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話劇《革命之路》排練照片

在話劇舞臺上,沙溢和胡可是第一次合作,生活中是夫妻,又扮演夫妻,沙溢覺得機會難得。碰巧的是,今年是兩人結婚的第十個年頭,而《革命之路》講的也是婚姻生活十年之久的一對夫妻的生活現狀,“一切好像就是為我們倆量身定製和打造的一樣,所以更覺得應該去完成這個作品。”

早前沙溢看過《革命之路》電影版,當時他就頗有感觸,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首先故事不是特別難理解,講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妻的婚姻和家庭狀況。”他不諱言,創作過程中遇到過瓶頸,導演和編劇都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調整,光是劇本的修改就用了一年半。“大家一直不斷地還在修改和打磨當中,儘可能地做到完美,來呈現出這臺話劇。”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話劇《革命之路》排練照片

在話劇舞臺上,沙溢和胡可是第一次合作,生活中是夫妻,又扮演夫妻,沙溢覺得機會難得。碰巧的是,今年是兩人結婚的第十個年頭,而《革命之路》講的也是婚姻生活十年之久的一對夫妻的生活現狀,“一切好像就是為我們倆量身定製和打造的一樣,所以更覺得應該去完成這個作品。”

早前沙溢看過《革命之路》電影版,當時他就頗有感觸,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首先故事不是特別難理解,講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妻的婚姻和家庭狀況。”他不諱言,創作過程中遇到過瓶頸,導演和編劇都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調整,光是劇本的修改就用了一年半。“大家一直不斷地還在修改和打磨當中,儘可能地做到完美,來呈現出這臺話劇。”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電影版《革命之路》

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可以說是沙溢“上上一輩人”,因此從臺詞到整個戲劇氣質如何去貼近那個時代,同樣是個難題。為此,近段時間,沙溢不斷地看一些美國四五十年代左右的老電影,力求去尋找那種年代感,就連話劇的配樂也都全部原創,烘托出50年代的氛圍。

向來以幽默、親和示人的沙溢這次要飾演一個有些雄心勃勃、高談闊論的角色,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挑戰。“我現在也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這個人物,慢慢才能從陌生變成熟悉。而且話劇有它特殊的表達形式,雖然觀眾可能對我本人比較熟悉,但舞臺可以營造的環境,加之其他的演員搭配,大家應該能夠通過舞臺這個載體,看到我們表現的細緻入微的人物內心世界。”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話劇《革命之路》排練照片

在話劇舞臺上,沙溢和胡可是第一次合作,生活中是夫妻,又扮演夫妻,沙溢覺得機會難得。碰巧的是,今年是兩人結婚的第十個年頭,而《革命之路》講的也是婚姻生活十年之久的一對夫妻的生活現狀,“一切好像就是為我們倆量身定製和打造的一樣,所以更覺得應該去完成這個作品。”

早前沙溢看過《革命之路》電影版,當時他就頗有感觸,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首先故事不是特別難理解,講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妻的婚姻和家庭狀況。”他不諱言,創作過程中遇到過瓶頸,導演和編劇都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調整,光是劇本的修改就用了一年半。“大家一直不斷地還在修改和打磨當中,儘可能地做到完美,來呈現出這臺話劇。”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電影版《革命之路》

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可以說是沙溢“上上一輩人”,因此從臺詞到整個戲劇氣質如何去貼近那個時代,同樣是個難題。為此,近段時間,沙溢不斷地看一些美國四五十年代左右的老電影,力求去尋找那種年代感,就連話劇的配樂也都全部原創,烘托出50年代的氛圍。

向來以幽默、親和示人的沙溢這次要飾演一個有些雄心勃勃、高談闊論的角色,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挑戰。“我現在也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這個人物,慢慢才能從陌生變成熟悉。而且話劇有它特殊的表達形式,雖然觀眾可能對我本人比較熟悉,但舞臺可以營造的環境,加之其他的演員搭配,大家應該能夠通過舞臺這個載體,看到我們表現的細緻入微的人物內心世界。”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沙溢

Q 您和胡可老師在話劇中飾演一對夫妻,在實際生活中就是真實的夫妻,劇裡劇外,兩位的相處模式分別是怎樣?

A 首先肯定是觀念上會有一些出入,因為畢竟那是美國的故事,我們是中國人,東西方文化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我覺得有共通的一部分,就是其實夫妻生活有的時候時間長了,都會激情散去,婚姻走向了瑣碎,生活的柴米油鹽,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但我認為也未必是個壞事,因為這種情感完全超越了愛情,更加讓你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依靠,有那麼一個人是真真正正的,在沒有血緣關係的前提下是你最愛的人,也是最關心你的人。所以我很享受現在我們倆的這種婚姻狀態。

Q 《革命之路》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康涅狄格州西部一對中產階層夫婦在精神的空虛和沉悶的生活中努力試圖掙脫困境、卻以悲劇告終的故事,您認為這樣的題材對現時代有什麼啟示?

A 我覺得應該還是有啟示的。現在有的年輕人有家庭有孩子以後,面臨的就是家庭和事業的權衡,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創造一片自己的事業天地,大展宏圖。可是真的一旦有家庭有孩子了,牽扯的可不是一絲半點兒的問題了。每個人其實都在這裡頭掙扎、選擇,焦慮都來自於這方面,所以其實這個話題幾十年過去一直都伴隨著人們。而且現在物質基礎、生活條件好了以後,大家可能就更在意這些東西,希望家庭也能照顧好,事業也能兼顧,在各自領域裡有幸福感。

Q 話劇版會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嗎?

A 沒有方法,我們只是呈現了一個故事。但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故事講完了之後,怎麼選擇的,只有你自己去決定。選擇家庭也好,選擇攀登事業巔峰,都沒有對錯。應該怎麼樣去生活?只能自己去重新思考——有的人可能就是還是按既定的方針和目標,只能說每個人感悟不一樣。

Q 作者理查德·耶茨被認為是“焦慮時代的偉大作家”,您怎麼看待“焦慮”?平時什麼樣的事情會引發您的焦慮?

A 有的,就是想兼顧事業和家庭,可是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焦慮。當然,作為成年人,要學會平衡自己,很多事情要自己給自己疏通,把思緒梳理好,不然只是焦慮,那麼每一個方面其實都未必能照顧到。

Q 談談跟姜濤導演的合作吧。

A 這是我第一次跟姜濤導演合作,我覺得導演有太多太多的經驗,對戲劇對舞臺實在是太熟悉了,而且思維敏捷而活躍,不會給你設定框架。之前胡可跟導演合作過一部喜劇,這次我沒想到其實導演在帶有悲劇色彩的故事方面也很優秀。不是一味地讓你難過,讓你悲傷,也不會讓你跳戲,讓你覺得不舒服,非常準確地把握。

Q 職業生涯已經飾演過很多角色,如今什麼樣的題材/角色會吸引您?

A 我覺得還是有感悟的。我如果要是20 多歲的話,估計我看這部戲就覺得太累了,有好多的地方也不會理解,現在我去看婚姻、家庭的內容就能夠理解。人處在不同的階段,思考和關注的東西都會有變化,我覺得這部戲正好是反映了此時我想表達,也想傳達給年輕人和我們這個年紀的夫婦們,想給他們講的一個故事。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話劇《革命之路》排練照片

在話劇舞臺上,沙溢和胡可是第一次合作,生活中是夫妻,又扮演夫妻,沙溢覺得機會難得。碰巧的是,今年是兩人結婚的第十個年頭,而《革命之路》講的也是婚姻生活十年之久的一對夫妻的生活現狀,“一切好像就是為我們倆量身定製和打造的一樣,所以更覺得應該去完成這個作品。”

早前沙溢看過《革命之路》電影版,當時他就頗有感觸,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首先故事不是特別難理解,講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妻的婚姻和家庭狀況。”他不諱言,創作過程中遇到過瓶頸,導演和編劇都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調整,光是劇本的修改就用了一年半。“大家一直不斷地還在修改和打磨當中,儘可能地做到完美,來呈現出這臺話劇。”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電影版《革命之路》

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可以說是沙溢“上上一輩人”,因此從臺詞到整個戲劇氣質如何去貼近那個時代,同樣是個難題。為此,近段時間,沙溢不斷地看一些美國四五十年代左右的老電影,力求去尋找那種年代感,就連話劇的配樂也都全部原創,烘托出50年代的氛圍。

向來以幽默、親和示人的沙溢這次要飾演一個有些雄心勃勃、高談闊論的角色,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挑戰。“我現在也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這個人物,慢慢才能從陌生變成熟悉。而且話劇有它特殊的表達形式,雖然觀眾可能對我本人比較熟悉,但舞臺可以營造的環境,加之其他的演員搭配,大家應該能夠通過舞臺這個載體,看到我們表現的細緻入微的人物內心世界。”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沙溢

Q 您和胡可老師在話劇中飾演一對夫妻,在實際生活中就是真實的夫妻,劇裡劇外,兩位的相處模式分別是怎樣?

A 首先肯定是觀念上會有一些出入,因為畢竟那是美國的故事,我們是中國人,東西方文化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我覺得有共通的一部分,就是其實夫妻生活有的時候時間長了,都會激情散去,婚姻走向了瑣碎,生活的柴米油鹽,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但我認為也未必是個壞事,因為這種情感完全超越了愛情,更加讓你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依靠,有那麼一個人是真真正正的,在沒有血緣關係的前提下是你最愛的人,也是最關心你的人。所以我很享受現在我們倆的這種婚姻狀態。

Q 《革命之路》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康涅狄格州西部一對中產階層夫婦在精神的空虛和沉悶的生活中努力試圖掙脫困境、卻以悲劇告終的故事,您認為這樣的題材對現時代有什麼啟示?

A 我覺得應該還是有啟示的。現在有的年輕人有家庭有孩子以後,面臨的就是家庭和事業的權衡,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創造一片自己的事業天地,大展宏圖。可是真的一旦有家庭有孩子了,牽扯的可不是一絲半點兒的問題了。每個人其實都在這裡頭掙扎、選擇,焦慮都來自於這方面,所以其實這個話題幾十年過去一直都伴隨著人們。而且現在物質基礎、生活條件好了以後,大家可能就更在意這些東西,希望家庭也能照顧好,事業也能兼顧,在各自領域裡有幸福感。

Q 話劇版會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嗎?

A 沒有方法,我們只是呈現了一個故事。但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故事講完了之後,怎麼選擇的,只有你自己去決定。選擇家庭也好,選擇攀登事業巔峰,都沒有對錯。應該怎麼樣去生活?只能自己去重新思考——有的人可能就是還是按既定的方針和目標,只能說每個人感悟不一樣。

Q 作者理查德·耶茨被認為是“焦慮時代的偉大作家”,您怎麼看待“焦慮”?平時什麼樣的事情會引發您的焦慮?

A 有的,就是想兼顧事業和家庭,可是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焦慮。當然,作為成年人,要學會平衡自己,很多事情要自己給自己疏通,把思緒梳理好,不然只是焦慮,那麼每一個方面其實都未必能照顧到。

Q 談談跟姜濤導演的合作吧。

A 這是我第一次跟姜濤導演合作,我覺得導演有太多太多的經驗,對戲劇對舞臺實在是太熟悉了,而且思維敏捷而活躍,不會給你設定框架。之前胡可跟導演合作過一部喜劇,這次我沒想到其實導演在帶有悲劇色彩的故事方面也很優秀。不是一味地讓你難過,讓你悲傷,也不會讓你跳戲,讓你覺得不舒服,非常準確地把握。

Q 職業生涯已經飾演過很多角色,如今什麼樣的題材/角色會吸引您?

A 我覺得還是有感悟的。我如果要是20 多歲的話,估計我看這部戲就覺得太累了,有好多的地方也不會理解,現在我去看婚姻、家庭的內容就能夠理解。人處在不同的階段,思考和關注的東西都會有變化,我覺得這部戲正好是反映了此時我想表達,也想傳達給年輕人和我們這個年紀的夫婦們,想給他們講的一個故事。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合成劇場劇照圖

胡可

我想讓大家思考理想

在排練場見到胡可的時候,她穿著簡單的T恤、牛仔褲和運動鞋,正在和其他演員排練。這次胡可在話劇《革命之路》中飾演女主角愛博,一個心中有強大的願望,渴望實現自我價值的妻子,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與自己、與丈夫、與周遭人們的碰撞。這部小說本就精彩,而後又有凱特·溫斯萊特電影版的詮釋,但這對於胡可來說,沒有巨大的壓力。在她看來,話劇與影視劇的表現形式十分不同“話劇版的詮釋是一個自我雕刻的過程,需要把自己全部打碎,融入在這個人物裡面,去呈現一個劇本中的人物的樣貌。

話劇中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婦,現實中是一對恩愛的演員夫婦,胡可與丈夫沙溢的搭檔組合讓大家對於劇中的夫婦角色塑造增添了更多的期待。

這一次,胡可對於這樣的夫妻組合有著與過往不一樣的體會:“與他(沙溢)之前的合作情感上的碰撞會更激烈一些,在排練這部戲的時候,彼此之間更加默契了,那種很強烈的爭吵至今還沒有發生過。特別值得說的一點是,我們更加便於細緻直接地表達對對方人物的感覺,溝通更順暢一些。”

小波給李銀河的信中說:“你是我的戰友,因此我很想念你。”生活與婚姻有時是殊途同歸的,但每個人經歷的事情又都如此不同。每一個做過母親的人都會對這類型的角色有所感悟,在進入婚姻、擁抱子女後,處於婚姻中的兩個人關係就變得很微妙。

對於愛博(劇中女主角的名字)這個角色,胡可對她十分理解:“我很能體會她的心情,因為愛博是一個全職主婦,不僅僅是要承擔體力、心理上的壓力,關鍵是還有可能面臨社會上的不認可,這樣的壓力就是會讓人絕望。她會自我反思,很期待別人去認可自己的價值。”

每一個看戲的人都會在戲中尋找自己的影子,演員用自己的情感把一個角色塑造給觀眾,剩下的,只是需要觀眾去傾聽。“這部戲最後是一個悲劇,在這樣的結局後,給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還要不要追求理想?我們要怎樣去追求?我希望讓大家去思考。”

“所以,作為一個母親,與演員這個職業會有怎樣的重疊?”我問她。

“我那天也在想,以前我覺得,我是在演員和媽媽之間切換角色。後來,仔細一想,其實不是這樣的,我是一個做媽媽的演員,和一個當演員的媽媽。”她笑著說。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話劇《革命之路》排練照片

在話劇舞臺上,沙溢和胡可是第一次合作,生活中是夫妻,又扮演夫妻,沙溢覺得機會難得。碰巧的是,今年是兩人結婚的第十個年頭,而《革命之路》講的也是婚姻生活十年之久的一對夫妻的生活現狀,“一切好像就是為我們倆量身定製和打造的一樣,所以更覺得應該去完成這個作品。”

早前沙溢看過《革命之路》電影版,當時他就頗有感觸,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首先故事不是特別難理解,講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妻的婚姻和家庭狀況。”他不諱言,創作過程中遇到過瓶頸,導演和編劇都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調整,光是劇本的修改就用了一年半。“大家一直不斷地還在修改和打磨當中,儘可能地做到完美,來呈現出這臺話劇。”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電影版《革命之路》

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可以說是沙溢“上上一輩人”,因此從臺詞到整個戲劇氣質如何去貼近那個時代,同樣是個難題。為此,近段時間,沙溢不斷地看一些美國四五十年代左右的老電影,力求去尋找那種年代感,就連話劇的配樂也都全部原創,烘托出50年代的氛圍。

向來以幽默、親和示人的沙溢這次要飾演一個有些雄心勃勃、高談闊論的角色,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挑戰。“我現在也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這個人物,慢慢才能從陌生變成熟悉。而且話劇有它特殊的表達形式,雖然觀眾可能對我本人比較熟悉,但舞臺可以營造的環境,加之其他的演員搭配,大家應該能夠通過舞臺這個載體,看到我們表現的細緻入微的人物內心世界。”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沙溢

Q 您和胡可老師在話劇中飾演一對夫妻,在實際生活中就是真實的夫妻,劇裡劇外,兩位的相處模式分別是怎樣?

A 首先肯定是觀念上會有一些出入,因為畢竟那是美國的故事,我們是中國人,東西方文化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我覺得有共通的一部分,就是其實夫妻生活有的時候時間長了,都會激情散去,婚姻走向了瑣碎,生活的柴米油鹽,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但我認為也未必是個壞事,因為這種情感完全超越了愛情,更加讓你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依靠,有那麼一個人是真真正正的,在沒有血緣關係的前提下是你最愛的人,也是最關心你的人。所以我很享受現在我們倆的這種婚姻狀態。

Q 《革命之路》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康涅狄格州西部一對中產階層夫婦在精神的空虛和沉悶的生活中努力試圖掙脫困境、卻以悲劇告終的故事,您認為這樣的題材對現時代有什麼啟示?

A 我覺得應該還是有啟示的。現在有的年輕人有家庭有孩子以後,面臨的就是家庭和事業的權衡,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創造一片自己的事業天地,大展宏圖。可是真的一旦有家庭有孩子了,牽扯的可不是一絲半點兒的問題了。每個人其實都在這裡頭掙扎、選擇,焦慮都來自於這方面,所以其實這個話題幾十年過去一直都伴隨著人們。而且現在物質基礎、生活條件好了以後,大家可能就更在意這些東西,希望家庭也能照顧好,事業也能兼顧,在各自領域裡有幸福感。

Q 話劇版會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嗎?

A 沒有方法,我們只是呈現了一個故事。但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故事講完了之後,怎麼選擇的,只有你自己去決定。選擇家庭也好,選擇攀登事業巔峰,都沒有對錯。應該怎麼樣去生活?只能自己去重新思考——有的人可能就是還是按既定的方針和目標,只能說每個人感悟不一樣。

Q 作者理查德·耶茨被認為是“焦慮時代的偉大作家”,您怎麼看待“焦慮”?平時什麼樣的事情會引發您的焦慮?

A 有的,就是想兼顧事業和家庭,可是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焦慮。當然,作為成年人,要學會平衡自己,很多事情要自己給自己疏通,把思緒梳理好,不然只是焦慮,那麼每一個方面其實都未必能照顧到。

Q 談談跟姜濤導演的合作吧。

A 這是我第一次跟姜濤導演合作,我覺得導演有太多太多的經驗,對戲劇對舞臺實在是太熟悉了,而且思維敏捷而活躍,不會給你設定框架。之前胡可跟導演合作過一部喜劇,這次我沒想到其實導演在帶有悲劇色彩的故事方面也很優秀。不是一味地讓你難過,讓你悲傷,也不會讓你跳戲,讓你覺得不舒服,非常準確地把握。

Q 職業生涯已經飾演過很多角色,如今什麼樣的題材/角色會吸引您?

A 我覺得還是有感悟的。我如果要是20 多歲的話,估計我看這部戲就覺得太累了,有好多的地方也不會理解,現在我去看婚姻、家庭的內容就能夠理解。人處在不同的階段,思考和關注的東西都會有變化,我覺得這部戲正好是反映了此時我想表達,也想傳達給年輕人和我們這個年紀的夫婦們,想給他們講的一個故事。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合成劇場劇照圖

胡可

我想讓大家思考理想

在排練場見到胡可的時候,她穿著簡單的T恤、牛仔褲和運動鞋,正在和其他演員排練。這次胡可在話劇《革命之路》中飾演女主角愛博,一個心中有強大的願望,渴望實現自我價值的妻子,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與自己、與丈夫、與周遭人們的碰撞。這部小說本就精彩,而後又有凱特·溫斯萊特電影版的詮釋,但這對於胡可來說,沒有巨大的壓力。在她看來,話劇與影視劇的表現形式十分不同“話劇版的詮釋是一個自我雕刻的過程,需要把自己全部打碎,融入在這個人物裡面,去呈現一個劇本中的人物的樣貌。

話劇中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婦,現實中是一對恩愛的演員夫婦,胡可與丈夫沙溢的搭檔組合讓大家對於劇中的夫婦角色塑造增添了更多的期待。

這一次,胡可對於這樣的夫妻組合有著與過往不一樣的體會:“與他(沙溢)之前的合作情感上的碰撞會更激烈一些,在排練這部戲的時候,彼此之間更加默契了,那種很強烈的爭吵至今還沒有發生過。特別值得說的一點是,我們更加便於細緻直接地表達對對方人物的感覺,溝通更順暢一些。”

小波給李銀河的信中說:“你是我的戰友,因此我很想念你。”生活與婚姻有時是殊途同歸的,但每個人經歷的事情又都如此不同。每一個做過母親的人都會對這類型的角色有所感悟,在進入婚姻、擁抱子女後,處於婚姻中的兩個人關係就變得很微妙。

對於愛博(劇中女主角的名字)這個角色,胡可對她十分理解:“我很能體會她的心情,因為愛博是一個全職主婦,不僅僅是要承擔體力、心理上的壓力,關鍵是還有可能面臨社會上的不認可,這樣的壓力就是會讓人絕望。她會自我反思,很期待別人去認可自己的價值。”

每一個看戲的人都會在戲中尋找自己的影子,演員用自己的情感把一個角色塑造給觀眾,剩下的,只是需要觀眾去傾聽。“這部戲最後是一個悲劇,在這樣的結局後,給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還要不要追求理想?我們要怎樣去追求?我希望讓大家去思考。”

“所以,作為一個母親,與演員這個職業會有怎樣的重疊?”我問她。

“我那天也在想,以前我覺得,我是在演員和媽媽之間切換角色。後來,仔細一想,其實不是這樣的,我是一個做媽媽的演員,和一個當演員的媽媽。”她笑著說。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胡可

Q 有怎樣的契機讓你接觸到《革命之路》話劇?

A 我之前曾參演過三個話劇,基本上間隔一兩年就會演一個話劇。我自己還是很喜歡這種藝術創作的形式。在整個排練過程中,對演員有很大的挑戰。這種一氣呵成的表演形式包括站在舞臺上去面對觀眾的那種感覺,跟電影、電視劇的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創作方式。

我記得第一次排話劇是我剛剛生完老大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些誤打誤撞的,不知道怎麼去演,不知道創作的過程是多麼的艱辛,真可以用“無知者無畏”來形容自己了,那個戲的背景恰巧就是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但從打磨、排練到演出,這個的感覺我非常的喜歡。我覺得,話劇就是一個自我雕刻的過程,需要把自己全部打碎,融入在這個人物裡面,去呈現一個劇本中的人物的樣貌。

Q 第一次接觸《革命之路》這部作品是怎樣的形式?

A 我是讀的小說。

Q 那個時候對這部作品有怎樣的感覺?

A 我是很有感觸的,因為這個作品講述的是夫妻的婚姻生活過了十年、八年之後,家庭中夫妻的一個生活狀態。這跟很多夫妻相處的狀態很相似。我看到之後或多或少都會有感觸的。其實,愛博是一個雖然一直生活在相對平淡的環境,過著家庭主婦生活的女性,但她內心依然是一個有夢想和理想的女人,她除了想把家庭照顧好之外,還是想要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價值。她喜歡她的丈夫的原因就是丈夫也是一個有夢想、有理想的人。這麼多年過去了,兩個人的狀態不一樣了。弗蘭克(女主的丈夫)已經被現實磨平了稜角,心底的夢想已經消磨很淡了。但對艾博來講,越是這樣無望的重複生活,越是會讓她再爆發,兩個人當下的狀態十分不一樣。這樣的角色本身就是很吸引我。

Q 在這部話劇之前有電影版,你會擔心大家拿來作比較嗎?

A 沒有特別多的擔心,因為話劇這樣的表演形式還是跟電影不一樣的,它還是有屬於舞臺的那種表現形式。而且目前,我們拿到中國的舞臺上來演,或多或少會有我們對於婚姻的感悟。看似都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但實際上不盡相同。

Q 這次搭檔沙溢老師,會有新的體驗感嗎?如何調節兩個人私下關係和劇中的感覺?

A 其實這部戲的感覺還是可以的,之前我們拍過一部電視劇,那部劇中的吵架是很激烈的,而且拍攝時間也比較長,那個真的是會影響到私下感情。但現在我們夫妻關係也在發生變化,現在的關係會更加穩定,彼此之間的包容性也更強,不會太把劇中的情緒帶入到我們真實的感情中。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話劇《革命之路》排練照片

在話劇舞臺上,沙溢和胡可是第一次合作,生活中是夫妻,又扮演夫妻,沙溢覺得機會難得。碰巧的是,今年是兩人結婚的第十個年頭,而《革命之路》講的也是婚姻生活十年之久的一對夫妻的生活現狀,“一切好像就是為我們倆量身定製和打造的一樣,所以更覺得應該去完成這個作品。”

早前沙溢看過《革命之路》電影版,當時他就頗有感觸,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首先故事不是特別難理解,講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妻的婚姻和家庭狀況。”他不諱言,創作過程中遇到過瓶頸,導演和編劇都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調整,光是劇本的修改就用了一年半。“大家一直不斷地還在修改和打磨當中,儘可能地做到完美,來呈現出這臺話劇。”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電影版《革命之路》

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可以說是沙溢“上上一輩人”,因此從臺詞到整個戲劇氣質如何去貼近那個時代,同樣是個難題。為此,近段時間,沙溢不斷地看一些美國四五十年代左右的老電影,力求去尋找那種年代感,就連話劇的配樂也都全部原創,烘托出50年代的氛圍。

向來以幽默、親和示人的沙溢這次要飾演一個有些雄心勃勃、高談闊論的角色,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挑戰。“我現在也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這個人物,慢慢才能從陌生變成熟悉。而且話劇有它特殊的表達形式,雖然觀眾可能對我本人比較熟悉,但舞臺可以營造的環境,加之其他的演員搭配,大家應該能夠通過舞臺這個載體,看到我們表現的細緻入微的人物內心世界。”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沙溢

Q 您和胡可老師在話劇中飾演一對夫妻,在實際生活中就是真實的夫妻,劇裡劇外,兩位的相處模式分別是怎樣?

A 首先肯定是觀念上會有一些出入,因為畢竟那是美國的故事,我們是中國人,東西方文化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我覺得有共通的一部分,就是其實夫妻生活有的時候時間長了,都會激情散去,婚姻走向了瑣碎,生活的柴米油鹽,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但我認為也未必是個壞事,因為這種情感完全超越了愛情,更加讓你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依靠,有那麼一個人是真真正正的,在沒有血緣關係的前提下是你最愛的人,也是最關心你的人。所以我很享受現在我們倆的這種婚姻狀態。

Q 《革命之路》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康涅狄格州西部一對中產階層夫婦在精神的空虛和沉悶的生活中努力試圖掙脫困境、卻以悲劇告終的故事,您認為這樣的題材對現時代有什麼啟示?

A 我覺得應該還是有啟示的。現在有的年輕人有家庭有孩子以後,面臨的就是家庭和事業的權衡,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創造一片自己的事業天地,大展宏圖。可是真的一旦有家庭有孩子了,牽扯的可不是一絲半點兒的問題了。每個人其實都在這裡頭掙扎、選擇,焦慮都來自於這方面,所以其實這個話題幾十年過去一直都伴隨著人們。而且現在物質基礎、生活條件好了以後,大家可能就更在意這些東西,希望家庭也能照顧好,事業也能兼顧,在各自領域裡有幸福感。

Q 話劇版會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嗎?

A 沒有方法,我們只是呈現了一個故事。但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故事講完了之後,怎麼選擇的,只有你自己去決定。選擇家庭也好,選擇攀登事業巔峰,都沒有對錯。應該怎麼樣去生活?只能自己去重新思考——有的人可能就是還是按既定的方針和目標,只能說每個人感悟不一樣。

Q 作者理查德·耶茨被認為是“焦慮時代的偉大作家”,您怎麼看待“焦慮”?平時什麼樣的事情會引發您的焦慮?

A 有的,就是想兼顧事業和家庭,可是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焦慮。當然,作為成年人,要學會平衡自己,很多事情要自己給自己疏通,把思緒梳理好,不然只是焦慮,那麼每一個方面其實都未必能照顧到。

Q 談談跟姜濤導演的合作吧。

A 這是我第一次跟姜濤導演合作,我覺得導演有太多太多的經驗,對戲劇對舞臺實在是太熟悉了,而且思維敏捷而活躍,不會給你設定框架。之前胡可跟導演合作過一部喜劇,這次我沒想到其實導演在帶有悲劇色彩的故事方面也很優秀。不是一味地讓你難過,讓你悲傷,也不會讓你跳戲,讓你覺得不舒服,非常準確地把握。

Q 職業生涯已經飾演過很多角色,如今什麼樣的題材/角色會吸引您?

A 我覺得還是有感悟的。我如果要是20 多歲的話,估計我看這部戲就覺得太累了,有好多的地方也不會理解,現在我去看婚姻、家庭的內容就能夠理解。人處在不同的階段,思考和關注的東西都會有變化,我覺得這部戲正好是反映了此時我想表達,也想傳達給年輕人和我們這個年紀的夫婦們,想給他們講的一個故事。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合成劇場劇照圖

胡可

我想讓大家思考理想

在排練場見到胡可的時候,她穿著簡單的T恤、牛仔褲和運動鞋,正在和其他演員排練。這次胡可在話劇《革命之路》中飾演女主角愛博,一個心中有強大的願望,渴望實現自我價值的妻子,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與自己、與丈夫、與周遭人們的碰撞。這部小說本就精彩,而後又有凱特·溫斯萊特電影版的詮釋,但這對於胡可來說,沒有巨大的壓力。在她看來,話劇與影視劇的表現形式十分不同“話劇版的詮釋是一個自我雕刻的過程,需要把自己全部打碎,融入在這個人物裡面,去呈現一個劇本中的人物的樣貌。

話劇中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婦,現實中是一對恩愛的演員夫婦,胡可與丈夫沙溢的搭檔組合讓大家對於劇中的夫婦角色塑造增添了更多的期待。

這一次,胡可對於這樣的夫妻組合有著與過往不一樣的體會:“與他(沙溢)之前的合作情感上的碰撞會更激烈一些,在排練這部戲的時候,彼此之間更加默契了,那種很強烈的爭吵至今還沒有發生過。特別值得說的一點是,我們更加便於細緻直接地表達對對方人物的感覺,溝通更順暢一些。”

小波給李銀河的信中說:“你是我的戰友,因此我很想念你。”生活與婚姻有時是殊途同歸的,但每個人經歷的事情又都如此不同。每一個做過母親的人都會對這類型的角色有所感悟,在進入婚姻、擁抱子女後,處於婚姻中的兩個人關係就變得很微妙。

對於愛博(劇中女主角的名字)這個角色,胡可對她十分理解:“我很能體會她的心情,因為愛博是一個全職主婦,不僅僅是要承擔體力、心理上的壓力,關鍵是還有可能面臨社會上的不認可,這樣的壓力就是會讓人絕望。她會自我反思,很期待別人去認可自己的價值。”

每一個看戲的人都會在戲中尋找自己的影子,演員用自己的情感把一個角色塑造給觀眾,剩下的,只是需要觀眾去傾聽。“這部戲最後是一個悲劇,在這樣的結局後,給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還要不要追求理想?我們要怎樣去追求?我希望讓大家去思考。”

“所以,作為一個母親,與演員這個職業會有怎樣的重疊?”我問她。

“我那天也在想,以前我覺得,我是在演員和媽媽之間切換角色。後來,仔細一想,其實不是這樣的,我是一個做媽媽的演員,和一個當演員的媽媽。”她笑著說。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胡可

Q 有怎樣的契機讓你接觸到《革命之路》話劇?

A 我之前曾參演過三個話劇,基本上間隔一兩年就會演一個話劇。我自己還是很喜歡這種藝術創作的形式。在整個排練過程中,對演員有很大的挑戰。這種一氣呵成的表演形式包括站在舞臺上去面對觀眾的那種感覺,跟電影、電視劇的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創作方式。

我記得第一次排話劇是我剛剛生完老大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些誤打誤撞的,不知道怎麼去演,不知道創作的過程是多麼的艱辛,真可以用“無知者無畏”來形容自己了,那個戲的背景恰巧就是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但從打磨、排練到演出,這個的感覺我非常的喜歡。我覺得,話劇就是一個自我雕刻的過程,需要把自己全部打碎,融入在這個人物裡面,去呈現一個劇本中的人物的樣貌。

Q 第一次接觸《革命之路》這部作品是怎樣的形式?

A 我是讀的小說。

Q 那個時候對這部作品有怎樣的感覺?

A 我是很有感觸的,因為這個作品講述的是夫妻的婚姻生活過了十年、八年之後,家庭中夫妻的一個生活狀態。這跟很多夫妻相處的狀態很相似。我看到之後或多或少都會有感觸的。其實,愛博是一個雖然一直生活在相對平淡的環境,過著家庭主婦生活的女性,但她內心依然是一個有夢想和理想的女人,她除了想把家庭照顧好之外,還是想要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價值。她喜歡她的丈夫的原因就是丈夫也是一個有夢想、有理想的人。這麼多年過去了,兩個人的狀態不一樣了。弗蘭克(女主的丈夫)已經被現實磨平了稜角,心底的夢想已經消磨很淡了。但對艾博來講,越是這樣無望的重複生活,越是會讓她再爆發,兩個人當下的狀態十分不一樣。這樣的角色本身就是很吸引我。

Q 在這部話劇之前有電影版,你會擔心大家拿來作比較嗎?

A 沒有特別多的擔心,因為話劇這樣的表演形式還是跟電影不一樣的,它還是有屬於舞臺的那種表現形式。而且目前,我們拿到中國的舞臺上來演,或多或少會有我們對於婚姻的感悟。看似都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但實際上不盡相同。

Q 這次搭檔沙溢老師,會有新的體驗感嗎?如何調節兩個人私下關係和劇中的感覺?

A 其實這部戲的感覺還是可以的,之前我們拍過一部電視劇,那部劇中的吵架是很激烈的,而且拍攝時間也比較長,那個真的是會影響到私下感情。但現在我們夫妻關係也在發生變化,現在的關係會更加穩定,彼此之間的包容性也更強,不會太把劇中的情緒帶入到我們真實的感情中。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合成劇場劇照圖

Q 安吉剛剛過了8 歲的生日,你在微博上面總會與大家分享與兩個寶寶的生活片段,現在和兩個寶寶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

A 我們之間就像是哥們一樣,有時候我也發火。有一天很逗,他們自己弄了一個電動牙刷,自己刷了一遍之後我又給他們刷了一遍,後來他們喝了牛奶,沒漱口。我就說,你這嘴裡怎麼還有味道啊。他們就反駁說,不是你給我刷的嗎?真是白找了個媽媽。(笑)

Q 帶孩子和工作兩個狀態要如何切換呢?

A 我那天也在想,我是在演員和媽媽之間切換角色嗎?後來我仔細一想,不是這樣的,其實你是一個做媽媽的演員,和一個當演員的媽媽。你永遠不是抽離開的,就像我在片場排練,休息的時候就會想一下他們去沒去課外班,情況怎麼樣了?或者是有時候我在家,剛剛照顧完他們,就會想一下我臺詞還沒背好,就趕快看一下,兩個角色永遠是摻和在一起的。

Q 沙溢老師對待孩子是怎樣的狀態?

A 他是一個很容易焦慮的人,他會比我更加擔心。現在,我覺得安吉長大了,跟他交流就像是跟大人交流一樣。

有一次,鋼琴老師組織一個遊學的活動,安吉就說要考慮一下,他就會分析每一個琴伴跟他的默契程度,又想說弟弟也挺想去的。他會獨立思考判斷,給出答案。

那次是他第一次單獨一個人離開家,我一開始有一點擔心,他爸就更加擔心整個人都變得特別焦慮。

中間有一次可以通電話,安吉倒是很平淡說他玩得特別開心。有時候,我就發現並不是孩子沒有長大,其實是因為你不願意放手。更多的時候,孩子可以做的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話劇《革命之路》排練照片

在話劇舞臺上,沙溢和胡可是第一次合作,生活中是夫妻,又扮演夫妻,沙溢覺得機會難得。碰巧的是,今年是兩人結婚的第十個年頭,而《革命之路》講的也是婚姻生活十年之久的一對夫妻的生活現狀,“一切好像就是為我們倆量身定製和打造的一樣,所以更覺得應該去完成這個作品。”

早前沙溢看過《革命之路》電影版,當時他就頗有感觸,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首先故事不是特別難理解,講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妻的婚姻和家庭狀況。”他不諱言,創作過程中遇到過瓶頸,導演和編劇都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調整,光是劇本的修改就用了一年半。“大家一直不斷地還在修改和打磨當中,儘可能地做到完美,來呈現出這臺話劇。”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電影版《革命之路》

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可以說是沙溢“上上一輩人”,因此從臺詞到整個戲劇氣質如何去貼近那個時代,同樣是個難題。為此,近段時間,沙溢不斷地看一些美國四五十年代左右的老電影,力求去尋找那種年代感,就連話劇的配樂也都全部原創,烘托出50年代的氛圍。

向來以幽默、親和示人的沙溢這次要飾演一個有些雄心勃勃、高談闊論的角色,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挑戰。“我現在也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這個人物,慢慢才能從陌生變成熟悉。而且話劇有它特殊的表達形式,雖然觀眾可能對我本人比較熟悉,但舞臺可以營造的環境,加之其他的演員搭配,大家應該能夠通過舞臺這個載體,看到我們表現的細緻入微的人物內心世界。”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沙溢

Q 您和胡可老師在話劇中飾演一對夫妻,在實際生活中就是真實的夫妻,劇裡劇外,兩位的相處模式分別是怎樣?

A 首先肯定是觀念上會有一些出入,因為畢竟那是美國的故事,我們是中國人,東西方文化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我覺得有共通的一部分,就是其實夫妻生活有的時候時間長了,都會激情散去,婚姻走向了瑣碎,生活的柴米油鹽,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但我認為也未必是個壞事,因為這種情感完全超越了愛情,更加讓你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依靠,有那麼一個人是真真正正的,在沒有血緣關係的前提下是你最愛的人,也是最關心你的人。所以我很享受現在我們倆的這種婚姻狀態。

Q 《革命之路》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康涅狄格州西部一對中產階層夫婦在精神的空虛和沉悶的生活中努力試圖掙脫困境、卻以悲劇告終的故事,您認為這樣的題材對現時代有什麼啟示?

A 我覺得應該還是有啟示的。現在有的年輕人有家庭有孩子以後,面臨的就是家庭和事業的權衡,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創造一片自己的事業天地,大展宏圖。可是真的一旦有家庭有孩子了,牽扯的可不是一絲半點兒的問題了。每個人其實都在這裡頭掙扎、選擇,焦慮都來自於這方面,所以其實這個話題幾十年過去一直都伴隨著人們。而且現在物質基礎、生活條件好了以後,大家可能就更在意這些東西,希望家庭也能照顧好,事業也能兼顧,在各自領域裡有幸福感。

Q 話劇版會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嗎?

A 沒有方法,我們只是呈現了一個故事。但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故事講完了之後,怎麼選擇的,只有你自己去決定。選擇家庭也好,選擇攀登事業巔峰,都沒有對錯。應該怎麼樣去生活?只能自己去重新思考——有的人可能就是還是按既定的方針和目標,只能說每個人感悟不一樣。

Q 作者理查德·耶茨被認為是“焦慮時代的偉大作家”,您怎麼看待“焦慮”?平時什麼樣的事情會引發您的焦慮?

A 有的,就是想兼顧事業和家庭,可是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焦慮。當然,作為成年人,要學會平衡自己,很多事情要自己給自己疏通,把思緒梳理好,不然只是焦慮,那麼每一個方面其實都未必能照顧到。

Q 談談跟姜濤導演的合作吧。

A 這是我第一次跟姜濤導演合作,我覺得導演有太多太多的經驗,對戲劇對舞臺實在是太熟悉了,而且思維敏捷而活躍,不會給你設定框架。之前胡可跟導演合作過一部喜劇,這次我沒想到其實導演在帶有悲劇色彩的故事方面也很優秀。不是一味地讓你難過,讓你悲傷,也不會讓你跳戲,讓你覺得不舒服,非常準確地把握。

Q 職業生涯已經飾演過很多角色,如今什麼樣的題材/角色會吸引您?

A 我覺得還是有感悟的。我如果要是20 多歲的話,估計我看這部戲就覺得太累了,有好多的地方也不會理解,現在我去看婚姻、家庭的內容就能夠理解。人處在不同的階段,思考和關注的東西都會有變化,我覺得這部戲正好是反映了此時我想表達,也想傳達給年輕人和我們這個年紀的夫婦們,想給他們講的一個故事。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合成劇場劇照圖

胡可

我想讓大家思考理想

在排練場見到胡可的時候,她穿著簡單的T恤、牛仔褲和運動鞋,正在和其他演員排練。這次胡可在話劇《革命之路》中飾演女主角愛博,一個心中有強大的願望,渴望實現自我價值的妻子,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與自己、與丈夫、與周遭人們的碰撞。這部小說本就精彩,而後又有凱特·溫斯萊特電影版的詮釋,但這對於胡可來說,沒有巨大的壓力。在她看來,話劇與影視劇的表現形式十分不同“話劇版的詮釋是一個自我雕刻的過程,需要把自己全部打碎,融入在這個人物裡面,去呈現一個劇本中的人物的樣貌。

話劇中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婦,現實中是一對恩愛的演員夫婦,胡可與丈夫沙溢的搭檔組合讓大家對於劇中的夫婦角色塑造增添了更多的期待。

這一次,胡可對於這樣的夫妻組合有著與過往不一樣的體會:“與他(沙溢)之前的合作情感上的碰撞會更激烈一些,在排練這部戲的時候,彼此之間更加默契了,那種很強烈的爭吵至今還沒有發生過。特別值得說的一點是,我們更加便於細緻直接地表達對對方人物的感覺,溝通更順暢一些。”

小波給李銀河的信中說:“你是我的戰友,因此我很想念你。”生活與婚姻有時是殊途同歸的,但每個人經歷的事情又都如此不同。每一個做過母親的人都會對這類型的角色有所感悟,在進入婚姻、擁抱子女後,處於婚姻中的兩個人關係就變得很微妙。

對於愛博(劇中女主角的名字)這個角色,胡可對她十分理解:“我很能體會她的心情,因為愛博是一個全職主婦,不僅僅是要承擔體力、心理上的壓力,關鍵是還有可能面臨社會上的不認可,這樣的壓力就是會讓人絕望。她會自我反思,很期待別人去認可自己的價值。”

每一個看戲的人都會在戲中尋找自己的影子,演員用自己的情感把一個角色塑造給觀眾,剩下的,只是需要觀眾去傾聽。“這部戲最後是一個悲劇,在這樣的結局後,給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還要不要追求理想?我們要怎樣去追求?我希望讓大家去思考。”

“所以,作為一個母親,與演員這個職業會有怎樣的重疊?”我問她。

“我那天也在想,以前我覺得,我是在演員和媽媽之間切換角色。後來,仔細一想,其實不是這樣的,我是一個做媽媽的演員,和一個當演員的媽媽。”她笑著說。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胡可

Q 有怎樣的契機讓你接觸到《革命之路》話劇?

A 我之前曾參演過三個話劇,基本上間隔一兩年就會演一個話劇。我自己還是很喜歡這種藝術創作的形式。在整個排練過程中,對演員有很大的挑戰。這種一氣呵成的表演形式包括站在舞臺上去面對觀眾的那種感覺,跟電影、電視劇的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創作方式。

我記得第一次排話劇是我剛剛生完老大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些誤打誤撞的,不知道怎麼去演,不知道創作的過程是多麼的艱辛,真可以用“無知者無畏”來形容自己了,那個戲的背景恰巧就是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但從打磨、排練到演出,這個的感覺我非常的喜歡。我覺得,話劇就是一個自我雕刻的過程,需要把自己全部打碎,融入在這個人物裡面,去呈現一個劇本中的人物的樣貌。

Q 第一次接觸《革命之路》這部作品是怎樣的形式?

A 我是讀的小說。

Q 那個時候對這部作品有怎樣的感覺?

A 我是很有感觸的,因為這個作品講述的是夫妻的婚姻生活過了十年、八年之後,家庭中夫妻的一個生活狀態。這跟很多夫妻相處的狀態很相似。我看到之後或多或少都會有感觸的。其實,愛博是一個雖然一直生活在相對平淡的環境,過著家庭主婦生活的女性,但她內心依然是一個有夢想和理想的女人,她除了想把家庭照顧好之外,還是想要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價值。她喜歡她的丈夫的原因就是丈夫也是一個有夢想、有理想的人。這麼多年過去了,兩個人的狀態不一樣了。弗蘭克(女主的丈夫)已經被現實磨平了稜角,心底的夢想已經消磨很淡了。但對艾博來講,越是這樣無望的重複生活,越是會讓她再爆發,兩個人當下的狀態十分不一樣。這樣的角色本身就是很吸引我。

Q 在這部話劇之前有電影版,你會擔心大家拿來作比較嗎?

A 沒有特別多的擔心,因為話劇這樣的表演形式還是跟電影不一樣的,它還是有屬於舞臺的那種表現形式。而且目前,我們拿到中國的舞臺上來演,或多或少會有我們對於婚姻的感悟。看似都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但實際上不盡相同。

Q 這次搭檔沙溢老師,會有新的體驗感嗎?如何調節兩個人私下關係和劇中的感覺?

A 其實這部戲的感覺還是可以的,之前我們拍過一部電視劇,那部劇中的吵架是很激烈的,而且拍攝時間也比較長,那個真的是會影響到私下感情。但現在我們夫妻關係也在發生變化,現在的關係會更加穩定,彼此之間的包容性也更強,不會太把劇中的情緒帶入到我們真實的感情中。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合成劇場劇照圖

Q 安吉剛剛過了8 歲的生日,你在微博上面總會與大家分享與兩個寶寶的生活片段,現在和兩個寶寶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

A 我們之間就像是哥們一樣,有時候我也發火。有一天很逗,他們自己弄了一個電動牙刷,自己刷了一遍之後我又給他們刷了一遍,後來他們喝了牛奶,沒漱口。我就說,你這嘴裡怎麼還有味道啊。他們就反駁說,不是你給我刷的嗎?真是白找了個媽媽。(笑)

Q 帶孩子和工作兩個狀態要如何切換呢?

A 我那天也在想,我是在演員和媽媽之間切換角色嗎?後來我仔細一想,不是這樣的,其實你是一個做媽媽的演員,和一個當演員的媽媽。你永遠不是抽離開的,就像我在片場排練,休息的時候就會想一下他們去沒去課外班,情況怎麼樣了?或者是有時候我在家,剛剛照顧完他們,就會想一下我臺詞還沒背好,就趕快看一下,兩個角色永遠是摻和在一起的。

Q 沙溢老師對待孩子是怎樣的狀態?

A 他是一個很容易焦慮的人,他會比我更加擔心。現在,我覺得安吉長大了,跟他交流就像是跟大人交流一樣。

有一次,鋼琴老師組織一個遊學的活動,安吉就說要考慮一下,他就會分析每一個琴伴跟他的默契程度,又想說弟弟也挺想去的。他會獨立思考判斷,給出答案。

那次是他第一次單獨一個人離開家,我一開始有一點擔心,他爸就更加擔心整個人都變得特別焦慮。

中間有一次可以通電話,安吉倒是很平淡說他玩得特別開心。有時候,我就發現並不是孩子沒有長大,其實是因為你不願意放手。更多的時候,孩子可以做的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王雅靜 莫蘭

編輯

韓哈哈

資料提供

《革命之路》劇組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一個故事,三對夫婦,在一條名為革命路的街道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著名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這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話劇舞臺,在正式演出之前,導演姜濤與話劇的主創團隊與觀眾見面分享創作心得,他說:“這雖然是一部悲劇,但我喜歡的作品並不是把殘酷揭示給大家看,而是與觀眾分享一次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走出劇場後得到淨化與釋然。”

在現實中的夫妻沙溢胡可二人攜手走過婚姻殿堂十年之際,遇到了故事中結婚十年的弗蘭克夫婦。整部話劇在探討婚姻關係之外,更透過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投射出一定的社會意義。本次,《北京青年》週刊與姜濤和兩位主演沙溢、胡可聊了聊他們對婚姻、話劇的想法和感受。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的一本小說,小說中描寫了一對掙扎於婚姻樊籬中孤獨男女,映射了人們對生命、自由、愛情之真諦的痛苦拷問。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在大銀幕上呈現。近期,由沙溢胡可夫婦領銜主演,姜濤導演的話劇《革命之路》首次登上中國的舞臺。沙溢

我想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

排練進行到傍晚,演員們都去吃晚飯了,沙溢留下來接受採訪,今晚他就沒打算吃。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同一個角色,他心裡不是一點沒在意,“小李子太帥了,雖然我跟他當年不像,但我‘中年油膩’之後有點像他現在的樣子。”沙溢說著笑了,身邊人讓他減減肥,但排練帶來的壓力又需要能量補給。“我這個人就是一有壓力就特別想吃點、喝點東西,所以現在很難權衡。有的時候覺得還是得減壓,有的時候又覺得形象重要,飢一頓飽一頓吧。”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沙溢進入空政話劇團,但自2008年的《收信快樂》、2010年的《甜蜜蜜》之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再返回舞臺了。“有的時候演員拍一段時間的影視劇之後,確實需要回到舞臺來沉澱一下。”舞臺是讓沙溢重新審視自己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是讓他迴歸的重要因素——與愛人胡可共同出演。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話劇《革命之路》排練照片

在話劇舞臺上,沙溢和胡可是第一次合作,生活中是夫妻,又扮演夫妻,沙溢覺得機會難得。碰巧的是,今年是兩人結婚的第十個年頭,而《革命之路》講的也是婚姻生活十年之久的一對夫妻的生活現狀,“一切好像就是為我們倆量身定製和打造的一樣,所以更覺得應該去完成這個作品。”

早前沙溢看過《革命之路》電影版,當時他就頗有感觸,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首先故事不是特別難理解,講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妻的婚姻和家庭狀況。”他不諱言,創作過程中遇到過瓶頸,導演和編劇都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調整,光是劇本的修改就用了一年半。“大家一直不斷地還在修改和打磨當中,儘可能地做到完美,來呈現出這臺話劇。”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電影版《革命之路》

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可以說是沙溢“上上一輩人”,因此從臺詞到整個戲劇氣質如何去貼近那個時代,同樣是個難題。為此,近段時間,沙溢不斷地看一些美國四五十年代左右的老電影,力求去尋找那種年代感,就連話劇的配樂也都全部原創,烘托出50年代的氛圍。

向來以幽默、親和示人的沙溢這次要飾演一個有些雄心勃勃、高談闊論的角色,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挑戰。“我現在也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這個人物,慢慢才能從陌生變成熟悉。而且話劇有它特殊的表達形式,雖然觀眾可能對我本人比較熟悉,但舞臺可以營造的環境,加之其他的演員搭配,大家應該能夠通過舞臺這個載體,看到我們表現的細緻入微的人物內心世界。”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沙溢

Q 您和胡可老師在話劇中飾演一對夫妻,在實際生活中就是真實的夫妻,劇裡劇外,兩位的相處模式分別是怎樣?

A 首先肯定是觀念上會有一些出入,因為畢竟那是美國的故事,我們是中國人,東西方文化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我覺得有共通的一部分,就是其實夫妻生活有的時候時間長了,都會激情散去,婚姻走向了瑣碎,生活的柴米油鹽,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但我認為也未必是個壞事,因為這種情感完全超越了愛情,更加讓你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依靠,有那麼一個人是真真正正的,在沒有血緣關係的前提下是你最愛的人,也是最關心你的人。所以我很享受現在我們倆的這種婚姻狀態。

Q 《革命之路》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康涅狄格州西部一對中產階層夫婦在精神的空虛和沉悶的生活中努力試圖掙脫困境、卻以悲劇告終的故事,您認為這樣的題材對現時代有什麼啟示?

A 我覺得應該還是有啟示的。現在有的年輕人有家庭有孩子以後,面臨的就是家庭和事業的權衡,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創造一片自己的事業天地,大展宏圖。可是真的一旦有家庭有孩子了,牽扯的可不是一絲半點兒的問題了。每個人其實都在這裡頭掙扎、選擇,焦慮都來自於這方面,所以其實這個話題幾十年過去一直都伴隨著人們。而且現在物質基礎、生活條件好了以後,大家可能就更在意這些東西,希望家庭也能照顧好,事業也能兼顧,在各自領域裡有幸福感。

Q 話劇版會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嗎?

A 沒有方法,我們只是呈現了一個故事。但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故事講完了之後,怎麼選擇的,只有你自己去決定。選擇家庭也好,選擇攀登事業巔峰,都沒有對錯。應該怎麼樣去生活?只能自己去重新思考——有的人可能就是還是按既定的方針和目標,只能說每個人感悟不一樣。

Q 作者理查德·耶茨被認為是“焦慮時代的偉大作家”,您怎麼看待“焦慮”?平時什麼樣的事情會引發您的焦慮?

A 有的,就是想兼顧事業和家庭,可是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焦慮。當然,作為成年人,要學會平衡自己,很多事情要自己給自己疏通,把思緒梳理好,不然只是焦慮,那麼每一個方面其實都未必能照顧到。

Q 談談跟姜濤導演的合作吧。

A 這是我第一次跟姜濤導演合作,我覺得導演有太多太多的經驗,對戲劇對舞臺實在是太熟悉了,而且思維敏捷而活躍,不會給你設定框架。之前胡可跟導演合作過一部喜劇,這次我沒想到其實導演在帶有悲劇色彩的故事方面也很優秀。不是一味地讓你難過,讓你悲傷,也不會讓你跳戲,讓你覺得不舒服,非常準確地把握。

Q 職業生涯已經飾演過很多角色,如今什麼樣的題材/角色會吸引您?

A 我覺得還是有感悟的。我如果要是20 多歲的話,估計我看這部戲就覺得太累了,有好多的地方也不會理解,現在我去看婚姻、家庭的內容就能夠理解。人處在不同的階段,思考和關注的東西都會有變化,我覺得這部戲正好是反映了此時我想表達,也想傳達給年輕人和我們這個年紀的夫婦們,想給他們講的一個故事。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合成劇場劇照圖

胡可

我想讓大家思考理想

在排練場見到胡可的時候,她穿著簡單的T恤、牛仔褲和運動鞋,正在和其他演員排練。這次胡可在話劇《革命之路》中飾演女主角愛博,一個心中有強大的願望,渴望實現自我價值的妻子,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與自己、與丈夫、與周遭人們的碰撞。這部小說本就精彩,而後又有凱特·溫斯萊特電影版的詮釋,但這對於胡可來說,沒有巨大的壓力。在她看來,話劇與影視劇的表現形式十分不同“話劇版的詮釋是一個自我雕刻的過程,需要把自己全部打碎,融入在這個人物裡面,去呈現一個劇本中的人物的樣貌。

話劇中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夫婦,現實中是一對恩愛的演員夫婦,胡可與丈夫沙溢的搭檔組合讓大家對於劇中的夫婦角色塑造增添了更多的期待。

這一次,胡可對於這樣的夫妻組合有著與過往不一樣的體會:“與他(沙溢)之前的合作情感上的碰撞會更激烈一些,在排練這部戲的時候,彼此之間更加默契了,那種很強烈的爭吵至今還沒有發生過。特別值得說的一點是,我們更加便於細緻直接地表達對對方人物的感覺,溝通更順暢一些。”

小波給李銀河的信中說:“你是我的戰友,因此我很想念你。”生活與婚姻有時是殊途同歸的,但每個人經歷的事情又都如此不同。每一個做過母親的人都會對這類型的角色有所感悟,在進入婚姻、擁抱子女後,處於婚姻中的兩個人關係就變得很微妙。

對於愛博(劇中女主角的名字)這個角色,胡可對她十分理解:“我很能體會她的心情,因為愛博是一個全職主婦,不僅僅是要承擔體力、心理上的壓力,關鍵是還有可能面臨社會上的不認可,這樣的壓力就是會讓人絕望。她會自我反思,很期待別人去認可自己的價值。”

每一個看戲的人都會在戲中尋找自己的影子,演員用自己的情感把一個角色塑造給觀眾,剩下的,只是需要觀眾去傾聽。“這部戲最後是一個悲劇,在這樣的結局後,給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還要不要追求理想?我們要怎樣去追求?我希望讓大家去思考。”

“所以,作為一個母親,與演員這個職業會有怎樣的重疊?”我問她。

“我那天也在想,以前我覺得,我是在演員和媽媽之間切換角色。後來,仔細一想,其實不是這樣的,我是一個做媽媽的演員,和一個當演員的媽媽。”她笑著說。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Q -《 北京青年》 週刊

A - 胡可

Q 有怎樣的契機讓你接觸到《革命之路》話劇?

A 我之前曾參演過三個話劇,基本上間隔一兩年就會演一個話劇。我自己還是很喜歡這種藝術創作的形式。在整個排練過程中,對演員有很大的挑戰。這種一氣呵成的表演形式包括站在舞臺上去面對觀眾的那種感覺,跟電影、電視劇的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創作方式。

我記得第一次排話劇是我剛剛生完老大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些誤打誤撞的,不知道怎麼去演,不知道創作的過程是多麼的艱辛,真可以用“無知者無畏”來形容自己了,那個戲的背景恰巧就是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但從打磨、排練到演出,這個的感覺我非常的喜歡。我覺得,話劇就是一個自我雕刻的過程,需要把自己全部打碎,融入在這個人物裡面,去呈現一個劇本中的人物的樣貌。

Q 第一次接觸《革命之路》這部作品是怎樣的形式?

A 我是讀的小說。

Q 那個時候對這部作品有怎樣的感覺?

A 我是很有感觸的,因為這個作品講述的是夫妻的婚姻生活過了十年、八年之後,家庭中夫妻的一個生活狀態。這跟很多夫妻相處的狀態很相似。我看到之後或多或少都會有感觸的。其實,愛博是一個雖然一直生活在相對平淡的環境,過著家庭主婦生活的女性,但她內心依然是一個有夢想和理想的女人,她除了想把家庭照顧好之外,還是想要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價值。她喜歡她的丈夫的原因就是丈夫也是一個有夢想、有理想的人。這麼多年過去了,兩個人的狀態不一樣了。弗蘭克(女主的丈夫)已經被現實磨平了稜角,心底的夢想已經消磨很淡了。但對艾博來講,越是這樣無望的重複生活,越是會讓她再爆發,兩個人當下的狀態十分不一樣。這樣的角色本身就是很吸引我。

Q 在這部話劇之前有電影版,你會擔心大家拿來作比較嗎?

A 沒有特別多的擔心,因為話劇這樣的表演形式還是跟電影不一樣的,它還是有屬於舞臺的那種表現形式。而且目前,我們拿到中國的舞臺上來演,或多或少會有我們對於婚姻的感悟。看似都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但實際上不盡相同。

Q 這次搭檔沙溢老師,會有新的體驗感嗎?如何調節兩個人私下關係和劇中的感覺?

A 其實這部戲的感覺還是可以的,之前我們拍過一部電視劇,那部劇中的吵架是很激烈的,而且拍攝時間也比較長,那個真的是會影響到私下感情。但現在我們夫妻關係也在發生變化,現在的關係會更加穩定,彼此之間的包容性也更強,不會太把劇中的情緒帶入到我們真實的感情中。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合成劇場劇照圖

Q 安吉剛剛過了8 歲的生日,你在微博上面總會與大家分享與兩個寶寶的生活片段,現在和兩個寶寶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

A 我們之間就像是哥們一樣,有時候我也發火。有一天很逗,他們自己弄了一個電動牙刷,自己刷了一遍之後我又給他們刷了一遍,後來他們喝了牛奶,沒漱口。我就說,你這嘴裡怎麼還有味道啊。他們就反駁說,不是你給我刷的嗎?真是白找了個媽媽。(笑)

Q 帶孩子和工作兩個狀態要如何切換呢?

A 我那天也在想,我是在演員和媽媽之間切換角色嗎?後來我仔細一想,不是這樣的,其實你是一個做媽媽的演員,和一個當演員的媽媽。你永遠不是抽離開的,就像我在片場排練,休息的時候就會想一下他們去沒去課外班,情況怎麼樣了?或者是有時候我在家,剛剛照顧完他們,就會想一下我臺詞還沒背好,就趕快看一下,兩個角色永遠是摻和在一起的。

Q 沙溢老師對待孩子是怎樣的狀態?

A 他是一個很容易焦慮的人,他會比我更加擔心。現在,我覺得安吉長大了,跟他交流就像是跟大人交流一樣。

有一次,鋼琴老師組織一個遊學的活動,安吉就說要考慮一下,他就會分析每一個琴伴跟他的默契程度,又想說弟弟也挺想去的。他會獨立思考判斷,給出答案。

那次是他第一次單獨一個人離開家,我一開始有一點擔心,他爸就更加擔心整個人都變得特別焦慮。

中間有一次可以通電話,安吉倒是很平淡說他玩得特別開心。有時候,我就發現並不是孩子沒有長大,其實是因為你不願意放手。更多的時候,孩子可以做的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王雅靜 莫蘭

編輯

韓哈哈

資料提供

《革命之路》劇組

沙溢&胡可:我們想給年輕人講個故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