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藝節十二景④|文創博覽會的魔力在哪兒?

帶著“小籠包”來參加十二藝文創展,是不是來錯了地方?賣小籠包應該去食品展才對?其實不然。


十二藝節十二景④|文創博覽會的魔力在哪兒?


圖說:有魔力的十二藝節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 張玉剛 繪

難以想象的“奇事”在這裡發生了:“亂入”的展商以及推廣旅遊的各地旅遊部門、為舞臺演出賣票的劇院、租賃辦公空間的聯合創業辦公社……他們都選擇了到上海蔘加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博覽會昨天下午在上海展覽中心謝幕,參展商們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文創產品博覽會是一個‘有魔法’的展覽會,我們來對了地方。”

這是中國文創在國家級藝術平臺上的首次盛裝亮相,匯聚了全國705家參展單位的博覽會現場火爆,展銷兩旺。昨天下午收攤前,展覽中心東一館授權主題展區內文創產業的菁英們,還圍在各自展位前沒有散去,拿名片、換微信或者簽署意向書。

“這裡是中國文創產業鏈最上游,一紙授權合同會影響產業圈層,掀起驚天大浪。它為產品插上真正的翅膀,為文化產業賦能。”負責策劃這塊展區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董事長任義彪說。


十二藝節十二景④|文創博覽會的魔力在哪兒?


圖說:博覽會現場熱鬧非凡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沒有帶“小籠包”而來,柚柚文化董事長助理李百聰忙到沒空吃飯,餓得肚子咕咕叫,還得要招呼企業品牌的合作者,最終他帶著和上海造幣有限公司的合同滿載而歸。“上幣品牌+包呫呫+粽英雄”合作共贏,上海申泉工貿有限公司將為《包呫呫》《粽英雄》提供紀念章、金銀幣、流通紀念幣等各類優質美觀的衍生產品,為中國粽子的卡通形象找到了衍生的通道,對李百聰而言,這是端午節前最好的消息了。他興奮地向記者介紹,去年《包呫呫》動漫形象擔任上海百年品牌、國家非遺項目“南翔小籠包”全球形象大使,中國美食在食物世界裡的成長勵志故事,已經被很多人接受,一些人可能吃不到正宗的南翔小籠,但可以通過卡通片,在全球各地看到具有中國元素的小籠包的故事,買到小籠包的抱枕茶杯,這就是文創的力量。

演出未動,文創先行。在這裡尋找到新觀眾的,還有推廣舞臺演出的劇院。上海大劇院展位,有女性觀眾撫摸著金色的佛手茶盞蓋,驚歎白瓷的精美,問詢著宣傳方演出公演的時間和內容。這套以尚未公演的崑劇《浮生六記》為主題,將戲曲與當代時尚生活相結合推出的浮生衍生品引來圍觀。尚未公演便先有一系列的衍生文創品問世,演出方的整合營銷已經擺脫了依靠單一票房,文創這塊蛋糕在未來有望化為演出收入。


十二藝節十二景④|文創博覽會的魔力在哪兒?


圖說:上海大劇院的文創產品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可愛的萌萌熊貓到哪裡都是拉眼球的活寶,成都旅遊部門看中了熊貓大使。“熊貓郵局”擁有全球唯一專用郵政編碼610088及郵政日戳,利用熊貓郵局吉祥物YOYO延展,“熊貓帶您遊成都”主題把熊貓文化、成都文化和郵政文化有機結合,設計存錢罐、卡通明信片、郵冊等文創產品,來推廣成都旅遊路線。

旅遊推廣應該去旅遊展、網絡文學和賣小說的應該去書展——這樣的觀念可能有些過時了。從美食、地方旅遊推介、演出、網絡文學乃至聯合辦公……文創產業的思路已經大大展開,360行每一個行當都可以開發腦洞,在各自文化領域交互融合地發展。燦爛多樣的文創產品、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理念,在十二藝節演藝及文創博覽會上遍地可見。(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