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
"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小美和小東結婚3年多,孩子剛滿一歲,兩人卻越看對方越不順眼,吵架的次數是直線上升。

因為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小美早早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第一次帶孩子,沒什麼經驗,經常手忙腳亂,顧了這頭沒顧那頭;

小東一個人上班,為了多點獎金,經常加班到晚上8、9點回家。

這兩天孩子有些感冒發燒,小美晚上一宿沒睡好,到了中午,她才發現奶粉快喝完了,於是她趕緊電話小東,讓他下班時早點回來並帶罐奶粉。

晚上,小東倒是回得早了,不過奶粉忘買了。

小美氣得大罵,將自己的苦水一股腦倒了出來:我在家這麼辛苦,你還總是晚回家,好不容易早回來一次,結果把買奶粉這麼重要的事都忘了,你心裡到底有沒有這個家?

阿東也很委屈:為了讓你舒服些,我同意你辭職在家,我一個人來養家,每天回來的晚還不是為了多幹點活多拿獎金,家務我也想幫你分擔,可是一點點事情沒做好,就被你數落,我在外面奔波,你知道有多累嗎?

兩個人越吵越凶,都覺得對方才是那個不講理的人

那麼,到底是誰的錯呢?

"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小美和小東結婚3年多,孩子剛滿一歲,兩人卻越看對方越不順眼,吵架的次數是直線上升。

因為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小美早早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第一次帶孩子,沒什麼經驗,經常手忙腳亂,顧了這頭沒顧那頭;

小東一個人上班,為了多點獎金,經常加班到晚上8、9點回家。

這兩天孩子有些感冒發燒,小美晚上一宿沒睡好,到了中午,她才發現奶粉快喝完了,於是她趕緊電話小東,讓他下班時早點回來並帶罐奶粉。

晚上,小東倒是回得早了,不過奶粉忘買了。

小美氣得大罵,將自己的苦水一股腦倒了出來:我在家這麼辛苦,你還總是晚回家,好不容易早回來一次,結果把買奶粉這麼重要的事都忘了,你心裡到底有沒有這個家?

阿東也很委屈:為了讓你舒服些,我同意你辭職在家,我一個人來養家,每天回來的晚還不是為了多幹點活多拿獎金,家務我也想幫你分擔,可是一點點事情沒做好,就被你數落,我在外面奔波,你知道有多累嗎?

兩個人越吵越凶,都覺得對方才是那個不講理的人

那麼,到底是誰的錯呢?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歸因

每一個人都像生活中的偵探,當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人們總會忍不住去猜測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專門對這個過程做了研究,“尋找行為的原因”,用心理學的詞來說就是“歸因”,每個人都會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做出很多不同的解釋;

一般有兩個維度,

一個是強調個體內部的影響因素,比如:人格、能力或者動機;

一個是強調個體外部的影響因素,比如:個體所面臨的情境或者其他外部因素。

舉個栗子,有個人上班遲到了,有的人想他肯定是睡過頭了(個體內部原因),而有的人會認為,他是遇上堵車了(外部環境原因)。

"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小美和小東結婚3年多,孩子剛滿一歲,兩人卻越看對方越不順眼,吵架的次數是直線上升。

因為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小美早早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第一次帶孩子,沒什麼經驗,經常手忙腳亂,顧了這頭沒顧那頭;

小東一個人上班,為了多點獎金,經常加班到晚上8、9點回家。

這兩天孩子有些感冒發燒,小美晚上一宿沒睡好,到了中午,她才發現奶粉快喝完了,於是她趕緊電話小東,讓他下班時早點回來並帶罐奶粉。

晚上,小東倒是回得早了,不過奶粉忘買了。

小美氣得大罵,將自己的苦水一股腦倒了出來:我在家這麼辛苦,你還總是晚回家,好不容易早回來一次,結果把買奶粉這麼重要的事都忘了,你心裡到底有沒有這個家?

阿東也很委屈:為了讓你舒服些,我同意你辭職在家,我一個人來養家,每天回來的晚還不是為了多幹點活多拿獎金,家務我也想幫你分擔,可是一點點事情沒做好,就被你數落,我在外面奔波,你知道有多累嗎?

兩個人越吵越凶,都覺得對方才是那個不講理的人

那麼,到底是誰的錯呢?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歸因

每一個人都像生活中的偵探,當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人們總會忍不住去猜測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專門對這個過程做了研究,“尋找行為的原因”,用心理學的詞來說就是“歸因”,每個人都會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做出很多不同的解釋;

一般有兩個維度,

一個是強調個體內部的影響因素,比如:人格、能力或者動機;

一個是強調個體外部的影響因素,比如:個體所面臨的情境或者其他外部因素。

舉個栗子,有個人上班遲到了,有的人想他肯定是睡過頭了(個體內部原因),而有的人會認為,他是遇上堵車了(外部環境原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人們為什麼想找出原因呢?

歸因理論的提出者海德說,每個人都是直覺心理學家,試圖弄清楚導致行為的原因是什麼,是內在原因還是外在原因,以找出誰對結果負責。

顯然,如果遲到是因為“睡過頭”了,領導肯定會覺得這個人工作態度有問題,需要好好教育;

而如果遲到是因為“堵車”,並且偶爾發生,領導會覺得這種情況不可控,對遲到的人也會寬容一些。

那麼,你可能會問了,人們在什麼時候會強調內部因素、什麼時候會強調外部因素呢?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在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歸因時,實際上並不總是合邏輯又合情理的,普遍存在一種歸因偏差,即我們會因為以下的兩個原因做出錯誤的歸因:

"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小美和小東結婚3年多,孩子剛滿一歲,兩人卻越看對方越不順眼,吵架的次數是直線上升。

因為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小美早早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第一次帶孩子,沒什麼經驗,經常手忙腳亂,顧了這頭沒顧那頭;

小東一個人上班,為了多點獎金,經常加班到晚上8、9點回家。

這兩天孩子有些感冒發燒,小美晚上一宿沒睡好,到了中午,她才發現奶粉快喝完了,於是她趕緊電話小東,讓他下班時早點回來並帶罐奶粉。

晚上,小東倒是回得早了,不過奶粉忘買了。

小美氣得大罵,將自己的苦水一股腦倒了出來:我在家這麼辛苦,你還總是晚回家,好不容易早回來一次,結果把買奶粉這麼重要的事都忘了,你心裡到底有沒有這個家?

阿東也很委屈:為了讓你舒服些,我同意你辭職在家,我一個人來養家,每天回來的晚還不是為了多幹點活多拿獎金,家務我也想幫你分擔,可是一點點事情沒做好,就被你數落,我在外面奔波,你知道有多累嗎?

兩個人越吵越凶,都覺得對方才是那個不講理的人

那麼,到底是誰的錯呢?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歸因

每一個人都像生活中的偵探,當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人們總會忍不住去猜測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專門對這個過程做了研究,“尋找行為的原因”,用心理學的詞來說就是“歸因”,每個人都會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做出很多不同的解釋;

一般有兩個維度,

一個是強調個體內部的影響因素,比如:人格、能力或者動機;

一個是強調個體外部的影響因素,比如:個體所面臨的情境或者其他外部因素。

舉個栗子,有個人上班遲到了,有的人想他肯定是睡過頭了(個體內部原因),而有的人會認為,他是遇上堵車了(外部環境原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人們為什麼想找出原因呢?

歸因理論的提出者海德說,每個人都是直覺心理學家,試圖弄清楚導致行為的原因是什麼,是內在原因還是外在原因,以找出誰對結果負責。

顯然,如果遲到是因為“睡過頭”了,領導肯定會覺得這個人工作態度有問題,需要好好教育;

而如果遲到是因為“堵車”,並且偶爾發生,領導會覺得這種情況不可控,對遲到的人也會寬容一些。

那麼,你可能會問了,人們在什麼時候會強調內部因素、什麼時候會強調外部因素呢?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在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歸因時,實際上並不總是合邏輯又合情理的,普遍存在一種歸因偏差,即我們會因為以下的兩個原因做出錯誤的歸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行動者/觀察者效應

指的是,同樣一種行為,當我們作為行動者時,與我們作為觀察者時,解釋完全不同。

作為行動者,我們常常能深切感受到影響自己行為的外部壓力,因而對自己不當行為的解釋更傾向於作出外歸因-強調外部因素導致行為發生;

而作為觀察者,即使在同樣的環境下,我們會忽略外部環境對他人的影響,從而對他人不當行為的解釋做出內歸因—強調他人的性格或者意圖等。

比如在文章開頭的案例中,小美只看到自己帶孩子的累,卻沒看到小東的累,認為他忘記買奶粉就是“不負責任”,

而小東只看到自己的辛苦,卻沒看到小美的辛苦,認為她指責自己就是“吹毛求疵”。

"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小美和小東結婚3年多,孩子剛滿一歲,兩人卻越看對方越不順眼,吵架的次數是直線上升。

因為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小美早早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第一次帶孩子,沒什麼經驗,經常手忙腳亂,顧了這頭沒顧那頭;

小東一個人上班,為了多點獎金,經常加班到晚上8、9點回家。

這兩天孩子有些感冒發燒,小美晚上一宿沒睡好,到了中午,她才發現奶粉快喝完了,於是她趕緊電話小東,讓他下班時早點回來並帶罐奶粉。

晚上,小東倒是回得早了,不過奶粉忘買了。

小美氣得大罵,將自己的苦水一股腦倒了出來:我在家這麼辛苦,你還總是晚回家,好不容易早回來一次,結果把買奶粉這麼重要的事都忘了,你心裡到底有沒有這個家?

阿東也很委屈:為了讓你舒服些,我同意你辭職在家,我一個人來養家,每天回來的晚還不是為了多幹點活多拿獎金,家務我也想幫你分擔,可是一點點事情沒做好,就被你數落,我在外面奔波,你知道有多累嗎?

兩個人越吵越凶,都覺得對方才是那個不講理的人

那麼,到底是誰的錯呢?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歸因

每一個人都像生活中的偵探,當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人們總會忍不住去猜測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專門對這個過程做了研究,“尋找行為的原因”,用心理學的詞來說就是“歸因”,每個人都會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做出很多不同的解釋;

一般有兩個維度,

一個是強調個體內部的影響因素,比如:人格、能力或者動機;

一個是強調個體外部的影響因素,比如:個體所面臨的情境或者其他外部因素。

舉個栗子,有個人上班遲到了,有的人想他肯定是睡過頭了(個體內部原因),而有的人會認為,他是遇上堵車了(外部環境原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人們為什麼想找出原因呢?

歸因理論的提出者海德說,每個人都是直覺心理學家,試圖弄清楚導致行為的原因是什麼,是內在原因還是外在原因,以找出誰對結果負責。

顯然,如果遲到是因為“睡過頭”了,領導肯定會覺得這個人工作態度有問題,需要好好教育;

而如果遲到是因為“堵車”,並且偶爾發生,領導會覺得這種情況不可控,對遲到的人也會寬容一些。

那麼,你可能會問了,人們在什麼時候會強調內部因素、什麼時候會強調外部因素呢?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在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歸因時,實際上並不總是合邏輯又合情理的,普遍存在一種歸因偏差,即我們會因為以下的兩個原因做出錯誤的歸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行動者/觀察者效應

指的是,同樣一種行為,當我們作為行動者時,與我們作為觀察者時,解釋完全不同。

作為行動者,我們常常能深切感受到影響自己行為的外部壓力,因而對自己不當行為的解釋更傾向於作出外歸因-強調外部因素導致行為發生;

而作為觀察者,即使在同樣的環境下,我們會忽略外部環境對他人的影響,從而對他人不當行為的解釋做出內歸因—強調他人的性格或者意圖等。

比如在文章開頭的案例中,小美只看到自己帶孩子的累,卻沒看到小東的累,認為他忘記買奶粉就是“不負責任”,

而小東只看到自己的辛苦,卻沒看到小美的辛苦,認為她指責自己就是“吹毛求疵”。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兩個人的思維看似相反,事實上卻如出一轍,都把自己的問題看做是客觀環境影響的結果,而把對方的問題歸咎於“個人品質”。

很多時候,關係越親密,我們越難意識到彼此歸因模式的這種差異,因此衝突不斷。

自利偏差

在親密關係中,即使伴侶在愛情中會表現出很多的利他行為,但仍然有很多人會忽略對方的貢獻,而有意無意地將成功歸於自己,並極力推脫自己在失敗中的責任。

當婚姻生活快樂溫馨,如膠似漆時,雙方都會自認為自己居功至偉,表現優秀;而當雙方發生矛盾衝突時,則傾向於認為問題的產生主要都是對方的責任。

也就是說,我們瞭解並充分肯定自己善良的想法和動機,但是對別人的判斷,則僅僅依據他們的行為,而完全無視他們行動的意圖。

"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小美和小東結婚3年多,孩子剛滿一歲,兩人卻越看對方越不順眼,吵架的次數是直線上升。

因為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小美早早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第一次帶孩子,沒什麼經驗,經常手忙腳亂,顧了這頭沒顧那頭;

小東一個人上班,為了多點獎金,經常加班到晚上8、9點回家。

這兩天孩子有些感冒發燒,小美晚上一宿沒睡好,到了中午,她才發現奶粉快喝完了,於是她趕緊電話小東,讓他下班時早點回來並帶罐奶粉。

晚上,小東倒是回得早了,不過奶粉忘買了。

小美氣得大罵,將自己的苦水一股腦倒了出來:我在家這麼辛苦,你還總是晚回家,好不容易早回來一次,結果把買奶粉這麼重要的事都忘了,你心裡到底有沒有這個家?

阿東也很委屈:為了讓你舒服些,我同意你辭職在家,我一個人來養家,每天回來的晚還不是為了多幹點活多拿獎金,家務我也想幫你分擔,可是一點點事情沒做好,就被你數落,我在外面奔波,你知道有多累嗎?

兩個人越吵越凶,都覺得對方才是那個不講理的人

那麼,到底是誰的錯呢?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歸因

每一個人都像生活中的偵探,當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人們總會忍不住去猜測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專門對這個過程做了研究,“尋找行為的原因”,用心理學的詞來說就是“歸因”,每個人都會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做出很多不同的解釋;

一般有兩個維度,

一個是強調個體內部的影響因素,比如:人格、能力或者動機;

一個是強調個體外部的影響因素,比如:個體所面臨的情境或者其他外部因素。

舉個栗子,有個人上班遲到了,有的人想他肯定是睡過頭了(個體內部原因),而有的人會認為,他是遇上堵車了(外部環境原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人們為什麼想找出原因呢?

歸因理論的提出者海德說,每個人都是直覺心理學家,試圖弄清楚導致行為的原因是什麼,是內在原因還是外在原因,以找出誰對結果負責。

顯然,如果遲到是因為“睡過頭”了,領導肯定會覺得這個人工作態度有問題,需要好好教育;

而如果遲到是因為“堵車”,並且偶爾發生,領導會覺得這種情況不可控,對遲到的人也會寬容一些。

那麼,你可能會問了,人們在什麼時候會強調內部因素、什麼時候會強調外部因素呢?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在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歸因時,實際上並不總是合邏輯又合情理的,普遍存在一種歸因偏差,即我們會因為以下的兩個原因做出錯誤的歸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行動者/觀察者效應

指的是,同樣一種行為,當我們作為行動者時,與我們作為觀察者時,解釋完全不同。

作為行動者,我們常常能深切感受到影響自己行為的外部壓力,因而對自己不當行為的解釋更傾向於作出外歸因-強調外部因素導致行為發生;

而作為觀察者,即使在同樣的環境下,我們會忽略外部環境對他人的影響,從而對他人不當行為的解釋做出內歸因—強調他人的性格或者意圖等。

比如在文章開頭的案例中,小美只看到自己帶孩子的累,卻沒看到小東的累,認為他忘記買奶粉就是“不負責任”,

而小東只看到自己的辛苦,卻沒看到小美的辛苦,認為她指責自己就是“吹毛求疵”。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兩個人的思維看似相反,事實上卻如出一轍,都把自己的問題看做是客觀環境影響的結果,而把對方的問題歸咎於“個人品質”。

很多時候,關係越親密,我們越難意識到彼此歸因模式的這種差異,因此衝突不斷。

自利偏差

在親密關係中,即使伴侶在愛情中會表現出很多的利他行為,但仍然有很多人會忽略對方的貢獻,而有意無意地將成功歸於自己,並極力推脫自己在失敗中的責任。

當婚姻生活快樂溫馨,如膠似漆時,雙方都會自認為自己居功至偉,表現優秀;而當雙方發生矛盾衝突時,則傾向於認為問題的產生主要都是對方的責任。

也就是說,我們瞭解並充分肯定自己善良的想法和動機,但是對別人的判斷,則僅僅依據他們的行為,而完全無視他們行動的意圖。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同樣在小美和小東的婚姻中,雙方看自己都是帶著“為家庭好”的出發點,即使有些行為失誤,那也是偶爾的,不是本質問題,而兩人看對方,卻都忽略了這個良好的意圖,只在意對方說的話做的事是不是恰當。

在關係良好的婚姻中,如果伴侶比較瞭解對方的性格脾氣,那麼自利偏差就要比那些彼此並不非常瞭解的伴侶要少的多,

也就是說,在感情基礎不牢固的婚姻中,伴侶會更容易發生自利偏差,而這又進一步導致了更多的衝突,雙方越拼力維護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小美和小東結婚3年多,孩子剛滿一歲,兩人卻越看對方越不順眼,吵架的次數是直線上升。

因為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小美早早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第一次帶孩子,沒什麼經驗,經常手忙腳亂,顧了這頭沒顧那頭;

小東一個人上班,為了多點獎金,經常加班到晚上8、9點回家。

這兩天孩子有些感冒發燒,小美晚上一宿沒睡好,到了中午,她才發現奶粉快喝完了,於是她趕緊電話小東,讓他下班時早點回來並帶罐奶粉。

晚上,小東倒是回得早了,不過奶粉忘買了。

小美氣得大罵,將自己的苦水一股腦倒了出來:我在家這麼辛苦,你還總是晚回家,好不容易早回來一次,結果把買奶粉這麼重要的事都忘了,你心裡到底有沒有這個家?

阿東也很委屈:為了讓你舒服些,我同意你辭職在家,我一個人來養家,每天回來的晚還不是為了多幹點活多拿獎金,家務我也想幫你分擔,可是一點點事情沒做好,就被你數落,我在外面奔波,你知道有多累嗎?

兩個人越吵越凶,都覺得對方才是那個不講理的人

那麼,到底是誰的錯呢?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歸因

每一個人都像生活中的偵探,當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人們總會忍不住去猜測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專門對這個過程做了研究,“尋找行為的原因”,用心理學的詞來說就是“歸因”,每個人都會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做出很多不同的解釋;

一般有兩個維度,

一個是強調個體內部的影響因素,比如:人格、能力或者動機;

一個是強調個體外部的影響因素,比如:個體所面臨的情境或者其他外部因素。

舉個栗子,有個人上班遲到了,有的人想他肯定是睡過頭了(個體內部原因),而有的人會認為,他是遇上堵車了(外部環境原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人們為什麼想找出原因呢?

歸因理論的提出者海德說,每個人都是直覺心理學家,試圖弄清楚導致行為的原因是什麼,是內在原因還是外在原因,以找出誰對結果負責。

顯然,如果遲到是因為“睡過頭”了,領導肯定會覺得這個人工作態度有問題,需要好好教育;

而如果遲到是因為“堵車”,並且偶爾發生,領導會覺得這種情況不可控,對遲到的人也會寬容一些。

那麼,你可能會問了,人們在什麼時候會強調內部因素、什麼時候會強調外部因素呢?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在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歸因時,實際上並不總是合邏輯又合情理的,普遍存在一種歸因偏差,即我們會因為以下的兩個原因做出錯誤的歸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行動者/觀察者效應

指的是,同樣一種行為,當我們作為行動者時,與我們作為觀察者時,解釋完全不同。

作為行動者,我們常常能深切感受到影響自己行為的外部壓力,因而對自己不當行為的解釋更傾向於作出外歸因-強調外部因素導致行為發生;

而作為觀察者,即使在同樣的環境下,我們會忽略外部環境對他人的影響,從而對他人不當行為的解釋做出內歸因—強調他人的性格或者意圖等。

比如在文章開頭的案例中,小美只看到自己帶孩子的累,卻沒看到小東的累,認為他忘記買奶粉就是“不負責任”,

而小東只看到自己的辛苦,卻沒看到小美的辛苦,認為她指責自己就是“吹毛求疵”。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兩個人的思維看似相反,事實上卻如出一轍,都把自己的問題看做是客觀環境影響的結果,而把對方的問題歸咎於“個人品質”。

很多時候,關係越親密,我們越難意識到彼此歸因模式的這種差異,因此衝突不斷。

自利偏差

在親密關係中,即使伴侶在愛情中會表現出很多的利他行為,但仍然有很多人會忽略對方的貢獻,而有意無意地將成功歸於自己,並極力推脫自己在失敗中的責任。

當婚姻生活快樂溫馨,如膠似漆時,雙方都會自認為自己居功至偉,表現優秀;而當雙方發生矛盾衝突時,則傾向於認為問題的產生主要都是對方的責任。

也就是說,我們瞭解並充分肯定自己善良的想法和動機,但是對別人的判斷,則僅僅依據他們的行為,而完全無視他們行動的意圖。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同樣在小美和小東的婚姻中,雙方看自己都是帶著“為家庭好”的出發點,即使有些行為失誤,那也是偶爾的,不是本質問題,而兩人看對方,卻都忽略了這個良好的意圖,只在意對方說的話做的事是不是恰當。

在關係良好的婚姻中,如果伴侶比較瞭解對方的性格脾氣,那麼自利偏差就要比那些彼此並不非常瞭解的伴侶要少的多,

也就是說,在感情基礎不牢固的婚姻中,伴侶會更容易發生自利偏差,而這又進一步導致了更多的衝突,雙方越拼力維護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重新看待自己的歸因

瞭解了歸因的兩種偏差,現在來看看你曾經給自己、伴侶和身邊的人做的行為原因分析,它們還是那麼真實嗎?

歸因其實是我們的一種主觀解釋,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然而,當我們在使用解釋時,它卻會帶來真實的巨大的影響。

滿意度高的伴侶會無意中放大積極的方面(“雖然他做菜手藝差了點,但他有這份心意,我很滿足”),將伴侶的不當行為看成是偶爾過失,那麼這些積極的歸因模式就會弱化矛盾衝突,進一步強化彼此的關係。

如果將伴侶的錯誤行為內歸因(“反正他就是這樣的人、他早就不在乎我很久了”),或是把好事外歸因(”唉,突然送花獻殷勤一定是有鬼,不知道又出了什麼事情”),

當善意被看做是偶然的,傷害被看做是蓄意的,衝突是對方先挑起的,彼此習慣做出的是維持苦惱的歸因,親密關係就很難得到滿足和維繫了,本來是風吹草動的小矛盾,慢慢演化為暴風驟雨的大沖突。

"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小美和小東結婚3年多,孩子剛滿一歲,兩人卻越看對方越不順眼,吵架的次數是直線上升。

因為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小美早早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第一次帶孩子,沒什麼經驗,經常手忙腳亂,顧了這頭沒顧那頭;

小東一個人上班,為了多點獎金,經常加班到晚上8、9點回家。

這兩天孩子有些感冒發燒,小美晚上一宿沒睡好,到了中午,她才發現奶粉快喝完了,於是她趕緊電話小東,讓他下班時早點回來並帶罐奶粉。

晚上,小東倒是回得早了,不過奶粉忘買了。

小美氣得大罵,將自己的苦水一股腦倒了出來:我在家這麼辛苦,你還總是晚回家,好不容易早回來一次,結果把買奶粉這麼重要的事都忘了,你心裡到底有沒有這個家?

阿東也很委屈:為了讓你舒服些,我同意你辭職在家,我一個人來養家,每天回來的晚還不是為了多幹點活多拿獎金,家務我也想幫你分擔,可是一點點事情沒做好,就被你數落,我在外面奔波,你知道有多累嗎?

兩個人越吵越凶,都覺得對方才是那個不講理的人

那麼,到底是誰的錯呢?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歸因

每一個人都像生活中的偵探,當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人們總會忍不住去猜測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專門對這個過程做了研究,“尋找行為的原因”,用心理學的詞來說就是“歸因”,每個人都會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做出很多不同的解釋;

一般有兩個維度,

一個是強調個體內部的影響因素,比如:人格、能力或者動機;

一個是強調個體外部的影響因素,比如:個體所面臨的情境或者其他外部因素。

舉個栗子,有個人上班遲到了,有的人想他肯定是睡過頭了(個體內部原因),而有的人會認為,他是遇上堵車了(外部環境原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人們為什麼想找出原因呢?

歸因理論的提出者海德說,每個人都是直覺心理學家,試圖弄清楚導致行為的原因是什麼,是內在原因還是外在原因,以找出誰對結果負責。

顯然,如果遲到是因為“睡過頭”了,領導肯定會覺得這個人工作態度有問題,需要好好教育;

而如果遲到是因為“堵車”,並且偶爾發生,領導會覺得這種情況不可控,對遲到的人也會寬容一些。

那麼,你可能會問了,人們在什麼時候會強調內部因素、什麼時候會強調外部因素呢?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在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歸因時,實際上並不總是合邏輯又合情理的,普遍存在一種歸因偏差,即我們會因為以下的兩個原因做出錯誤的歸因: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行動者/觀察者效應

指的是,同樣一種行為,當我們作為行動者時,與我們作為觀察者時,解釋完全不同。

作為行動者,我們常常能深切感受到影響自己行為的外部壓力,因而對自己不當行為的解釋更傾向於作出外歸因-強調外部因素導致行為發生;

而作為觀察者,即使在同樣的環境下,我們會忽略外部環境對他人的影響,從而對他人不當行為的解釋做出內歸因—強調他人的性格或者意圖等。

比如在文章開頭的案例中,小美只看到自己帶孩子的累,卻沒看到小東的累,認為他忘記買奶粉就是“不負責任”,

而小東只看到自己的辛苦,卻沒看到小美的辛苦,認為她指責自己就是“吹毛求疵”。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兩個人的思維看似相反,事實上卻如出一轍,都把自己的問題看做是客觀環境影響的結果,而把對方的問題歸咎於“個人品質”。

很多時候,關係越親密,我們越難意識到彼此歸因模式的這種差異,因此衝突不斷。

自利偏差

在親密關係中,即使伴侶在愛情中會表現出很多的利他行為,但仍然有很多人會忽略對方的貢獻,而有意無意地將成功歸於自己,並極力推脫自己在失敗中的責任。

當婚姻生活快樂溫馨,如膠似漆時,雙方都會自認為自己居功至偉,表現優秀;而當雙方發生矛盾衝突時,則傾向於認為問題的產生主要都是對方的責任。

也就是說,我們瞭解並充分肯定自己善良的想法和動機,但是對別人的判斷,則僅僅依據他們的行為,而完全無視他們行動的意圖。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同樣在小美和小東的婚姻中,雙方看自己都是帶著“為家庭好”的出發點,即使有些行為失誤,那也是偶爾的,不是本質問題,而兩人看對方,卻都忽略了這個良好的意圖,只在意對方說的話做的事是不是恰當。

在關係良好的婚姻中,如果伴侶比較瞭解對方的性格脾氣,那麼自利偏差就要比那些彼此並不非常瞭解的伴侶要少的多,

也就是說,在感情基礎不牢固的婚姻中,伴侶會更容易發生自利偏差,而這又進一步導致了更多的衝突,雙方越拼力維護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重新看待自己的歸因

瞭解了歸因的兩種偏差,現在來看看你曾經給自己、伴侶和身邊的人做的行為原因分析,它們還是那麼真實嗎?

歸因其實是我們的一種主觀解釋,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然而,當我們在使用解釋時,它卻會帶來真實的巨大的影響。

滿意度高的伴侶會無意中放大積極的方面(“雖然他做菜手藝差了點,但他有這份心意,我很滿足”),將伴侶的不當行為看成是偶爾過失,那麼這些積極的歸因模式就會弱化矛盾衝突,進一步強化彼此的關係。

如果將伴侶的錯誤行為內歸因(“反正他就是這樣的人、他早就不在乎我很久了”),或是把好事外歸因(”唉,突然送花獻殷勤一定是有鬼,不知道又出了什麼事情”),

當善意被看做是偶然的,傷害被看做是蓄意的,衝突是對方先挑起的,彼此習慣做出的是維持苦惱的歸因,親密關係就很難得到滿足和維繫了,本來是風吹草動的小矛盾,慢慢演化為暴風驟雨的大沖突。

TA為什麼會這麼做——心理學告訴你伴侶行為的真相

因此,當發生衝突,特別是兩個人各執一詞、爭執不下時,不妨給自己叫一下停,看看歸因偏差是否也發生在了自己身上:是否對對方的客觀情況瞭解不夠?是否太急於為自己辯解,否認了自己該承擔的主觀責任?

當你意識到自己也可能出現偏差,就不會像原來那麼固執已見,一味地指責、批評,而是客觀地聽到對方那邊的道理一一記住:對方一定有他的道理。

當對方感覺到你放鬆了,他的道理被你聽進去了,他就更有可能緩和下來,傾聽你的道理。

在親密關係中,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盲點,以謙卑的態度去傾聽對方時,有效的溝通才會真正開始。

你最近給伴侶行為做的一個歸因是什麼呢,歡迎留言~

龔娜娜,家庭關係諮詢師,有溫度有力量的陪伴者,致力於用心理學為家庭賦能-好好說話好好愛,諮詢請私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