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

近幾年,互聯網圈大佬們爭相推薦的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概念“黑暗森林法則”,將宇宙稱為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1.

職場,也是一片“他人即地獄”的“黑暗森林”

如果我們暫時拋棄感性,以完全理性的態度來思考我們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態,會發現《三體》中所構建的“黑暗森林”與我們拼搏於其中的商場、職場有很多相似之處。

"

近幾年,互聯網圈大佬們爭相推薦的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概念“黑暗森林法則”,將宇宙稱為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1.

職場,也是一片“他人即地獄”的“黑暗森林”

如果我們暫時拋棄感性,以完全理性的態度來思考我們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態,會發現《三體》中所構建的“黑暗森林”與我們拼搏於其中的商場、職場有很多相似之處。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市場上工作崗位也是有限的,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更是難得。而且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世界的多元化發展,高知識年輕群體越來越龐大,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老司機,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更好的生存是職場人士的第一需求。

通常職業危機分為4個階段:

一個是剛從學校畢業初入職場的迷茫期。大學裡教的是知識,社會要的是技能,兩者之間隔了一萬個百度知道、一千個知乎的距離。面試的時候,企業張口就是你有幾年工作經驗?就好像工作經驗是憑空就能有的。

再一個,就是30歲前後,25-35歲之間,在這個階段正是人生的關鍵時期、職場的關鍵時期,每個人人都希望步步高昇,但這只是少數人,大部分人並不能“萬事如意”;大多數人升職高就希望渺茫,然後自甘平庸,提前進入“養老”狀態,越來越沒競爭力。

還有一個是40歲前後,35-45歲之間,社會俗稱的“中年危機期”。辭職不敢辭,創業不敢創,過去的東西不再適用,新東西學不明白。在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需要精神和財務上的支持,這個階段,說句扎心的就是連死都不敢死的年齡階段。

最後,還有一個階段就是45歲以後,這個階段的人,最讓人擔憂的就是飯碗問題。知識結構老化了,新人層出不窮,放不下面子去向新人學習,想要步步為營,最後卻是步步失守,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2.

你的價值,取決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大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我們能不能在職場生存下去、有多少價值、能賺多少錢、是否能夠順利的升職跟我們的學歷、能力、過往的成績掛鉤,這些才是我們核心競爭力的所在。但是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更可能是你成長成功的自我設限,或許也是你自甘平庸、自欺欺人的謊言。

我們值多少錢、能不能升職,只跟我們的不可替代性唯一相關。說白了,月薪5000的人和月薪5萬的人差距在哪?就是在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大。

"

近幾年,互聯網圈大佬們爭相推薦的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概念“黑暗森林法則”,將宇宙稱為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1.

職場,也是一片“他人即地獄”的“黑暗森林”

如果我們暫時拋棄感性,以完全理性的態度來思考我們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態,會發現《三體》中所構建的“黑暗森林”與我們拼搏於其中的商場、職場有很多相似之處。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市場上工作崗位也是有限的,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更是難得。而且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世界的多元化發展,高知識年輕群體越來越龐大,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老司機,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更好的生存是職場人士的第一需求。

通常職業危機分為4個階段:

一個是剛從學校畢業初入職場的迷茫期。大學裡教的是知識,社會要的是技能,兩者之間隔了一萬個百度知道、一千個知乎的距離。面試的時候,企業張口就是你有幾年工作經驗?就好像工作經驗是憑空就能有的。

再一個,就是30歲前後,25-35歲之間,在這個階段正是人生的關鍵時期、職場的關鍵時期,每個人人都希望步步高昇,但這只是少數人,大部分人並不能“萬事如意”;大多數人升職高就希望渺茫,然後自甘平庸,提前進入“養老”狀態,越來越沒競爭力。

還有一個是40歲前後,35-45歲之間,社會俗稱的“中年危機期”。辭職不敢辭,創業不敢創,過去的東西不再適用,新東西學不明白。在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需要精神和財務上的支持,這個階段,說句扎心的就是連死都不敢死的年齡階段。

最後,還有一個階段就是45歲以後,這個階段的人,最讓人擔憂的就是飯碗問題。知識結構老化了,新人層出不窮,放不下面子去向新人學習,想要步步為營,最後卻是步步失守,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2.

你的價值,取決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大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我們能不能在職場生存下去、有多少價值、能賺多少錢、是否能夠順利的升職跟我們的學歷、能力、過往的成績掛鉤,這些才是我們核心競爭力的所在。但是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更可能是你成長成功的自我設限,或許也是你自甘平庸、自欺欺人的謊言。

我們值多少錢、能不能升職,只跟我們的不可替代性唯一相關。說白了,月薪5000的人和月薪5萬的人差距在哪?就是在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大。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老闆決定你的薪水時,心裡都有一杆秤,秤左邊是你現在的收入,秤右邊是你此刻的價值。這裡的兩個關鍵詞,一是此刻:不是你過往的總價值,而是你此時此刻的價值;第二個詞,是價值,它不只是貢獻。貢獻是你為公司創造了多少業績、什麼成果。而價值,是如果我不用你,隨便招一個人,最少得花多少錢。

設想你曾給公司賺過1億,你現在的工資是1萬塊。但只要能從市面上找到一個給他1萬塊錢,他就能很好的完成你現在工作的人。那你的價值就是1萬,沒人會覺得虧欠你。簡而言之,你到底可以被多大的代價替代,你就值多少錢。

然而,你以為你只需要跟其他人比較誰更具備“不可替代性”嗎?還有來自人工智能AI的虎視眈眈。

3.

你真正的對手,甚至不再是人

2010年引爆熱點的富士康“十連跳”,揭祕了流水線工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今,富士康生產線上緊張工作的機器人,越來越多了,而且從不知疲倦,也不會心情鬱悶,更不會跳樓。

別說生產線上的工人了,就連記者這樣的“無冕之王”,職業地位也受到了挑戰,今日頭條的寫稿機器人Xiaomingbot,騰訊財經的機器人寫手Dreamwiter、新華社的“快筆小新”,都可以根據大數據,一分鐘內生成稿件併發布……在阿爾法go人工智能逐步追趕、超越人類的時代,機器會替代越來越多的職業,職場生存是一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生死關卡。

"

近幾年,互聯網圈大佬們爭相推薦的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概念“黑暗森林法則”,將宇宙稱為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1.

職場,也是一片“他人即地獄”的“黑暗森林”

如果我們暫時拋棄感性,以完全理性的態度來思考我們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態,會發現《三體》中所構建的“黑暗森林”與我們拼搏於其中的商場、職場有很多相似之處。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市場上工作崗位也是有限的,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更是難得。而且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世界的多元化發展,高知識年輕群體越來越龐大,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老司機,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更好的生存是職場人士的第一需求。

通常職業危機分為4個階段:

一個是剛從學校畢業初入職場的迷茫期。大學裡教的是知識,社會要的是技能,兩者之間隔了一萬個百度知道、一千個知乎的距離。面試的時候,企業張口就是你有幾年工作經驗?就好像工作經驗是憑空就能有的。

再一個,就是30歲前後,25-35歲之間,在這個階段正是人生的關鍵時期、職場的關鍵時期,每個人人都希望步步高昇,但這只是少數人,大部分人並不能“萬事如意”;大多數人升職高就希望渺茫,然後自甘平庸,提前進入“養老”狀態,越來越沒競爭力。

還有一個是40歲前後,35-45歲之間,社會俗稱的“中年危機期”。辭職不敢辭,創業不敢創,過去的東西不再適用,新東西學不明白。在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需要精神和財務上的支持,這個階段,說句扎心的就是連死都不敢死的年齡階段。

最後,還有一個階段就是45歲以後,這個階段的人,最讓人擔憂的就是飯碗問題。知識結構老化了,新人層出不窮,放不下面子去向新人學習,想要步步為營,最後卻是步步失守,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2.

你的價值,取決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大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我們能不能在職場生存下去、有多少價值、能賺多少錢、是否能夠順利的升職跟我們的學歷、能力、過往的成績掛鉤,這些才是我們核心競爭力的所在。但是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更可能是你成長成功的自我設限,或許也是你自甘平庸、自欺欺人的謊言。

我們值多少錢、能不能升職,只跟我們的不可替代性唯一相關。說白了,月薪5000的人和月薪5萬的人差距在哪?就是在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大。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老闆決定你的薪水時,心裡都有一杆秤,秤左邊是你現在的收入,秤右邊是你此刻的價值。這裡的兩個關鍵詞,一是此刻:不是你過往的總價值,而是你此時此刻的價值;第二個詞,是價值,它不只是貢獻。貢獻是你為公司創造了多少業績、什麼成果。而價值,是如果我不用你,隨便招一個人,最少得花多少錢。

設想你曾給公司賺過1億,你現在的工資是1萬塊。但只要能從市面上找到一個給他1萬塊錢,他就能很好的完成你現在工作的人。那你的價值就是1萬,沒人會覺得虧欠你。簡而言之,你到底可以被多大的代價替代,你就值多少錢。

然而,你以為你只需要跟其他人比較誰更具備“不可替代性”嗎?還有來自人工智能AI的虎視眈眈。

3.

你真正的對手,甚至不再是人

2010年引爆熱點的富士康“十連跳”,揭祕了流水線工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今,富士康生產線上緊張工作的機器人,越來越多了,而且從不知疲倦,也不會心情鬱悶,更不會跳樓。

別說生產線上的工人了,就連記者這樣的“無冕之王”,職業地位也受到了挑戰,今日頭條的寫稿機器人Xiaomingbot,騰訊財經的機器人寫手Dreamwiter、新華社的“快筆小新”,都可以根據大數據,一分鐘內生成稿件併發布……在阿爾法go人工智能逐步追趕、超越人類的時代,機器會替代越來越多的職業,職場生存是一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生死關卡。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很多職場人說,我也想要成為一個“可替代”代價大的人,也想月薪5萬,但是我學歷低、沒資源、沒背景,我要怎麼辦?

4.

“黑暗森林”之下,唯有升維破局

馬化騰在讀完《三體》後發表了一句這樣的感慨,如何才能更好的生存?升維思考,找到破局點,才是立身之本。也就是說,資源、背景這些都是可變的、非人為可控的外在因素,唯有升維自身才是立身之本。

所以我常說:弱者並不是沒有存活與長大的可能,底層並不是沒有上升的希望,也並不是沒有逆襲的機會。升維自身,簡單來說就是在你原來的基礎上升高維度,可以是提升效率、增加技能或者升高圈層。

就像打遊戲一樣,我沒有外掛、也沒有錢去氪金買裝備,怎麼辦?我可以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刷副本,賺取金幣來點亮天賦點,提高自己的防禦能力和進攻能力。裝備若是損壞了或者掉落了,戰力必然會降低,但天賦點卻不會損壞或者掉落,在職場也是同樣的道理。

"

近幾年,互聯網圈大佬們爭相推薦的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概念“黑暗森林法則”,將宇宙稱為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1.

職場,也是一片“他人即地獄”的“黑暗森林”

如果我們暫時拋棄感性,以完全理性的態度來思考我們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態,會發現《三體》中所構建的“黑暗森林”與我們拼搏於其中的商場、職場有很多相似之處。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市場上工作崗位也是有限的,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更是難得。而且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世界的多元化發展,高知識年輕群體越來越龐大,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老司機,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更好的生存是職場人士的第一需求。

通常職業危機分為4個階段:

一個是剛從學校畢業初入職場的迷茫期。大學裡教的是知識,社會要的是技能,兩者之間隔了一萬個百度知道、一千個知乎的距離。面試的時候,企業張口就是你有幾年工作經驗?就好像工作經驗是憑空就能有的。

再一個,就是30歲前後,25-35歲之間,在這個階段正是人生的關鍵時期、職場的關鍵時期,每個人人都希望步步高昇,但這只是少數人,大部分人並不能“萬事如意”;大多數人升職高就希望渺茫,然後自甘平庸,提前進入“養老”狀態,越來越沒競爭力。

還有一個是40歲前後,35-45歲之間,社會俗稱的“中年危機期”。辭職不敢辭,創業不敢創,過去的東西不再適用,新東西學不明白。在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需要精神和財務上的支持,這個階段,說句扎心的就是連死都不敢死的年齡階段。

最後,還有一個階段就是45歲以後,這個階段的人,最讓人擔憂的就是飯碗問題。知識結構老化了,新人層出不窮,放不下面子去向新人學習,想要步步為營,最後卻是步步失守,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2.

你的價值,取決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大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我們能不能在職場生存下去、有多少價值、能賺多少錢、是否能夠順利的升職跟我們的學歷、能力、過往的成績掛鉤,這些才是我們核心競爭力的所在。但是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更可能是你成長成功的自我設限,或許也是你自甘平庸、自欺欺人的謊言。

我們值多少錢、能不能升職,只跟我們的不可替代性唯一相關。說白了,月薪5000的人和月薪5萬的人差距在哪?就是在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大。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老闆決定你的薪水時,心裡都有一杆秤,秤左邊是你現在的收入,秤右邊是你此刻的價值。這裡的兩個關鍵詞,一是此刻:不是你過往的總價值,而是你此時此刻的價值;第二個詞,是價值,它不只是貢獻。貢獻是你為公司創造了多少業績、什麼成果。而價值,是如果我不用你,隨便招一個人,最少得花多少錢。

設想你曾給公司賺過1億,你現在的工資是1萬塊。但只要能從市面上找到一個給他1萬塊錢,他就能很好的完成你現在工作的人。那你的價值就是1萬,沒人會覺得虧欠你。簡而言之,你到底可以被多大的代價替代,你就值多少錢。

然而,你以為你只需要跟其他人比較誰更具備“不可替代性”嗎?還有來自人工智能AI的虎視眈眈。

3.

你真正的對手,甚至不再是人

2010年引爆熱點的富士康“十連跳”,揭祕了流水線工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今,富士康生產線上緊張工作的機器人,越來越多了,而且從不知疲倦,也不會心情鬱悶,更不會跳樓。

別說生產線上的工人了,就連記者這樣的“無冕之王”,職業地位也受到了挑戰,今日頭條的寫稿機器人Xiaomingbot,騰訊財經的機器人寫手Dreamwiter、新華社的“快筆小新”,都可以根據大數據,一分鐘內生成稿件併發布……在阿爾法go人工智能逐步追趕、超越人類的時代,機器會替代越來越多的職業,職場生存是一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生死關卡。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很多職場人說,我也想要成為一個“可替代”代價大的人,也想月薪5萬,但是我學歷低、沒資源、沒背景,我要怎麼辦?

4.

“黑暗森林”之下,唯有升維破局

馬化騰在讀完《三體》後發表了一句這樣的感慨,如何才能更好的生存?升維思考,找到破局點,才是立身之本。也就是說,資源、背景這些都是可變的、非人為可控的外在因素,唯有升維自身才是立身之本。

所以我常說:弱者並不是沒有存活與長大的可能,底層並不是沒有上升的希望,也並不是沒有逆襲的機會。升維自身,簡單來說就是在你原來的基礎上升高維度,可以是提升效率、增加技能或者升高圈層。

就像打遊戲一樣,我沒有外掛、也沒有錢去氪金買裝備,怎麼辦?我可以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刷副本,賺取金幣來點亮天賦點,提高自己的防禦能力和進攻能力。裝備若是損壞了或者掉落了,戰力必然會降低,但天賦點卻不會損壞或者掉落,在職場也是同樣的道理。

王曉芳:月薪5萬的人只比月薪5千的人早明白這一點


比如,有人渾渾噩噩花費了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也不知道自己的職場走向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戰略工具,站在更高維度上規劃自己的職場未來,明白自己應該往哪方面使勁兒,在認知和格局上實現碾壓,相比他人,這樣的人顯然更具備“不可替代性”。

再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許多時間管理工具來讓我的時間更有價值、工作更有效率,別人花費1個小時所學到的或創造的,我們半個小時就能達成同樣的效果,這不是在專業上你比別人更強,而是在更高的維度,價值維度上的碾壓。事實上,在單一的方向或者技能上,你要超越身前的人太難了,他可能在某一領域比你深耕了好幾年,在這種情況下,換個思路,從更深的維度,比如時間和效率的維度出發,反而能實現彎道超車。

5.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這世界受各樣的法則支配,二八法則告訴我們,一家企業80%的利潤是由20%的人創造的。相應的,80%的財富當然也由他們把持。這個世界並不存在過多的捷徑,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條件的,所以你要追求什麼,就去獲取相應的條件吧。也許此刻的你感覺生活充滿了艱辛,你早已累覺不愛。可能還在埋頭加班,可能還在趕最後一趟公交,或者已經累趴在床上。但正如《三體》中的智能機器人智子所言:“宇宙很大,生活更大”。生命有限而未來無限,不要因為這個世界的惡意而止步最初的夢想。這也是我們在宇宙叢林中,得以不斷進化、文明延續的本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