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朔州市山陰縣故驛古城的建置年代和城建功能,一直是當地史學界和民眾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加之當地一些傳說與演繹,更給這座沉寂於地下的古城披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鑑於此,我們有幸得到了一份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八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出版的《雁北文物勘查團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中傅振倫先生撰寫的《山陰縣城南古城勘察記》(以下簡稱《勘察記》)一文,對我們瞭解古城的歷史,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文從“勘察緣起”“勘察經過”“採集物品”“勘察結果”等幾方面提出了比較清晰的線索,對我們認定古城的建置年代也給出了“處理意見”。

傅振倫先生的主要觀點是從山陰縣的歷史沿革和實地考察判斷故驛古城址的建置年代。他在“山陰縣歷代沿革及古城址年代的考證上”文中明確提出“要想研究古城的年代,必先明白山陰縣歷代的沿革。”

他說“根據縣誌所載:山陰縣在禹貢為冀州之域。虞及周為幷州之地。春秋時(公元前七二二至四八一年)為北狄之地,(見元和郡縣誌卷十四朔州條)。戰國(公元前四八一至二二一年)屬趙,隸雁門郡。史記趙世家曰:‘武靈王二十年(公元前三零六年),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二十六年(公元前三零零年),攘地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匈奴傳曰:‘武靈王置雁門郡’。

秦(公元前二二一至二零六年)仍為雁門郡陰館縣地,(見大明一統志卷二一)。兩漢(公元前二零六至公元后二五年)同。

寰宇通志卷八一言:山陰漢為陰館縣地,漢書地理志陰館縣注云:‘樓煩鄉,景帝后三年(公元前一四一)置。累頭山,治水,(即㶟水)所出’。莽(公元九至二二年)曰富代。

而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一四六大同府條言:山陰兩漢為汪(音注)陶縣,屬雁門郡。光緒山西通志即採其說。因為山陰西為陰館,東為汪陶,所以歷來地誌圖經,不說山陰屬陰館,就說屬汪陶,大半都是臆斷。

東漢末年縣廢。

讀史方輿紀要卷三九山西大同府條引五代李焯撰河東記曰:‘勾注以山形勾轉,水勢注流而名,亦曰陘岑,自雁門以南,謂之陘南;以北,謂之陘北。自漢中平(公元一八四)以後,胡羌大擾,陘北之地,皆為荒外’。

三國魏晉(公元二二一至四二零年)為汪陶縣地,永嘉(公元三零七年)後廢。

晉書地理志:雁門郡有汪陶縣。元和郡縣誌卷一四朔州馬邑條曰:‘晉亂,其地為猗盧所據’,讀史方輿紀要卷三九引河東記曰:‘晉永嘉四年(公元三一零年),鮮卑拓跋猗盧帥部落,自雲中入雁門,從幷州刺史劉琨求陘北地,琨徙樓煩、馬邑、陰館、繁峙、崞五縣民於陘南,以其地與之’。[注云:曹魏時(約二一一至二六五年)五縣俱以遷陘南,遺民猶在陘北也。]

北魏(公元三八六至五三五年)歸神武郡,又立平齊郡。

隋書地理志雲:‘神武郡,後魏置’。山西省志雲:‘平齊郡在今大同府山陰縣界’。水經注卷一三㶟水條曰:‘魏皇興四年(四六九年)齊平,徙其民於縣,立平齊郡。’元和郡縣誌卷一四朔州條曰:‘後魏都代,地屬畿內。孝文遷洛(四九四年)之後,又於定襄故城置朔州。葛榮之亂(五二七年),州郡又廢’。

北齊(五五零至五七七年)屬太平郡,後周罷。(見隋書地理志)。隋(五八一至六一八年)為神武縣,地隸馬邑郡。

元和郡縣誌卷一四朔州條曰:‘周武帝(約五五九年)置朔州總管,開皇(五八一至六零零)罷’。又言:‘大業三年(六零七年)罷朔州,為馬邑郡。’

嘉慶重修一統志言:山陰隋屬鄯陽縣地,也是臆斷。唐(六一八至九零七年)縣廢,地屬神武軍。

新唐書地理志言:雁門北有神武軍,後改大同軍。

而嘉慶重修一統志雲:‘山陰唐為馬邑縣地’。光緒山西通志雲:‘唐廢縣,屬朔州,為馬邑縣地。五代後唐明宗(九二六至九三三)於馬邑置寰州,又為寰清縣地。’兩說不同,可並存之。

契丹(約九三六年)為寰州陰館縣地。宋(九六零至一一二七年)為山陰,屬雲中府路應州。(見宋史地理志)。

乾隆大同府志卷一城池門曰:‘山陰城,宋神宗(一零六八至一零七七年)時建,明永樂三年(一四零六年)重築’。嘉慶重修一統志言:‘山陰縣城,週四裡有奇,門三,地廣二丈,宋時土築,明幹慶中(一五六七至一五七二年)磚甃’。(崇禎山陰縣誌言:山陰城,明永樂三年重築)。

遼(九零七至一一二五年)為河陰縣,屬西京道應州。

遼史地理志應州條雲:‘河陰縣本漢陰館縣地,初隸朔州。清寧中(一零五五至一零六四年)來屬。’

金(一一一五至一二三四年)為山陰縣,屬西京路大同府應州。後升忠州。金史地理志雲:‘山陰(在復宿山之北),本名河陰(在桑乾河之南),大定七年(一一六七年),以與鄭州屬縣同,故更焉。貞祐二年(一二一四年)五月升為忠州。’

忠州城西北隅有風神廟,(見大同府志卷一五祠祀門)。元(一二六零至一三六八年)為山陰縣,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尉使大同路應州。

元史地理志雲:‘山陰縣至元二年(一三三六年)併入金城,後復置。’

明(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仍稱山陰,屬山西布政司大同府應州。(見明史地理志)。清(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因之。雍正八年(一七三零年)直隸大同府應州。(見大同府志)。民國(一九一二年)初隸山西省。解放後劃歸察哈爾省雁北專區。”

這個“歷史沿革”基本與史書和方誌的記載大同小異,無可厚非。而在這些沿革的背後,究竟如何判斷故驛古城的建置年代呢?傅振倫先生在“山陰縣歷代沿革及古城址年代的考證下”文,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現在的山陰縣舊城①,是北宋開始修築的,遼、金(貞祐二年以前)、元、明、清的縣治,都設於此。至於今日所見到的縣城南古城②,就出土的物品來說,似曾為周朝末年以至東漢及魏的遺蹟,這些時代的遺物發見最多。古城以內,瓦礫滿地,又發見不少的箭頭。

遼金(貞祐二年以前)縣治,在今山陰舊城③,即古城④北二十里,(一說十五里)的地方。當時古城也許還有居民。金貞祐二年⑤忠州治此古城,崇禎山陰縣誌古蹟門雲:‘忠州城縣南十五里,金築,今廢。’山西通志也說:‘貞祐二年五月升山陰為忠州,徙治於縣西南十五里,仍為山陰,還故治。’⑥可見現在所看到的古城城址,的確是金貞祐二年遷治的城牆。其城內外遺留很多的遼金瓷器和殘片,又往往發見宋朝‘歲貢’北方的錢幣。在古城內外,除了最近開渠發見灶臺和人獸殘骨以外,找不到其他大規模被水沖刷湮沒的痕跡。關於上章談到東漢末年及晉永嘉以後荒廢的經過,我們可以證明這座古城,可能是被人民逐漸放棄的。因此,出土的秦朝以來的遺物,也多半是殘碎的,並無很完整的東西。

至於古城是週末到魏的什麼城池?現在無法考明。根據以往地誌,可以知道汪陶故城在古城大東;陰館、樓煩則在它的大西。楊守敬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以漢書地理志之陰館縣治,繪於今山陰縣城南,勾注山之北,魏書地形志之陰館城也繪在同一地位,實在是錯誤的。晉建興元年,猗盧於今縣西北黃花嶺築新平城,則在今山陰之西北,也不是古城的位置。嘉慶重修一統志曰:‘桑乾廢郡在山陰縣南,後魏置。’此說亦誤。因為水經注卷一三㶟水條言:‘㶟水出於累頭山,一曰治水……東北流出山,逕陰館縣故城西……魏皇興三年,齊平,徙其民於縣,立平齊郡。……日沒城南……東有日中城,城東又有早起城……城在黃瓜阜北……東南流逕桑乾郡北。……東胡西浦,湖灘相接……俗謂之南池……池北對汪陶縣之故城南,故曰南池也。……’。現在事實證明日沒等三城,都在今懷仁縣境,黃瓜阜即今黃花嶺(一曰黃花堆),亦在山陰之北。汪陶又在黃花堆東北。由此可見,一統志之說,也不是正確的。所以古城是週末以至北朝的什麼所在?實在不能解決。”據此,傅振倫先生在“處理意見”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古城四周長約十里,文化層的分佈情形,非全部掘到深一米有餘的深度,不能知道。若在古城作大規模的發掘,怕是費力多而收穫少。而且我國境內存在到現在的漢代城池,不只此一處,所以我們以為:這座古城目前可不發掘。不過以後如因渠水沖刷或農作而發現古物,必須由人民妥為保護,送交村政府,轉交上級處分。當地居民更不得自行發掘,以免破壞古墓。這似乎是很合理的處置。好在我們對於中央政府最近頒佈的保護文物法令,已經在經過的,面向人民作了宣傳,對於保存古蹟古物,一定會起到相當作用的!”

而陳夢家先生在《雁北考古旅行的收穫》一文中也指出:“我們到了故驛以後,馬上就發現所謂‘被水堙沒的古城’的不確了。根據方誌所載,地上的土牆當是金代的忠州城故址。然而在此廢址內,就所撿拾的陶片、瓦片和‘半兩’‘五銖’等銅錢來看,可以斷定為漢代的遺址。在漢代,這裡當有許多規模不小的建築,一定是守邊駐軍之所在。由此去廣武看到二百座以上封土很高的‘亂冢’。有兩個被水衝開的墓,由鄉人所保存的出土陶器,可斷定為漢代(可能為西漢)的墓葬。這樣的墓在陽高的古城堡也有。後者曾經日本人盜掘,其出土器物也是屬於西漢的。據王振鐸先生說,廣武漢墓可能是武將的墓,所以封土高,必是士卒群力所堆成的。這是很可能的。”

由此,我們對故驛古城的建置年代有了一個比較可信的答案:那就是“週末以至北朝的”⑦,也或是“漢代的遺址”。這個遺址又是個什麼建築?唯一的辦法就是發掘。

鑑於目前有關故驛古城的種種臆測,也只有敦請有關部門進行考古發掘,否則,這個沉睡近兩米以下的古城,將永遠成為一個謎。

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注:

①現在的山陰縣舊城:指的是位於今山陰縣古城鎮古城村的古

城。即宋神宗(1067~1085年)時所建得城池。(見乾隆《大同府志》卷十二)。為宋、遼(907~1125年)、金(1115~1234年,貞祐二年1214年以前)、元(1271~1368年)、明(1368~1644年)、清(1644~1912年)、民國(1946年前)的縣治。山陰縣新城,則是指現在的山陰縣城所在地岱嶽鎮。為民國政府與偽縣(1912~1946年)治所。

②今日所見到的縣城南古城:指的是位於今山陰縣故驛村的故驛古城。

③遼金(貞祐二年以前)縣治,在今山陰舊城:仍然指的是位於今山陰縣古城鎮古城村的古城。

④古城:指故驛古城。也就是金時的忠州城。河陰縣更名山陰縣後,金貞祐二年(1214年)升山陰縣為忠州後遷治於此,後於元至元二年(1265年)被大水沖毀,跨金、元二朝,但為時不長,共51年(1214~1265年)。也就是說,金忠州為20年,元山陰縣為31年。

⑤金貞祐二年:即公元1214年。

⑥還故治:元至元二年(1265年)大水沖毀故驛城後,縣城治所又遷還故址,即今山陰縣古城鎮古城村的古城。元至元二年(1265年),大水沖毀忠州城以後,元又復置山陰縣,後併入元金城縣(唐武德年間置,五代,遼、宋、金、元俱稱金城縣,均為應州治。明洪武初併入應州),之後又復置山陰縣。可見現在所看到的故驛古城城址,的確是金貞祐二年遷治的城牆。

⑦週末以至北朝:這裡所說的“週末”,大概就是指西周晚期,即前877~前771年,共107年,亦稱為西周敗亡期。這裡所說“北朝”,就是指公元386年~581年這段歷史時期。

也就是說從公元前877年至公元581年,共1490年,近1500年的故驛古城到底建立過什麼,這是一個謎。更確切地說,故驛古城建城到現在為2100多年。

附錄:

1、北宋(960~1127)、遼國(907~1125)、金(1115~1234)、元朝(1206~1368)。

2、河陰縣,遼代(907~1125年)設置,因在桑乾河南,故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為山陰縣。

3、《遼史·地理志》應州:“河陰縣,本漢陰館縣地,初隸朔州,清寧(1055年~1064年)中來屬。”

4、《金史·地理志》應州:“山陰,本名河陰,大定七年(1167年)因與鄭州屬縣同,故更焉。”

5、明山陰縣誌載:忠州城:縣南十五里,金(1115~1234)築今廢。

6、山陰縣建置沿革簡述:河陰縣[遼(907~1125年)、宋(960~1127年)]——山陰縣(金1167立縣)——忠州(金1214—1234 )——山陰縣(元1234—1265)——金城縣(元 1265年後)——應州(明洪武初)——山陰縣(明)——山陰縣(清)。

來源:朔州市新聞中心 作者:王茂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