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呼萬喚,一波三折,一雙純手工蒙古靴誕生了。蒙古靴是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

"

千呼萬喚,一波三折,一雙純手工蒙古靴誕生了。蒙古靴是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傳統蒙古靴的製作可追溯到古老的年代,歷史上,在蒙古高原遼闊無垠的草原地帶活動的許多遊牧民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都是靴子的製作和使用者。北方遊牧民族為了騎馬、涉草以防潮溼和蟲蛇,就採用動物皮革製作高筒皮靴,冬季裡再在靴子裡面套上毛氈靴套以便保暖。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出土的進化銀鏤空鳳紋高靿靴

公元11、12世紀,蒙古族已成為草原上強大的民族,蒙古靴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靴子的面料與樣式也逐漸多起來。蒙元時期,蒙古靴縫製工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達到了異彩紛呈的狀態。這一時期,蒙古靴無論樣式、用料,還是款式,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朝靴、烏靴、花靴、旱靴、釘靴、氈靴等。

“蒙靴七大號”

康熙年間風行草原

蒙古靴從遙遠的北方草原走來,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曾出土的金花銀鏤空鳳紋貴族婦女的高靿靴。

"

千呼萬喚,一波三折,一雙純手工蒙古靴誕生了。蒙古靴是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傳統蒙古靴的製作可追溯到古老的年代,歷史上,在蒙古高原遼闊無垠的草原地帶活動的許多遊牧民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都是靴子的製作和使用者。北方遊牧民族為了騎馬、涉草以防潮溼和蟲蛇,就採用動物皮革製作高筒皮靴,冬季裡再在靴子裡面套上毛氈靴套以便保暖。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出土的進化銀鏤空鳳紋高靿靴

公元11、12世紀,蒙古族已成為草原上強大的民族,蒙古靴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靴子的面料與樣式也逐漸多起來。蒙元時期,蒙古靴縫製工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達到了異彩紛呈的狀態。這一時期,蒙古靴無論樣式、用料,還是款式,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朝靴、烏靴、花靴、旱靴、釘靴、氈靴等。

“蒙靴七大號”

康熙年間風行草原

蒙古靴從遙遠的北方草原走來,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曾出土的金花銀鏤空鳳紋貴族婦女的高靿靴。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由於呼市是北方的商業重鎮,到1926年時在歸綏城內製作蒙古靴的作坊已經有10多家。每家的從業人員從5名到50名不等。其間大的作坊有永德魁、義生泰、長義永、興盛永、元升永、泰和德和元和德。這幾家並稱“蒙靴七大號”。其中永德魁就開業於康熙年間,小東街路東的元升永開業於道光年間。這標誌著康熙年間內蒙古就出現了蒙古靴的製作作坊。

元升永為山西祁縣吳姓人氏創辦,1926年股東為吳少烈,此人在北京開設聚寶茶莊,在張家口養有汽車。元升永有從業人員50多名,年產蒙古靴5000雙。據當年在該作坊從業工人的後人說,它的門市櫃檯上放有1對石獅子,元升永的蒙古靴筒內除蓋有“元升永”戳記外,還要蓋上1只獅子的標記。由於產品質量優良,深受牧民們的喜愛,新品一上市,就爭相購買或者以物換回。

"

千呼萬喚,一波三折,一雙純手工蒙古靴誕生了。蒙古靴是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傳統蒙古靴的製作可追溯到古老的年代,歷史上,在蒙古高原遼闊無垠的草原地帶活動的許多遊牧民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都是靴子的製作和使用者。北方遊牧民族為了騎馬、涉草以防潮溼和蟲蛇,就採用動物皮革製作高筒皮靴,冬季裡再在靴子裡面套上毛氈靴套以便保暖。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出土的進化銀鏤空鳳紋高靿靴

公元11、12世紀,蒙古族已成為草原上強大的民族,蒙古靴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靴子的面料與樣式也逐漸多起來。蒙元時期,蒙古靴縫製工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達到了異彩紛呈的狀態。這一時期,蒙古靴無論樣式、用料,還是款式,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朝靴、烏靴、花靴、旱靴、釘靴、氈靴等。

“蒙靴七大號”

康熙年間風行草原

蒙古靴從遙遠的北方草原走來,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曾出土的金花銀鏤空鳳紋貴族婦女的高靿靴。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由於呼市是北方的商業重鎮,到1926年時在歸綏城內製作蒙古靴的作坊已經有10多家。每家的從業人員從5名到50名不等。其間大的作坊有永德魁、義生泰、長義永、興盛永、元升永、泰和德和元和德。這幾家並稱“蒙靴七大號”。其中永德魁就開業於康熙年間,小東街路東的元升永開業於道光年間。這標誌著康熙年間內蒙古就出現了蒙古靴的製作作坊。

元升永為山西祁縣吳姓人氏創辦,1926年股東為吳少烈,此人在北京開設聚寶茶莊,在張家口養有汽車。元升永有從業人員50多名,年產蒙古靴5000雙。據當年在該作坊從業工人的後人說,它的門市櫃檯上放有1對石獅子,元升永的蒙古靴筒內除蓋有“元升永”戳記外,還要蓋上1只獅子的標記。由於產品質量優良,深受牧民們的喜愛,新品一上市,就爭相購買或者以物換回。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元升永等7家蒙古靴作坊都為前店後作坊,門面上懸掛各自的金字木招牌。其間有的是常年在作坊裡生產而經常不開門,這樣的作坊主要是靠駝隊成批向草原運送。有的作坊是前店經常開門,後面常年生產。

蒙靴七大號”都在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設有分號,他們從歸綏將蒙古靴和其他物品用駝隊運去外地銷售,駝隊回來時再將皮張和藥材等捎回,從而擴大業務經營範圍謀取更多的利潤。

製作工序十分複雜

一雙要用20天的時間

蒙古靴是牧民的生活的必需品,品種分為布靴和皮靴。布靴是用棉布和氈絨納上各種花紋縫製而成,穿起來輕便和軟。皮靴通常是用牛皮製成,穿起來挺脫結實。蒙古靴具有靴身寬大,容易套裹氈襪等特點。靴底平直,左右腳不分便於穿脫,至今仍然是牧民出行必不可少的裝束品。蒙古皮靴的主要原料為牛皮,早年是從紅皮坊購進,靴筒的料稱作‘花皮’,皮面的花紋是人工刺繡上去,刷上黑煤煙後再用發酵的羊油、牛油、植物油烤搓均勻,這樣花紋和色澤就不會褪掉。但此道工序非常複雜。

"

千呼萬喚,一波三折,一雙純手工蒙古靴誕生了。蒙古靴是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傳統蒙古靴的製作可追溯到古老的年代,歷史上,在蒙古高原遼闊無垠的草原地帶活動的許多遊牧民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都是靴子的製作和使用者。北方遊牧民族為了騎馬、涉草以防潮溼和蟲蛇,就採用動物皮革製作高筒皮靴,冬季裡再在靴子裡面套上毛氈靴套以便保暖。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出土的進化銀鏤空鳳紋高靿靴

公元11、12世紀,蒙古族已成為草原上強大的民族,蒙古靴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靴子的面料與樣式也逐漸多起來。蒙元時期,蒙古靴縫製工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達到了異彩紛呈的狀態。這一時期,蒙古靴無論樣式、用料,還是款式,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朝靴、烏靴、花靴、旱靴、釘靴、氈靴等。

“蒙靴七大號”

康熙年間風行草原

蒙古靴從遙遠的北方草原走來,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曾出土的金花銀鏤空鳳紋貴族婦女的高靿靴。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由於呼市是北方的商業重鎮,到1926年時在歸綏城內製作蒙古靴的作坊已經有10多家。每家的從業人員從5名到50名不等。其間大的作坊有永德魁、義生泰、長義永、興盛永、元升永、泰和德和元和德。這幾家並稱“蒙靴七大號”。其中永德魁就開業於康熙年間,小東街路東的元升永開業於道光年間。這標誌著康熙年間內蒙古就出現了蒙古靴的製作作坊。

元升永為山西祁縣吳姓人氏創辦,1926年股東為吳少烈,此人在北京開設聚寶茶莊,在張家口養有汽車。元升永有從業人員50多名,年產蒙古靴5000雙。據當年在該作坊從業工人的後人說,它的門市櫃檯上放有1對石獅子,元升永的蒙古靴筒內除蓋有“元升永”戳記外,還要蓋上1只獅子的標記。由於產品質量優良,深受牧民們的喜愛,新品一上市,就爭相購買或者以物換回。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元升永等7家蒙古靴作坊都為前店後作坊,門面上懸掛各自的金字木招牌。其間有的是常年在作坊裡生產而經常不開門,這樣的作坊主要是靠駝隊成批向草原運送。有的作坊是前店經常開門,後面常年生產。

蒙靴七大號”都在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設有分號,他們從歸綏將蒙古靴和其他物品用駝隊運去外地銷售,駝隊回來時再將皮張和藥材等捎回,從而擴大業務經營範圍謀取更多的利潤。

製作工序十分複雜

一雙要用20天的時間

蒙古靴是牧民的生活的必需品,品種分為布靴和皮靴。布靴是用棉布和氈絨納上各種花紋縫製而成,穿起來輕便和軟。皮靴通常是用牛皮製成,穿起來挺脫結實。蒙古靴具有靴身寬大,容易套裹氈襪等特點。靴底平直,左右腳不分便於穿脫,至今仍然是牧民出行必不可少的裝束品。蒙古皮靴的主要原料為牛皮,早年是從紅皮坊購進,靴筒的料稱作‘花皮’,皮面的花紋是人工刺繡上去,刷上黑煤煙後再用發酵的羊油、牛油、植物油烤搓均勻,這樣花紋和色澤就不會褪掉。但此道工序非常複雜。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1913年靴業中出現了木質帶銅的壓紋機,這才讓蒙古靴從業者從純手工製作中脫離出來。

製作一雙傳統工藝的蒙古族皮靴要用20天的時間。其中要經歷50多道工序。蒙古靴主要的樣子有7種,名稱也是傳下來的老名字,分別是:軍樣靴、抓地虎、八寶童鞋、皁樣靴、五步雲、大仙靴和三抱靴。其中,八寶童鞋是用8快皮子做成的。其餘6種都是4塊皮子做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幫子、要子和靴底的形式、尺寸不同。三抱靴和軍樣靴在包頭達茂旗、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等地比較流行,阿拉善人常穿抓地虎靴,五步雲靴是四子王旗人穿得較多的款型。而現在市場上只有3種,即軍樣靴、皁樣靴和三抱靴。

"

千呼萬喚,一波三折,一雙純手工蒙古靴誕生了。蒙古靴是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傳統蒙古靴的製作可追溯到古老的年代,歷史上,在蒙古高原遼闊無垠的草原地帶活動的許多遊牧民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都是靴子的製作和使用者。北方遊牧民族為了騎馬、涉草以防潮溼和蟲蛇,就採用動物皮革製作高筒皮靴,冬季裡再在靴子裡面套上毛氈靴套以便保暖。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出土的進化銀鏤空鳳紋高靿靴

公元11、12世紀,蒙古族已成為草原上強大的民族,蒙古靴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靴子的面料與樣式也逐漸多起來。蒙元時期,蒙古靴縫製工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達到了異彩紛呈的狀態。這一時期,蒙古靴無論樣式、用料,還是款式,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朝靴、烏靴、花靴、旱靴、釘靴、氈靴等。

“蒙靴七大號”

康熙年間風行草原

蒙古靴從遙遠的北方草原走來,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曾出土的金花銀鏤空鳳紋貴族婦女的高靿靴。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由於呼市是北方的商業重鎮,到1926年時在歸綏城內製作蒙古靴的作坊已經有10多家。每家的從業人員從5名到50名不等。其間大的作坊有永德魁、義生泰、長義永、興盛永、元升永、泰和德和元和德。這幾家並稱“蒙靴七大號”。其中永德魁就開業於康熙年間,小東街路東的元升永開業於道光年間。這標誌著康熙年間內蒙古就出現了蒙古靴的製作作坊。

元升永為山西祁縣吳姓人氏創辦,1926年股東為吳少烈,此人在北京開設聚寶茶莊,在張家口養有汽車。元升永有從業人員50多名,年產蒙古靴5000雙。據當年在該作坊從業工人的後人說,它的門市櫃檯上放有1對石獅子,元升永的蒙古靴筒內除蓋有“元升永”戳記外,還要蓋上1只獅子的標記。由於產品質量優良,深受牧民們的喜愛,新品一上市,就爭相購買或者以物換回。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元升永等7家蒙古靴作坊都為前店後作坊,門面上懸掛各自的金字木招牌。其間有的是常年在作坊裡生產而經常不開門,這樣的作坊主要是靠駝隊成批向草原運送。有的作坊是前店經常開門,後面常年生產。

蒙靴七大號”都在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設有分號,他們從歸綏將蒙古靴和其他物品用駝隊運去外地銷售,駝隊回來時再將皮張和藥材等捎回,從而擴大業務經營範圍謀取更多的利潤。

製作工序十分複雜

一雙要用20天的時間

蒙古靴是牧民的生活的必需品,品種分為布靴和皮靴。布靴是用棉布和氈絨納上各種花紋縫製而成,穿起來輕便和軟。皮靴通常是用牛皮製成,穿起來挺脫結實。蒙古靴具有靴身寬大,容易套裹氈襪等特點。靴底平直,左右腳不分便於穿脫,至今仍然是牧民出行必不可少的裝束品。蒙古皮靴的主要原料為牛皮,早年是從紅皮坊購進,靴筒的料稱作‘花皮’,皮面的花紋是人工刺繡上去,刷上黑煤煙後再用發酵的羊油、牛油、植物油烤搓均勻,這樣花紋和色澤就不會褪掉。但此道工序非常複雜。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1913年靴業中出現了木質帶銅的壓紋機,這才讓蒙古靴從業者從純手工製作中脫離出來。

製作一雙傳統工藝的蒙古族皮靴要用20天的時間。其中要經歷50多道工序。蒙古靴主要的樣子有7種,名稱也是傳下來的老名字,分別是:軍樣靴、抓地虎、八寶童鞋、皁樣靴、五步雲、大仙靴和三抱靴。其中,八寶童鞋是用8快皮子做成的。其餘6種都是4塊皮子做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幫子、要子和靴底的形式、尺寸不同。三抱靴和軍樣靴在包頭達茂旗、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等地比較流行,阿拉善人常穿抓地虎靴,五步雲靴是四子王旗人穿得較多的款型。而現在市場上只有3種,即軍樣靴、皁樣靴和三抱靴。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靴底由蓋板、千層和皮底3部分組成。一雙靴子的底子有40層布和皮子組成。

蒙古靴的樣式是按地區分類的,儘管當時銷往各地的蒙古靴樣式大體相同,但細微之處自能分辨。故蒙古靴不準互相穿著,銷往四子王旗的蒙古靴,如果往達茂旗銷售恐怕連一雙也無法賣出。

蒙古靴重放光彩

蒙古靴製作有了傳人

呼和浩特文史資料記載,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歸綏後,蒙古靴作坊紛紛倒閉關門,即使有未關門的也是規模緊收和人員縮減。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蒙古靴從業者由鼎盛時期的300人減少至不到50人,還不及元升永當年1家的人多。

"

千呼萬喚,一波三折,一雙純手工蒙古靴誕生了。蒙古靴是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傳統蒙古靴的製作可追溯到古老的年代,歷史上,在蒙古高原遼闊無垠的草原地帶活動的許多遊牧民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都是靴子的製作和使用者。北方遊牧民族為了騎馬、涉草以防潮溼和蟲蛇,就採用動物皮革製作高筒皮靴,冬季裡再在靴子裡面套上毛氈靴套以便保暖。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出土的進化銀鏤空鳳紋高靿靴

公元11、12世紀,蒙古族已成為草原上強大的民族,蒙古靴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靴子的面料與樣式也逐漸多起來。蒙元時期,蒙古靴縫製工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達到了異彩紛呈的狀態。這一時期,蒙古靴無論樣式、用料,還是款式,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朝靴、烏靴、花靴、旱靴、釘靴、氈靴等。

“蒙靴七大號”

康熙年間風行草原

蒙古靴從遙遠的北方草原走來,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曾出土的金花銀鏤空鳳紋貴族婦女的高靿靴。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由於呼市是北方的商業重鎮,到1926年時在歸綏城內製作蒙古靴的作坊已經有10多家。每家的從業人員從5名到50名不等。其間大的作坊有永德魁、義生泰、長義永、興盛永、元升永、泰和德和元和德。這幾家並稱“蒙靴七大號”。其中永德魁就開業於康熙年間,小東街路東的元升永開業於道光年間。這標誌著康熙年間內蒙古就出現了蒙古靴的製作作坊。

元升永為山西祁縣吳姓人氏創辦,1926年股東為吳少烈,此人在北京開設聚寶茶莊,在張家口養有汽車。元升永有從業人員50多名,年產蒙古靴5000雙。據當年在該作坊從業工人的後人說,它的門市櫃檯上放有1對石獅子,元升永的蒙古靴筒內除蓋有“元升永”戳記外,還要蓋上1只獅子的標記。由於產品質量優良,深受牧民們的喜愛,新品一上市,就爭相購買或者以物換回。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元升永等7家蒙古靴作坊都為前店後作坊,門面上懸掛各自的金字木招牌。其間有的是常年在作坊裡生產而經常不開門,這樣的作坊主要是靠駝隊成批向草原運送。有的作坊是前店經常開門,後面常年生產。

蒙靴七大號”都在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設有分號,他們從歸綏將蒙古靴和其他物品用駝隊運去外地銷售,駝隊回來時再將皮張和藥材等捎回,從而擴大業務經營範圍謀取更多的利潤。

製作工序十分複雜

一雙要用20天的時間

蒙古靴是牧民的生活的必需品,品種分為布靴和皮靴。布靴是用棉布和氈絨納上各種花紋縫製而成,穿起來輕便和軟。皮靴通常是用牛皮製成,穿起來挺脫結實。蒙古靴具有靴身寬大,容易套裹氈襪等特點。靴底平直,左右腳不分便於穿脫,至今仍然是牧民出行必不可少的裝束品。蒙古皮靴的主要原料為牛皮,早年是從紅皮坊購進,靴筒的料稱作‘花皮’,皮面的花紋是人工刺繡上去,刷上黑煤煙後再用發酵的羊油、牛油、植物油烤搓均勻,這樣花紋和色澤就不會褪掉。但此道工序非常複雜。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1913年靴業中出現了木質帶銅的壓紋機,這才讓蒙古靴從業者從純手工製作中脫離出來。

製作一雙傳統工藝的蒙古族皮靴要用20天的時間。其中要經歷50多道工序。蒙古靴主要的樣子有7種,名稱也是傳下來的老名字,分別是:軍樣靴、抓地虎、八寶童鞋、皁樣靴、五步雲、大仙靴和三抱靴。其中,八寶童鞋是用8快皮子做成的。其餘6種都是4塊皮子做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幫子、要子和靴底的形式、尺寸不同。三抱靴和軍樣靴在包頭達茂旗、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等地比較流行,阿拉善人常穿抓地虎靴,五步雲靴是四子王旗人穿得較多的款型。而現在市場上只有3種,即軍樣靴、皁樣靴和三抱靴。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靴底由蓋板、千層和皮底3部分組成。一雙靴子的底子有40層布和皮子組成。

蒙古靴的樣式是按地區分類的,儘管當時銷往各地的蒙古靴樣式大體相同,但細微之處自能分辨。故蒙古靴不準互相穿著,銷往四子王旗的蒙古靴,如果往達茂旗銷售恐怕連一雙也無法賣出。

蒙古靴重放光彩

蒙古靴製作有了傳人

呼和浩特文史資料記載,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歸綏後,蒙古靴作坊紛紛倒閉關門,即使有未關門的也是規模緊收和人員縮減。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蒙古靴從業者由鼎盛時期的300人減少至不到50人,還不及元升永當年1家的人多。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解放後,各家蒙古靴作坊的工人將蒙古靴製作的物品處理後,共同集資成立了制靴社。地址就在回民區的北沙樑,當時的工人有20多名,他們專門生產蒙古靴,這一制靴社使蒙古靴業重放光彩。當年9月又在喇嘛廟巷成立了製鞋社,有工人50多名,主要生產布鞋、皮鞋和馬靴。1954年這兩家合併成製鞋廠在兩地繼續生產鞋和靴。

蒙古族香牛皮靴製作技藝傳承人吳潤達的祖輩曾為府衙官員做靴,吳家制作蒙古族皮靴的歷史到現在已經有5代了。吳潤達就是第五代傳人。

吳潤達的第一代爺爺14歲那年從山西省大同的小坊村來到歸綏市(現在的呼和浩特市)學習製作蒙古族制靴技術。因為他心細,技術好,在清朝咸豐年間到了府衙專門給官員們做朝靴。

第二代爺爺吳傑繼承父業,同樣也是給府衙官員做靴子。到了第三代爺爺吳登明的時候,清政府已經腐敗衰弱。他不得不離開府衙帶著一手技術流落在民間,專給蒙古族做靴子。

到了第四代傳人吳禮,也就是吳潤達的父親29歲的時候,祖父吳登明突然去世。吳禮帶著3個弟弟,教他們學習製作蒙古族靴子。 1958年,吳禮發現二兒子吳潤達辦事精細,做事認真,學手藝很適合,於是對他說,“你不要上學了,和我學手藝吧。咱家制作蒙古族皮靴到你這一代還沒有繼承人呢!”於是15歲的吳潤達成了第五代傳人了。

"

千呼萬喚,一波三折,一雙純手工蒙古靴誕生了。蒙古靴是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傳統蒙古靴的製作可追溯到古老的年代,歷史上,在蒙古高原遼闊無垠的草原地帶活動的許多遊牧民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都是靴子的製作和使用者。北方遊牧民族為了騎馬、涉草以防潮溼和蟲蛇,就採用動物皮革製作高筒皮靴,冬季裡再在靴子裡面套上毛氈靴套以便保暖。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出土的進化銀鏤空鳳紋高靿靴

公元11、12世紀,蒙古族已成為草原上強大的民族,蒙古靴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靴子的面料與樣式也逐漸多起來。蒙元時期,蒙古靴縫製工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達到了異彩紛呈的狀態。這一時期,蒙古靴無論樣式、用料,還是款式,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朝靴、烏靴、花靴、旱靴、釘靴、氈靴等。

“蒙靴七大號”

康熙年間風行草原

蒙古靴從遙遠的北方草原走來,內蒙古多倫縣遼代墓中曾出土的金花銀鏤空鳳紋貴族婦女的高靿靴。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由於呼市是北方的商業重鎮,到1926年時在歸綏城內製作蒙古靴的作坊已經有10多家。每家的從業人員從5名到50名不等。其間大的作坊有永德魁、義生泰、長義永、興盛永、元升永、泰和德和元和德。這幾家並稱“蒙靴七大號”。其中永德魁就開業於康熙年間,小東街路東的元升永開業於道光年間。這標誌著康熙年間內蒙古就出現了蒙古靴的製作作坊。

元升永為山西祁縣吳姓人氏創辦,1926年股東為吳少烈,此人在北京開設聚寶茶莊,在張家口養有汽車。元升永有從業人員50多名,年產蒙古靴5000雙。據當年在該作坊從業工人的後人說,它的門市櫃檯上放有1對石獅子,元升永的蒙古靴筒內除蓋有“元升永”戳記外,還要蓋上1只獅子的標記。由於產品質量優良,深受牧民們的喜愛,新品一上市,就爭相購買或者以物換回。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元升永等7家蒙古靴作坊都為前店後作坊,門面上懸掛各自的金字木招牌。其間有的是常年在作坊裡生產而經常不開門,這樣的作坊主要是靠駝隊成批向草原運送。有的作坊是前店經常開門,後面常年生產。

蒙靴七大號”都在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設有分號,他們從歸綏將蒙古靴和其他物品用駝隊運去外地銷售,駝隊回來時再將皮張和藥材等捎回,從而擴大業務經營範圍謀取更多的利潤。

製作工序十分複雜

一雙要用20天的時間

蒙古靴是牧民的生活的必需品,品種分為布靴和皮靴。布靴是用棉布和氈絨納上各種花紋縫製而成,穿起來輕便和軟。皮靴通常是用牛皮製成,穿起來挺脫結實。蒙古靴具有靴身寬大,容易套裹氈襪等特點。靴底平直,左右腳不分便於穿脫,至今仍然是牧民出行必不可少的裝束品。蒙古皮靴的主要原料為牛皮,早年是從紅皮坊購進,靴筒的料稱作‘花皮’,皮面的花紋是人工刺繡上去,刷上黑煤煙後再用發酵的羊油、牛油、植物油烤搓均勻,這樣花紋和色澤就不會褪掉。但此道工序非常複雜。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1913年靴業中出現了木質帶銅的壓紋機,這才讓蒙古靴從業者從純手工製作中脫離出來。

製作一雙傳統工藝的蒙古族皮靴要用20天的時間。其中要經歷50多道工序。蒙古靴主要的樣子有7種,名稱也是傳下來的老名字,分別是:軍樣靴、抓地虎、八寶童鞋、皁樣靴、五步雲、大仙靴和三抱靴。其中,八寶童鞋是用8快皮子做成的。其餘6種都是4塊皮子做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幫子、要子和靴底的形式、尺寸不同。三抱靴和軍樣靴在包頭達茂旗、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等地比較流行,阿拉善人常穿抓地虎靴,五步雲靴是四子王旗人穿得較多的款型。而現在市場上只有3種,即軍樣靴、皁樣靴和三抱靴。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靴底由蓋板、千層和皮底3部分組成。一雙靴子的底子有40層布和皮子組成。

蒙古靴的樣式是按地區分類的,儘管當時銷往各地的蒙古靴樣式大體相同,但細微之處自能分辨。故蒙古靴不準互相穿著,銷往四子王旗的蒙古靴,如果往達茂旗銷售恐怕連一雙也無法賣出。

蒙古靴重放光彩

蒙古靴製作有了傳人

呼和浩特文史資料記載,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歸綏後,蒙古靴作坊紛紛倒閉關門,即使有未關門的也是規模緊收和人員縮減。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蒙古靴從業者由鼎盛時期的300人減少至不到50人,還不及元升永當年1家的人多。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解放後,各家蒙古靴作坊的工人將蒙古靴製作的物品處理後,共同集資成立了制靴社。地址就在回民區的北沙樑,當時的工人有20多名,他們專門生產蒙古靴,這一制靴社使蒙古靴業重放光彩。當年9月又在喇嘛廟巷成立了製鞋社,有工人50多名,主要生產布鞋、皮鞋和馬靴。1954年這兩家合併成製鞋廠在兩地繼續生產鞋和靴。

蒙古族香牛皮靴製作技藝傳承人吳潤達的祖輩曾為府衙官員做靴,吳家制作蒙古族皮靴的歷史到現在已經有5代了。吳潤達就是第五代傳人。

吳潤達的第一代爺爺14歲那年從山西省大同的小坊村來到歸綏市(現在的呼和浩特市)學習製作蒙古族制靴技術。因為他心細,技術好,在清朝咸豐年間到了府衙專門給官員們做朝靴。

第二代爺爺吳傑繼承父業,同樣也是給府衙官員做靴子。到了第三代爺爺吳登明的時候,清政府已經腐敗衰弱。他不得不離開府衙帶著一手技術流落在民間,專給蒙古族做靴子。

到了第四代傳人吳禮,也就是吳潤達的父親29歲的時候,祖父吳登明突然去世。吳禮帶著3個弟弟,教他們學習製作蒙古族靴子。 1958年,吳禮發現二兒子吳潤達辦事精細,做事認真,學手藝很適合,於是對他說,“你不要上學了,和我學手藝吧。咱家制作蒙古族皮靴到你這一代還沒有繼承人呢!”於是15歲的吳潤達成了第五代傳人了。

走過千年的蒙古靴

1964年,“四清”運動時期,政府不再允許吳家個體經營了。1967年招工進了呼市第四毛紡廠,直到2006年退休。吳潤達開始重操舊業了。吳潤達製作的蒙古靴目前仍然手工製作,他所制的蒙古靴大多是銷往蒙古、俄羅斯、韓國、日本、加拿大等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