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相望農旅相依

三農 農村 農業 農民 西部開發報 2017-04-26

———碧江區走出現代山地農業發展新路

■新聞提示:

2016年,貴州的生態畜牧、茶葉、蔬菜、精品水果、馬鈴薯、中藥材、核桃、油茶、特色食糧和特色漁業等一批優勢產業在全國有了更多“話語權”。

特色在山,優勢也在山。近年來,立足山地氣候明顯、生物資源多樣、生態環境良好的山地資源優勢,貴州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加快建設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大省,帶動農業轉型升級、農村加快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

景田相望農旅相依

瓦屋鄉省級農業園區內遊人如織

末春時節,位於碧江區燈塔街道馬巖村的錦江河畔,不少村民正在馬巖農業園區打理辣椒、黃瓜等早季蔬菜。與之毗鄰而建的百花渡景區遊人絡繹不絕,不時有遊客串到大棚裡體驗採摘瓜果蔬菜。

景田相望,農旅相依。這是碧江探索現代山地農業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近年來,碧江區緊扣主基調主戰略,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山地農業園區為依託,按照“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發展思路,強化農業基礎配套建設,大力發展機械化及農村電商,促進山地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走出了一條具有碧江特色的山地現代農業發展新路。

園區建設引領農業集聚

年初,碧江區燈塔百花渡休閒農業示範園區入選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範圍,該農業園區總投資超過8億元,位於碧江燈塔街道馬巖村,總佔地面積近300畝,採取農旅融合的模式,融入地方民俗文化元素,集花卉產業、休閒度假、特色餐飲、現代觀光農業等功能於一體,成為該區推進現代山地農業建設的一個縮影。

碧江區立足山地特色資源,把農業園區作為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主載體,積極推進“七進園區”和園區景區化“十個一”工程建設,先後投入30餘億元到農業園區建設,建成現代農業園區12個,其中省級農業園區4個,實現園區全覆蓋所有鄉(鎮、街道)。與此同時,該區以園區為平臺,通過招商方式,引進具有較強帶動能力的農業企業40餘家,通過“黨組織+園區+農戶+市場”方式,有效開展產業精準扶貧,扶持帶動貧困人口2811人脫貧。2016年,該區藉助園區打造農旅一體化新景點,成功舉辦瓦屋油菜花節、雲場坪櫻花節、壩黃紅懂幻彩森林音樂節等活動,共吸引100萬人以上到鄉村旅遊,園區景區化成為推動山地現代農業的重要推手。

現代農機加快農業發展步伐

“要農業提質增效,關鍵是要大力推廣現代農機設備。”該區農牧科技局負責人說。

近年來,碧江區圍繞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以節本增效為目標,以完善農業機械裝備結構為著力點,大力調整優化農機結構,有力促進全區農業機械化發展。

如今,正值春耕生產時節,在碧江農村大地上,到處都能看到現代農業機器春耕生產的情景,過去依靠人畜從事農業生產的場景正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從2006年起,該區開始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通過多年不懈努力,目前正處於由小面積示範向大面積實施應用轉變的重要階段,水稻機械化收穫技術已成熟應用於農業生產中,平地採用大型的聯合收割機作業,小地塊採用小型的脫粒機收穫。“採用無人植保飛機進行規模性噴藥試飛作業,一天可噴灑農藥50餘畝,這些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瓦屋鄉村民羅效忠說道。

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機械化背景下,碧江區農機合作組織達到5家,合作社成員百餘人,機具擁有量200餘臺套,擁有農機銷售商23家,其中定點農機補貼經銷商4家,農機從業人員達500餘人。全區機耕面積達33.16萬畝,機播面積2.51萬畝,機械灌溉面積8.22萬畝,水稻抗旱保苗3.64萬畝,蔬菜瓜果機械灌溉(滴灌)面積2.31萬畝,機收作業面積10.17萬畝,有效推動了山地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農村電商打通現代農業產銷渠道

“現在農村好產品不愁銷路了,而且還能夠賣到好價錢。”滑石鄉老麻塘村農村電商主人一邊在電腦上回復訂單,一邊組織發貨。

去年,老麻塘村通過農村電商線上交易,深入打造曾經在歷史上聞名大江南北的“白水貢米”品牌,該產品賣向全國,各地實現收入130萬元。在區相關部門的協調下,幫助老麻塘村“碧江白水貢米”強勢入駐上海華聯超市,實現線上線下銷售。今年,滑石鄉各村正以集體經濟方式,大量流轉土地,擴大“白水貢米”種植規模,利用特有資源優勢,高標準打造“白水汞米”產區。

滑石鄉農村特有產品順利走俏全國各地,主要得益於該區發展電子商務帶來的成效。

2015年以來,該區把電子商務作為推動山地現代農業的主要推手,在碧江開發區智慧產業園創建了電子商務孵化中心,著力構建園區電商發展優良環境。同時,抓住碧江區列為全省電商扶貧試點機遇,投入上千萬元扶持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支持和孵化農村電子商務企業、培育農村電子商務能人、健全農村物流快遞配送網絡等措施,不斷促進農村電商大發展。

截至2016年,該區已建成電商運營中心1個,同城配送運營中心1個,農村電商服務站100個和母親電商社區服務站16家,培育電商平臺15家,配套圓通、中通等物流快遞支撐,完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億元,僅2016年,農產品通過電商交易額達3.5億元,電子商務為該區山地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特約記者 韋繼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