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公司最貴的員工都是哪些?

一、沒有意志力的人

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公司的團隊是經過淬鍊而凝聚下的,只有經過磨難忍受住歷練而留下的團隊,才決定了公司以後能走得更遠。我剛創立凱恩時,公司一度發展到了幾十名員工,可經過不斷的歷練與考驗,陸續有人離開,有一段時間公司一度只剩下了5名員工。可正是這僅存的5名員工,竟然創造出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價值。公司濫竽充數的人太多,80%的價值由20%的員工創造,對公司真正有價值的正是這樣的一小部分人。

二、沒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這個詞很簡單,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有責任。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了,不讓領導煩神,這就是對公司最大貢獻。

主管在做正式員工的事情,經理在做主管的事情,總監在做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在做總監的事情,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事情。如果有一環的責任人沒有盡責,就會引發公司管理上的多米諾效應。

責任就是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

三、沒有危機感的人

危機感是第一生產力。

鳳凰牌自行車現在還看得到嗎?可曾經,鳳凰擁有46家聯營廠,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結果,中國自行車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質量雖然不及鳳凰,但價格是鳳凰的三分之一不到,瞬間,鳳凰的市場被迅速蠶食,一下子被打垮。 此後幾經風雨,鳳凰再無起色,不斷重組改革,最終銷聲匿跡。

華為任正非厲害不厲害?在2000年華為銷售額達到280億,利潤29億的情況下,他寫了一篇文章叫《華為的冬天》。華為最高戰略和最低戰略都是三個字:活下去。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柯達,100多年曆史的公司,說倒下就倒下;諾基亞,手機霸主,說破產就破產。

企業家對於企業沒有危機感,企業不會進步;員工對於自身沒有危機感,便無法推動企業發展。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公司最貴的員工都是哪些?

一、沒有意志力的人

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公司的團隊是經過淬鍊而凝聚下的,只有經過磨難忍受住歷練而留下的團隊,才決定了公司以後能走得更遠。我剛創立凱恩時,公司一度發展到了幾十名員工,可經過不斷的歷練與考驗,陸續有人離開,有一段時間公司一度只剩下了5名員工。可正是這僅存的5名員工,竟然創造出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價值。公司濫竽充數的人太多,80%的價值由20%的員工創造,對公司真正有價值的正是這樣的一小部分人。

二、沒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這個詞很簡單,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有責任。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了,不讓領導煩神,這就是對公司最大貢獻。

主管在做正式員工的事情,經理在做主管的事情,總監在做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在做總監的事情,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事情。如果有一環的責任人沒有盡責,就會引發公司管理上的多米諾效應。

責任就是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

三、沒有危機感的人

危機感是第一生產力。

鳳凰牌自行車現在還看得到嗎?可曾經,鳳凰擁有46家聯營廠,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結果,中國自行車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質量雖然不及鳳凰,但價格是鳳凰的三分之一不到,瞬間,鳳凰的市場被迅速蠶食,一下子被打垮。 此後幾經風雨,鳳凰再無起色,不斷重組改革,最終銷聲匿跡。

華為任正非厲害不厲害?在2000年華為銷售額達到280億,利潤29億的情況下,他寫了一篇文章叫《華為的冬天》。華為最高戰略和最低戰略都是三個字:活下去。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柯達,100多年曆史的公司,說倒下就倒下;諾基亞,手機霸主,說破產就破產。

企業家對於企業沒有危機感,企業不會進步;員工對於自身沒有危機感,便無法推動企業發展。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影響別人的人和被別人影響的人!

在公司裡,在工作上,沒有責任感、沒有危機感、沒有意志力的人,時時刻刻都處於被動工作的狀態,這樣的人對於公司不僅起不到推動作用,反而會以消極的心態影響到同事。對於這樣的人,公司消耗的隱性成本巨大,這樣的人便是公司中最“貴”的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積極向上,在工作上有責任感、有危機感,面對困難能堅持到底,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也會感染周邊,帶動大家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對於公司而言,這樣的人便是“便宜”的人。

有的人是資產,越多越好,因為他們為企業帶來了財富,而有的人是負債,他們為企業帶了的負擔。前者越多企業越有未來越輕鬆,後者越多企業越累越痛苦,離破產也將不遠了。

淘汰“貴”人,吸納“便宜”人才,這是公司由創立到卓越必須做出的關鍵選擇,更是公司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每一個希望企業迅速壯大的企業家都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否則企業無法持續經營,無法基業長青!

如何應用系統思維梳理組織架構,優化商業系統,提升團隊執行力?

★如何應用領袖思維描繪願景,陳述使命,提升領導力,凝聚人心?

★如何設計合理的遊戲規則,建立複製文化、明確晉升機制、考核方案?

★如何設計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選人,育人、留人、快速壯大公司?

★如何駕馭人性,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激活人才,激發員工動力?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公司最貴的員工都是哪些?

一、沒有意志力的人

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公司的團隊是經過淬鍊而凝聚下的,只有經過磨難忍受住歷練而留下的團隊,才決定了公司以後能走得更遠。我剛創立凱恩時,公司一度發展到了幾十名員工,可經過不斷的歷練與考驗,陸續有人離開,有一段時間公司一度只剩下了5名員工。可正是這僅存的5名員工,竟然創造出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價值。公司濫竽充數的人太多,80%的價值由20%的員工創造,對公司真正有價值的正是這樣的一小部分人。

二、沒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這個詞很簡單,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有責任。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了,不讓領導煩神,這就是對公司最大貢獻。

主管在做正式員工的事情,經理在做主管的事情,總監在做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在做總監的事情,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事情。如果有一環的責任人沒有盡責,就會引發公司管理上的多米諾效應。

責任就是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

三、沒有危機感的人

危機感是第一生產力。

鳳凰牌自行車現在還看得到嗎?可曾經,鳳凰擁有46家聯營廠,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結果,中國自行車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質量雖然不及鳳凰,但價格是鳳凰的三分之一不到,瞬間,鳳凰的市場被迅速蠶食,一下子被打垮。 此後幾經風雨,鳳凰再無起色,不斷重組改革,最終銷聲匿跡。

華為任正非厲害不厲害?在2000年華為銷售額達到280億,利潤29億的情況下,他寫了一篇文章叫《華為的冬天》。華為最高戰略和最低戰略都是三個字:活下去。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柯達,100多年曆史的公司,說倒下就倒下;諾基亞,手機霸主,說破產就破產。

企業家對於企業沒有危機感,企業不會進步;員工對於自身沒有危機感,便無法推動企業發展。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影響別人的人和被別人影響的人!

在公司裡,在工作上,沒有責任感、沒有危機感、沒有意志力的人,時時刻刻都處於被動工作的狀態,這樣的人對於公司不僅起不到推動作用,反而會以消極的心態影響到同事。對於這樣的人,公司消耗的隱性成本巨大,這樣的人便是公司中最“貴”的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積極向上,在工作上有責任感、有危機感,面對困難能堅持到底,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也會感染周邊,帶動大家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對於公司而言,這樣的人便是“便宜”的人。

有的人是資產,越多越好,因為他們為企業帶來了財富,而有的人是負債,他們為企業帶了的負擔。前者越多企業越有未來越輕鬆,後者越多企業越累越痛苦,離破產也將不遠了。

淘汰“貴”人,吸納“便宜”人才,這是公司由創立到卓越必須做出的關鍵選擇,更是公司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每一個希望企業迅速壯大的企業家都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否則企業無法持續經營,無法基業長青!

如何應用系統思維梳理組織架構,優化商業系統,提升團隊執行力?

★如何應用領袖思維描繪願景,陳述使命,提升領導力,凝聚人心?

★如何設計合理的遊戲規則,建立複製文化、明確晉升機制、考核方案?

★如何設計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選人,育人、留人、快速壯大公司?

★如何駕馭人性,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激活人才,激發員工動力?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基於以上種種,想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

一、KSF: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

KSF薪酬模式如何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公司最貴的員工都是哪些?

一、沒有意志力的人

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公司的團隊是經過淬鍊而凝聚下的,只有經過磨難忍受住歷練而留下的團隊,才決定了公司以後能走得更遠。我剛創立凱恩時,公司一度發展到了幾十名員工,可經過不斷的歷練與考驗,陸續有人離開,有一段時間公司一度只剩下了5名員工。可正是這僅存的5名員工,竟然創造出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價值。公司濫竽充數的人太多,80%的價值由20%的員工創造,對公司真正有價值的正是這樣的一小部分人。

二、沒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這個詞很簡單,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有責任。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了,不讓領導煩神,這就是對公司最大貢獻。

主管在做正式員工的事情,經理在做主管的事情,總監在做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在做總監的事情,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事情。如果有一環的責任人沒有盡責,就會引發公司管理上的多米諾效應。

責任就是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

三、沒有危機感的人

危機感是第一生產力。

鳳凰牌自行車現在還看得到嗎?可曾經,鳳凰擁有46家聯營廠,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結果,中國自行車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質量雖然不及鳳凰,但價格是鳳凰的三分之一不到,瞬間,鳳凰的市場被迅速蠶食,一下子被打垮。 此後幾經風雨,鳳凰再無起色,不斷重組改革,最終銷聲匿跡。

華為任正非厲害不厲害?在2000年華為銷售額達到280億,利潤29億的情況下,他寫了一篇文章叫《華為的冬天》。華為最高戰略和最低戰略都是三個字:活下去。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柯達,100多年曆史的公司,說倒下就倒下;諾基亞,手機霸主,說破產就破產。

企業家對於企業沒有危機感,企業不會進步;員工對於自身沒有危機感,便無法推動企業發展。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影響別人的人和被別人影響的人!

在公司裡,在工作上,沒有責任感、沒有危機感、沒有意志力的人,時時刻刻都處於被動工作的狀態,這樣的人對於公司不僅起不到推動作用,反而會以消極的心態影響到同事。對於這樣的人,公司消耗的隱性成本巨大,這樣的人便是公司中最“貴”的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積極向上,在工作上有責任感、有危機感,面對困難能堅持到底,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也會感染周邊,帶動大家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對於公司而言,這樣的人便是“便宜”的人。

有的人是資產,越多越好,因為他們為企業帶來了財富,而有的人是負債,他們為企業帶了的負擔。前者越多企業越有未來越輕鬆,後者越多企業越累越痛苦,離破產也將不遠了。

淘汰“貴”人,吸納“便宜”人才,這是公司由創立到卓越必須做出的關鍵選擇,更是公司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每一個希望企業迅速壯大的企業家都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否則企業無法持續經營,無法基業長青!

如何應用系統思維梳理組織架構,優化商業系統,提升團隊執行力?

★如何應用領袖思維描繪願景,陳述使命,提升領導力,凝聚人心?

★如何設計合理的遊戲規則,建立複製文化、明確晉升機制、考核方案?

★如何設計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選人,育人、留人、快速壯大公司?

★如何駕馭人性,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激活人才,激發員工動力?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基於以上種種,想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

一、KSF: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

KSF薪酬模式如何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KSF案例:為什麼銷售經理也開始關注公司利潤?

如果他的薪資是底薪+提成的模式,那他會認為只有業績與他有關,其他成本、員工流失等等都跟他沒關係。

為了更高的薪資,他會要求公司幫忙提升他的業績,比如降低價格,增加廣告費用,招聘新員工等等。

而採取KSF模式之後,他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店長原月薪為5000元,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

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薪酬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公司最貴的員工都是哪些?

一、沒有意志力的人

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公司的團隊是經過淬鍊而凝聚下的,只有經過磨難忍受住歷練而留下的團隊,才決定了公司以後能走得更遠。我剛創立凱恩時,公司一度發展到了幾十名員工,可經過不斷的歷練與考驗,陸續有人離開,有一段時間公司一度只剩下了5名員工。可正是這僅存的5名員工,竟然創造出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價值。公司濫竽充數的人太多,80%的價值由20%的員工創造,對公司真正有價值的正是這樣的一小部分人。

二、沒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這個詞很簡單,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有責任。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了,不讓領導煩神,這就是對公司最大貢獻。

主管在做正式員工的事情,經理在做主管的事情,總監在做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在做總監的事情,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事情。如果有一環的責任人沒有盡責,就會引發公司管理上的多米諾效應。

責任就是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

三、沒有危機感的人

危機感是第一生產力。

鳳凰牌自行車現在還看得到嗎?可曾經,鳳凰擁有46家聯營廠,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結果,中國自行車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質量雖然不及鳳凰,但價格是鳳凰的三分之一不到,瞬間,鳳凰的市場被迅速蠶食,一下子被打垮。 此後幾經風雨,鳳凰再無起色,不斷重組改革,最終銷聲匿跡。

華為任正非厲害不厲害?在2000年華為銷售額達到280億,利潤29億的情況下,他寫了一篇文章叫《華為的冬天》。華為最高戰略和最低戰略都是三個字:活下去。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柯達,100多年曆史的公司,說倒下就倒下;諾基亞,手機霸主,說破產就破產。

企業家對於企業沒有危機感,企業不會進步;員工對於自身沒有危機感,便無法推動企業發展。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影響別人的人和被別人影響的人!

在公司裡,在工作上,沒有責任感、沒有危機感、沒有意志力的人,時時刻刻都處於被動工作的狀態,這樣的人對於公司不僅起不到推動作用,反而會以消極的心態影響到同事。對於這樣的人,公司消耗的隱性成本巨大,這樣的人便是公司中最“貴”的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積極向上,在工作上有責任感、有危機感,面對困難能堅持到底,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也會感染周邊,帶動大家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對於公司而言,這樣的人便是“便宜”的人。

有的人是資產,越多越好,因為他們為企業帶來了財富,而有的人是負債,他們為企業帶了的負擔。前者越多企業越有未來越輕鬆,後者越多企業越累越痛苦,離破產也將不遠了。

淘汰“貴”人,吸納“便宜”人才,這是公司由創立到卓越必須做出的關鍵選擇,更是公司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每一個希望企業迅速壯大的企業家都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否則企業無法持續經營,無法基業長青!

如何應用系統思維梳理組織架構,優化商業系統,提升團隊執行力?

★如何應用領袖思維描繪願景,陳述使命,提升領導力,凝聚人心?

★如何設計合理的遊戲規則,建立複製文化、明確晉升機制、考核方案?

★如何設計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選人,育人、留人、快速壯大公司?

★如何駕馭人性,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激活人才,激發員工動力?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基於以上種種,想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

一、KSF: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

KSF薪酬模式如何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KSF案例:為什麼銷售經理也開始關注公司利潤?

如果他的薪資是底薪+提成的模式,那他會認為只有業績與他有關,其他成本、員工流失等等都跟他沒關係。

為了更高的薪資,他會要求公司幫忙提升他的業績,比如降低價格,增加廣告費用,招聘新員工等等。

而採取KSF模式之後,他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店長原月薪為5000元,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

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薪酬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x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y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a元,每少500,少發b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c,每少400,少發c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m,每少一個小時,少發n元。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公司最貴的員工都是哪些?

一、沒有意志力的人

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公司的團隊是經過淬鍊而凝聚下的,只有經過磨難忍受住歷練而留下的團隊,才決定了公司以後能走得更遠。我剛創立凱恩時,公司一度發展到了幾十名員工,可經過不斷的歷練與考驗,陸續有人離開,有一段時間公司一度只剩下了5名員工。可正是這僅存的5名員工,竟然創造出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價值。公司濫竽充數的人太多,80%的價值由20%的員工創造,對公司真正有價值的正是這樣的一小部分人。

二、沒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這個詞很簡單,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有責任。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了,不讓領導煩神,這就是對公司最大貢獻。

主管在做正式員工的事情,經理在做主管的事情,總監在做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在做總監的事情,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事情。如果有一環的責任人沒有盡責,就會引發公司管理上的多米諾效應。

責任就是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

三、沒有危機感的人

危機感是第一生產力。

鳳凰牌自行車現在還看得到嗎?可曾經,鳳凰擁有46家聯營廠,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結果,中國自行車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質量雖然不及鳳凰,但價格是鳳凰的三分之一不到,瞬間,鳳凰的市場被迅速蠶食,一下子被打垮。 此後幾經風雨,鳳凰再無起色,不斷重組改革,最終銷聲匿跡。

華為任正非厲害不厲害?在2000年華為銷售額達到280億,利潤29億的情況下,他寫了一篇文章叫《華為的冬天》。華為最高戰略和最低戰略都是三個字:活下去。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柯達,100多年曆史的公司,說倒下就倒下;諾基亞,手機霸主,說破產就破產。

企業家對於企業沒有危機感,企業不會進步;員工對於自身沒有危機感,便無法推動企業發展。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影響別人的人和被別人影響的人!

在公司裡,在工作上,沒有責任感、沒有危機感、沒有意志力的人,時時刻刻都處於被動工作的狀態,這樣的人對於公司不僅起不到推動作用,反而會以消極的心態影響到同事。對於這樣的人,公司消耗的隱性成本巨大,這樣的人便是公司中最“貴”的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積極向上,在工作上有責任感、有危機感,面對困難能堅持到底,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也會感染周邊,帶動大家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對於公司而言,這樣的人便是“便宜”的人。

有的人是資產,越多越好,因為他們為企業帶來了財富,而有的人是負債,他們為企業帶了的負擔。前者越多企業越有未來越輕鬆,後者越多企業越累越痛苦,離破產也將不遠了。

淘汰“貴”人,吸納“便宜”人才,這是公司由創立到卓越必須做出的關鍵選擇,更是公司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每一個希望企業迅速壯大的企業家都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否則企業無法持續經營,無法基業長青!

如何應用系統思維梳理組織架構,優化商業系統,提升團隊執行力?

★如何應用領袖思維描繪願景,陳述使命,提升領導力,凝聚人心?

★如何設計合理的遊戲規則,建立複製文化、明確晉升機制、考核方案?

★如何設計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選人,育人、留人、快速壯大公司?

★如何駕馭人性,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激活人才,激發員工動力?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基於以上種種,想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

一、KSF: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

KSF薪酬模式如何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KSF案例:為什麼銷售經理也開始關注公司利潤?

如果他的薪資是底薪+提成的模式,那他會認為只有業績與他有關,其他成本、員工流失等等都跟他沒關係。

為了更高的薪資,他會要求公司幫忙提升他的業績,比如降低價格,增加廣告費用,招聘新員工等等。

而採取KSF模式之後,他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店長原月薪為5000元,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

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薪酬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x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y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a元,每少500,少發b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c,每少400,少發c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m,每少一個小時,少發n元。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積分式管理——精神激勵,獎勵積分、及時認可,即時激勵。

積分式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例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現在的90後員工越來越多,很多時候他們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

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積分的核心價值:

  1.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2.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3.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4.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公司最貴的員工都是哪些?

一、沒有意志力的人

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公司的團隊是經過淬鍊而凝聚下的,只有經過磨難忍受住歷練而留下的團隊,才決定了公司以後能走得更遠。我剛創立凱恩時,公司一度發展到了幾十名員工,可經過不斷的歷練與考驗,陸續有人離開,有一段時間公司一度只剩下了5名員工。可正是這僅存的5名員工,竟然創造出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價值。公司濫竽充數的人太多,80%的價值由20%的員工創造,對公司真正有價值的正是這樣的一小部分人。

二、沒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這個詞很簡單,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有責任。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了,不讓領導煩神,這就是對公司最大貢獻。

主管在做正式員工的事情,經理在做主管的事情,總監在做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在做總監的事情,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事情。如果有一環的責任人沒有盡責,就會引發公司管理上的多米諾效應。

責任就是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

三、沒有危機感的人

危機感是第一生產力。

鳳凰牌自行車現在還看得到嗎?可曾經,鳳凰擁有46家聯營廠,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結果,中國自行車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質量雖然不及鳳凰,但價格是鳳凰的三分之一不到,瞬間,鳳凰的市場被迅速蠶食,一下子被打垮。 此後幾經風雨,鳳凰再無起色,不斷重組改革,最終銷聲匿跡。

華為任正非厲害不厲害?在2000年華為銷售額達到280億,利潤29億的情況下,他寫了一篇文章叫《華為的冬天》。華為最高戰略和最低戰略都是三個字:活下去。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柯達,100多年曆史的公司,說倒下就倒下;諾基亞,手機霸主,說破產就破產。

企業家對於企業沒有危機感,企業不會進步;員工對於自身沒有危機感,便無法推動企業發展。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影響別人的人和被別人影響的人!

在公司裡,在工作上,沒有責任感、沒有危機感、沒有意志力的人,時時刻刻都處於被動工作的狀態,這樣的人對於公司不僅起不到推動作用,反而會以消極的心態影響到同事。對於這樣的人,公司消耗的隱性成本巨大,這樣的人便是公司中最“貴”的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積極向上,在工作上有責任感、有危機感,面對困難能堅持到底,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也會感染周邊,帶動大家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對於公司而言,這樣的人便是“便宜”的人。

有的人是資產,越多越好,因為他們為企業帶來了財富,而有的人是負債,他們為企業帶了的負擔。前者越多企業越有未來越輕鬆,後者越多企業越累越痛苦,離破產也將不遠了。

淘汰“貴”人,吸納“便宜”人才,這是公司由創立到卓越必須做出的關鍵選擇,更是公司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每一個希望企業迅速壯大的企業家都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否則企業無法持續經營,無法基業長青!

如何應用系統思維梳理組織架構,優化商業系統,提升團隊執行力?

★如何應用領袖思維描繪願景,陳述使命,提升領導力,凝聚人心?

★如何設計合理的遊戲規則,建立複製文化、明確晉升機制、考核方案?

★如何設計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選人,育人、留人、快速壯大公司?

★如何駕馭人性,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激活人才,激發員工動力?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基於以上種種,想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

一、KSF: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

KSF薪酬模式如何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KSF案例:為什麼銷售經理也開始關注公司利潤?

如果他的薪資是底薪+提成的模式,那他會認為只有業績與他有關,其他成本、員工流失等等都跟他沒關係。

為了更高的薪資,他會要求公司幫忙提升他的業績,比如降低價格,增加廣告費用,招聘新員工等等。

而採取KSF模式之後,他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店長原月薪為5000元,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

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薪酬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x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y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a元,每少500,少發b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c,每少400,少發c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m,每少一個小時,少發n元。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積分式管理——精神激勵,獎勵積分、及時認可,即時激勵。

積分式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例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現在的90後員工越來越多,很多時候他們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

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積分的核心價值:

  1.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2.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3.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4.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多勞多得的PPV模式——基於員工個人的產值與價值的薪酬模式

PPV設計理念:

  • 員工幹多勞多得、少做少得;
  • 企業以量定崗,而非以崗定量;
  • 企業不養偷懶混日子的“閒人”。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公司最貴的員工都是哪些?

一、沒有意志力的人

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公司的團隊是經過淬鍊而凝聚下的,只有經過磨難忍受住歷練而留下的團隊,才決定了公司以後能走得更遠。我剛創立凱恩時,公司一度發展到了幾十名員工,可經過不斷的歷練與考驗,陸續有人離開,有一段時間公司一度只剩下了5名員工。可正是這僅存的5名員工,竟然創造出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價值。公司濫竽充數的人太多,80%的價值由20%的員工創造,對公司真正有價值的正是這樣的一小部分人。

二、沒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這個詞很簡單,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有責任。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了,不讓領導煩神,這就是對公司最大貢獻。

主管在做正式員工的事情,經理在做主管的事情,總監在做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在做總監的事情,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事情。如果有一環的責任人沒有盡責,就會引發公司管理上的多米諾效應。

責任就是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

三、沒有危機感的人

危機感是第一生產力。

鳳凰牌自行車現在還看得到嗎?可曾經,鳳凰擁有46家聯營廠,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結果,中國自行車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質量雖然不及鳳凰,但價格是鳳凰的三分之一不到,瞬間,鳳凰的市場被迅速蠶食,一下子被打垮。 此後幾經風雨,鳳凰再無起色,不斷重組改革,最終銷聲匿跡。

華為任正非厲害不厲害?在2000年華為銷售額達到280億,利潤29億的情況下,他寫了一篇文章叫《華為的冬天》。華為最高戰略和最低戰略都是三個字:活下去。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柯達,100多年曆史的公司,說倒下就倒下;諾基亞,手機霸主,說破產就破產。

企業家對於企業沒有危機感,企業不會進步;員工對於自身沒有危機感,便無法推動企業發展。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影響別人的人和被別人影響的人!

在公司裡,在工作上,沒有責任感、沒有危機感、沒有意志力的人,時時刻刻都處於被動工作的狀態,這樣的人對於公司不僅起不到推動作用,反而會以消極的心態影響到同事。對於這樣的人,公司消耗的隱性成本巨大,這樣的人便是公司中最“貴”的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積極向上,在工作上有責任感、有危機感,面對困難能堅持到底,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也會感染周邊,帶動大家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對於公司而言,這樣的人便是“便宜”的人。

有的人是資產,越多越好,因為他們為企業帶來了財富,而有的人是負債,他們為企業帶了的負擔。前者越多企業越有未來越輕鬆,後者越多企業越累越痛苦,離破產也將不遠了。

淘汰“貴”人,吸納“便宜”人才,這是公司由創立到卓越必須做出的關鍵選擇,更是公司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每一個希望企業迅速壯大的企業家都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否則企業無法持續經營,無法基業長青!

如何應用系統思維梳理組織架構,優化商業系統,提升團隊執行力?

★如何應用領袖思維描繪願景,陳述使命,提升領導力,凝聚人心?

★如何設計合理的遊戲規則,建立複製文化、明確晉升機制、考核方案?

★如何設計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選人,育人、留人、快速壯大公司?

★如何駕馭人性,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激活人才,激發員工動力?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基於以上種種,想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

一、KSF: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

KSF薪酬模式如何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KSF案例:為什麼銷售經理也開始關注公司利潤?

如果他的薪資是底薪+提成的模式,那他會認為只有業績與他有關,其他成本、員工流失等等都跟他沒關係。

為了更高的薪資,他會要求公司幫忙提升他的業績,比如降低價格,增加廣告費用,招聘新員工等等。

而採取KSF模式之後,他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店長原月薪為5000元,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

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薪酬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x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y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a元,每少500,少發b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c,每少400,少發c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m,每少一個小時,少發n元。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積分式管理——精神激勵,獎勵積分、及時認可,即時激勵。

積分式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例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現在的90後員工越來越多,很多時候他們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

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積分的核心價值:

  1.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2.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3.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4.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多勞多得的PPV模式——基於員工個人的產值與價值的薪酬模式

PPV設計理念:

  • 員工幹多勞多得、少做少得;
  • 企業以量定崗,而非以崗定量;
  • 企業不養偷懶混日子的“閒人”。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以行政為例,傳統薪酬模式下,行政人員拿著三四千的固定工資,工作積極性也不太強。

對企業而言,此崗位也不一定產生了三四千的效益。

那在PPV模式下,我們將該崗位的工作內容和職責明碼標價進行量化:

  • 考勤管理:每月 300/月(準確無延誤);
  • 招聘:每招進一名員工可獎勵300元,轉正後再得500元;
  • 企業自媒體運營:每天更新自媒體,包括微博、頭條號、公眾號等 1200/月;
  • 培訓員工:每給員工培訓一次可得50元(每次不低於2個小時,每月最多4次);
  • 兼職銷售,為業務員輸送潛在客戶名單,成交後得提成的30%—40%;
  • 採購物料和辦公用品,500/月;

★《全優績效》——李太林導師新書首發

私信(書本)獲取★《全優績效》行動版一書

讓員工加薪,不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長期分享績效乾貨

導讀: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錯!21世紀最貴的是庸才!”

魔漫、凱恩諮詢創始人王挺認為:公司最貴的員工應該走人!

這個“貴”不是貴在價值,而是貴在成本。

在公司,年薪一百萬的銷售,一年可以創造一千萬的價值,這樣的人貴嗎?另外一個銷售,每個月拿著一千塊的工資,半年開不了一個單,連衛生紙都是用公司,這樣的人真的便宜嗎?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公司最貴的員工都是哪些?

一、沒有意志力的人

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公司的團隊是經過淬鍊而凝聚下的,只有經過磨難忍受住歷練而留下的團隊,才決定了公司以後能走得更遠。我剛創立凱恩時,公司一度發展到了幾十名員工,可經過不斷的歷練與考驗,陸續有人離開,有一段時間公司一度只剩下了5名員工。可正是這僅存的5名員工,竟然創造出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價值。公司濫竽充數的人太多,80%的價值由20%的員工創造,對公司真正有價值的正是這樣的一小部分人。

二、沒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這個詞很簡單,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有責任。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了,不讓領導煩神,這就是對公司最大貢獻。

主管在做正式員工的事情,經理在做主管的事情,總監在做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在做總監的事情,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事情。如果有一環的責任人沒有盡責,就會引發公司管理上的多米諾效應。

責任就是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

三、沒有危機感的人

危機感是第一生產力。

鳳凰牌自行車現在還看得到嗎?可曾經,鳳凰擁有46家聯營廠,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結果,中國自行車中小企業遍地開花,質量雖然不及鳳凰,但價格是鳳凰的三分之一不到,瞬間,鳳凰的市場被迅速蠶食,一下子被打垮。 此後幾經風雨,鳳凰再無起色,不斷重組改革,最終銷聲匿跡。

華為任正非厲害不厲害?在2000年華為銷售額達到280億,利潤29億的情況下,他寫了一篇文章叫《華為的冬天》。華為最高戰略和最低戰略都是三個字:活下去。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柯達,100多年曆史的公司,說倒下就倒下;諾基亞,手機霸主,說破產就破產。

企業家對於企業沒有危機感,企業不會進步;員工對於自身沒有危機感,便無法推動企業發展。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影響別人的人和被別人影響的人!

在公司裡,在工作上,沒有責任感、沒有危機感、沒有意志力的人,時時刻刻都處於被動工作的狀態,這樣的人對於公司不僅起不到推動作用,反而會以消極的心態影響到同事。對於這樣的人,公司消耗的隱性成本巨大,這樣的人便是公司中最“貴”的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積極向上,在工作上有責任感、有危機感,面對困難能堅持到底,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也會感染周邊,帶動大家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對於公司而言,這樣的人便是“便宜”的人。

有的人是資產,越多越好,因為他們為企業帶來了財富,而有的人是負債,他們為企業帶了的負擔。前者越多企業越有未來越輕鬆,後者越多企業越累越痛苦,離破產也將不遠了。

淘汰“貴”人,吸納“便宜”人才,這是公司由創立到卓越必須做出的關鍵選擇,更是公司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每一個希望企業迅速壯大的企業家都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否則企業無法持續經營,無法基業長青!

如何應用系統思維梳理組織架構,優化商業系統,提升團隊執行力?

★如何應用領袖思維描繪願景,陳述使命,提升領導力,凝聚人心?

★如何設計合理的遊戲規則,建立複製文化、明確晉升機制、考核方案?

★如何設計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選人,育人、留人、快速壯大公司?

★如何駕馭人性,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激活人才,激發員工動力?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基於以上種種,想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

一、KSF: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

KSF薪酬模式如何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KSF案例:為什麼銷售經理也開始關注公司利潤?

如果他的薪資是底薪+提成的模式,那他會認為只有業績與他有關,其他成本、員工流失等等都跟他沒關係。

為了更高的薪資,他會要求公司幫忙提升他的業績,比如降低價格,增加廣告費用,招聘新員工等等。

而採取KSF模式之後,他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店長原月薪為5000元,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

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薪酬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x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y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a元,每少500,少發b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c,每少400,少發c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m,每少一個小時,少發n元。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積分式管理——精神激勵,獎勵積分、及時認可,即時激勵。

積分式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例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現在的90後員工越來越多,很多時候他們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

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積分的核心價值:

  1.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2.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3.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4.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多勞多得的PPV模式——基於員工個人的產值與價值的薪酬模式

PPV設計理念:

  • 員工幹多勞多得、少做少得;
  • 企業以量定崗,而非以崗定量;
  • 企業不養偷懶混日子的“閒人”。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以行政為例,傳統薪酬模式下,行政人員拿著三四千的固定工資,工作積極性也不太強。

對企業而言,此崗位也不一定產生了三四千的效益。

那在PPV模式下,我們將該崗位的工作內容和職責明碼標價進行量化:

  • 考勤管理:每月 300/月(準確無延誤);
  • 招聘:每招進一名員工可獎勵300元,轉正後再得500元;
  • 企業自媒體運營:每天更新自媒體,包括微博、頭條號、公眾號等 1200/月;
  • 培訓員工:每給員工培訓一次可得50元(每次不低於2個小時,每月最多4次);
  • 兼職銷售,為業務員輸送潛在客戶名單,成交後得提成的30%—40%;
  • 採購物料和辦公用品,500/月;

★《全優績效》——李太林導師新書首發

私信(書本)獲取★《全優績效》行動版一書

讓員工加薪,不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公司裡最“貴”的員工應該滾蛋

選自李太林導師【全優績效】

『向內盈利必須做好三件事』

1.開源節流。營收是生命之母,浪費是利潤之殤。向外積極開拓開源,向內大力降費減耗。2.人才增值。既要留住人才,更要激勵人才創造增值。人才不增值,遲早會變為成本。3.挖掘人效。人手多效率低是大的浪費,員工都有潛力, 機制強大才能盤活人才提升人效。不怕給員工加工資,怕的是人才不增值、組織人效低。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