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大動作”,隱含了4重含義'

"

8月6日下午,傳聞已久的上海“自貿新片區”終於橫空出世!

這意味著,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裡一大一小“兩個特區”裡的“小特區”官宣了。至於那個“大特區”,估計距離正式發佈也不遠了。

先說“小特區”,也就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根據官方表述,新片區規劃範圍是:

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以及小洋山島、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設置新片區。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先行啟動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等區域,面積為119.5平方公里。

"

8月6日下午,傳聞已久的上海“自貿新片區”終於橫空出世!

這意味著,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裡一大一小“兩個特區”裡的“小特區”官宣了。至於那個“大特區”,估計距離正式發佈也不遠了。

先說“小特區”,也就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根據官方表述,新片區規劃範圍是:

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以及小洋山島、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設置新片區。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先行啟動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等區域,面積為119.5平方公里。

上海的“大動作”,隱含了4重含義

上圖是今天出版的“解放日報”的配圖,比較準確地標明瞭“新片區”和“5個啟動片區”的位置。

或許有人要問:中國已經在12個省市區設立了“自由貿易試驗區”,涉及的城市有數十個(海南本島所有城市都是自貿區),現在上海這個“新片區”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當然有,我個人理解:這是12個自貿區裡最特殊的一個片區,可以理解為建設“自由貿易港”做實驗。此前,已經有中央、上海的媒體稱之為“特區”,或者“特殊經濟功能區”。

根據昨天公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新片區”至少有以下亮點:

1、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部分區域設立“物理圍網”(相當於深圳等特區早年設立的“特區管理線”)。

2、15%企業所得稅。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研究實施境外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

3、研究開展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探索新片區內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兌換。

4、到2035年,這個片區將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為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5、在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項開放創新措施的基礎上,支持新片區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等為重點,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6、在人員出入境、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方面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政策措施。建立外國人在新片區內工作許可制度和人才簽證制度。

7、對境外進入物理圍網區域內的貨物、物理圍網區域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和服務實行特殊的稅收政策。

此外,上海市有關領導在新聞發佈會上海透露:為了促進“新片區”的發展,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將放開房產限購政策。由以家庭為單位的限購,轉為以個人名下房產數量限購。購房資格由5年社保要求轉為3年社保要求。

眾所周知,一線城市的住房限購政策非常嚴厲,外地人要買住宅都需要5年社保(或個稅),但上海還附加了一條,購房人必須結婚。如果你是單身,即便有5年上海社保,仍然不可以購房。現在,這一條限制在上海“自貿新片區”放開了。

另外,5年社保變成3年,也是一種顯著的“放鬆”。要知道,北京旁邊的廊坊市絕大部分地區,還保持著3年社保(個稅)的限購條件。而廊坊,不過是北京都市圈成員,一個地級市而已。

那麼問題來了:國家在上海設立“自貿新片區”傳遞了什麼信號?上海放鬆樓市限購又意味著什麼?

1、上海“小特區”的設立,透露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方向——放松管制、減稅降費。

通讀“總體方案”,你會發現國家給予了“新片區”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這些利好可以概括為兩類:一類是放松管制,比如資本的管制,人員流動的管制;另一類是降稅,比如部分行業所得稅降低到15%,比全國的25%要低很多,也比美國目前的企業所得稅率21%要低。

這也反過來說明,當前經濟之所以出現較大下行壓力,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干預太多”、“限制太多”、“稅費偏重”。通過自貿區、新片區的試驗,但願“放松管制+減稅降費”能在全國推廣,並長期堅持。這樣,民間的創造力才能全面迸發。

2、“小特區”之外,長三角的“大特區”也呼之欲出,將探索經濟一體化如何打破行政區劃的“藩籬”。

整個浦東都變成“特區”,也不過1200平方公里,但“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的面積超過2200平方公里,比深圳還大。其中青浦區隸屬上海,吳江區隸屬於江蘇蘇州,嘉善縣隸屬於浙江嘉興。這三個“近鄰”組合起來,就是傳說中的“滬蘇浙一體化示範區”,而這裡將是“長三角一體化”中更為重要的一個區域,也就是我所說的“大特區”。

"

8月6日下午,傳聞已久的上海“自貿新片區”終於橫空出世!

這意味著,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裡一大一小“兩個特區”裡的“小特區”官宣了。至於那個“大特區”,估計距離正式發佈也不遠了。

先說“小特區”,也就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根據官方表述,新片區規劃範圍是:

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以及小洋山島、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設置新片區。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先行啟動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等區域,面積為119.5平方公里。

上海的“大動作”,隱含了4重含義

上圖是今天出版的“解放日報”的配圖,比較準確地標明瞭“新片區”和“5個啟動片區”的位置。

或許有人要問:中國已經在12個省市區設立了“自由貿易試驗區”,涉及的城市有數十個(海南本島所有城市都是自貿區),現在上海這個“新片區”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當然有,我個人理解:這是12個自貿區裡最特殊的一個片區,可以理解為建設“自由貿易港”做實驗。此前,已經有中央、上海的媒體稱之為“特區”,或者“特殊經濟功能區”。

根據昨天公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新片區”至少有以下亮點:

1、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部分區域設立“物理圍網”(相當於深圳等特區早年設立的“特區管理線”)。

2、15%企業所得稅。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研究實施境外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

3、研究開展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探索新片區內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兌換。

4、到2035年,這個片區將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為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5、在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項開放創新措施的基礎上,支持新片區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等為重點,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6、在人員出入境、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方面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政策措施。建立外國人在新片區內工作許可制度和人才簽證制度。

7、對境外進入物理圍網區域內的貨物、物理圍網區域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和服務實行特殊的稅收政策。

此外,上海市有關領導在新聞發佈會上海透露:為了促進“新片區”的發展,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將放開房產限購政策。由以家庭為單位的限購,轉為以個人名下房產數量限購。購房資格由5年社保要求轉為3年社保要求。

眾所周知,一線城市的住房限購政策非常嚴厲,外地人要買住宅都需要5年社保(或個稅),但上海還附加了一條,購房人必須結婚。如果你是單身,即便有5年上海社保,仍然不可以購房。現在,這一條限制在上海“自貿新片區”放開了。

另外,5年社保變成3年,也是一種顯著的“放鬆”。要知道,北京旁邊的廊坊市絕大部分地區,還保持著3年社保(個稅)的限購條件。而廊坊,不過是北京都市圈成員,一個地級市而已。

那麼問題來了:國家在上海設立“自貿新片區”傳遞了什麼信號?上海放鬆樓市限購又意味著什麼?

1、上海“小特區”的設立,透露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方向——放松管制、減稅降費。

通讀“總體方案”,你會發現國家給予了“新片區”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這些利好可以概括為兩類:一類是放松管制,比如資本的管制,人員流動的管制;另一類是降稅,比如部分行業所得稅降低到15%,比全國的25%要低很多,也比美國目前的企業所得稅率21%要低。

這也反過來說明,當前經濟之所以出現較大下行壓力,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干預太多”、“限制太多”、“稅費偏重”。通過自貿區、新片區的試驗,但願“放松管制+減稅降費”能在全國推廣,並長期堅持。這樣,民間的創造力才能全面迸發。

2、“小特區”之外,長三角的“大特區”也呼之欲出,將探索經濟一體化如何打破行政區劃的“藩籬”。

整個浦東都變成“特區”,也不過1200平方公里,但“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的面積超過2200平方公里,比深圳還大。其中青浦區隸屬上海,吳江區隸屬於江蘇蘇州,嘉善縣隸屬於浙江嘉興。這三個“近鄰”組合起來,就是傳說中的“滬蘇浙一體化示範區”,而這裡將是“長三角一體化”中更為重要的一個區域,也就是我所說的“大特區”。

上海的“大動作”,隱含了4重含義

在這裡區域裡,將探索跨越省際的經濟一體化發展新路徑

而行政區劃,一直以來對經濟發展構成限制,說到底是因為權力對經濟干預太多,把經濟視作政績加以保護或者限制,以求“獨佔”。城市群、都市圈的時代,國家希望能打破行政藩籬,促進經濟的高度融合發展。在這方面,“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將發揮探路作用。

3、國家對上海這個“下金蛋的雞”高度重視,視作國家競爭力的一部分。

從去年11月至今,上海接連收穫了四大利好,分別是:

第一,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永久落戶上海,意味著“中國對外貿易”的“門戶之變”,“香港+廣州”的時代變成了“香港+上海”的時代。未來會繼續變嗎?有待觀察,但上海顯然更重要了。

第二,科創板+註冊制落戶上海,意味著內地金融中心進一步向上海“集中資源”,國家有意通過上海來“競爭國際金融話語權”。

第三,自貿新片區落戶上海,其實質是探索“自由貿易港”。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內地第一個“自由貿易港”已經落戶上海了。

第四,滬蘇浙一體化示範區(“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即將問世,這將成為長三角發展的“新引擎”,其意義堪比大灣區的“南山+前海+橫琴”。

或許有人會問:國家為什麼這樣重視上海?原因很簡單,上海貢獻很大,非常重要,是中國“下金蛋的雞”。要知道,香港對中央財政是沒有一分錢貢獻的,而上海去年財政總收入(加上關稅、印花稅和賣地收入)是2萬億,1萬億自己花了,1萬億貢獻給了中央財政。

國內還有哪個城市能給中央財政貢獻1萬億嗎?沒有!北京也不過貢獻了4000到5000億(剔除中央每年給北京返還的2200億),深圳的淨貢獻2018年大概是4100億。這就是城市層面的“三強”,而上海對中央貢獻相當於京深總和。

4、上海放鬆樓市限購,一點都不意外。樓市、股市都需要系統的、更具前瞻性的新政策、新思維。

上海放鬆樓市限購後,很多人感到意外。其實這沒有什麼好意外的,樓市是因城施策,上海這樣做是合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表面上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對外地戶籍的限購措施都是5年社保(個稅),但廣深落戶非常容易,官方沒有限制落戶。京滬落戶非常難。這樣的結果是,京滬的“真實限購力度”是超過廣深的。

最近幾年,上海受命限制人口增長效果顯著(上海小產權房少,高房價是剛性的,廣深則是“住房雙軌制”),再加上當地生育率下降,人口出現了通縮。我之前多次在專欄裡說過,不僅上海人口通縮,浙江除了杭州之外也是通縮的,這對於長三角極為不利。

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增速只有5.9%,在大城市裡只比天津略好。其中上海的第二產業下滑比較顯著,顯示上海除了金融業繼續繁榮外,製造業出現了老化跡象。現在臨港“小特區”給先進製造業15%的所得稅優惠,就有“補短板”的含義。

而在臨港“小特區”適當放鬆限購,也是應該的、必須的,否則上海穩增長壓力會繼續加大。

此外,還要多說一句:如果中美博弈時間拉長,或者力度加大,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樓市政策,都必須協調配合才行。經濟轉型固然重要,但穩住就業同樣重要。至於股市,也必須穩住。或者說,在股市、樓市問題上,需要新的、系統的應對之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