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為什麼更容易抑鬱?6萬份調研結果告訴你殘酷的真相

最近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的熱播,引發了網友對“全職媽媽”“喪偶式育兒”“女性重返職場”等社會話題的熱議。

劇中劉濤飾演的尋找,是一位退居一線、當了近七年的家庭主婦,由於丈夫一心拼在事業上,對妻子長期忽略,加上育兒的重擔,導致尋找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全職媽媽為什麼更容易抑鬱?6萬份調研結果告訴你殘酷的真相

其中最讓我觸動的是一句尋找崩潰時說的一句話,

剛開始我沒有同事,後來沒有朋友,到了現在沒有了自我。

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有自殺傾向的尋找,還在心理醫生的警告下,不得不面對一個最痛苦的抉擇——應不應該繼續照顧孩子。

我不想死,我不能讓我的孩子沒有媽媽。

在強烈的自救心理暗示以及對孩子責任心的驅使下,尋找決定離婚重返職場,最終成功地找到了自我、定義了人生的意義。

然而,現實中很多罹患抑鬱症的全職媽媽卻很難完成這種絕處逢生的自救。

還記得前年“年輕媽媽抱孩子跳樓自殺”的事件嗎?

一位31歲的媽媽,在自己生日前一週,帶著兩歲多的兒子和幾個月大的女兒縱深從13樓躍下,三人全部身亡。

到底是走到了怎樣的絕境會讓一位母親忍心帶著幼小的兒女共赴黃泉?

從她的遺書中可以得知:因產後抑鬱症自殺。

丈夫有家暴傾向、待人嚴苛挑剔;家人不理解,認為她“固執,瘋狗”,最終在一次“將她揪著頭髮推倒”後,她選擇帶上孩子一躍而下。

當我們試圖為一個悲劇式的自殺找到一個引爆點時,我們也會經常忽略一點,為什麼全職媽媽這個群體更容易得抑鬱症?

全職媽媽為什麼更容易抑鬱?6萬份調研結果告訴你殘酷的真相

全職媽媽不易做

在中國的傳統理念中,一個典範賢妻良母的表現在,全身心相夫教子,默默地當好背後的女人角色,不求回報地為家庭犧牲著自我。

然而,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獨立意識的覺醒,大眾開始對這些固化的角色產生懷疑,認為這種形象過於被強調或者極端化,不是真正的內容豐滿的女性。

現實生活中的美化場景無疑也加劇了這場混亂。

一方面,你會發現很多全職媽媽都熱衷於在朋友圈晒娃秀恩愛、從頭到尾展現出來都是美滿的家庭生活;另一方面,你也會看到很多成功的職業媽媽拼得了事業、hold住家裡的大小事宜,將家庭和事業兼顧得面面俱到。

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媽媽,當她們陷入“想要成怎樣的母親”的困惑中,其實可以簡化為一個問題:是什麼讓她們快樂?

長久以來,大眾認為全職媽媽是快樂或者抑鬱的想法,其實是一種主觀想法。

他們更多地是以工作負荷多少來衡量女性的幸福指數,因此認為相比為了生計辛苦上班或被下崗裁員的人,那些想要離開職場迴歸家庭的女性更應該容易滿足、而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但一個女性的基本幸福,並不完全取決於她所處的客觀環境。

全職媽媽為什麼更容易抑鬱?6萬份調研結果告訴你殘酷的真相

全職媽媽為什麼更容易抑鬱

近年來,相關科學研究正在幫助我們更多地瞭解全職媽媽的精神世界。

2012 年,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曾對6萬名美國女性展開一項調研,結果發現留在家中照顧子女的全職媽媽,比職場媽媽有較多的負面情緒,比如抑鬱、焦慮和憤怒。

研究人員還發現,28%的全職媽媽有臨床診斷抑鬱症,而職場媽媽只有17%。

2012年另外一項發表在《家庭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研究也指出,比起全職媽媽,外出工作的職場媽媽比較快樂。

研究人員也進一步指出,和社會脫節、職業發展停滯是導致全職媽媽抑鬱的原因之一,而負面情緒通常是與全職撫養孩子相關。

這意味著,對於全職媽媽來說,可以實行一些補救措施,比如增加外出社交和參加智力類活動次數。

事實上,其它相關調查發現,大多數有未成年子女的媽媽,相比全職在家或上班,更傾向於做兼職工作。

這也從另外一個層面表明,無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幸福和健康心理狀況的關鍵可能來自於一種自我矛盾,即母愛的本能奉獻和自我發展的期待。

全職媽媽為什麼更容易抑鬱?6萬份調研結果告訴你殘酷的真相

過度疲累的徵兆

全職媽媽因為24小時圍繞著孩子還有家人打轉,經常忘記去照顧自己、忽略了那些潛伏的抑鬱因子,但細細琢磨,你會發現自我施加的無形壓力也是造成情緒緊張的源頭。

心理專家建議,全職媽媽要學會檢視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等到臨界點才知道自己接近奔潰。

以下為壓力過大的三大徵兆,給各位媽媽參考:

1.你是否經常感到受挫,甚至充滿憎惡感?

2.你有時會因為累覺不愛,而與孩子心生疏離和冷漠、對孩子的要求毫無迴應嗎?

3.你是否覺得自己做事很沒效率,感覺做不好任何事?

如果都是“Yes”,那麼表示你真的停下來手頭的活,好好休息一下了。

試著向你的另一半、好友們、或者心理諮詢師傾訴心中所想,他們能夠為你帶來一個全新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幫你理清自己的思緒,以及提供你可能想不到的解決方案。

還可以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寫下來,或者多做深呼吸和運動來讓自己感覺好一些。

另外,學會自我暗示和提醒。

通過灌輸一種“我只是一個不完美的普通媽媽”的想法來給予自己足夠的自我成長和探索空間,自我激勵般、驅使著回到正軌。

每個人都需要適合自己的放鬆模式,而且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