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到底什麼是區塊鏈?這跟比特幣之間有什麼關係?

區塊鏈 比特幣 技術 算法 金融 迅解區塊鏈 2019-05-27

1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區塊鏈並不是新發明的一種技術,而是一系列技術的集成,包括非對稱加密技術、時間戳、共識機制等。以比特幣為例,區塊鏈通過時間戳(Timestamp)和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機制解決了雙重支付(Double Spending)和拜占庭將軍問題(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即保證同一筆比特幣不可能被花費2次,並且在整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中,在所有節點間保持一致。

非對稱加密機制保證私鑰的安全性,時間戳保證區塊按順序連接成鏈,工作量證明機制解決了在去中心化系統中如何公平地分發2100萬個比特幣的問題。區塊鏈技術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等特點。所以,區塊鏈被譽為製造信用的機器。

2

區塊如何連接成區塊鏈?

區塊鏈由一串使用密碼學算法產生的區塊連接而成。每一個區塊上寫滿了交易記錄,區塊按順序相連形成鏈狀結構,也就是區塊鏈大賬本。以比特幣為例,礦工在生成新區塊時,需要根據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新交易區塊和隨機數,來計算新的哈希值和隨機數。也就是說每一個區塊都是在前一個區塊數據的基礎上生成的,該機制保證了區塊鏈數據的唯一性。

因為交易記錄細微的變化也會徹底改變哈希值的結果,所以礦工在進行算力競爭的時候無法作弊,每個礦工都必須等前一個區塊生成之後才能根據前一個區塊的數據開始計算符合條件的隨機數,保證了挖礦的公平性。

「第七課」到底什麼是區塊鏈?這跟比特幣之間有什麼關係?

3

區塊鏈和比特幣是什麼關係?

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應用。前面提到,比特幣的交易信息都被記錄在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上面,這個賬本就是區塊鏈。

如果我們把區塊鏈類比成一個實物賬本,那麼每個區塊就相當於這個賬本中的一頁,每10分鐘生成一頁新的賬本,每一頁賬本上記載著比特幣網絡這10分鐘的交易信息。

每個區塊之間依據密碼學原理,按照時間順序依次相連,形成鏈狀結構,因此得名區塊鏈。自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誕生後,國內外各大金融機構爭相研究比特幣底層技術區塊鏈,並尋求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

4

最長區塊鏈才是正確區塊鏈?

比特幣白皮書規定,節點永遠認為最長鏈是正確的區塊鏈,並將持續在它上面延長。所有礦工都在最長鏈上挖礦,有利於區塊鏈賬本的唯一性。如果給你轉賬的比特幣交易不記錄在最長鏈上,你將有可能面臨財產損失。

怎樣算是“最長的區塊鏈”呢?因為全世界的礦工同時在挖礦,有可能同時有2個礦工算出了正確的答案,那麼區塊鏈就會形成分叉,剩下的礦工有可能在其中任意一條分叉上繼續挖礦,延長區塊鏈。所以我們通常要求在比特幣轉賬被打包之後,還需要經歷6個區塊的確認,確保礦工不會再回到另一條分叉上挖礦時,才算真正的轉賬成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