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亮:作為山東大學校友,談談如何真正地尊重留學生

餘亮:作為山東大學校友,談談如何真正地尊重留學生

晨霧 / 轉帖

作者:餘亮 資深情懷黨,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助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餘亮】

一.我“理解”山大的做法

母校山東大學又火了,因為一紙“為留學生找心儀學伴”的文件(我為什麼要說“又”呢)。


餘亮:作為山東大學校友,談談如何真正地尊重留學生


(圖片來源:作者供圖)

網傳的這份尋找學伴的申請表,分類很細,從專業到性別,到性格,到興趣,到交友目的(比如“結交外國異性友人”)……十分全面,適合做數據庫匹配。我簡直懷疑設計者以前是在百合網或者世紀佳緣網站幹過的。網上已經一片譁然。沒想到校方一紙迴應又引起了風波。幾個在其他高校做管理的朋友看了這個迴應,都覺得山大怎麼這麼“牛”啊!?

先不說這個迴應,讓我緩一口氣,先來點回憶。

在山大生活四年,對魯地相當有感情。我留念的是那裡總體上淳樸厚道的民風,一如韓毓海在《吾鄉大道》裡寫的,山東人的孔孟之道是零存整取,連馬路都叫閔子騫路。山東大學也是,學生的學風好,老實上進,自習教室從來一座難求。

不過人太老實,年紀大了就會反彈,所以山大後來出了咪蒙、王五四這樣的中年校友也不奇怪。可能沒有什麼人知道,大約1995年到2000年之間,山東大學有一條很特別的紀律規定:“公共場所男女交往需得體”。為此學校專門組織師生糾察隊,晚上打著手電筒在學校樹叢、小路各處“公共場所”巡查,牽手的都要呵斥,Kiss的就要處分了。可憐我們有很老實的同學就因為擁抱過緊被記過,放到現在,他們那點舉動都不是事。明明那時山大學生很保守,為啥學校要搞那種規定?就是因為一次上級檢查211達標之類工作,撞見有學生在路上親暱,比較尷尬。當值校領導憤怒,搞出這個超級保守的規定,我很理解,影響政績嘛。今天又搞出這個超級開放的留學生服務政策,我也很理解。

為什麼說我“理解”?網上再怎麼沸沸揚揚,說崇洋媚外,說超國民待遇,說只重數量不重質量(語言和專業不及格的人都能招進來)……說的都有道理,但是我知道沒啥用。人家高校裡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的處境和思維方式,與網民不在一個頻道——

首先人家有頂層設計。中國的留學生比例偏低,留學生產業落後,自然想要追趕。又趕上“一帶一路”倡議,自然想要加強對各國青年的影響和交流。正如當年大唐輻射中亞,必須四方來儀,氣象萬千。於是就有了總目標,總目標當然沒問題,如果有什麼不足,那可能是執行部門對思想路線的弘揚還不夠清晰。

有了大目標,接下來就是任務分解,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具體崗位。

任務分解是官僚科層制的優勢,層層對應,保證執行。劣勢是微觀執行者不會有總體觀,只要守著自己的績效猛幹就行。他的晉升、待遇都靠這個指標的完成度決定。除非他是一個特別特別具有家國責任感的人,否則完成指標就是好,你們罵幾句又不會影響他。他要是沒完成指標落魄了,網民誰能幫到他?和一些新興高校裡的學院領導聊過天,他們也會批評引進留學生工作太粗不講質量,批評崇洋媚外,但最後又會補一句:引進留學生有指標,缺口太大,沒辦法啊……

為了完成指標,用什麼辦法最容易?當然是用錢,用待遇,以及降低門檻。所以近年傳出很多類似的引起爭議的新聞——

比如五道口某名校規定“針對國際(本科)生取消筆試、採用申請-審核制”;

比如廣西某高校,留學生住著新樓,陽臺,落地窗,單間,熱水,小廚房,中國學生還在八人間,上下鋪,老樓房;

比如無錫某學院疑似強迫學生搬到條件較差的舊宿舍,把好宿舍“讓”給留學生;

比如福建某留學生暴力抗拒交警執法,僅被教育,而做出同樣舉動的中國男子則被刑拘;

……

這些信息真真假假,也不免摻雜過度臆測,不必都信,但也確實傳達出一種總體性的焦慮和不滿,有更大的社會背景。外國人在中國遇到優待的故事,在過去是體現“禮儀之邦”風範,在中國人自信提高而西方人自己不斷揮舞“文明衝突論”的今天,則越來越顯得扎眼。

有人說,山大這政策也可以是給女留學生找中國男學伴啊,直男們急啥呢。不過事實就是女學伴為主了。想叫大家裝作若無其事,不可能的。明眼人都知道,兩性關係在國際關係世界裡從來都是一個寓言——戴錦華老師就說過:那些表面上講述愛情如何跨越第三世界和西方(尤其是美國)界限的電影,總是一個西方男性,和一個第三世界女性,這個男女秩序不會變。今天中國號稱崛起,可是發生的故事還是《北京遇上西雅圖》這種,甚至還有外國渣男到中國隨便約炮幾百發還拍下了紀錄片。直男們的憤怒我覺得完全可以理解。

洋垃圾在中國犯法的事情也不少,執法部門因為涉及外交,會比較謹慎,但是缺乏技巧,和山大一樣,還不能適應中國越來越國際化的現實。

一位山大臥底者對我說:“招收留學生漢語零門檻,留學生生活遇到問題又沒錢搞導師制度,就用學生志願者。學生們做久了積極性下降,不得不把學伴一對一的比例提高到一對三才能運轉。把管理成本轉嫁到師生身上。這很‘魯’,但不是拉皮條。學校又窮又無能,仍然是山東首個及唯一普及空調的大學,且堅持食堂物美價廉,說明還是厚道嘛。”

我一時無語。

餘亮:作為山東大學校友,談談如何真正地尊重留學生

二.山大校方的迴應水平

本來有傳言說這只是學生會的行動,校方最多是審查不嚴。結果校方一紙蓋章回應坐實了這就是校方的行動。

餘亮:作為山東大學校友,談談如何真正地尊重留學生


這個迴應的態度不出所料,果然體現出執行者和網民不在一個頻道上。我總結一下回應的四點:

1.我是合法的,不服找教育部去。

2.學生歡迎啊,規章我也宣佈過了,出了事別找我。

3.又不是我一家在這麼幹,人家南大等名校也這麼幹。

4.去年的事情去年你們怎麼不說?教育部和留學基金委已經迴應過輿情了唉,你們還敢質疑?

就事論事,這個迴應真是沒有基本的輿情素養。按照這邏輯,那麼湖南中學操場埋屍案,十多年前就發生了,你們怎麼當時不噴,現在才噴?是不是有預謀有操縱的?因此,有朋友對這個迴應噴髒字,我完全理解。

我以為,關於留學生的輿情,和西方人挑起的“文明衝突”有一定關係,全球族裔衝突火焰再起,引發國內也產生了粗魯化、狹隘化的民族主義。但是類似山東大學這樣的迴應同樣很粗魯,而且十分心虛。一看就是知道理虧了,趕緊拉別人墊背,從兄弟院校到頂頭上司,一個都不放過。

餘亮:作為山東大學校友,談談如何真正地尊重留學生


國際化不是說把你本來的土辦法繼續用就行得通的,得有國際視野和準備,像這樣處理國內涉外工作,以後可能會鬧出更大的輿情事件來。亟需培訓,建議每週收看東方衛視當紅國際教育節目《這就是中國》。實在不行的話,可以讓中國研究院來培訓一下。

引進留學生有指標怎麼辦?當然不一定非要依靠“討好”式辦法。問題是做這方面工作的人才不一定有意願或者有能力想出好辦法。我們很欣賞的復旦大學教育研究專家陸一就說過:現在的分配政策導致一流人才甚至二流人才都不願意去做教育,怎麼搞得好教育?

他只要“多快省”地把指標做上去,就飯碗無虞說不定還能獲獎,什麼長遠利益,什麼社會公平,什麼HIV,他憑什麼考慮?他還覺得是你們不懂呢。而且具體執行者中間,也難說有沒有高級黑,故意要奉迎外國人。

政策要向一流人才傾斜,而不是向部分能力極弱的部分留學生傾斜,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所以,you can you up,光批評真是沒啥用呢。

三、我們能給山大出什麼招

我還是很願意為母校著想的。

如果執行者只是一時糊塗而不是存心高級黑,那麼我們應該理性地給山大這樣的學校支支招。

比如具體就輿情來說,我覺得山大可以這樣迴應:

想要穩妥一點,就具體談談教育部和留學基金委是怎麼迴應輿情的,據我所知,那個迴應還是對優點缺點都有所反思的,比如既表明發展留學產業的必要性,也反思了部分高校只重留學生規模不重質量的問題。缺點是依然拿美國模式做榜樣。

想要戲謔一點,那就說“結交外國異性友人”這一項,其實是為了提前摸底,以便把想找異性友人的悄悄排除掉,或者預先做備案。

就留學生服務政策來說,山大可以舉辦研討會,討論留學生服務“規範化”的必要性。正如有人認為色情服務業應該合法化,因為這樣就可以對色情業有所管理,避免地下狀態的無序混亂。雖然我是不支持那套說法的,但是就留學生來說,既然民間交往已經有亂象,那麼由學校管理組織交往活動總是好的。如果不要學校管理,那就只有依靠學生自覺了。考慮到在校園貸面前,高校幾乎淪陷,所以我還是對學生的自覺不樂觀。

反思我自己,讀大學時候也對留學生有天真的嚮往,覺得是接觸國際世界的渠道(我國已經是國際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卻總認為別人才是國際)。不過交流沒有錯,而那時基本沒有交流渠道,需要自己想辦法去留學生院找人。有一次意外認識一位美國黑人女同學,一頭格里菲斯·喬伊娜式的瀑布長髮,我和同學請她到山大著名的小樹林裡,坐在石凳上聊天,結果好多路過的同學上來圍觀,把人家嚇跑了。

現在校方建立了官方的、穩定公開的交流渠道,輿論不能一棍子打死。需要做的是優化,比如我建議,隨著中國崛起,外國人對中國特色,尤其是對我們黨員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君不見,美國福克斯電視臺當家主持人翠西,見到中國同行劉欣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是不是黨員?”山大完全可以自信地讓留學生選擇學伴是否必須是黨員,並且鼓勵與黨員交往。別怕西方質疑,是黨員就要自信,光明磊落。況且我們給別人選擇的自由。


餘亮:作為山東大學校友,談談如何真正地尊重留學生


對於決策者來說,一定要明確思想路線,告訴教育工作者,要自信自尊。高看留學生,不是真正的尊重留學生。平等和平視,才是真正的尊重。

留學產業需要發展,但不應該只在數字上搞大躍進,更不應該亦步亦趨美國模式,美國各項事業的金錢化不是正道。而吸引人也不是靠奉迎巴結。這方面真要向那些情感公眾號“大師”學習,比如山大校友咪蒙就會告訴你:靠犯賤是絕不會讓對方真正愛上你的,哪怕是有一點清高和傲慢,都比犯賤讓對方著迷。君不見,為了獲得美國高校的全獎,中國人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正是因為付出了巨大努力,你才會珍惜你所獲得的。而拿了中國學校贈送的補貼,回頭就罵中國的故事,我聽到太多,不怪別人,這一點我難得支持咪蒙校友一次。

信息來源:2019-07-11 觀察者網

https://www.guancha.cn/YuLiang/2019_07_11_509018_s.shtml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