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食品加工業向優勢農產品產地聚集是未來發展方向

三農 農產品 種植業 農業 中國經濟網 2017-04-25

4月22日,“2017中國(淮北)好食品高峰論壇”在安徽省淮北市舉行。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張天佐表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提升農業質量與效益的客觀要求。只有豐富農產品加工層次,提升附加值與質量等級,在延長食品產業鏈上下功夫,才可能提升食品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張天佐認為,食品工業轉型升級有五大發展方向。一是食品裝備製造業。現有食品企業擁有的裝備呈現兩極分化,要麼全是進口,要麼是半自動化的低端設備,國內市場需求量大。二是農產品的產地初加工。由於產地缺乏儲藏、保鮮設備,農產品從產地到加工車間會出現大量損失,給種植戶和加工企業都帶來損失。據介紹,我國糧食產後損失率達10%左右,有的農產品有明顯的季節要求,利用過程中的損失就更大,今後要在產後減損上下文章,淡化季節性供應與市場供求的矛盾,延長食品加工週期。三是主食加工領域。目前,主食加工業水平普遍較低,大多產品均來自於大街小巷的小攤小販,存在安全隱患,產量也比較低,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要研究具體的經營模式,集中工業化生產。四是休閒方便食品。休閒方便食品從少年兒童需求為主轉向成年、老人共同需求,這一行業目前行業集中度不高,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要注意向多種類型發展。五是農業附產物種植利用。目前農業附產物基本為初級化、低質化利用,造成資源浪費,要解決技術裝備和經濟可行性的問題,既要有高端的設備,又要考慮生產出的產品價格是否適應群眾的消費能力。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農經學會會長尹成傑表示,食品產業發展要從源頭抓起,優化結構和佈局,要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創建工作。同時,大力提升現代農產品加工技術和食品工業技術,推進重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加工企業向主產區、優勢產區、產業園區集中,在優勢農產品產地打造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論壇上,淮北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曉武介紹了安徽淮北鳳凰山食品經濟開發區的情況。黃曉武說,淮北將自己特有的“好人文化”融入食品產業,打造國家級食品產業基地。開發區引進食品加工及配套項目189個,形成了焙烤類、軟飲料類、肉製品深加工、糧油深加工、生物科技類、服務配套等六大產業集群。2016年開發區食品工業產值突破200億元。

據悉,淮北鳳凰山食品經濟開發區累計入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00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36家,是安徽省首家生態型,集群式食品工業基地。近年來,開發區不斷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提高食品安全網絡運行水平,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推動了食品產業在鳳凰山(食品)經濟開發區的快速集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