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引智+分類培智”引領創新發展

三農 創業 農業 大學 光明網 2017-06-20

近年來,宣威牢牢把握“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 多措並舉引進、培育、用活人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人才資源“引”中來

市委、市政府積極搭建平臺,為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借才引智。一是靈活引進巧借人才。大力支持雲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宣威籍科學家劉靜教授團隊液態金屬技術,與中科院理化所、宣威市政府共建雲南科威液態金屬谷研發中心。研發團隊31人,集中了一批高水平的專家學者。經過1年發展,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液態金屬材料相關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60餘項,並針對市場需求完成液態金屬3D手寫筆、液態金屬恆溫浴等10餘個新產品研製開發。2016年,省級液態金屬“五中心一委員會”完成授牌。二是搭建平臺聚集人才。支持曲靖市級以上專家到宣威設立科研工作站,輻射帶動作用明顯。2014年,宣威市馬鈴薯種薯研發中心成為全省首批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隋啟君研究員專家基層工作站。在專家的精心指導下,實施了農業部“優質馬鈴薯基地建設”等一批重大項目,培養出眾多優秀專業技術人員,近年來分別榮獲“農業部農技推廣獎”“雲南省政府先進工作者”等60多個獎項。另一個在畜禽改良工作站設立的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魯紹雄工作站),專家魯紹雄帶領科研團隊6次到站指導“宣和豬”選育工作,為“宣和豬”的選育及中試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人才素質“育”中來

堅持把教育培訓作為人才能力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做到不拘一格、分類培智。一是實施“提升式”教育,培養素質型人才。先後選派縣處級、鄉科級和村(社區)幹部158人蔘加上級部門調訓;以黨校為主陣地,開辦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黨務人員培訓班等12期,培訓領導幹部2918人次;全市927名領導幹部參加雲南省幹部在線學習,參學率達100%。二是推行“幫扶式”培訓,培養專業型人才。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鼓勵市直學校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自願到鄉村學校對口支教,按1:1頂崗置換;實施“三名”工程,採取1×10×10模式,發揮高層次人才的輻射引領作用,現有省級名師工作室2個,曲靖市級名師工作室3個。三是開展“技能式”培訓,培養致富型人才。全市共組建28個農村基層幹部培訓中心,依託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兩校”陣地,邀請科技人員和科研專家開設講座、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讓村(社區)“兩委”幹部分期分批輪流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全年開設特色產業班、務工技能班培訓班等100餘期,培訓人員超過2萬人。

人才活力“用”中來

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位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一是創新機制選人才。加大競爭性選拔領導幹部力度,2012年,拿出住建局副局長、東山鎮副鎮長等8個職位進行公開選拔;近三年共選拔18名“三類人員”擔任鄉鎮黨委委員;市人社局6個內設機構的副科級崗位和部分中層崗位開展競爭上崗。確立了從基層一線遴選幹部制度,為市委各部門及群團組織遴選綜合素質好的工作人員15名。二是注重激勵獎人才。出臺了《宣威市人民政府關於選拔作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併發放政府特殊津貼的通知》等4個政府獎勵的政策文件,擇優表彰基層各領域作出顯著貢獻的優秀人才。2015年評選出“宣威市政府特殊津貼”和“宣威市科技興鄉貢獻獎”各10人、 2016年評選出“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0人、“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自2011年以來,共推薦43人蔘加各級人才評選,有25人獲曲靖市級以上獎勵。三是創優服務留人才。開展“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 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50人次,開展就業創業指導培訓300人次,組織“SIYB”創業培訓110人,扶持220名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佔創業貸款總人數的8.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