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著急了”背後是“怎麼了”'

"

山東的GDP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山東的GDP很大一部分由製造業貢獻,而其中重工業又佔很大比例;輕工業中的家電等行業山東也是出類拔萃,擁有海爾海信兩大巨頭,更是在電子信息行業有浪潮這個巨頭;但是製造業中越來越為人所關心的高端製造業(例如集成電路),山東反而非常落後;同樣落後的還有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為密切的計算機互聯網等新興行業。也就是說山東沒有搭上計算機互聯網集成電路等新興行業發展的快車

"

山東的GDP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山東的GDP很大一部分由製造業貢獻,而其中重工業又佔很大比例;輕工業中的家電等行業山東也是出類拔萃,擁有海爾海信兩大巨頭,更是在電子信息行業有浪潮這個巨頭;但是製造業中越來越為人所關心的高端製造業(例如集成電路),山東反而非常落後;同樣落後的還有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為密切的計算機互聯網等新興行業。也就是說山東沒有搭上計算機互聯網集成電路等新興行業發展的快車

山東“著急了”背後是“怎麼了”

其實不單山東沒搭上,周邊的河南河北也都沒搭上,整個北方似乎只有北京和西安高新產業在迅猛發展(當然西安並沒有達到北京的層次),北京和西安也是目前北方經濟最有活力的城市。但南方的高新產業除了長三角(滬寧杭蘇)和珠三角外還能在成都和武漢得到較大發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

"

山東的GDP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山東的GDP很大一部分由製造業貢獻,而其中重工業又佔很大比例;輕工業中的家電等行業山東也是出類拔萃,擁有海爾海信兩大巨頭,更是在電子信息行業有浪潮這個巨頭;但是製造業中越來越為人所關心的高端製造業(例如集成電路),山東反而非常落後;同樣落後的還有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為密切的計算機互聯網等新興行業。也就是說山東沒有搭上計算機互聯網集成電路等新興行業發展的快車

山東“著急了”背後是“怎麼了”

其實不單山東沒搭上,周邊的河南河北也都沒搭上,整個北方似乎只有北京和西安高新產業在迅猛發展(當然西安並沒有達到北京的層次),北京和西安也是目前北方經濟最有活力的城市。但南方的高新產業除了長三角(滬寧杭蘇)和珠三角外還能在成都和武漢得到較大發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

山東“著急了”背後是“怎麼了”

難道是“思維僵化,官僚主義”限制了山東以及河南河北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一說法在最近幾年真的是甚囂塵上:最開始東北經濟增速變緩的時候,很多人是這麼說的,說“思維僵化,官僚主義限制了東北經濟的發展”;後來河北節能減排增速變緩,又有人這麼說;這兩年濱海新區經濟縮水,天津的經濟增速由前幾年的名列前茅風頭無兩驟降為幾乎墊底,知乎上又出現這樣說天津的了;也是這兩年,由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步履維艱,新舊動能轉換任重道遠,2018年山東經濟增速幾乎“擠”進倒數前十,就在這個問題下面很多人也開始這樣說山東。依這些人的邏輯,似乎把問題歸結到人的“劣根性”上就能一了百了了。但是,實際上,這恐怕是最滑稽可笑的說法,馬克思一百多年前就說了“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不是相反,拿上層建築的現象解釋經濟基礎的問題,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那山東河南河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步履維艱到底原因何在?

其實很簡單,就是缺乏科研院所以及高等教育資源。排除富集這類資源的一線城市不說,作為大區中心的南京成都武漢以及西安都不缺這類資源。以同在北方的西安為例,研究所方面,航天系統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中科院的研究所簡直有一堆;高校方面,西交大西工大西電,三所工科牛校源源不斷地為當地高新技術產業提供高質量人才。就科研院所這一項,怕是西安一城能頂的上山東所有城市之和的若干倍了。所以,在本人所在的電子/集成電路行業,西安能吸引到華為建一個擁有十幾棟樓的研發園區,能吸引到中興建一個擁有幾棟大樓的研發園區,能吸引到Intel建研發中心,三星建工廠,還有一眾業內知名的fabless。作為比較,山東濟南就慘太多了,只有一個工科實力並不太強的山大(包括計算機在內的六個學院目前在整體遷往科教資源同樣缺乏的青島),據說之前打算吸引展訊到濟南建研發中心並建廠,結果研發中心沒談成(沒有微電子牛校,研發中心怕是必須得吸引外地畢業生來濟南就業,這種情況展訊肯定不樂意建的),貌似最後只決定建個廠。科教資源匱乏到如此地步,縱使有一億人口,也只能給別人做嫁衣。

俗語有言“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這富集科教資源的“梧桐樹”可不是當地人“思維活躍,有市場經濟頭腦”就輕輕鬆鬆建立起來的,而是幾十年前佈局科研院所時就埋下的種子,現在算是開花結果了。在十幾二十年前那個製造業為王的時代,差距是看不出來的,但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一切都變了,先是重工業集中的東北,再是鋼鐵水泥雄霸全球的河北,隨後是一直致力於高端製造業的天津,現在增速放緩的魔咒又在逼近製造業發達且門類齊全的山東。當然我們已經看到山東在佈局和加強自己的科教資源(現在佈局,恐怕要等到十幾二十年後才能見效,所以靠自身力量佈局科教資源確實任重道遠),我們樂見到山東能順利完成新舊動能轉換,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