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日本的廁所,被很多國人當成世界上最好的廁所。

不信?看看多少人跑去日本買馬桶圈就知道了(雖然多數實際都是浙江製造)。

日本的廁所,以其乾淨衛生著稱,而日本人,也以有潔癖而著稱。

那麼日本廁所的發展史是怎麼樣的?又和國民性有什麼關係呢?

日本人不是一開始就有潔癖的,古代日本廁所發展遠遠落後於中國。

民國時期很多到中國的日本人,看到有中國人隨地大小便,都能扯到什麼中日的國民性上,把中國人批判一番。

其實啊,中國早在夏商周時期就有公廁了,稱為“路廁”。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中國古代廁所的樣子

而日本在宋代之前,平民中都沒有普及廁所,那他們怎麼大小便的呢?

還能怎麼辦,蹲著唄。

日本目前流傳下來的大量古畫中看,古代日本百姓是隨地大小便的。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比如這幅12世紀後期的《餓鬼草紙》圖,一般認為反映了平安京中的衚衕裡,正在排便的平民們。

當時就算是在大城市,一般平民也很少有廁所。

當然,比這早個幾百年的時代,日本貴族就有了廁所,甚至有了下水道,有了馬桶,就算自己不發明,至少也懂得從大陸傳過來啊。

但貴族不能代表日本整體的水平,多數日本平民滿足於隨地大小便,並沒有表現出日本民族有潔癖的特徵。

可能有人要問了,中國人沒潔癖是因為中國缺水,日本水資源那麼豐富,難道不會利用一下麼?

這麼問就問到點子上了,日本平民最早的廁所,可能真的與水有關。

日語裡“廁”這個字,念做kawaya,是“河屋”的讀音,日本最早的廁所,就是建在小河上面的屋子,排洩物直接流到河裡,由河水沖走,乾淨、方便,豈不美哉?

但河水下游的居民,肯定不這麼想。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河邊的廁所,大概就是個這樣子

日本沒有河的地方,早期的廁所就是挖一個坑而已,當然,中國農村過去經常也這麼幹。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日本現存最早的廁所——東福寺百雪隱

同樣的,日本在數百年前的近世,逐漸也普及了糞肥,於是廁所也隨之普遍。在江戶時期,廁所集中起來的排洩物,專門有商人上門收,並向農民販賣,和中國的收糞商是一樣一樣的。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江戶時代的廁所,糞滿則溢

這樣說下來,近代之前日本廁所和中國廁所區別不大,也都算不上乾淨。

廁所衛生給日本人的優越感,來自於其近代對廁所的改造。

“洗手間”與抽水馬桶,被當做步入文明的標誌

進入二十世紀後,日本逐漸普及洗手間概念。

洗手間,是指上廁所後,廁所旁有專門的用來吸收的水盆或者其他器具,便後洗手,成為日本普遍的民族習慣,洗手間,日語“御手洗”,也就成了乾淨衛生的廁所的代名詞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在明治維新後學習西方的浪潮中,廁所,是日本學習西方的重要方面,坐式抽水馬桶(坐便器),也隨著西方建築一起傳入日本。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明治時期傳入的歐洲坐便器

1904年起,日本陶器合名會社率先根據日本傳統的馬桶樣式,製造日本式的蹲式抽水馬桶(蹲便器)。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明治時期的蹲便器

接下來的幾十年,是二種不同風格,代表著不同人生觀念的便器競爭的年代。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開始大規模興建所謂“團地”的近代集中式住宅,隨之配備了大量的抽水馬桶,抽水馬桶隨之在日本民間迅速普及,但日本人優先選擇的,是日式蹲便器,要完美駕馭這種便器,強健的小腿肌肉必不可缺,這也迎合了追求鍛鍊身心的軍國主義理念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保持這一姿勢半小時,做蹲便器的王者!

有了軍國主義的抽水馬桶,自然少不了軍國主義的思想意識,日本人到中國看到旱廁,有了心理上深厚的優越感,中國人國民性骯髒而不知進取,日本人國民性乾淨而向上,這樣的說法也在日本傳了開來。

但其實在當時的日本農村,照樣用的是旱廁,照樣把排洩物用來種菜。

改變這一切的,是日本戰敗後進入日本的美國大兵。

美國大兵鍾愛沙拉,沙拉必須用新鮮蔬菜來做,從美國運來蔬菜是不現實的。

但美國大兵用日本蔬菜做沙拉時,得知日本的蔬菜都是用糞尿澆灌出來的,立即沒了胃口,並要求日本政府頒下命令,以後種菜必須用化學肥料。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那剩下的糞尿怎麼辦呢?

日本民族在此,並沒有表現出有潔癖的樣子,他們認為,既然日本四面環海,最快捷的處理辦法,是把糞尿直接扔到海里,於是一度日本大量海灘旁邊,全是黃色的海浪和不可名狀的味道……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現代日本憤怒聲討,海里的尿都是韓國人尿的!

後來,由於國際條約禁止將糞尿扔進海洋,日本政府開始大量補貼下水道的建設,在包括農村在內的地區,普及抽水馬桶和糞尿處理設施。

一直到2000年,日本也只有60%的人口,使用著連接下水道的抽水馬桶,還沒有鋪設下水道的地區,日本政府發放補助金,建設處理排洩物的淨化槽。

但客觀地說,就是在二十世紀,尤其是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廁所衛生事業迅速發展,遠遠超過了我們中國,這不光表現在廁所有紙,沒味這樣的細節,還直接表現於廁所的設備上。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這個圖是今日頭條圖庫裡的,我是無辜的

大家搶購的日本馬桶圈是這麼來的

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企業就大量生產西洋式的坐便器,尤其是利用日本在陶瓷方面的技術優勢,大批生產陶瓷馬桶出口歐美,賺取外匯。

而日本人自己用的馬桶,多數是這種簡單的蹲便器,這種馬桶不僅符合日本“傳統”,而且省水、乾淨,成本也相對較低,深得日本人民喜愛。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這種馬桶背後的痛,每一個便祕患者都懂。

隨著戰後日本經濟的高度發展,日本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便祕患者也越來越多。

而且日本式的蹲便器密封度不強,上廁所時如果上衣太長,容易垂下去粘上大便。

經過日本領導們的深思熟慮,最終拍板決定,新修的集體住宅,全部用坐便器,要普及坐便器!

1959年起,日本集中式住宅開始普遍採用坐便器,替代原有的蹲便器。

飽暖思淫慾,日本廁所滿足了腳不麻的基本需求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先進經驗。

在美國,有一種治療痔瘡的馬桶圈,可以在大便結束後噴射溫水來清潔,這種先進經驗在1964年被引進日本,當成供普通大眾享受的商品,1969年,日本人還給這種噴水馬桶圈加上了加溫功能。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然而,當時這種高級馬桶圈,並沒有在日本普及。

原因一是貴,一般人買不起。

二是水溫不穩定,按下衝水按鈕的一刻,誰也不知道衝向自己菊花的,是20度的涼水,還是80度的熱水,出現了慘遭燒傷的多起案例

但1980年,東陶(TOTO)公司開發了一款劃時代的坐便器,可以調節沖水的水溫,甚至調節力度的大小,手法老道,質量上乘。這款坐便器在三十年間銷售三千萬臺,成為日本國民商品。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電子化,智能化,是1980年版馬桶圈的賣點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展開了圍繞廁所衛生的廣泛宣傳,日本的廁所設備,越來越先進,越來越衛生,廁所,逐漸在各國人民心目中,成為最能代表日本社會發展水平的體現。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對自家的設備充滿信心

2010年後,日本坐便器這個神器也被我國大媽們發現,中國,也隨即成為日本坐便器最大出口國,據統計,僅東陶(TOTO)一家公司,每年就向中國出口超過100萬臺坐便器

日本廁所發展小史

風水輪流轉,哪個民族有了更好的衛生條件,都會享受乾淨帶來的愉悅。廁所的發展水平,能代表一個社會的發展水準,卻不能代表一個民族的國民性。

當然,如果把廁所這個最髒的地方,都能弄得無比干淨,那麼解決食品衛生這個應該乾淨地方的問題,也應該為期不遠了吧

參考資料:

山路茂則「昭和 30 年代のトイレ事情」、大阪観光大學観光學研究所報『観光&ツーリズム』第 20 號

森田英樹「日本のトイレ発達史」、『浄化槽 』(通號 341)、 2004年9月。

トイレ博物館のホームページ

日本レストルーム工業會のホームページ トイレナビ

TOTOのウェブサイ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