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千萬別小看他!他是大徹大悟的人'

"
"
南懷瑾先生:千萬別小看他!他是大徹大悟的人

孔子用一段話講自己心性的修養,你們注意哦,心性修養很難,不像佛家、道家講打坐、飛昇,沒有這個事。孔子一輩子做學問,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五歲就曉得立志了。孔子是個孤兒啊!生活環境很可憐的,年輕時很辛苦,父親早逝,家裡很窮,他什麼最苦的差事都幹過。聖人是從苦難中磨鍊出來的,你們諸位太幸福了,每個孩子都是皇帝、都是公主,哪有這麼好的?我小時候都沒有經驗過這麼好的生活,我也是自己磨鍊出來的啊!同樣的道理,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五歲立志求學,“三十而立”,到三十歲確定了學問、人生的道德修養是這個樣子,真正站起來。

從十五歲到三十歲,這十五年間,孔子痛苦得不得了,所以他說自己三十而立,這個人生磨鍊出來的學問,在三十歲確定了。“四十而不惑”,三十歲確定做修養的學問、磨鍊自己,有沒有懷疑?有懷疑,搖擺不定的。自己生活的經驗,有時候明明做了好事,卻得了很壞的結果,很受不了;有時候心裡反動,就要發脾氣了。所以古人有兩句話,“看來世事金能語,說起人情劍欲鳴“,這兩句話怎麼講?看來社會上只有錢會講話,大家只要送錢就好了,拿錢給人家就一切好辦,”看來世事金能語“,要做官拿錢去買。“說到人情劍欲鳴”,講到人的心理啊,刀劍就要拿出來殺人了,世上人心太壞了,會氣死人的。我引用這兩句話是說明孔子三十而立,再加十年用功做人,十年讀書,十年修養,“四十而不惑”,才決定要做一個好人,不能做壞人。雖然“三十而立”,但看法還會有搖擺,可見修養之難啊!

四十而不惑,再加十年做人做事,“五十而知天命”,這才曉得宇宙觀、曉得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人怎麼會生出來?人為什麼生來是男是女?為什麼在同樣的環境,每人的經歷統統不同?為什麼有的人一輩子很享受,有的人永遠很痛苦?這裡頭有個道理,“五十而知天命”,換句話說,孔子講自己到五十歲才曉得宇宙萬有有個本能的因果規律的作用,都是十年十年的磨鍊。

再加十年的修養磨鍊,“六十而耳順”。我們小的時候讀書,老師講的也聽不懂,同學們講笑話,什麼叫耳順?有同學告訴我,孔子以前大概耳朵聽不見,到六十歲挖耳朵挖通了,這是小時候同學們講的笑話。其實耳順就是看一切好的、壞的,聽人講話對的、不對的,聽來都很平常,都沒有什麼,就像做飯一樣,修養的火候到家了,好人當然要救,壞人更要救,這是耳順,“六十而耳順”。

再加十年,“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得道了。你們現在教孩子們讀古書,看看孔子幾十年的修養,到七十以後,他真正的大徹大悟了,是這麼一個過程。

——《二十一紀初的前言後語》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一則話,是他說學問德業的修養,都以十年為期,同時也說明年齡和經驗的可貴。他說自己十五歲便有志於學問。到了三十歲,才確立學問的方向。四十歲才對學問的宗旨沒有疑惑。五十歲才知道天人之際的生命微妙。到了六十歲,才能融會順逆的境界,耳聞目見,都可隨順於學問的境界裡了。

為什麼只說耳順呢?大抵人總以親眼所見,才能自信自肯,若是耳聞便知是非順逆的,除非大智融通,否則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所以謠言止於智者,確實並非易事,如果學問修養經驗不到的人,大都容易受邪說謬論和外界宣傳所蠱惑。孔子到了七十歲,才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矩便是學問修養德業的準繩。

他說自己以五十年努力,才使學養德業至於精純。人非生而聖者,誰能輕易一蹴而就!這便是孔子為學的精神。也是他謙虛的講述,更是至德的榜樣。孔門弟子所以把它放入《為政》篇中,就是指出德業有如此之難言,與“為政以德”相互比照,真是用心良苦,何嘗是錯擺了位置呢!後世學者豈可以得少為足,輕易而言德業!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鍊,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做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

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而耳順”,這裡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麼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個句讀。如果照舊,“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注意!心裡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

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

——《論語別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