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區正能量 創新引領“排頭兵”

三農 創業 電子商務 風投 岳陽網 2017-04-14

科技強區正能量 創新引領“排頭兵”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地區強。”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多年來一直注重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一批批科技示範項目落戶入區,一個個科技型企業茁壯成長,一個個授權專利、發明創造破土而出,有了科學技術的強有力支撐,經開區已經邁入了科技強區的行列,示範的正能量處處可見,全區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了全市創新引領的“排頭兵”,經開區科技創新的春天已經徐徐而來。

人才培養

打造科技人才成長“搖籃”

鏡頭一:“我們要更加重視人才、盤活人才、管好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2017年2月16日下午,岳陽市召開巴陵人才工程推進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和生在會上強調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其中,中科電氣、鑫盛華豐榮獲2016年度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康潤藥業、宇翔科技榮獲三等獎,九鼎科技等4家單位榮獲全市2016年度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獎,昌德化工曲鎧甲等4人獲全市2016年度巴陵青年英才獎,道道全糧油張謙益等5人榮獲全市2016年度巴陵卓越工程師獎。經開區這些企業、個人獲獎消息傳來,更加振奮了全區一支支奮戰在科技創新一線的隊伍。

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經開區的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2016年12月,經開區開展“巴陵青年英才”支持計劃選拔,加快全區優秀青年人才的培養,激勵廣大青年創新創業。經過網上報名、資格審查、情況核實、現場評審、實地考察等程序,10名參賽選手現場“pk”,過五關斬六將,經開區科技局遵循科學、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評選出了湖南鑫盛華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鬆、湖南中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肖紅和湘滬農業開發合作社總經理付志龍3人為“巴陵青年英才”,獎勵每人5萬元的扶持資金。

這是經開區針對園區開展的首次人才選拔活動,這種人才選拔模式的創新,在全區形成了科技人才奮發有為投身科技事業的浪潮。2017年,區科技局還將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巴陵團隊”、高新技術企業等選拔,進一步打造科技人才成長的“搖籃”。

科技招商

招大引強培育創新企業

鏡頭二:2017年3月24日,經開區迎來了一群遠道而來的“貴客”——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項目方來調研,兩天的考察中,“客人”們對經開區各方面科技環境“點贊”不斷。3月26日,區工委書記文春方帶隊前往研究院洛陽在建項目實地考察,為引進這一高新技術項目的落地助力加油,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這一待孵化引進項目,建設有基因大數據分析平臺、無線通信創新平臺等近20個技術創新平臺。如果這一項目成功落地,將成為全區甚至全市的技術企業孵化器。

經開區招商合作局黨組成員、區科技局局長周玲介紹,這只是目前全區科技招商的2個項目之一,另一科技招商項目廣汽三菱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洽談中,現已完成項目的初步考察,並制定出項目對接資料彙編和考察報告。

引進科技強企是經開區打造科技強區的重要戰略之一。不僅如此,區科技局制定科技創新支持政策,今年擬出臺《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行動方案》和《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鼓勵科技創新加快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通過政府推動、政策促動,在全區營造一個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將極大地激發了企業技術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場創新驅動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新飛躍正在醞釀。

平臺搭建

為科技創新注入新活力

鏡頭三:2016年6月27日,省發改委公示20個湖南省“雙創”示範基地名單,岳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凌科技園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名列其中,成為全省為數不多的“雙創”示範基地之一,園區年產值過億,並先後被評為“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創業孵化基地”。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經開區非常注重平臺搭建,搭建湖南海凌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這一國家級孵化器,小微企業孵化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基地、優樂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等多元化創新創業載體碩果累累。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區科技局為了讓全區的科技企業“百花齊放”,下基層,訪企業,聽心聲,解難題。華文食品、中科電氣、6906、千盟電子等企業的負責人深有體會:高企認定、科技項目申報、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專利申請等方面,區科技局就上門服務了10多次,真正手把手地為群眾解決當務之急。據區科技局初步統計的數據,今年湖南鑫盛華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瑞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將“升級”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今年預計要將園區80%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與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進行有效的對接,建立有效的科技合作平臺,在全區建立科技創新的新引擎,從而推動經開區科技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周玲透露,全區將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和認定工作,圍繞重點產業,篩選出一批優質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重點的培育和申報以及指導;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引導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產業技術戰略聯盟等一系列創新平臺。一條以科技支撐推動工業經濟轉型發展的路徑已經清晰可見。

成果轉化

助推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鏡頭四:2017年全區晒出第一季度高新技術產業的“成績單”,各項指標來勢喜人:1-3月,全區預計高新技術增加值可達25億元,增長12.5%,佔GDP比重43%。預計R&D研發經費可完成2.3億元,佔GDP比重可達4.3%。1-2月全區申請42件發明專利,其中發明12件、實用新型29件、外觀設計1件;授權36件,其中發明5件、實用新型20件、外觀設計11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2.95件,位居全市前列。

“科技成果只有從實驗室進入車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終形成產品推向市場,才能體現出價值。”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區科技局2017年一季度組織全區100餘家企業參加市區高新、知識產權申報等專業知識培訓,通過以會代訓、專題講座等形式,為園區企業“充電”。

針對當前受經濟下行影響,不少企業減少了對專利工作的投入,發明專利申請量明顯降低,經開區更是出臺專利激勵政策,為企業的創新成果保駕護航。同時,引進北京紐樂康專利事務所,全程代辦,專業引導,縮短辦理流程,開放辦理時間,努力營造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的良好環境。

在周玲的桌上,一項項工作安排,展示了全區科技轉化工作的成果:科美達公司驗收2016年度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專項項目,科美達、華文食品等4家企業申報省專利獎;為2016年度獲第二批、第三批科技計劃支持及國家、省級資金配套企業康潤藥業、湘滬農業及海陵科技孵化器等12家企業,爭取資金 120萬元……

一大批優秀的科技成果和專利產品得以快速轉化和實施,已經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寶貴資源和財富。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張,孵化體系進一步擴張和完善,企業創新創業的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科技扶貧

助推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鏡頭五:2017年2月20日,西塘鎮聞訊而來趕到鎮裡的農民感到十分新鮮:自家的農產品,被電商工作人員拍照一上傳,需要的人就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省去了挑著擔子去賣的過程。這是區科技局與西塘鎮攜手開展電商幫扶,組織中福易達有限公司等電商公司為農民的農產品提供電商平臺銷售支持。

無農不穩,科技興農。 在扶貧攻堅戰中,為使老百姓早日脫貧致富,區科技局“大顯神通”,充分發揮了科技的力量:聯合市畜科所在白湖村進行多次上門的技術指導,為全村34戶養殖戶“傳經送寶”。2016年大部分貪閒養殖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為早日脫貧和來年發展養殖業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僅如此,區科技局還組織湘滬農業園送技術下鄉,對扶貧點進行“技術輸出”,給予紅心柚種養技術支持和指導,受到了貧困百姓的熱烈歡迎。

“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終還是要靠科技解決問題。只有不斷普及實用技術,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才能使農業全面持續穩定發展。”為此,區科技局迅速制定《2017年度電商精準扶貧實施方案》,進一步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深入開展精準扶貧行動,致力於為脫貧致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後盾”。

經開區的科技扶貧,以科技為依託,加強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大力推進農村電商和現代農業相結合的產業化扶貧,不斷提升特色產業的科技水平,鞏固提升了農業基礎地位,農業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經開區的科技創新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如審批事項和辦事程序需要進一步簡化,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投資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和優化,招商隊伍形象還有待進一步美化,增強基本功建設……”周玲說,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嘹亮號角中,科技工作將進一步揚長避短,更好地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

藉以風氣相扶,得以翱翔長空。2017年,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的經開區,將轉入創新驅動發展的幸福軌道,釋放更多科技創新潛力,譜寫出一頁頁絢麗輝煌的科技“新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