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被下架封殺背後,互聯網AI應用將會如何發展?'

"

“ZAO”剛剛開始火爆就被工信部約談,APP下架被封殺,僅僅不過三天左右的時間,一方面一款現象級產品的壽命著實太短了,另一方面行業對於產品的監管力度和響應速度也是越來越快了,作為一款AI換臉工具,“ZAO”到底錯在了哪裡?它到底是如何走向這一步的?

其實“ZAO”這是一款基於AI技術的換臉APP,意思就是說你可以通過平臺把你的臉換到別人的臉上,也可以把別人的臉換到你的臉上,這種互動式的傻瓜操作讓很多人過了一把“明星”癮,平臺還推出了合演、換裝、名場面和與愛豆同臺等多個功能。雖然這些都是通過技術合成的產品,可是在市場的反響卻是出奇的好。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平臺不僅強制獲取了用戶的肖像權,用戶的隱私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風險,這麼來看,“ZAO”被下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ZAO”為什麼能火?

其實通過技術去換臉也可以通過PS工具去實現,只不過大多數人不會這個操作,而且PS只能處理靜態的圖片,不能進行視頻操作,因此也是有一定的侷限性。再加上PS這款軟件本身就是需要收費的,一般的用戶根本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使用這些修圖軟件去進行操作,這個時候一款使用方便的“換臉”工具的出現就會提升用戶的使用慾望。

另一方面,在“ZAO”軟件平臺內,還有很多預設的素材,比如明星的臉,各種好身材的美女帥哥圖片,特別是一些當時流行的影視、短視頻內容,這就省掉了我們去上網搜索素材。相比而言“ZAO”更像是一個工具類型的App,可操作性和實用性都比較高,還符合大多數用戶的使用需求。

從市場用戶來看,這幾年智能手機用戶對於拍照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智能手機廠商們也是在這個方面互相比拼,推出的智能手機在拍照性能和配置上越來越高,而那些傻瓜式地操作反而更能激發市場用戶的操作熱情。而且在一些主流的短視頻平臺中,有很多視頻和特效,但是唯獨就沒有換臉的。

可以說“ZAO”的火爆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使用的AI技術是時下最火爆的技術,“換臉”功能是大多數用戶最想實現的夢想,App內的基礎構建和操作流程已經相對處於完整的狀態,藉助當前的這個時機,“ZAO”便火了。

AI換臉存在的平臺風險和隱私風險

在“ZAO”之前也有一些可以實現“換臉”的APP應用,可是它們在操作起來相對“粗糙”,流程和產業化並不完善,用戶使用的時候更多的是以一種看客的身份來的。可是“ZAO”就不一樣了,它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功能化產品。

在用戶註冊協議中就有很多關於用戶隱私的“規定”,比如平臺擁有你的照片使用權,而你還要針對於所上傳使用的合成照片、視頻承擔一定的負責。這種單方面的協議本身就存在問題,而且用戶的照片被上傳到平臺後是否存在信息洩露的風險?針對於現在十分流行的面部識別功能,被洩露的用戶照片很可能會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操作來成為解鎖手機、交易支付的重要工具資料,甚至於被用在盜刷銀行卡等,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而在國外AI換臉技術也曾經風靡過一段時間,只不過因為有人將該技術應用於色情視頻,使得諸多公眾人物成為了受害者,因此國外還掀起了“反AI換臉”的行動,最後該技術應用也只能是被迫擱置放棄。而在國內同樣是存在這樣的風險的,不過平臺App已經實現對用戶上傳照片的檢測,如果是公眾照片會被限制使用。而且後來的用戶協議中也將“免費使用用戶照片”的條款刪除掉了,即便如此,“ZAO”還是被約談封殺了。

未來AI應用如何發展?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基於AI技術的應用會越來越多,而基礎的網絡架構也足以滿足該類型應用的高要求。雖然AI換臉還備受爭議,可是類似於AI換裝、AI化妝等功能還是可以進一步進行深化研究的。用戶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未來會不會出現一種新的安全技術來保證用戶隱私安全,進而為這些AI應用提供可控的發展空間,也是未可知的。

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AI應用還處於很初級的階段,基於神經算法的圍繞人類本身的AI技術要更受關注,但是操作起來就更加的困難了。更何況一直圍繞著人工智能的倫理安全問題還沒有定論,人們對於AI的熱情很可能也會變得相對保守一些,這對於今後AI技術在應用層面的發展是存在一定的影響的。

筆者認為“ZAO”的出現代表著當前市場對於AI技術的一種強需求,但是因為企業在操作運營上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缺陷,才會導致該項目剛出現就暴露出很大的問題。互聯網AI應用未來的路還很長,想要將市場做起來也並不容易。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