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應屆生面試時,該如何跟HR談薪水?是你懂的太少

HR:萬水千山總是情,一月一萬行不行?

你:我拿青春賭明天,少於兩萬算我輸。

95後較不同於80甚至90後,他們是更獨立的一代,也是更有特色的一代。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年後,越用越多的95後將會湧入職場,成為職場的新興力量。

95後應屆生面試時,該如何跟HR談薪水?是你懂的太少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95後有很多標籤:“任性” “自我““個性”“難管”“獨立”“二次元”.......那麼,職場上的95後又是怎樣的呢?

職場第一關考驗的就是面試了,好不容易挺過了群面、單面,沒想到被薪資問題打個措手不及。

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

說低了總覺得委屈自己,說高了又怕offer不保,好不容易在前面幾輪面試積攢的自信,在這個問題上就變成“emm差不多就行吧”,然後面試一結束就開始無限後悔……

95後應屆生面試時,該如何跟HR談薪水?是你懂的太少

”怎麼巧妙回答薪資問題?“

”怎麼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怎麼把“白菜價”開成“翡翠價”?“

今天是一篇簡單粗暴的乾貨,從解析工資概念到如何與企業談工資,給應屆生答疑解惑。

☟☟☟☟☟☟☟☟☟☟

一、薪酬構成

當HR跟你提薪酬時,你需要知道這樣幾個概念: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稅前工資,稅後工資,五險一金。

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一般公司工資都會分為兩個部分及基本工資與績效工資。基本工資是固定的,而績效會評估你的工作表現後進行發放。

稅前工資&稅後工資:稅前工資指繳納個人所得稅前的工資,當HR跟你談到,月薪是***k時,並不一定指最後你到手是這麼多。你需要搞清楚就業所在地的工資繳稅標準。稅後工資指先扣除五險一金,再繳納個人所得稅之後的實際到手工資。

五險一金:五險一金是指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著重提一下住房公積金。在如今這個寸土寸金的時代,住房公積金對於買房,房貸還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是個人繳納部分,單位幫繳納同樣金額。

二、福利待遇

除了工資之外,做為變現薪資的“福利待遇”也是不可忽視的。也許企業提出的薪資不夠讓人滿意,別急,先看看有哪些福利能彌補薪資的不足。

比如,有的公司提供食宿,這將解決一大部分日常花銷。所以在於HR聊薪資時,不妨問清楚除了工資是否還有其它福利。比如補貼和獎金。補貼一般指交通費,房補,餐補,過節費等工資以外的現金福利。

三、如何和企業談工資

在與HR談工資之前,你需要有一個心裡預期,而這個預期來自於你對自我價值的評估判斷。為薪資設立合理的心理底線和目標期望,二者分別對應著你在這個城市維持某種生活狀態所需要的花費。

對於應屆畢業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1. 行業整體薪資水平

首先,分析市場行情,對於不同的職位會有一個大致的市場行情價格,可以通過前輩或互聯網大致瞭解各個行業,崗位在不同地區的指導價位

2. 學歷

學歷也是你談薪資的一個籌碼。不得不說,大體而言,學歷越高,首次就業的薪水會更高。如果認為自己學歷不高,可以在平時就做準備,去考更高的學歷,或相關從業證書。

例如,我的朋友,在爭取一家會計事務所高級會計師時,註冊會計師證書在手,將其他競爭者全部刷下。甚至超越了985大學財務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3. 對公司和職位進行評估

估值越高則可接受的薪資可越接近心理底線,反之則應接近目標期望。既然工作就是為公司提供服務,那麼最重要的便是體現個人的實力和潛力。

換個角度來說,求職的過程就是個人品牌營銷的過程。

四、薪酬並不是最重要的

對於應屆生而言,薪資並不是最重要的,長遠發展才是王道。

如果公司有完整的薪酬體系,相同層級和能力的人之間的薪資差異並不會太大。只有通過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職位層級,才可能獲取較大幅度的薪資待遇層級的提升。

所以,對於應屆生來說,剛畢業時候拿多少工資,並不是最重要的。

應屆畢業生在選擇職業生涯的起點上,建議更多地關注該職位與長遠發展相關的問題,也即是找到能夠助力個人長遠發展的平臺: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能的發展、未來的職業發展空間、老闆們水平如何、公司的發展前景和企業文化等等。

剛進入職場,可以把自己當做一件開發中的產品,弄清楚目標市場和市場定位。因為,職業成長其實就是: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過程。

祝大家求職順利

現在也有很多畢業生還沒找到滿意的工作,可以私信我“學習”有很多熱門崗位可以給你推薦,談薪技巧也可以分享給大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