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普 | 區塊鏈概念的基石


大科普 | 區塊鏈概念的基石


之前講很多區塊鏈的基礎知識,大家可能已經知道了區塊鏈的很多特性,可對於更為基礎的一些概念,可能很多人依然不是非常瞭解。

本期大科普帶大家學習一些區塊鏈最基本的概念,讓你在區塊鏈世界裡更加明白。

大科普 | 區塊鏈概念的基石


▍ 區塊鏈/ Blockchain

區塊鏈技術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

▍ 塊鏈式數據結構/ Chained-Block Data Structure

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務處理以區塊為單位進行存儲,並以密碼學算法將區塊按時間先後順序連接成鏈條的一種數據結構。

▍ 去信任/ Trustless

去信任表示用戶不需要相信任何第三方。用戶使用去信任的系統或技術處理交易時非常安全和順暢,交易雙方都可以安全地交易,而不需要依賴信任的第三方。

▍ 點對點/ Peer-to-Peer / P2P

通過允許單個節點與其他節點直接交互,無需通過中介機構,從而實現整個系統像有組織的集體一樣運作的系統。

▍ 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d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基本的特徵,指區塊鏈不依賴於中心的管理節點,能夠實現數據的分佈式記錄、存儲和更新。

▍ 中本聰/ Satoshis Nakamoto

中本聰是比特幣的發明人或發明組織,目前身份存疑。“中本聰”也可能僅僅是個化名。

中本聰於 2008 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描述了一種被稱為“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及其算法,被視為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成功實踐。

▍ 匿名性/ Anonymous

由於區塊鏈各節點之間的數據交換遵循固定且預知的算法,因此區塊鏈網絡是無須信任的,可以基於地址而非個人身份進行數據交換。

▍ 自治性/ Autonomous

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機制,使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地交換數據、記錄數據、更新數據,任何人為的干預都不起作用。

▍ 開放性/ Openness

區塊鏈系統是開放的,任何節點都能夠擁有全網的總賬本,除了數據直接相關各方的私有信息通過非對稱加密技術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節點公開,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 可編程/ Programmable

分佈式賬本的數字性質意味著區塊鏈交易可以關聯到計算邏輯,並且本質上是可編程的。因此,用戶可以設置自動觸發節點之間交易的算法和規則。

▍ 可追溯/ Traceability

區塊鏈通過區塊數據結構存儲了創世區塊後的所有歷史數據,區塊鏈上的任一一條數據皆可通過鏈式結構追溯其本源。

▍ 不可篡改/ Tamper Proof

區塊鏈的信息通過共識並添加至區塊鏈後,就被所有節點共同記錄,並通過密碼學保證前後互相關聯,篡改的難度與成本非常高。

▍ 集體維護/ Collectively Maintain

區塊鏈系統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共同維護,所有節點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

▍ 無需許可/ Permissionless

無需許可表示所有節點都可以請求將任何交易添加到區塊鏈中,但只有在所有用戶都認為合法的情況下才可進行交易。

大科普 | 區塊鏈概念的基石


中本聰是比特的創始人,而區塊鏈行業本身脫胎於比特幣系統,可以說中本聰對於區塊鏈行業意義重大。

而為了比特幣的發展及自身的安全性,中本聰選擇了匿名,至今無人知道誰是中本聰。

區塊鏈的精神之一就是去中心化,這個在之前有過詳細的介紹。

去信任是去中心化的外在體現,因為去中心化,所有節點維護一個賬本,所以在兩個個體之間,可以不經過第三方擔保的進行交易,實現真正的點對點交易。

不可篡改性之前也有過詳細的介紹,如果忘了可以點擊文章末尾回顧。

開放性和匿名性之前沒有細說,開放性是之所有人都可以訪問網絡,而無需任何人授權。

比特幣、以太坊等公鏈沒有審查機制,只要有基本的網絡條件,就可以使用比特幣網絡,甚至在更苛刻的條件下也能使用。

匿名性是因為區塊鏈網絡不需要實名認證就可以使用,天然具有匿名性,當然在某些項目中由於要滿足法律監管,需要進行實名認證,但那和區塊鏈的匿名性並不相干。

為了給大家比較精準的知識,本期科普使用了《區塊鏈詞典》提供的定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