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旺秦淮

聲明:德旺秦淮原創,抄襲必究

說起日本浪人,我們好像不陌生,文學作品和影視中有很多日本浪人的形象。我們腦海中馬上會浮現出手持東洋刀在中國燒殺搶掠的倭寇形象,或者近代在中國趾高氣揚、耀武揚威,要找中國人比武的形象。那麼,這些是真實的日本浪人形象嗎?真實的日本浪人又是怎樣的呢?本期日本浪人主題我們要從日本不同的歷史時期來分析。

日本浪人到底是什麼?

古代日本的“浪人”

一、古代日本的“浪人”

古代日本雖然小國林立,但是其傳統疆域僅限本州、四國、九州三個大島,北海道是蝦夷人的領土,直到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才強行侵佔北海道,變為其領土,由此日本領土由三大島變為四大島,因此日本傳統文化也僅限於本州、四國、九州三個大島。浪人原本意思是離開自己戶籍所在地到其他小國流浪的一類人,也稱作“浮浪”。

日本浪人到底是什麼?

鎌倉時代浪人

二、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的浪人

這一時期浪人所指範圍縮小到專指武士人群中失去領地、藩主,經濟上沒有依靠的人。日本社會階層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就是指武士,他們處於社會的最高層,包括高級武士和中下級武士。武士以自己的階層為榮耀,忠心保護領主(也就是大名)的安全,並從領主那裡獲得俸祿。武士所遵守的道德是“忠君、節義、勇武”,如果領主被殺或失去領地,這些武士一般不會選擇新的主人,就暫時處於流浪狀態,直至他們找到主人為止。另一個背景是這時期小規模戰亂不斷,各處大名需要的是真正能戰鬥的士兵,武士選擇新主人的機會就相應變少。這樣一來,沒有領主就意味著沒有俸祿,武士階層除了戰鬥和保護主人,沒有其他長處,又不能降低身份去經商,失去經濟保障的這群武士就發展成為浪人。他們經常結黨偷盜、製造混亂,變為日本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這時期的浪人意思與“浮浪”意思接近。到室町時代末期,因浪人犯罪後坐牢又出現了“牢人”一詞。(在日語中“浪人”和“牢人”發音相同,都讀作“ろうにん”,所以在這裡“牢人”一詞屬於一語雙關。

日本浪人到底是什麼?

戰國時代浪人

三、戰國時代(1467—1585年)的浪人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一個大小合戰不斷髮生的時期,戰亂導致人口喪失嚴重,這一時期即使領主被殺成為浪人,再次獲得職位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且他們還崇尚用實力說話,武士與領主的主從關係並不緊密。如果不滿領主所給的俸祿,可以隨時離開,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領主,甚至普通武士也可以憑藉自己實力變為大名。比如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藤堂高虎一生共換過10個領主,最後自己還憑實力成為伊勢津藩的第一代藩主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三島後,大規模戰亂逐漸平息,領主不再需要人數龐大的武士家臣。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上位,關原合戰(關原之役)後大批領主遭到打擊,領地規模和收入都降低了,領主養不了過多的閒人,於是又產生了一大批浪人。

日本浪人到底是什麼?

江戶時代的浪人

四、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的浪人

進入江戶時代,浪人群體又有了新變化。一方面,由於德川家康結束了戰國時代的混亂局面,日本政局趨於穩定,各領主對武士人數的需求降低,出現了武士過剩的局面;另一方面,德川家康又推出了一系列針對大名的政策,特別是原本屬於豐臣秀吉的外樣大名遭到嚴重的打擊,不僅大名的名分被廢除而且後代也無法繼承身份,大名數量的減少直接導致大批武士無領主可以依附。在這兩種因素的影響下,一大批武士“失業”發展成為浪人。幕府視浪人為巨大威脅,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如限制居住、流放郊外、不再任用官職等。1633年至1639年,幕府先後5次頒佈鎖國令,開始推行閉關鎖國政策,禁止朱印船貿易(對外貿易)和對外交通。這對於浪人來說有兩方面的影響:一是限制了浪人出海成為倭寇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和東南亞等地的數量;二是留在國外的日本浪人無法返回日本製造混亂。

到了江戶末期,浪人積極參與政治運動,尤其是明治維新時期,這些中下級武士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段時間內出現了兩種情況:一是部分武士思想發生轉變,出現了很多崇尚自由,自動脫離領主的人,自動成為浪人;二是由於江戶末期,日本身份制被迫放開,一些小工商業者或普通百姓等非武士階層喜歡“苗字帶刀”,自稱浪人,浪人的群體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明治維新後,“士農工商”四個階層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四民平等”的政策,浪人的身份也就消失了。

日本浪人到底是什麼?

當然,明治中後期開始,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步伐,這些已經被廢除的武士階層,闖入朝鮮和中國耀武揚威,欺凌當地百姓,日本習慣上也稱之為“浪人”。

日本浪人到底是什麼?

五、日本現代社會中的“浪人”稱謂

雖然從明治時期開始,浪人作為一個群體已經消失,但是日本現代社會仍然存在“浪人”的稱謂,比如日本高中生沒有考上大學(日本與中國不同,沒有全國統一的高考),計劃第二年繼續考大學時,就會在一些培訓學校或預備學校複習備考,這段時間就稱為“浪人時期”。第一年沒考上大學的人稱為“一浪”,第二年沒考上大學的稱為“二浪”,以此類推。

除此之外,在就業考試、各種資格考試中沒有通過考試,備戰第二次、第三次考試的人也會被稱為“浪人”。有趣的是,暫時離開工作崗位一段時間的人也被稱作“浪人”,當然現代日本社會的“浪人”只是歷史上浪人的衍生意思,這也是我們瞭解日本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參引文獻:

1.片島武矩:《赤穗義臣傳》(日本歷史文庫),集文館,1913年。

2.長崎市教育會:《維新長期》,長崎市教育會, 1941年。

3.高須梅溪:《江戸時代興隆期》(國民日本史第10編),早稲田大學出版部,1922年。

4.大村弼八郎:《清正實記》,島鮮堂, 1886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