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北京先後被譽為世界的中心,周邊國家及絲綢之路國家紛紛慕名而來,並將中國文化帶到他們的國家,並一步步漢化。古代中國對東亞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大化革新

日本是全盤漢化的一個國家。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詔書。模仿中國郡縣制,削弱諸侯和軍閥勢力;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地主旗下的私有奴隸收歸國家,平均劃分土地;稅制模仿中國改為租庸調製;模仿中國三省六部制;此外,從中國輸入佛教。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與明治維新同樣重要的改革——大化革新。

此後,日本還陸續引入唐朝建築風格,並將唐裝引入日本,演變為和服。唐朝時,日本人最喜歡的書是《白氏長慶集》。平成時期,日本人還以說漢語為時尚。但是,日本唯一沒有學習中國的是科舉,讓日本成為東亞各國中最尚武的國家。

科舉

科舉不僅僅在中國有。985年,朝鮮開始科舉,分文科、武科、雜科三種。1894年,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大力去除中國文化元素,強迫朝鮮王室廢除科舉,這就是歷史上甲午更章事件。

"

長安、北京先後被譽為世界的中心,周邊國家及絲綢之路國家紛紛慕名而來,並將中國文化帶到他們的國家,並一步步漢化。古代中國對東亞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大化革新

日本是全盤漢化的一個國家。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詔書。模仿中國郡縣制,削弱諸侯和軍閥勢力;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地主旗下的私有奴隸收歸國家,平均劃分土地;稅制模仿中國改為租庸調製;模仿中國三省六部制;此外,從中國輸入佛教。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與明治維新同樣重要的改革——大化革新。

此後,日本還陸續引入唐朝建築風格,並將唐裝引入日本,演變為和服。唐朝時,日本人最喜歡的書是《白氏長慶集》。平成時期,日本人還以說漢語為時尚。但是,日本唯一沒有學習中國的是科舉,讓日本成為東亞各國中最尚武的國家。

科舉

科舉不僅僅在中國有。985年,朝鮮開始科舉,分文科、武科、雜科三種。1894年,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大力去除中國文化元素,強迫朝鮮王室廢除科舉,這就是歷史上甲午更章事件。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最初,越南最有文化的階層是佛教徒。1075年,越南李朝開科取士。從此,儒家思想開始輸入越南,儒生成為越南的文化階層。19世紀,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將法語、歐洲文化加入科舉考試內容。1918年,法國總督和越南國王共同宣佈,廢除科舉。

與之相應的是,朝鮮、越南各地均設有孔廟、太學,四書五經也是他們的考試內容,漢字也是他們的官方文字。韓國的成均館最早是朝鮮的太學,類似於中國的國子監,其中的明倫堂類似於中國的辟雍,正殿也叫大成殿。

漢字

漢字和典籍的輸出比科舉更細微,範圍更大,中國的繁體字不僅輸出到朝鮮、越南,還輸出到日本。相應的,這些國家也保持著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書寫習慣。為了解決本國發音與文字不同的問題,13世紀,越南出現字喃,字喃是一種變形的漢字,與中國的壯文相似度很高。1443年,朝鮮世宗創制新拼音文字——諺文。9世紀,日本加入假名。

在中國草書的影響下,9世紀的日本女性中間,流行一種類似草書的文字——平假名。隨著《源氏物語》的流行,日本男性也開始書寫假名。10世紀,又出現了片假名。從此,開始了漢字和假名相互配合書寫的習慣。甲午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抬頭,朝野提出了廢除漢字的訴求。1945年,美國接受日本,也試圖廢除漢字。最後,迫於全民的輿論壓力,不了了之。目前,漢字在日本不僅沒有廢除,還有強化的趨勢。日本官方要求,初中生要掌握1600個漢字,高中近3000個,大學生4000個漢字,每年還要進行三次漢字能力測試。雖然讀音不同,但是日本的漢字和中國文字意思是基本相相通的,不會日語的人,用文字也能進行部分溝通。

由於朝鮮百姓看不懂漢字,1443年,世宗按照朝鮮語創制了諺文,這是一種表音文字。但是,官方文字依然是漢字,諺文只是在民間流傳。日本佔領朝鮮後,中國沒落,在朝鮮強力推行日文,導致朝鮮民族自尊心抬頭。一方面,他們要擺脫日本的殖民化,另一方面,日文中含有大量漢字,所以,他們決定放棄日文、漢字,轉而使用諺文。1948年,韓國正式廢止漢字,使用諺文。北朝鮮同樣也使用諺文。

1917年,法國廢除越南科舉,也一併廢除了漢字,並創制了一種拉丁化的越南文字——國語字。1945年,胡志明宣讀《獨立宣言》,並在憲法中規定,只有使用國語字才能參與越南政治。

1956年,中國公佈第一個簡化字總表,從此,繁體字退出中國歷史書寫舞臺。1976年,新加坡頒佈法令,將該國簡體字和中國統一。1981年,馬來西亞將漢字和中國簡化字統一。但,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臺灣、香港、澳門依舊還是繁體字。

國史

更重要的是朝鮮、越南的國史也是用漢字書寫的。712年,日本第一部國史——《古事記》,在天武天皇的主持下編纂完成,該書全部用漢字書寫,將日本沒有文字記載的神話、歷史、傳說、史詩全部囊括。

1145年,高麗仁宗時期,朝鮮第一部國史《三國史記》用文言文編纂完成,採用了中國紀傳體書寫方式,共計50卷。

越南最早的歷史文獻——李太祖所作的《遷都詔》,與黎文休的《大越史記》、潘孚先的《大越史記續編》、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都是用繁體漢字書寫。

"

長安、北京先後被譽為世界的中心,周邊國家及絲綢之路國家紛紛慕名而來,並將中國文化帶到他們的國家,並一步步漢化。古代中國對東亞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大化革新

日本是全盤漢化的一個國家。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詔書。模仿中國郡縣制,削弱諸侯和軍閥勢力;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地主旗下的私有奴隸收歸國家,平均劃分土地;稅制模仿中國改為租庸調製;模仿中國三省六部制;此外,從中國輸入佛教。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與明治維新同樣重要的改革——大化革新。

此後,日本還陸續引入唐朝建築風格,並將唐裝引入日本,演變為和服。唐朝時,日本人最喜歡的書是《白氏長慶集》。平成時期,日本人還以說漢語為時尚。但是,日本唯一沒有學習中國的是科舉,讓日本成為東亞各國中最尚武的國家。

科舉

科舉不僅僅在中國有。985年,朝鮮開始科舉,分文科、武科、雜科三種。1894年,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大力去除中國文化元素,強迫朝鮮王室廢除科舉,這就是歷史上甲午更章事件。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最初,越南最有文化的階層是佛教徒。1075年,越南李朝開科取士。從此,儒家思想開始輸入越南,儒生成為越南的文化階層。19世紀,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將法語、歐洲文化加入科舉考試內容。1918年,法國總督和越南國王共同宣佈,廢除科舉。

與之相應的是,朝鮮、越南各地均設有孔廟、太學,四書五經也是他們的考試內容,漢字也是他們的官方文字。韓國的成均館最早是朝鮮的太學,類似於中國的國子監,其中的明倫堂類似於中國的辟雍,正殿也叫大成殿。

漢字

漢字和典籍的輸出比科舉更細微,範圍更大,中國的繁體字不僅輸出到朝鮮、越南,還輸出到日本。相應的,這些國家也保持著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書寫習慣。為了解決本國發音與文字不同的問題,13世紀,越南出現字喃,字喃是一種變形的漢字,與中國的壯文相似度很高。1443年,朝鮮世宗創制新拼音文字——諺文。9世紀,日本加入假名。

在中國草書的影響下,9世紀的日本女性中間,流行一種類似草書的文字——平假名。隨著《源氏物語》的流行,日本男性也開始書寫假名。10世紀,又出現了片假名。從此,開始了漢字和假名相互配合書寫的習慣。甲午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抬頭,朝野提出了廢除漢字的訴求。1945年,美國接受日本,也試圖廢除漢字。最後,迫於全民的輿論壓力,不了了之。目前,漢字在日本不僅沒有廢除,還有強化的趨勢。日本官方要求,初中生要掌握1600個漢字,高中近3000個,大學生4000個漢字,每年還要進行三次漢字能力測試。雖然讀音不同,但是日本的漢字和中國文字意思是基本相相通的,不會日語的人,用文字也能進行部分溝通。

由於朝鮮百姓看不懂漢字,1443年,世宗按照朝鮮語創制了諺文,這是一種表音文字。但是,官方文字依然是漢字,諺文只是在民間流傳。日本佔領朝鮮後,中國沒落,在朝鮮強力推行日文,導致朝鮮民族自尊心抬頭。一方面,他們要擺脫日本的殖民化,另一方面,日文中含有大量漢字,所以,他們決定放棄日文、漢字,轉而使用諺文。1948年,韓國正式廢止漢字,使用諺文。北朝鮮同樣也使用諺文。

1917年,法國廢除越南科舉,也一併廢除了漢字,並創制了一種拉丁化的越南文字——國語字。1945年,胡志明宣讀《獨立宣言》,並在憲法中規定,只有使用國語字才能參與越南政治。

1956年,中國公佈第一個簡化字總表,從此,繁體字退出中國歷史書寫舞臺。1976年,新加坡頒佈法令,將該國簡體字和中國統一。1981年,馬來西亞將漢字和中國簡化字統一。但,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臺灣、香港、澳門依舊還是繁體字。

國史

更重要的是朝鮮、越南的國史也是用漢字書寫的。712年,日本第一部國史——《古事記》,在天武天皇的主持下編纂完成,該書全部用漢字書寫,將日本沒有文字記載的神話、歷史、傳說、史詩全部囊括。

1145年,高麗仁宗時期,朝鮮第一部國史《三國史記》用文言文編纂完成,採用了中國紀傳體書寫方式,共計50卷。

越南最早的歷史文獻——李太祖所作的《遷都詔》,與黎文休的《大越史記》、潘孚先的《大越史記續編》、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都是用繁體漢字書寫。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文化復興

從這些國家國內講,他們的傳統文書、國史、文學古籍都是用繁體字書寫,不懂繁體字,就無法瞭解傳統文化。中國也是如此,一味廢除繁體字、文言文,就意味著和傳統古籍隔開了一條深溝,想跨過去必須得重新學。所以,越南、韓國又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出現了重新學習繁體漢字的思潮。1960年,韓國爆發四一九運動,要求恢復漢字。1972年,韓國收回漢字廢止宣言,並允許中高等學校可設立漢字選修課,私下教漢字的行為不被處罰。1998年,金大中頒佈《漢字復活宣言》。2011年,韓國小學重新開設漢字教程。至今,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姓名仍保留漢字。

1968年,朝鮮將漢文課程加入高中。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的高春灝語言學教授曾表示:“從語言學角度看,越南語使用羅馬字表記並不合適,捨棄了漢字和喃字,是對文化的損失”。2005年7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問中國,他說:“我們認為拉丁文字有一定便利,但同時也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十九世紀前我們的文學,年輕一代越來越看不懂。”

書法

至今,韓國、日本高層還以寫毛筆字、讀漢文為榮耀。安倍晉三曾舉辦個人書法展,有人評價“沈穩不拘泥,頓筆有力,但字有放無收,可見張揚霸道,筆觸中鋒不實邊鋒不齊,現心氣不沈,力有不逮”。

拋開文化傳統問題,廢除漢字最現實的問題是大量同音詞不能辨別。越南語因為有聲調並且把聲調拼寫出來,而且音系複雜,同音詞的情況不多,因此廢除漢字問題不大。但音系簡單,同音詞多的日語就需要保留漢字。並且假名的詞間不空格,如果沒有漢字幫助分清詞就是一團亂麻。韓國語也存在同音詞問題,因此在法律文件裡還是用漢字的。徹底廢除漢字的朝鮮也不得不因此把漢字詞儘量用固有詞代替。

"

長安、北京先後被譽為世界的中心,周邊國家及絲綢之路國家紛紛慕名而來,並將中國文化帶到他們的國家,並一步步漢化。古代中國對東亞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大化革新

日本是全盤漢化的一個國家。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詔書。模仿中國郡縣制,削弱諸侯和軍閥勢力;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地主旗下的私有奴隸收歸國家,平均劃分土地;稅制模仿中國改為租庸調製;模仿中國三省六部制;此外,從中國輸入佛教。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與明治維新同樣重要的改革——大化革新。

此後,日本還陸續引入唐朝建築風格,並將唐裝引入日本,演變為和服。唐朝時,日本人最喜歡的書是《白氏長慶集》。平成時期,日本人還以說漢語為時尚。但是,日本唯一沒有學習中國的是科舉,讓日本成為東亞各國中最尚武的國家。

科舉

科舉不僅僅在中國有。985年,朝鮮開始科舉,分文科、武科、雜科三種。1894年,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大力去除中國文化元素,強迫朝鮮王室廢除科舉,這就是歷史上甲午更章事件。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最初,越南最有文化的階層是佛教徒。1075年,越南李朝開科取士。從此,儒家思想開始輸入越南,儒生成為越南的文化階層。19世紀,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將法語、歐洲文化加入科舉考試內容。1918年,法國總督和越南國王共同宣佈,廢除科舉。

與之相應的是,朝鮮、越南各地均設有孔廟、太學,四書五經也是他們的考試內容,漢字也是他們的官方文字。韓國的成均館最早是朝鮮的太學,類似於中國的國子監,其中的明倫堂類似於中國的辟雍,正殿也叫大成殿。

漢字

漢字和典籍的輸出比科舉更細微,範圍更大,中國的繁體字不僅輸出到朝鮮、越南,還輸出到日本。相應的,這些國家也保持著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書寫習慣。為了解決本國發音與文字不同的問題,13世紀,越南出現字喃,字喃是一種變形的漢字,與中國的壯文相似度很高。1443年,朝鮮世宗創制新拼音文字——諺文。9世紀,日本加入假名。

在中國草書的影響下,9世紀的日本女性中間,流行一種類似草書的文字——平假名。隨著《源氏物語》的流行,日本男性也開始書寫假名。10世紀,又出現了片假名。從此,開始了漢字和假名相互配合書寫的習慣。甲午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抬頭,朝野提出了廢除漢字的訴求。1945年,美國接受日本,也試圖廢除漢字。最後,迫於全民的輿論壓力,不了了之。目前,漢字在日本不僅沒有廢除,還有強化的趨勢。日本官方要求,初中生要掌握1600個漢字,高中近3000個,大學生4000個漢字,每年還要進行三次漢字能力測試。雖然讀音不同,但是日本的漢字和中國文字意思是基本相相通的,不會日語的人,用文字也能進行部分溝通。

由於朝鮮百姓看不懂漢字,1443年,世宗按照朝鮮語創制了諺文,這是一種表音文字。但是,官方文字依然是漢字,諺文只是在民間流傳。日本佔領朝鮮後,中國沒落,在朝鮮強力推行日文,導致朝鮮民族自尊心抬頭。一方面,他們要擺脫日本的殖民化,另一方面,日文中含有大量漢字,所以,他們決定放棄日文、漢字,轉而使用諺文。1948年,韓國正式廢止漢字,使用諺文。北朝鮮同樣也使用諺文。

1917年,法國廢除越南科舉,也一併廢除了漢字,並創制了一種拉丁化的越南文字——國語字。1945年,胡志明宣讀《獨立宣言》,並在憲法中規定,只有使用國語字才能參與越南政治。

1956年,中國公佈第一個簡化字總表,從此,繁體字退出中國歷史書寫舞臺。1976年,新加坡頒佈法令,將該國簡體字和中國統一。1981年,馬來西亞將漢字和中國簡化字統一。但,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臺灣、香港、澳門依舊還是繁體字。

國史

更重要的是朝鮮、越南的國史也是用漢字書寫的。712年,日本第一部國史——《古事記》,在天武天皇的主持下編纂完成,該書全部用漢字書寫,將日本沒有文字記載的神話、歷史、傳說、史詩全部囊括。

1145年,高麗仁宗時期,朝鮮第一部國史《三國史記》用文言文編纂完成,採用了中國紀傳體書寫方式,共計50卷。

越南最早的歷史文獻——李太祖所作的《遷都詔》,與黎文休的《大越史記》、潘孚先的《大越史記續編》、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都是用繁體漢字書寫。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文化復興

從這些國家國內講,他們的傳統文書、國史、文學古籍都是用繁體字書寫,不懂繁體字,就無法瞭解傳統文化。中國也是如此,一味廢除繁體字、文言文,就意味著和傳統古籍隔開了一條深溝,想跨過去必須得重新學。所以,越南、韓國又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出現了重新學習繁體漢字的思潮。1960年,韓國爆發四一九運動,要求恢復漢字。1972年,韓國收回漢字廢止宣言,並允許中高等學校可設立漢字選修課,私下教漢字的行為不被處罰。1998年,金大中頒佈《漢字復活宣言》。2011年,韓國小學重新開設漢字教程。至今,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姓名仍保留漢字。

1968年,朝鮮將漢文課程加入高中。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的高春灝語言學教授曾表示:“從語言學角度看,越南語使用羅馬字表記並不合適,捨棄了漢字和喃字,是對文化的損失”。2005年7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問中國,他說:“我們認為拉丁文字有一定便利,但同時也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十九世紀前我們的文學,年輕一代越來越看不懂。”

書法

至今,韓國、日本高層還以寫毛筆字、讀漢文為榮耀。安倍晉三曾舉辦個人書法展,有人評價“沈穩不拘泥,頓筆有力,但字有放無收,可見張揚霸道,筆觸中鋒不實邊鋒不齊,現心氣不沈,力有不逮”。

拋開文化傳統問題,廢除漢字最現實的問題是大量同音詞不能辨別。越南語因為有聲調並且把聲調拼寫出來,而且音系複雜,同音詞的情況不多,因此廢除漢字問題不大。但音系簡單,同音詞多的日語就需要保留漢字。並且假名的詞間不空格,如果沒有漢字幫助分清詞就是一團亂麻。韓國語也存在同音詞問題,因此在法律文件裡還是用漢字的。徹底廢除漢字的朝鮮也不得不因此把漢字詞儘量用固有詞代替。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將韓語與日語對比,會發現去漢字化的程度並不一樣。日語中仍然保留了兩千個左右的漢字。不僅是因為日語中同音字遠比韓語要多:作為拼音文字,韓文元音和輔音的組合能發兩千多個音,而五十音圖涵蓋的音節太少,難以用音節表意。



"

長安、北京先後被譽為世界的中心,周邊國家及絲綢之路國家紛紛慕名而來,並將中國文化帶到他們的國家,並一步步漢化。古代中國對東亞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大化革新

日本是全盤漢化的一個國家。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詔書。模仿中國郡縣制,削弱諸侯和軍閥勢力;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地主旗下的私有奴隸收歸國家,平均劃分土地;稅制模仿中國改為租庸調製;模仿中國三省六部制;此外,從中國輸入佛教。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與明治維新同樣重要的改革——大化革新。

此後,日本還陸續引入唐朝建築風格,並將唐裝引入日本,演變為和服。唐朝時,日本人最喜歡的書是《白氏長慶集》。平成時期,日本人還以說漢語為時尚。但是,日本唯一沒有學習中國的是科舉,讓日本成為東亞各國中最尚武的國家。

科舉

科舉不僅僅在中國有。985年,朝鮮開始科舉,分文科、武科、雜科三種。1894年,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大力去除中國文化元素,強迫朝鮮王室廢除科舉,這就是歷史上甲午更章事件。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最初,越南最有文化的階層是佛教徒。1075年,越南李朝開科取士。從此,儒家思想開始輸入越南,儒生成為越南的文化階層。19世紀,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將法語、歐洲文化加入科舉考試內容。1918年,法國總督和越南國王共同宣佈,廢除科舉。

與之相應的是,朝鮮、越南各地均設有孔廟、太學,四書五經也是他們的考試內容,漢字也是他們的官方文字。韓國的成均館最早是朝鮮的太學,類似於中國的國子監,其中的明倫堂類似於中國的辟雍,正殿也叫大成殿。

漢字

漢字和典籍的輸出比科舉更細微,範圍更大,中國的繁體字不僅輸出到朝鮮、越南,還輸出到日本。相應的,這些國家也保持著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書寫習慣。為了解決本國發音與文字不同的問題,13世紀,越南出現字喃,字喃是一種變形的漢字,與中國的壯文相似度很高。1443年,朝鮮世宗創制新拼音文字——諺文。9世紀,日本加入假名。

在中國草書的影響下,9世紀的日本女性中間,流行一種類似草書的文字——平假名。隨著《源氏物語》的流行,日本男性也開始書寫假名。10世紀,又出現了片假名。從此,開始了漢字和假名相互配合書寫的習慣。甲午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抬頭,朝野提出了廢除漢字的訴求。1945年,美國接受日本,也試圖廢除漢字。最後,迫於全民的輿論壓力,不了了之。目前,漢字在日本不僅沒有廢除,還有強化的趨勢。日本官方要求,初中生要掌握1600個漢字,高中近3000個,大學生4000個漢字,每年還要進行三次漢字能力測試。雖然讀音不同,但是日本的漢字和中國文字意思是基本相相通的,不會日語的人,用文字也能進行部分溝通。

由於朝鮮百姓看不懂漢字,1443年,世宗按照朝鮮語創制了諺文,這是一種表音文字。但是,官方文字依然是漢字,諺文只是在民間流傳。日本佔領朝鮮後,中國沒落,在朝鮮強力推行日文,導致朝鮮民族自尊心抬頭。一方面,他們要擺脫日本的殖民化,另一方面,日文中含有大量漢字,所以,他們決定放棄日文、漢字,轉而使用諺文。1948年,韓國正式廢止漢字,使用諺文。北朝鮮同樣也使用諺文。

1917年,法國廢除越南科舉,也一併廢除了漢字,並創制了一種拉丁化的越南文字——國語字。1945年,胡志明宣讀《獨立宣言》,並在憲法中規定,只有使用國語字才能參與越南政治。

1956年,中國公佈第一個簡化字總表,從此,繁體字退出中國歷史書寫舞臺。1976年,新加坡頒佈法令,將該國簡體字和中國統一。1981年,馬來西亞將漢字和中國簡化字統一。但,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臺灣、香港、澳門依舊還是繁體字。

國史

更重要的是朝鮮、越南的國史也是用漢字書寫的。712年,日本第一部國史——《古事記》,在天武天皇的主持下編纂完成,該書全部用漢字書寫,將日本沒有文字記載的神話、歷史、傳說、史詩全部囊括。

1145年,高麗仁宗時期,朝鮮第一部國史《三國史記》用文言文編纂完成,採用了中國紀傳體書寫方式,共計50卷。

越南最早的歷史文獻——李太祖所作的《遷都詔》,與黎文休的《大越史記》、潘孚先的《大越史記續編》、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都是用繁體漢字書寫。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文化復興

從這些國家國內講,他們的傳統文書、國史、文學古籍都是用繁體字書寫,不懂繁體字,就無法瞭解傳統文化。中國也是如此,一味廢除繁體字、文言文,就意味著和傳統古籍隔開了一條深溝,想跨過去必須得重新學。所以,越南、韓國又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出現了重新學習繁體漢字的思潮。1960年,韓國爆發四一九運動,要求恢復漢字。1972年,韓國收回漢字廢止宣言,並允許中高等學校可設立漢字選修課,私下教漢字的行為不被處罰。1998年,金大中頒佈《漢字復活宣言》。2011年,韓國小學重新開設漢字教程。至今,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姓名仍保留漢字。

1968年,朝鮮將漢文課程加入高中。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的高春灝語言學教授曾表示:“從語言學角度看,越南語使用羅馬字表記並不合適,捨棄了漢字和喃字,是對文化的損失”。2005年7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問中國,他說:“我們認為拉丁文字有一定便利,但同時也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十九世紀前我們的文學,年輕一代越來越看不懂。”

書法

至今,韓國、日本高層還以寫毛筆字、讀漢文為榮耀。安倍晉三曾舉辦個人書法展,有人評價“沈穩不拘泥,頓筆有力,但字有放無收,可見張揚霸道,筆觸中鋒不實邊鋒不齊,現心氣不沈,力有不逮”。

拋開文化傳統問題,廢除漢字最現實的問題是大量同音詞不能辨別。越南語因為有聲調並且把聲調拼寫出來,而且音系複雜,同音詞的情況不多,因此廢除漢字問題不大。但音系簡單,同音詞多的日語就需要保留漢字。並且假名的詞間不空格,如果沒有漢字幫助分清詞就是一團亂麻。韓國語也存在同音詞問題,因此在法律文件裡還是用漢字的。徹底廢除漢字的朝鮮也不得不因此把漢字詞儘量用固有詞代替。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將韓語與日語對比,會發現去漢字化的程度並不一樣。日語中仍然保留了兩千個左右的漢字。不僅是因為日語中同音字遠比韓語要多:作為拼音文字,韓文元音和輔音的組合能發兩千多個音,而五十音圖涵蓋的音節太少,難以用音節表意。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在日本,漢字廢止運動由明治維新時期開始。由前島密的上書“御請廢止漢學之義”開啟的廢除漢字的呼聲,在知識界幾乎已經達成了“廢除漢字”或“削減漢字”的共識,並逐漸具體化為一系列文字改革的實驗。漢字在日本被稱為真名,而日語的表音文字也被稱為“假名”:假名主要分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即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表達意義的文字。在摻雜著民族主義的文明開化的風潮下,當時真名與假名原在日本是兩套並行不悖的語言系統,開始漸漸被假名代替。這麼一來,漢字就不斷減少、縮小使用範圍。


"

長安、北京先後被譽為世界的中心,周邊國家及絲綢之路國家紛紛慕名而來,並將中國文化帶到他們的國家,並一步步漢化。古代中國對東亞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大化革新

日本是全盤漢化的一個國家。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詔書。模仿中國郡縣制,削弱諸侯和軍閥勢力;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地主旗下的私有奴隸收歸國家,平均劃分土地;稅制模仿中國改為租庸調製;模仿中國三省六部制;此外,從中國輸入佛教。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與明治維新同樣重要的改革——大化革新。

此後,日本還陸續引入唐朝建築風格,並將唐裝引入日本,演變為和服。唐朝時,日本人最喜歡的書是《白氏長慶集》。平成時期,日本人還以說漢語為時尚。但是,日本唯一沒有學習中國的是科舉,讓日本成為東亞各國中最尚武的國家。

科舉

科舉不僅僅在中國有。985年,朝鮮開始科舉,分文科、武科、雜科三種。1894年,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大力去除中國文化元素,強迫朝鮮王室廢除科舉,這就是歷史上甲午更章事件。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最初,越南最有文化的階層是佛教徒。1075年,越南李朝開科取士。從此,儒家思想開始輸入越南,儒生成為越南的文化階層。19世紀,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將法語、歐洲文化加入科舉考試內容。1918年,法國總督和越南國王共同宣佈,廢除科舉。

與之相應的是,朝鮮、越南各地均設有孔廟、太學,四書五經也是他們的考試內容,漢字也是他們的官方文字。韓國的成均館最早是朝鮮的太學,類似於中國的國子監,其中的明倫堂類似於中國的辟雍,正殿也叫大成殿。

漢字

漢字和典籍的輸出比科舉更細微,範圍更大,中國的繁體字不僅輸出到朝鮮、越南,還輸出到日本。相應的,這些國家也保持著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書寫習慣。為了解決本國發音與文字不同的問題,13世紀,越南出現字喃,字喃是一種變形的漢字,與中國的壯文相似度很高。1443年,朝鮮世宗創制新拼音文字——諺文。9世紀,日本加入假名。

在中國草書的影響下,9世紀的日本女性中間,流行一種類似草書的文字——平假名。隨著《源氏物語》的流行,日本男性也開始書寫假名。10世紀,又出現了片假名。從此,開始了漢字和假名相互配合書寫的習慣。甲午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抬頭,朝野提出了廢除漢字的訴求。1945年,美國接受日本,也試圖廢除漢字。最後,迫於全民的輿論壓力,不了了之。目前,漢字在日本不僅沒有廢除,還有強化的趨勢。日本官方要求,初中生要掌握1600個漢字,高中近3000個,大學生4000個漢字,每年還要進行三次漢字能力測試。雖然讀音不同,但是日本的漢字和中國文字意思是基本相相通的,不會日語的人,用文字也能進行部分溝通。

由於朝鮮百姓看不懂漢字,1443年,世宗按照朝鮮語創制了諺文,這是一種表音文字。但是,官方文字依然是漢字,諺文只是在民間流傳。日本佔領朝鮮後,中國沒落,在朝鮮強力推行日文,導致朝鮮民族自尊心抬頭。一方面,他們要擺脫日本的殖民化,另一方面,日文中含有大量漢字,所以,他們決定放棄日文、漢字,轉而使用諺文。1948年,韓國正式廢止漢字,使用諺文。北朝鮮同樣也使用諺文。

1917年,法國廢除越南科舉,也一併廢除了漢字,並創制了一種拉丁化的越南文字——國語字。1945年,胡志明宣讀《獨立宣言》,並在憲法中規定,只有使用國語字才能參與越南政治。

1956年,中國公佈第一個簡化字總表,從此,繁體字退出中國歷史書寫舞臺。1976年,新加坡頒佈法令,將該國簡體字和中國統一。1981年,馬來西亞將漢字和中國簡化字統一。但,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臺灣、香港、澳門依舊還是繁體字。

國史

更重要的是朝鮮、越南的國史也是用漢字書寫的。712年,日本第一部國史——《古事記》,在天武天皇的主持下編纂完成,該書全部用漢字書寫,將日本沒有文字記載的神話、歷史、傳說、史詩全部囊括。

1145年,高麗仁宗時期,朝鮮第一部國史《三國史記》用文言文編纂完成,採用了中國紀傳體書寫方式,共計50卷。

越南最早的歷史文獻——李太祖所作的《遷都詔》,與黎文休的《大越史記》、潘孚先的《大越史記續編》、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都是用繁體漢字書寫。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文化復興

從這些國家國內講,他們的傳統文書、國史、文學古籍都是用繁體字書寫,不懂繁體字,就無法瞭解傳統文化。中國也是如此,一味廢除繁體字、文言文,就意味著和傳統古籍隔開了一條深溝,想跨過去必須得重新學。所以,越南、韓國又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出現了重新學習繁體漢字的思潮。1960年,韓國爆發四一九運動,要求恢復漢字。1972年,韓國收回漢字廢止宣言,並允許中高等學校可設立漢字選修課,私下教漢字的行為不被處罰。1998年,金大中頒佈《漢字復活宣言》。2011年,韓國小學重新開設漢字教程。至今,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姓名仍保留漢字。

1968年,朝鮮將漢文課程加入高中。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的高春灝語言學教授曾表示:“從語言學角度看,越南語使用羅馬字表記並不合適,捨棄了漢字和喃字,是對文化的損失”。2005年7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問中國,他說:“我們認為拉丁文字有一定便利,但同時也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十九世紀前我們的文學,年輕一代越來越看不懂。”

書法

至今,韓國、日本高層還以寫毛筆字、讀漢文為榮耀。安倍晉三曾舉辦個人書法展,有人評價“沈穩不拘泥,頓筆有力,但字有放無收,可見張揚霸道,筆觸中鋒不實邊鋒不齊,現心氣不沈,力有不逮”。

拋開文化傳統問題,廢除漢字最現實的問題是大量同音詞不能辨別。越南語因為有聲調並且把聲調拼寫出來,而且音系複雜,同音詞的情況不多,因此廢除漢字問題不大。但音系簡單,同音詞多的日語就需要保留漢字。並且假名的詞間不空格,如果沒有漢字幫助分清詞就是一團亂麻。韓國語也存在同音詞問題,因此在法律文件裡還是用漢字的。徹底廢除漢字的朝鮮也不得不因此把漢字詞儘量用固有詞代替。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將韓語與日語對比,會發現去漢字化的程度並不一樣。日語中仍然保留了兩千個左右的漢字。不僅是因為日語中同音字遠比韓語要多:作為拼音文字,韓文元音和輔音的組合能發兩千多個音,而五十音圖涵蓋的音節太少,難以用音節表意。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在日本,漢字廢止運動由明治維新時期開始。由前島密的上書“御請廢止漢學之義”開啟的廢除漢字的呼聲,在知識界幾乎已經達成了“廢除漢字”或“削減漢字”的共識,並逐漸具體化為一系列文字改革的實驗。漢字在日本被稱為真名,而日語的表音文字也被稱為“假名”:假名主要分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即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表達意義的文字。在摻雜著民族主義的文明開化的風潮下,當時真名與假名原在日本是兩套並行不悖的語言系統,開始漸漸被假名代替。這麼一來,漢字就不斷減少、縮小使用範圍。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畢竟在近代時期,日本是第一個被捅破家門的,遭到西方入侵之後,明治天皇進行了明治維新,開始大量的接受西方先進文化以及科學技術。現在漢語圈,不管是中國日本韓國,都在用的很多詞語。什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經濟,科學,數學,化學,生物,物理,自然,災難,火災水災,警察 等等全都是日本創造的詞彙。


"

長安、北京先後被譽為世界的中心,周邊國家及絲綢之路國家紛紛慕名而來,並將中國文化帶到他們的國家,並一步步漢化。古代中國對東亞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大化革新

日本是全盤漢化的一個國家。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詔書。模仿中國郡縣制,削弱諸侯和軍閥勢力;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地主旗下的私有奴隸收歸國家,平均劃分土地;稅制模仿中國改為租庸調製;模仿中國三省六部制;此外,從中國輸入佛教。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與明治維新同樣重要的改革——大化革新。

此後,日本還陸續引入唐朝建築風格,並將唐裝引入日本,演變為和服。唐朝時,日本人最喜歡的書是《白氏長慶集》。平成時期,日本人還以說漢語為時尚。但是,日本唯一沒有學習中國的是科舉,讓日本成為東亞各國中最尚武的國家。

科舉

科舉不僅僅在中國有。985年,朝鮮開始科舉,分文科、武科、雜科三種。1894年,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大力去除中國文化元素,強迫朝鮮王室廢除科舉,這就是歷史上甲午更章事件。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最初,越南最有文化的階層是佛教徒。1075年,越南李朝開科取士。從此,儒家思想開始輸入越南,儒生成為越南的文化階層。19世紀,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將法語、歐洲文化加入科舉考試內容。1918年,法國總督和越南國王共同宣佈,廢除科舉。

與之相應的是,朝鮮、越南各地均設有孔廟、太學,四書五經也是他們的考試內容,漢字也是他們的官方文字。韓國的成均館最早是朝鮮的太學,類似於中國的國子監,其中的明倫堂類似於中國的辟雍,正殿也叫大成殿。

漢字

漢字和典籍的輸出比科舉更細微,範圍更大,中國的繁體字不僅輸出到朝鮮、越南,還輸出到日本。相應的,這些國家也保持著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書寫習慣。為了解決本國發音與文字不同的問題,13世紀,越南出現字喃,字喃是一種變形的漢字,與中國的壯文相似度很高。1443年,朝鮮世宗創制新拼音文字——諺文。9世紀,日本加入假名。

在中國草書的影響下,9世紀的日本女性中間,流行一種類似草書的文字——平假名。隨著《源氏物語》的流行,日本男性也開始書寫假名。10世紀,又出現了片假名。從此,開始了漢字和假名相互配合書寫的習慣。甲午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抬頭,朝野提出了廢除漢字的訴求。1945年,美國接受日本,也試圖廢除漢字。最後,迫於全民的輿論壓力,不了了之。目前,漢字在日本不僅沒有廢除,還有強化的趨勢。日本官方要求,初中生要掌握1600個漢字,高中近3000個,大學生4000個漢字,每年還要進行三次漢字能力測試。雖然讀音不同,但是日本的漢字和中國文字意思是基本相相通的,不會日語的人,用文字也能進行部分溝通。

由於朝鮮百姓看不懂漢字,1443年,世宗按照朝鮮語創制了諺文,這是一種表音文字。但是,官方文字依然是漢字,諺文只是在民間流傳。日本佔領朝鮮後,中國沒落,在朝鮮強力推行日文,導致朝鮮民族自尊心抬頭。一方面,他們要擺脫日本的殖民化,另一方面,日文中含有大量漢字,所以,他們決定放棄日文、漢字,轉而使用諺文。1948年,韓國正式廢止漢字,使用諺文。北朝鮮同樣也使用諺文。

1917年,法國廢除越南科舉,也一併廢除了漢字,並創制了一種拉丁化的越南文字——國語字。1945年,胡志明宣讀《獨立宣言》,並在憲法中規定,只有使用國語字才能參與越南政治。

1956年,中國公佈第一個簡化字總表,從此,繁體字退出中國歷史書寫舞臺。1976年,新加坡頒佈法令,將該國簡體字和中國統一。1981年,馬來西亞將漢字和中國簡化字統一。但,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臺灣、香港、澳門依舊還是繁體字。

國史

更重要的是朝鮮、越南的國史也是用漢字書寫的。712年,日本第一部國史——《古事記》,在天武天皇的主持下編纂完成,該書全部用漢字書寫,將日本沒有文字記載的神話、歷史、傳說、史詩全部囊括。

1145年,高麗仁宗時期,朝鮮第一部國史《三國史記》用文言文編纂完成,採用了中國紀傳體書寫方式,共計50卷。

越南最早的歷史文獻——李太祖所作的《遷都詔》,與黎文休的《大越史記》、潘孚先的《大越史記續編》、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都是用繁體漢字書寫。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文化復興

從這些國家國內講,他們的傳統文書、國史、文學古籍都是用繁體字書寫,不懂繁體字,就無法瞭解傳統文化。中國也是如此,一味廢除繁體字、文言文,就意味著和傳統古籍隔開了一條深溝,想跨過去必須得重新學。所以,越南、韓國又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出現了重新學習繁體漢字的思潮。1960年,韓國爆發四一九運動,要求恢復漢字。1972年,韓國收回漢字廢止宣言,並允許中高等學校可設立漢字選修課,私下教漢字的行為不被處罰。1998年,金大中頒佈《漢字復活宣言》。2011年,韓國小學重新開設漢字教程。至今,韓國人身份證上的姓名仍保留漢字。

1968年,朝鮮將漢文課程加入高中。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的高春灝語言學教授曾表示:“從語言學角度看,越南語使用羅馬字表記並不合適,捨棄了漢字和喃字,是對文化的損失”。2005年7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問中國,他說:“我們認為拉丁文字有一定便利,但同時也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十九世紀前我們的文學,年輕一代越來越看不懂。”

書法

至今,韓國、日本高層還以寫毛筆字、讀漢文為榮耀。安倍晉三曾舉辦個人書法展,有人評價“沈穩不拘泥,頓筆有力,但字有放無收,可見張揚霸道,筆觸中鋒不實邊鋒不齊,現心氣不沈,力有不逮”。

拋開文化傳統問題,廢除漢字最現實的問題是大量同音詞不能辨別。越南語因為有聲調並且把聲調拼寫出來,而且音系複雜,同音詞的情況不多,因此廢除漢字問題不大。但音系簡單,同音詞多的日語就需要保留漢字。並且假名的詞間不空格,如果沒有漢字幫助分清詞就是一團亂麻。韓國語也存在同音詞問題,因此在法律文件裡還是用漢字的。徹底廢除漢字的朝鮮也不得不因此把漢字詞儘量用固有詞代替。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將韓語與日語對比,會發現去漢字化的程度並不一樣。日語中仍然保留了兩千個左右的漢字。不僅是因為日語中同音字遠比韓語要多:作為拼音文字,韓文元音和輔音的組合能發兩千多個音,而五十音圖涵蓋的音節太少,難以用音節表意。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在日本,漢字廢止運動由明治維新時期開始。由前島密的上書“御請廢止漢學之義”開啟的廢除漢字的呼聲,在知識界幾乎已經達成了“廢除漢字”或“削減漢字”的共識,並逐漸具體化為一系列文字改革的實驗。漢字在日本被稱為真名,而日語的表音文字也被稱為“假名”:假名主要分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即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表達意義的文字。在摻雜著民族主義的文明開化的風潮下,當時真名與假名原在日本是兩套並行不悖的語言系統,開始漸漸被假名代替。這麼一來,漢字就不斷減少、縮小使用範圍。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畢竟在近代時期,日本是第一個被捅破家門的,遭到西方入侵之後,明治天皇進行了明治維新,開始大量的接受西方先進文化以及科學技術。現在漢語圈,不管是中國日本韓國,都在用的很多詞語。什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經濟,科學,數學,化學,生物,物理,自然,災難,火災水災,警察 等等全都是日本創造的詞彙。


東亞國家廢除漢字運動中,為何日本沒有成功?



其實,廢除漢字還與近代東亞的民族主義運動有關。。越南、朝鮮、韓國和日本這些漢字文化圈內的國家,在建立現代性的民族國家的過程中,民族主義和文字中對於“言文一致”的追求是不可分離的。民族主義的發展,正可以體現在漢字文化圈裡,廢除或改革漢字,採用本民族表音文字的運動。民族主義和文字中對於“言文一致”的追求是不可分離的。在這種脈絡的延展下,漢字的“正統性”被動搖,並且開始一點點瓦解。

來源:歐美思教育 作者: 翡冷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