基磷灰石沉積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就會導致“玻璃心”,甚至誘發心梗。這是介入手術醫生最犯怵的一種情況。

哪些食物含磷量比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常見食物含磷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每人每天磷攝入上限是1000mg,為了避免攝入超標:

魷魚每天最多食用半斤

虹鱒魚最多四兩

螃蟹最多一斤

草蝦最多八兩

花蛤最多2.5斤

02

豆漿喝不對,可能導致腎結石

豆漿富含蛋白質,是不少人喜愛的飲品。但將豆漿提取物倒入模擬胃液中,竟然產生了絮狀沉澱,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種豆漿提取物是植酸,它可在胃腸道中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絮狀沉澱物,導致大便乾燥。也可與血液中的鈣結合成鹽類,如果含量過高或腎臟不能順利處理,就可能導致腎結石,引發腰痛、血尿、腎積水等嚴重後果。

植酸廣泛存在於植物種子中,常見食物的植酸含量可參考下圖↓↓↓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身體中99%的鈣在骨頭中,1%的鈣在血液裡。血液中的鈣與海鮮中的磷元素結合,會形成一種鹽——羥基磷灰石。

它本該沉積在骨頭中,但若身體代謝紊亂,羥基磷灰石異位沉積在血管上,就會造成血管鈣化,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如果羥基磷灰石沉積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就會導致“玻璃心”,甚至誘發心梗。這是介入手術醫生最犯怵的一種情況。

哪些食物含磷量比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常見食物含磷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每人每天磷攝入上限是1000mg,為了避免攝入超標:

魷魚每天最多食用半斤

虹鱒魚最多四兩

螃蟹最多一斤

草蝦最多八兩

花蛤最多2.5斤

02

豆漿喝不對,可能導致腎結石

豆漿富含蛋白質,是不少人喜愛的飲品。但將豆漿提取物倒入模擬胃液中,竟然產生了絮狀沉澱,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種豆漿提取物是植酸,它可在胃腸道中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絮狀沉澱物,導致大便乾燥。也可與血液中的鈣結合成鹽類,如果含量過高或腎臟不能順利處理,就可能導致腎結石,引發腰痛、血尿、腎積水等嚴重後果。

植酸廣泛存在於植物種子中,常見食物的植酸含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減少植酸通常有3個方法:

①發酵:通過植酸酶降解植酸;

②發芽:種子發芽後植酸也會降解;

③浸泡:40℃~60℃的溫水浸泡15分鐘,可激活種子中的植酸酶。

此外,大米中也含有一定植酸,蒸煮米飯前,可以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降低植酸含量。

2

哪些人需要補鈣?

每天需要補多少鈣?

補鈣前,先看缺不缺。不同年齡的人每天要攝入多少鈣呢?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身體中99%的鈣在骨頭中,1%的鈣在血液裡。血液中的鈣與海鮮中的磷元素結合,會形成一種鹽——羥基磷灰石。

它本該沉積在骨頭中,但若身體代謝紊亂,羥基磷灰石異位沉積在血管上,就會造成血管鈣化,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如果羥基磷灰石沉積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就會導致“玻璃心”,甚至誘發心梗。這是介入手術醫生最犯怵的一種情況。

哪些食物含磷量比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常見食物含磷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每人每天磷攝入上限是1000mg,為了避免攝入超標:

魷魚每天最多食用半斤

虹鱒魚最多四兩

螃蟹最多一斤

草蝦最多八兩

花蛤最多2.5斤

02

豆漿喝不對,可能導致腎結石

豆漿富含蛋白質,是不少人喜愛的飲品。但將豆漿提取物倒入模擬胃液中,竟然產生了絮狀沉澱,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種豆漿提取物是植酸,它可在胃腸道中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絮狀沉澱物,導致大便乾燥。也可與血液中的鈣結合成鹽類,如果含量過高或腎臟不能順利處理,就可能導致腎結石,引發腰痛、血尿、腎積水等嚴重後果。

植酸廣泛存在於植物種子中,常見食物的植酸含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減少植酸通常有3個方法:

①發酵:通過植酸酶降解植酸;

②發芽:種子發芽後植酸也會降解;

③浸泡:40℃~60℃的溫水浸泡15分鐘,可激活種子中的植酸酶。

此外,大米中也含有一定植酸,蒸煮米飯前,可以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降低植酸含量。

2

哪些人需要補鈣?

每天需要補多少鈣?

補鈣前,先看缺不缺。不同年齡的人每天要攝入多少鈣呢?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我國居民每日推薦鈣攝入量為800mg(18-50歲)、1000mg(50歲以上)。

最安全的方式是從食物中獲取鈣,當從膳食中攝入的鈣量不足時,考慮使用鈣補充劑。

我國居民每日從膳食中攝取鈣約391mg,因此每日推薦補鈣500-600mg預防骨質疏鬆,特別是嬰幼兒、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絕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等重點人群。

青年人在日常飲食當中,如果你不挑食的話,還有很好的體育運動、晒太陽,飲食當中的鈣應該就是差不多夠的,沒有必要再吃鈣片了,當然前提是不能不喝牛奶不吃綠葉蔬菜等等。

但也不是鈣攝入量越多越好。

鈣攝入過多並不能增加骨的強度,超大劑量補鈣會增加患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健康人不應該超量服用。

3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一定要小心這種“鹽”

關於補鈣,生活中存在不少流言,它們究竟是真是假?

01

胖人比瘦人更需要補鈣?(✘)

瘦人更容易骨質疏鬆,引發骨折。

因為胖人體內脂肪更多,而脂肪是雌激素和維生素D的存儲組織,更有利於對抗骨質疏鬆。而且如果摔倒,脂肪對骨骼有一定保護作用,不易造成骨折。

02

睡前吃鈣片可防止腿抽筋?(不全對)

口服鈣劑2.5小時後,血鈣水平會回到補鈣前,所以睡前吃鈣片不一定能防止晚上腿抽筋。

睡前吃鈣片反而可能存在隱患,因為血鈣升高後,身體通過尿液幫助排鈣,如果夜間沒有排尿,腎臟中鈣含量高,容易形成腎結石。

建議:中老年人選擇隨餐或餐後半小時補充鈣劑,食物中的糖、油脂有助於鈣吸收。

03

年輕人不需要補鈣?(✘)

專家曾遇到一個17歲的姑娘,既不吃肉喝牛奶,也不喜歡運動和晒太陽,後來出現駝背、骨頭疼等情況,就醫檢查發現,已經出現了骨量減少。

可見,每個年齡段都需要適量補鈣,女性27歲後就要關注補鈣問題。

專家表示:補鈣要從娃娃抓起,培養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由於人體骨鈣含量在35歲達到高峰,並逐漸減少,60歲時骨鈣丟失50%

因此,35歲前要儘可能地增加骨量,降低骨質疏鬆風險。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身體中99%的鈣在骨頭中,1%的鈣在血液裡。血液中的鈣與海鮮中的磷元素結合,會形成一種鹽——羥基磷灰石。

它本該沉積在骨頭中,但若身體代謝紊亂,羥基磷灰石異位沉積在血管上,就會造成血管鈣化,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如果羥基磷灰石沉積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就會導致“玻璃心”,甚至誘發心梗。這是介入手術醫生最犯怵的一種情況。

哪些食物含磷量比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常見食物含磷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每人每天磷攝入上限是1000mg,為了避免攝入超標:

魷魚每天最多食用半斤

虹鱒魚最多四兩

螃蟹最多一斤

草蝦最多八兩

花蛤最多2.5斤

02

豆漿喝不對,可能導致腎結石

豆漿富含蛋白質,是不少人喜愛的飲品。但將豆漿提取物倒入模擬胃液中,竟然產生了絮狀沉澱,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種豆漿提取物是植酸,它可在胃腸道中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絮狀沉澱物,導致大便乾燥。也可與血液中的鈣結合成鹽類,如果含量過高或腎臟不能順利處理,就可能導致腎結石,引發腰痛、血尿、腎積水等嚴重後果。

植酸廣泛存在於植物種子中,常見食物的植酸含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減少植酸通常有3個方法:

①發酵:通過植酸酶降解植酸;

②發芽:種子發芽後植酸也會降解;

③浸泡:40℃~60℃的溫水浸泡15分鐘,可激活種子中的植酸酶。

此外,大米中也含有一定植酸,蒸煮米飯前,可以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降低植酸含量。

2

哪些人需要補鈣?

每天需要補多少鈣?

補鈣前,先看缺不缺。不同年齡的人每天要攝入多少鈣呢?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我國居民每日推薦鈣攝入量為800mg(18-50歲)、1000mg(50歲以上)。

最安全的方式是從食物中獲取鈣,當從膳食中攝入的鈣量不足時,考慮使用鈣補充劑。

我國居民每日從膳食中攝取鈣約391mg,因此每日推薦補鈣500-600mg預防骨質疏鬆,特別是嬰幼兒、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絕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等重點人群。

青年人在日常飲食當中,如果你不挑食的話,還有很好的體育運動、晒太陽,飲食當中的鈣應該就是差不多夠的,沒有必要再吃鈣片了,當然前提是不能不喝牛奶不吃綠葉蔬菜等等。

但也不是鈣攝入量越多越好。

鈣攝入過多並不能增加骨的強度,超大劑量補鈣會增加患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健康人不應該超量服用。

3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一定要小心這種“鹽”

關於補鈣,生活中存在不少流言,它們究竟是真是假?

01

胖人比瘦人更需要補鈣?(✘)

瘦人更容易骨質疏鬆,引發骨折。

因為胖人體內脂肪更多,而脂肪是雌激素和維生素D的存儲組織,更有利於對抗骨質疏鬆。而且如果摔倒,脂肪對骨骼有一定保護作用,不易造成骨折。

02

睡前吃鈣片可防止腿抽筋?(不全對)

口服鈣劑2.5小時後,血鈣水平會回到補鈣前,所以睡前吃鈣片不一定能防止晚上腿抽筋。

睡前吃鈣片反而可能存在隱患,因為血鈣升高後,身體通過尿液幫助排鈣,如果夜間沒有排尿,腎臟中鈣含量高,容易形成腎結石。

建議:中老年人選擇隨餐或餐後半小時補充鈣劑,食物中的糖、油脂有助於鈣吸收。

03

年輕人不需要補鈣?(✘)

專家曾遇到一個17歲的姑娘,既不吃肉喝牛奶,也不喜歡運動和晒太陽,後來出現駝背、骨頭疼等情況,就醫檢查發現,已經出現了骨量減少。

可見,每個年齡段都需要適量補鈣,女性27歲後就要關注補鈣問題。

專家表示:補鈣要從娃娃抓起,培養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由於人體骨鈣含量在35歲達到高峰,並逐漸減少,60歲時骨鈣丟失50%

因此,35歲前要儘可能地增加骨量,降低骨質疏鬆風險。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04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很多零食在炮製過程中會加入大量鹽,而高鹽不僅會在腸道中影響鈣吸收,還會在排洩中引起鈣丟失。通常來說,腎臟排出1000mg的鹽,同時會伴有約28mg的鈣。因此,長期高鹽可能會導致缺鈣。

每人每天鹽的推薦攝入量為6g,而一盤話梅含鹽10.5g,一盤泡椒鳳爪含鹽5.6g,一小盤瓜子含鹽6g……所以大家在吃零食時,一定要控制量,減少“隱形鹽”的攝入。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身體中99%的鈣在骨頭中,1%的鈣在血液裡。血液中的鈣與海鮮中的磷元素結合,會形成一種鹽——羥基磷灰石。

它本該沉積在骨頭中,但若身體代謝紊亂,羥基磷灰石異位沉積在血管上,就會造成血管鈣化,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如果羥基磷灰石沉積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就會導致“玻璃心”,甚至誘發心梗。這是介入手術醫生最犯怵的一種情況。

哪些食物含磷量比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常見食物含磷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每人每天磷攝入上限是1000mg,為了避免攝入超標:

魷魚每天最多食用半斤

虹鱒魚最多四兩

螃蟹最多一斤

草蝦最多八兩

花蛤最多2.5斤

02

豆漿喝不對,可能導致腎結石

豆漿富含蛋白質,是不少人喜愛的飲品。但將豆漿提取物倒入模擬胃液中,竟然產生了絮狀沉澱,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種豆漿提取物是植酸,它可在胃腸道中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絮狀沉澱物,導致大便乾燥。也可與血液中的鈣結合成鹽類,如果含量過高或腎臟不能順利處理,就可能導致腎結石,引發腰痛、血尿、腎積水等嚴重後果。

植酸廣泛存在於植物種子中,常見食物的植酸含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減少植酸通常有3個方法:

①發酵:通過植酸酶降解植酸;

②發芽:種子發芽後植酸也會降解;

③浸泡:40℃~60℃的溫水浸泡15分鐘,可激活種子中的植酸酶。

此外,大米中也含有一定植酸,蒸煮米飯前,可以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降低植酸含量。

2

哪些人需要補鈣?

每天需要補多少鈣?

補鈣前,先看缺不缺。不同年齡的人每天要攝入多少鈣呢?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我國居民每日推薦鈣攝入量為800mg(18-50歲)、1000mg(50歲以上)。

最安全的方式是從食物中獲取鈣,當從膳食中攝入的鈣量不足時,考慮使用鈣補充劑。

我國居民每日從膳食中攝取鈣約391mg,因此每日推薦補鈣500-600mg預防骨質疏鬆,特別是嬰幼兒、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絕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等重點人群。

青年人在日常飲食當中,如果你不挑食的話,還有很好的體育運動、晒太陽,飲食當中的鈣應該就是差不多夠的,沒有必要再吃鈣片了,當然前提是不能不喝牛奶不吃綠葉蔬菜等等。

但也不是鈣攝入量越多越好。

鈣攝入過多並不能增加骨的強度,超大劑量補鈣會增加患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健康人不應該超量服用。

3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一定要小心這種“鹽”

關於補鈣,生活中存在不少流言,它們究竟是真是假?

01

胖人比瘦人更需要補鈣?(✘)

瘦人更容易骨質疏鬆,引發骨折。

因為胖人體內脂肪更多,而脂肪是雌激素和維生素D的存儲組織,更有利於對抗骨質疏鬆。而且如果摔倒,脂肪對骨骼有一定保護作用,不易造成骨折。

02

睡前吃鈣片可防止腿抽筋?(不全對)

口服鈣劑2.5小時後,血鈣水平會回到補鈣前,所以睡前吃鈣片不一定能防止晚上腿抽筋。

睡前吃鈣片反而可能存在隱患,因為血鈣升高後,身體通過尿液幫助排鈣,如果夜間沒有排尿,腎臟中鈣含量高,容易形成腎結石。

建議:中老年人選擇隨餐或餐後半小時補充鈣劑,食物中的糖、油脂有助於鈣吸收。

03

年輕人不需要補鈣?(✘)

專家曾遇到一個17歲的姑娘,既不吃肉喝牛奶,也不喜歡運動和晒太陽,後來出現駝背、骨頭疼等情況,就醫檢查發現,已經出現了骨量減少。

可見,每個年齡段都需要適量補鈣,女性27歲後就要關注補鈣問題。

專家表示:補鈣要從娃娃抓起,培養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由於人體骨鈣含量在35歲達到高峰,並逐漸減少,60歲時骨鈣丟失50%

因此,35歲前要儘可能地增加骨量,降低骨質疏鬆風險。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04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很多零食在炮製過程中會加入大量鹽,而高鹽不僅會在腸道中影響鈣吸收,還會在排洩中引起鈣丟失。通常來說,腎臟排出1000mg的鹽,同時會伴有約28mg的鈣。因此,長期高鹽可能會導致缺鈣。

每人每天鹽的推薦攝入量為6g,而一盤話梅含鹽10.5g,一盤泡椒鳳爪含鹽5.6g,一小盤瓜子含鹽6g……所以大家在吃零食時,一定要控制量,減少“隱形鹽”的攝入。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05

吃哪種鈣片都一樣?(✘)

鈣片有不同種類,如:碳酸鈣、活性鈣、乳酸鈣等,不同鈣片的補鈣效果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更推薦碳酸鈣,不太推薦葡萄糖酸鈣。

老年人每天需攝入1000~1200mg鈣,而調查發現,我國老年人飲食中的鈣不足400mg,建議遵醫囑規範補鈣。

4

零成本補鈣法寶——

原來就是它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身體中99%的鈣在骨頭中,1%的鈣在血液裡。血液中的鈣與海鮮中的磷元素結合,會形成一種鹽——羥基磷灰石。

它本該沉積在骨頭中,但若身體代謝紊亂,羥基磷灰石異位沉積在血管上,就會造成血管鈣化,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如果羥基磷灰石沉積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就會導致“玻璃心”,甚至誘發心梗。這是介入手術醫生最犯怵的一種情況。

哪些食物含磷量比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常見食物含磷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每人每天磷攝入上限是1000mg,為了避免攝入超標:

魷魚每天最多食用半斤

虹鱒魚最多四兩

螃蟹最多一斤

草蝦最多八兩

花蛤最多2.5斤

02

豆漿喝不對,可能導致腎結石

豆漿富含蛋白質,是不少人喜愛的飲品。但將豆漿提取物倒入模擬胃液中,竟然產生了絮狀沉澱,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種豆漿提取物是植酸,它可在胃腸道中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絮狀沉澱物,導致大便乾燥。也可與血液中的鈣結合成鹽類,如果含量過高或腎臟不能順利處理,就可能導致腎結石,引發腰痛、血尿、腎積水等嚴重後果。

植酸廣泛存在於植物種子中,常見食物的植酸含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減少植酸通常有3個方法:

①發酵:通過植酸酶降解植酸;

②發芽:種子發芽後植酸也會降解;

③浸泡:40℃~60℃的溫水浸泡15分鐘,可激活種子中的植酸酶。

此外,大米中也含有一定植酸,蒸煮米飯前,可以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降低植酸含量。

2

哪些人需要補鈣?

每天需要補多少鈣?

補鈣前,先看缺不缺。不同年齡的人每天要攝入多少鈣呢?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我國居民每日推薦鈣攝入量為800mg(18-50歲)、1000mg(50歲以上)。

最安全的方式是從食物中獲取鈣,當從膳食中攝入的鈣量不足時,考慮使用鈣補充劑。

我國居民每日從膳食中攝取鈣約391mg,因此每日推薦補鈣500-600mg預防骨質疏鬆,特別是嬰幼兒、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絕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等重點人群。

青年人在日常飲食當中,如果你不挑食的話,還有很好的體育運動、晒太陽,飲食當中的鈣應該就是差不多夠的,沒有必要再吃鈣片了,當然前提是不能不喝牛奶不吃綠葉蔬菜等等。

但也不是鈣攝入量越多越好。

鈣攝入過多並不能增加骨的強度,超大劑量補鈣會增加患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健康人不應該超量服用。

3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一定要小心這種“鹽”

關於補鈣,生活中存在不少流言,它們究竟是真是假?

01

胖人比瘦人更需要補鈣?(✘)

瘦人更容易骨質疏鬆,引發骨折。

因為胖人體內脂肪更多,而脂肪是雌激素和維生素D的存儲組織,更有利於對抗骨質疏鬆。而且如果摔倒,脂肪對骨骼有一定保護作用,不易造成骨折。

02

睡前吃鈣片可防止腿抽筋?(不全對)

口服鈣劑2.5小時後,血鈣水平會回到補鈣前,所以睡前吃鈣片不一定能防止晚上腿抽筋。

睡前吃鈣片反而可能存在隱患,因為血鈣升高後,身體通過尿液幫助排鈣,如果夜間沒有排尿,腎臟中鈣含量高,容易形成腎結石。

建議:中老年人選擇隨餐或餐後半小時補充鈣劑,食物中的糖、油脂有助於鈣吸收。

03

年輕人不需要補鈣?(✘)

專家曾遇到一個17歲的姑娘,既不吃肉喝牛奶,也不喜歡運動和晒太陽,後來出現駝背、骨頭疼等情況,就醫檢查發現,已經出現了骨量減少。

可見,每個年齡段都需要適量補鈣,女性27歲後就要關注補鈣問題。

專家表示:補鈣要從娃娃抓起,培養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由於人體骨鈣含量在35歲達到高峰,並逐漸減少,60歲時骨鈣丟失50%

因此,35歲前要儘可能地增加骨量,降低骨質疏鬆風險。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04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很多零食在炮製過程中會加入大量鹽,而高鹽不僅會在腸道中影響鈣吸收,還會在排洩中引起鈣丟失。通常來說,腎臟排出1000mg的鹽,同時會伴有約28mg的鈣。因此,長期高鹽可能會導致缺鈣。

每人每天鹽的推薦攝入量為6g,而一盤話梅含鹽10.5g,一盤泡椒鳳爪含鹽5.6g,一小盤瓜子含鹽6g……所以大家在吃零食時,一定要控制量,減少“隱形鹽”的攝入。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05

吃哪種鈣片都一樣?(✘)

鈣片有不同種類,如:碳酸鈣、活性鈣、乳酸鈣等,不同鈣片的補鈣效果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更推薦碳酸鈣,不太推薦葡萄糖酸鈣。

老年人每天需攝入1000~1200mg鈣,而調查發現,我國老年人飲食中的鈣不足400mg,建議遵醫囑規範補鈣。

4

零成本補鈣法寶——

原來就是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補鈣零成本冠軍是什麼呢?那就是晒太陽補充維D。

晒太陽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但站在窗邊隔著玻璃晒太陽幾乎沒用。

建議每週至少2次,每次15分鐘,選擇合適的時間段,走出去並裸露皮膚晒太陽,適當避免防晒。

除此以外,這些食物也能補鈣,可以多吃點牛奶、豆腐乾、老豆腐、嫩豆腐、綠葉蔬菜等。

小康妹兒悄悄地說下:麻醬拌菠菜(用水焯燙)、紫菜豆腐餅都是不錯的補鈣食品哦~(但要適量哦)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身體中99%的鈣在骨頭中,1%的鈣在血液裡。血液中的鈣與海鮮中的磷元素結合,會形成一種鹽——羥基磷灰石。

它本該沉積在骨頭中,但若身體代謝紊亂,羥基磷灰石異位沉積在血管上,就會造成血管鈣化,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如果羥基磷灰石沉積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就會導致“玻璃心”,甚至誘發心梗。這是介入手術醫生最犯怵的一種情況。

哪些食物含磷量比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常見食物含磷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每人每天磷攝入上限是1000mg,為了避免攝入超標:

魷魚每天最多食用半斤

虹鱒魚最多四兩

螃蟹最多一斤

草蝦最多八兩

花蛤最多2.5斤

02

豆漿喝不對,可能導致腎結石

豆漿富含蛋白質,是不少人喜愛的飲品。但將豆漿提取物倒入模擬胃液中,竟然產生了絮狀沉澱,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種豆漿提取物是植酸,它可在胃腸道中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絮狀沉澱物,導致大便乾燥。也可與血液中的鈣結合成鹽類,如果含量過高或腎臟不能順利處理,就可能導致腎結石,引發腰痛、血尿、腎積水等嚴重後果。

植酸廣泛存在於植物種子中,常見食物的植酸含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減少植酸通常有3個方法:

①發酵:通過植酸酶降解植酸;

②發芽:種子發芽後植酸也會降解;

③浸泡:40℃~60℃的溫水浸泡15分鐘,可激活種子中的植酸酶。

此外,大米中也含有一定植酸,蒸煮米飯前,可以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降低植酸含量。

2

哪些人需要補鈣?

每天需要補多少鈣?

補鈣前,先看缺不缺。不同年齡的人每天要攝入多少鈣呢?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我國居民每日推薦鈣攝入量為800mg(18-50歲)、1000mg(50歲以上)。

最安全的方式是從食物中獲取鈣,當從膳食中攝入的鈣量不足時,考慮使用鈣補充劑。

我國居民每日從膳食中攝取鈣約391mg,因此每日推薦補鈣500-600mg預防骨質疏鬆,特別是嬰幼兒、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絕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等重點人群。

青年人在日常飲食當中,如果你不挑食的話,還有很好的體育運動、晒太陽,飲食當中的鈣應該就是差不多夠的,沒有必要再吃鈣片了,當然前提是不能不喝牛奶不吃綠葉蔬菜等等。

但也不是鈣攝入量越多越好。

鈣攝入過多並不能增加骨的強度,超大劑量補鈣會增加患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健康人不應該超量服用。

3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一定要小心這種“鹽”

關於補鈣,生活中存在不少流言,它們究竟是真是假?

01

胖人比瘦人更需要補鈣?(✘)

瘦人更容易骨質疏鬆,引發骨折。

因為胖人體內脂肪更多,而脂肪是雌激素和維生素D的存儲組織,更有利於對抗骨質疏鬆。而且如果摔倒,脂肪對骨骼有一定保護作用,不易造成骨折。

02

睡前吃鈣片可防止腿抽筋?(不全對)

口服鈣劑2.5小時後,血鈣水平會回到補鈣前,所以睡前吃鈣片不一定能防止晚上腿抽筋。

睡前吃鈣片反而可能存在隱患,因為血鈣升高後,身體通過尿液幫助排鈣,如果夜間沒有排尿,腎臟中鈣含量高,容易形成腎結石。

建議:中老年人選擇隨餐或餐後半小時補充鈣劑,食物中的糖、油脂有助於鈣吸收。

03

年輕人不需要補鈣?(✘)

專家曾遇到一個17歲的姑娘,既不吃肉喝牛奶,也不喜歡運動和晒太陽,後來出現駝背、骨頭疼等情況,就醫檢查發現,已經出現了骨量減少。

可見,每個年齡段都需要適量補鈣,女性27歲後就要關注補鈣問題。

專家表示:補鈣要從娃娃抓起,培養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由於人體骨鈣含量在35歲達到高峰,並逐漸減少,60歲時骨鈣丟失50%

因此,35歲前要儘可能地增加骨量,降低骨質疏鬆風險。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04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很多零食在炮製過程中會加入大量鹽,而高鹽不僅會在腸道中影響鈣吸收,還會在排洩中引起鈣丟失。通常來說,腎臟排出1000mg的鹽,同時會伴有約28mg的鈣。因此,長期高鹽可能會導致缺鈣。

每人每天鹽的推薦攝入量為6g,而一盤話梅含鹽10.5g,一盤泡椒鳳爪含鹽5.6g,一小盤瓜子含鹽6g……所以大家在吃零食時,一定要控制量,減少“隱形鹽”的攝入。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05

吃哪種鈣片都一樣?(✘)

鈣片有不同種類,如:碳酸鈣、活性鈣、乳酸鈣等,不同鈣片的補鈣效果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更推薦碳酸鈣,不太推薦葡萄糖酸鈣。

老年人每天需攝入1000~1200mg鈣,而調查發現,我國老年人飲食中的鈣不足400mg,建議遵醫囑規範補鈣。

4

零成本補鈣法寶——

原來就是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補鈣零成本冠軍是什麼呢?那就是晒太陽補充維D。

晒太陽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但站在窗邊隔著玻璃晒太陽幾乎沒用。

建議每週至少2次,每次15分鐘,選擇合適的時間段,走出去並裸露皮膚晒太陽,適當避免防晒。

除此以外,這些食物也能補鈣,可以多吃點牛奶、豆腐乾、老豆腐、嫩豆腐、綠葉蔬菜等。

小康妹兒悄悄地說下:麻醬拌菠菜(用水焯燙)、紫菜豆腐餅都是不錯的補鈣食品哦~(但要適量哦)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圖片來源:丁香家庭健康團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蔬菜攝入量為 300~500 g ,其中一半為深色蔬菜。經常食用綠葉蔬菜,全天鈣的攝入量也很可觀。

如果擔心草酸、植酸影響鈣吸收,可以在烹飪時,將蔬菜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植酸,將蔬菜中的鈣最大化利用。

最後小康妹兒提醒大家:如果懷疑自己缺鈣最好要去醫院檢測,然後按照醫囑補鈣哦,避免因補鈣不當損害健康。

#今日互動#

你開始補鈣了嗎?

你有什麼補鈣的小妙招~

"

變漂亮、長大個、身體強壯

……

鈣是身體中一個重要元素,

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缺鈣風險

不妨試試這個小方法↓↓↓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環繞另一隻手的手腕,如果拇指能碰到中指,說明你的骨骼細,存在缺鈣的風險。請投票↓↓

據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肩關節中心主任薛慶雲醫生介紹:“這應該還是能看出一點來。這個方法不一定太科學,但是很實用。”

一般,骨骼越粗大,骨量越大,缺鈣和骨折的風險越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注重補鈣,特別是中老年人。牛奶、豆漿……多種方式輪番上陣。但補鈣補不好,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1

補鈣補不當

可能導致“玻璃心”或腎結石

比如很多人覺得吃海鮮和喝豆漿可以補鈣,但是補鈣補不對,還可導致致命危機……這是為什麼?聽聽薛慶雲醫生怎麼說——

01

海鮮吃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身體中99%的鈣在骨頭中,1%的鈣在血液裡。血液中的鈣與海鮮中的磷元素結合,會形成一種鹽——羥基磷灰石。

它本該沉積在骨頭中,但若身體代謝紊亂,羥基磷灰石異位沉積在血管上,就會造成血管鈣化,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如果羥基磷灰石沉積的血管是冠狀動脈,就會導致“玻璃心”,甚至誘發心梗。這是介入手術醫生最犯怵的一種情況。

哪些食物含磷量比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常見食物含磷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每人每天磷攝入上限是1000mg,為了避免攝入超標:

魷魚每天最多食用半斤

虹鱒魚最多四兩

螃蟹最多一斤

草蝦最多八兩

花蛤最多2.5斤

02

豆漿喝不對,可能導致腎結石

豆漿富含蛋白質,是不少人喜愛的飲品。但將豆漿提取物倒入模擬胃液中,竟然產生了絮狀沉澱,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種豆漿提取物是植酸,它可在胃腸道中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絮狀沉澱物,導致大便乾燥。也可與血液中的鈣結合成鹽類,如果含量過高或腎臟不能順利處理,就可能導致腎結石,引發腰痛、血尿、腎積水等嚴重後果。

植酸廣泛存在於植物種子中,常見食物的植酸含量可參考下圖↓↓↓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減少植酸通常有3個方法:

①發酵:通過植酸酶降解植酸;

②發芽:種子發芽後植酸也會降解;

③浸泡:40℃~60℃的溫水浸泡15分鐘,可激活種子中的植酸酶。

此外,大米中也含有一定植酸,蒸煮米飯前,可以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降低植酸含量。

2

哪些人需要補鈣?

每天需要補多少鈣?

補鈣前,先看缺不缺。不同年齡的人每天要攝入多少鈣呢?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我國居民每日推薦鈣攝入量為800mg(18-50歲)、1000mg(50歲以上)。

最安全的方式是從食物中獲取鈣,當從膳食中攝入的鈣量不足時,考慮使用鈣補充劑。

我國居民每日從膳食中攝取鈣約391mg,因此每日推薦補鈣500-600mg預防骨質疏鬆,特別是嬰幼兒、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絕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等重點人群。

青年人在日常飲食當中,如果你不挑食的話,還有很好的體育運動、晒太陽,飲食當中的鈣應該就是差不多夠的,沒有必要再吃鈣片了,當然前提是不能不喝牛奶不吃綠葉蔬菜等等。

但也不是鈣攝入量越多越好。

鈣攝入過多並不能增加骨的強度,超大劑量補鈣會增加患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健康人不應該超量服用。

3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一定要小心這種“鹽”

關於補鈣,生活中存在不少流言,它們究竟是真是假?

01

胖人比瘦人更需要補鈣?(✘)

瘦人更容易骨質疏鬆,引發骨折。

因為胖人體內脂肪更多,而脂肪是雌激素和維生素D的存儲組織,更有利於對抗骨質疏鬆。而且如果摔倒,脂肪對骨骼有一定保護作用,不易造成骨折。

02

睡前吃鈣片可防止腿抽筋?(不全對)

口服鈣劑2.5小時後,血鈣水平會回到補鈣前,所以睡前吃鈣片不一定能防止晚上腿抽筋。

睡前吃鈣片反而可能存在隱患,因為血鈣升高後,身體通過尿液幫助排鈣,如果夜間沒有排尿,腎臟中鈣含量高,容易形成腎結石。

建議:中老年人選擇隨餐或餐後半小時補充鈣劑,食物中的糖、油脂有助於鈣吸收。

03

年輕人不需要補鈣?(✘)

專家曾遇到一個17歲的姑娘,既不吃肉喝牛奶,也不喜歡運動和晒太陽,後來出現駝背、骨頭疼等情況,就醫檢查發現,已經出現了骨量減少。

可見,每個年齡段都需要適量補鈣,女性27歲後就要關注補鈣問題。

專家表示:補鈣要從娃娃抓起,培養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由於人體骨鈣含量在35歲達到高峰,並逐漸減少,60歲時骨鈣丟失50%

因此,35歲前要儘可能地增加骨量,降低骨質疏鬆風險。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04

缺鈣可能是吃出來的?(✔)

很多零食在炮製過程中會加入大量鹽,而高鹽不僅會在腸道中影響鈣吸收,還會在排洩中引起鈣丟失。通常來說,腎臟排出1000mg的鹽,同時會伴有約28mg的鈣。因此,長期高鹽可能會導致缺鈣。

每人每天鹽的推薦攝入量為6g,而一盤話梅含鹽10.5g,一盤泡椒鳳爪含鹽5.6g,一小盤瓜子含鹽6g……所以大家在吃零食時,一定要控制量,減少“隱形鹽”的攝入。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05

吃哪種鈣片都一樣?(✘)

鈣片有不同種類,如:碳酸鈣、活性鈣、乳酸鈣等,不同鈣片的補鈣效果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更推薦碳酸鈣,不太推薦葡萄糖酸鈣。

老年人每天需攝入1000~1200mg鈣,而調查發現,我國老年人飲食中的鈣不足400mg,建議遵醫囑規範補鈣。

4

零成本補鈣法寶——

原來就是它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補鈣零成本冠軍是什麼呢?那就是晒太陽補充維D。

晒太陽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但站在窗邊隔著玻璃晒太陽幾乎沒用。

建議每週至少2次,每次15分鐘,選擇合適的時間段,走出去並裸露皮膚晒太陽,適當避免防晒。

除此以外,這些食物也能補鈣,可以多吃點牛奶、豆腐乾、老豆腐、嫩豆腐、綠葉蔬菜等。

小康妹兒悄悄地說下:麻醬拌菠菜(用水焯燙)、紫菜豆腐餅都是不錯的補鈣食品哦~(但要適量哦)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圖片來源:丁香家庭健康團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蔬菜攝入量為 300~500 g ,其中一半為深色蔬菜。經常食用綠葉蔬菜,全天鈣的攝入量也很可觀。

如果擔心草酸、植酸影響鈣吸收,可以在烹飪時,將蔬菜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植酸,將蔬菜中的鈣最大化利用。

最後小康妹兒提醒大家:如果懷疑自己缺鈣最好要去醫院檢測,然後按照醫囑補鈣哦,避免因補鈣不當損害健康。

#今日互動#

你開始補鈣了嗎?

你有什麼補鈣的小妙招~

補鈣補不對,可能導致“玻璃心”!專家:零成本補鈣法寶,其實就是它

文章綜合: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科普中國 丁香醫生

編輯:Mkiki

圖片來源: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丁香醫生 soogif 感謝手模小康妹兒離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