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少年維特的煩惱 南宋 詩歌 文學 文化點心鋪 2019-09-09
"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對於所謂的煩惱,少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感悟自然不同。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作者說:“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如此,那人的“煩惱”不就等於是永恆存在嗎?

關於這個問題,西方人喜歡用哲學的理性加以門闡述,而中國人卻更喜歡詩意的表述。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首《醜奴兒》,就說得非常分明。整首詞作用由一個“愁”字貫穿,寫盡人生不同時期的煩惱。這首詞雖然只有短短四句,然而我們卻不希望讀懂。因為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全詞如下:

"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對於所謂的煩惱,少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感悟自然不同。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作者說:“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如此,那人的“煩惱”不就等於是永恆存在嗎?

關於這個問題,西方人喜歡用哲學的理性加以門闡述,而中國人卻更喜歡詩意的表述。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首《醜奴兒》,就說得非常分明。整首詞作用由一個“愁”字貫穿,寫盡人生不同時期的煩惱。這首詞雖然只有短短四句,然而我們卻不希望讀懂。因為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全詞如下: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生就是如此矛盾,人們在少年之時,不識愁滋味,卻往往最多愁善感。終日對月感傷,對風吟歎,卻不知那時的“風花雪月”之嘆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如果要年少時的我們來讀,我們也只會覺得平淡無奇。

"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對於所謂的煩惱,少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感悟自然不同。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作者說:“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如此,那人的“煩惱”不就等於是永恆存在嗎?

關於這個問題,西方人喜歡用哲學的理性加以門闡述,而中國人卻更喜歡詩意的表述。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首《醜奴兒》,就說得非常分明。整首詞作用由一個“愁”字貫穿,寫盡人生不同時期的煩惱。這首詞雖然只有短短四句,然而我們卻不希望讀懂。因為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全詞如下: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生就是如此矛盾,人們在少年之時,不識愁滋味,卻往往最多愁善感。終日對月感傷,對風吟歎,卻不知那時的“風花雪月”之嘆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如果要年少時的我們來讀,我們也只會覺得平淡無奇。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等到歷經人生坎坷,真正知道愁為何物,那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卻是不足為他人道。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樣深刻的人生感悟非歷經世事之人不能有,這與辛棄疾坎坷的一生倒是能夠契合。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等到真正讀懂這首詞時,我們早已不再年少。

寫這首《醜奴兒》,辛棄疾正閒居帶湖,那時他被彈劾去職,終日閒遊於博山道中,看似優哉遊哉。但胸懷天下的他,又怎能真正安逸於這樣閒散的日子。

"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對於所謂的煩惱,少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感悟自然不同。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作者說:“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如此,那人的“煩惱”不就等於是永恆存在嗎?

關於這個問題,西方人喜歡用哲學的理性加以門闡述,而中國人卻更喜歡詩意的表述。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首《醜奴兒》,就說得非常分明。整首詞作用由一個“愁”字貫穿,寫盡人生不同時期的煩惱。這首詞雖然只有短短四句,然而我們卻不希望讀懂。因為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全詞如下: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生就是如此矛盾,人們在少年之時,不識愁滋味,卻往往最多愁善感。終日對月感傷,對風吟歎,卻不知那時的“風花雪月”之嘆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如果要年少時的我們來讀,我們也只會覺得平淡無奇。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等到歷經人生坎坷,真正知道愁為何物,那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卻是不足為他人道。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樣深刻的人生感悟非歷經世事之人不能有,這與辛棄疾坎坷的一生倒是能夠契合。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等到真正讀懂這首詞時,我們早已不再年少。

寫這首《醜奴兒》,辛棄疾正閒居帶湖,那時他被彈劾去職,終日閒遊於博山道中,看似優哉遊哉。但胸懷天下的他,又怎能真正安逸於這樣閒散的日子。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他遠居帶湖,眼看著國勢日漸衰退,自己卻無能為力。心中愁緒無處排遣,這首詞就是他為抒發胸臆,寫在博山道的一塊石壁上的。

少年不識愁滋味”,想來辛棄疾少年時也曾多愁善感,可是現在回想,那時涉世未深,又怎知真正的愁為何物。

"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對於所謂的煩惱,少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感悟自然不同。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作者說:“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如此,那人的“煩惱”不就等於是永恆存在嗎?

關於這個問題,西方人喜歡用哲學的理性加以門闡述,而中國人卻更喜歡詩意的表述。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首《醜奴兒》,就說得非常分明。整首詞作用由一個“愁”字貫穿,寫盡人生不同時期的煩惱。這首詞雖然只有短短四句,然而我們卻不希望讀懂。因為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全詞如下: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生就是如此矛盾,人們在少年之時,不識愁滋味,卻往往最多愁善感。終日對月感傷,對風吟歎,卻不知那時的“風花雪月”之嘆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如果要年少時的我們來讀,我們也只會覺得平淡無奇。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等到歷經人生坎坷,真正知道愁為何物,那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卻是不足為他人道。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樣深刻的人生感悟非歷經世事之人不能有,這與辛棄疾坎坷的一生倒是能夠契合。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等到真正讀懂這首詞時,我們早已不再年少。

寫這首《醜奴兒》,辛棄疾正閒居帶湖,那時他被彈劾去職,終日閒遊於博山道中,看似優哉遊哉。但胸懷天下的他,又怎能真正安逸於這樣閒散的日子。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他遠居帶湖,眼看著國勢日漸衰退,自己卻無能為力。心中愁緒無處排遣,這首詞就是他為抒發胸臆,寫在博山道的一塊石壁上的。

少年不識愁滋味”,想來辛棄疾少年時也曾多愁善感,可是現在回想,那時涉世未深,又怎知真正的愁為何物。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在時光的流逝中,他漸漸遺忘了少年時莫名的傷感和愁苦,隨之而來的挫折和坎坷才讓辛棄疾“識盡愁滋味”。

壯年以後的他雖壯志在胸,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志不得施展。這種挫敗感和失落感,無處傾訴,所以只能“欲說還休”,無奈之下只好把話鋒轉向別處,道一句“天涼好個秋”

"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對於所謂的煩惱,少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感悟自然不同。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作者說:“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如此,那人的“煩惱”不就等於是永恆存在嗎?

關於這個問題,西方人喜歡用哲學的理性加以門闡述,而中國人卻更喜歡詩意的表述。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首《醜奴兒》,就說得非常分明。整首詞作用由一個“愁”字貫穿,寫盡人生不同時期的煩惱。這首詞雖然只有短短四句,然而我們卻不希望讀懂。因為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全詞如下: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生就是如此矛盾,人們在少年之時,不識愁滋味,卻往往最多愁善感。終日對月感傷,對風吟歎,卻不知那時的“風花雪月”之嘆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如果要年少時的我們來讀,我們也只會覺得平淡無奇。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等到歷經人生坎坷,真正知道愁為何物,那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卻是不足為他人道。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樣深刻的人生感悟非歷經世事之人不能有,這與辛棄疾坎坷的一生倒是能夠契合。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等到真正讀懂這首詞時,我們早已不再年少。

寫這首《醜奴兒》,辛棄疾正閒居帶湖,那時他被彈劾去職,終日閒遊於博山道中,看似優哉遊哉。但胸懷天下的他,又怎能真正安逸於這樣閒散的日子。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他遠居帶湖,眼看著國勢日漸衰退,自己卻無能為力。心中愁緒無處排遣,這首詞就是他為抒發胸臆,寫在博山道的一塊石壁上的。

少年不識愁滋味”,想來辛棄疾少年時也曾多愁善感,可是現在回想,那時涉世未深,又怎知真正的愁為何物。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在時光的流逝中,他漸漸遺忘了少年時莫名的傷感和愁苦,隨之而來的挫折和坎坷才讓辛棄疾“識盡愁滋味”。

壯年以後的他雖壯志在胸,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志不得施展。這種挫敗感和失落感,無處傾訴,所以只能“欲說還休”,無奈之下只好把話鋒轉向別處,道一句“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此詞只有短短四句,年少時只覺平淡無奇,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著名作家周國平先生,對辛棄疾這首《醜奴兒》解讀得恰到好處:只是到了真正飽經滄桑之後,我們才明白人生的小煩惱是不值得說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說的。

我們把痛苦當作人生本質的一個組成部分接受下來,帶著它繼續生活。如果一定要說,我們就說點別的,比如天氣,‘卻道天涼好個秋’,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是不可說之說,辛酸的幽默。等到不想說時,才發現我們早已不再年少。這樣的詞,有時候真不願意讀懂!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