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感覺派”小說到鞏俐新片,在上海的舞臺上,藝術家如何跳好“狐步舞”

“上海由於特殊的歷史沿革,是一個盛產傳奇的地方。這些傳奇給了文學,給了藝術豐沛的創作遺產,那些有才華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又用自己的才華回報了我們這一座城市。”城市和作家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城市孕育著作家,作家又滋潤著城市,這一點在上海體現得尤為明顯。最新一期行知讀書會邀請作家淳子帶來一場關於“城市與作家”的分享,講的正是城市與作家之間發生的奇妙“化學反應”。

從“新感覺派”小說到鞏俐新片,在上海的舞臺上,藝術家如何跳好“狐步舞”

上海是如何款待來到這裡的作家的呢?淳子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說起。彼時的上海是世界的一個諜報中心,當時全世界最頂尖的諜報工作者都雲集上海。普通人對於這些人的工作並不瞭解,卻充滿了窺探的渴望。在這個低氣壓的空間裡懸念叢生,萌生了豐沛的愛恨情仇,也給了藝術豐沛的創作資源。當時產生了“新感覺派三劍客”施蟄存、劉納歐、穆時英,他們將當時法國最流行的文學派別引入上海。“新感覺派”代表人物穆時英迷上了跳舞,天天去舞廳觀察舞女、採訪舞女、寫作舞女,最後還傳奇地娶了一位舞女做太太。由此,他對舞廳的寫作更加深入和細緻,創作了小說《上海狐步》。

《上海狐步》在上海發表並引起轟動之際,在百樂門舞廳發生了一起轟動的刺殺案——紅舞女陳曼麗因拒絕為日本軍官陪舞而被人暗殺在舞池裡。陳曼麗為何被暗殺尚無定論,上海灘又發生了一樁驚天動地的女明星自殺案。這位女明星叫英茵,英斂之之女,英驥良的妹妹,英若誠、英若識、英若聰的姑姑,英達、英壯、英寧的姑奶奶。1937年抗戰爆發後,她祕密從事抗日活動,假扮舞女或妓女,誘騙日偽人員到預定祕密地點由特工人員予以處決。資料表明,有9名日寇及漢奸以此方式被暗殺。她的男友平祖仁是當時上海對日情報站負責人之一,英茵為其手下重要幹部。在平祖仁被日本憲兵隊逮捕、槍殺後,為了像平祖仁一樣“使工作祕密永不洩露”,英茵在國際飯店自殺,以保存組織的安全。英茵死後,日偽報紙以“殉情”為題大肆宣傳,以掩蓋其罪惡嘴臉。著名作家鄭振鐸當時仍留在上海,他是此事的見證人。抗戰勝利後,他在《蟄居日記》一書中,寫了一篇《記平祖仁與英茵》,但關於二人的英烈事蹟仍然鮮為人知。

女明星英茵的故事、陳曼麗的故事、穆時英創作的小說《上海狐步》這三個元素,被上世紀90年代從四川來到上海的女作家虹影捏在了一起。虹影在上海檔案館的故紙堆裡搜尋到這些故事,創作了一部當代“上海狐步”《上海之死》。後來,這部小說被導演楊文軍等改編為電視劇《狐步諜影》,去年又據此改編電影《蘭心大劇院》,由鞏俐主演。在淳子看來,上海的城市故事、文化遺產就是這樣在一代代作家、藝術家手中流轉的,今天的作家、導演、藝術家又用這些文化遺產為這座都市呈現了新的傳奇。

從“新感覺派”小說到鞏俐新片,在上海的舞臺上,藝術家如何跳好“狐步舞”

鞏俐在新片《蘭心大劇院》中

再如王安憶的代表作《長恨歌》,從上海灘美麗牌香菸代言人蔣梅英的傳奇故事而來。蔣梅英曾是上海灘美麗牌香菸的代言人,被列為當時上海灘十大美女之首。六十多歲風韻猶存的蔣美人被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非禮,多年後這位青年因仕途封口未果竟將蔣梅英殘忍殺害。“當年尋找凶手時,曾經一家一戶進行排查。王安憶家住在愚園路、江蘇路一帶,那條弄堂也被排查過。因此,這個案件一直留在她的記憶裡,當她準備創作一部都市題材作品時,一個素材跳進了她的腦海,那就是上海灘美麗牌香菸代言人蔣梅英的傳奇故事。”王安憶把作品置身在上海都市環境中緩緩展開,《長恨歌》從老房子的屋頂、弄堂、街道寫起,近2萬多字的遠景、全景、近景掃描。這座城市,才是一切傳奇的真正開始。

從“新感覺派”小說到鞏俐新片,在上海的舞臺上,藝術家如何跳好“狐步舞”

鄭秀文在《長恨歌》中飾演王琦瑤

“這座城市一直以來風雲變幻,光華無限,正是因為一位又一位作家給這個城市留下了美好的光影,讓我們看到了美麗的上海。”淳子認為,上海文化是豐沛、充滿傳奇的,但上海文化和她的“移動的盛筵”,不是隨便拿來就可以使用的。“想要用文字和視覺的方式表現上海,需要真正懂她。如果你心裡沒有,骨子裡沒有,再怎麼做功課也很難抓住上海文化的特質。”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