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

秦國作為統一六國、結束戰國時代的諸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強大,很強大,而塑造強秦的功臣非秦孝公和商鞅莫屬。冰凍非一日之寒,成功非一日之功,秦孝公決定施行變法,既有先輩輝煌歷史的激勵,也有效仿父輩之意,當然,父輩的努力對他有著更直接的影響。

誰家沒有發達過:秦穆公爭霸中原

秦國的先人為周王室牧馬,靠著家族獨特的才能得到周孝王的賞識,初得名叫秦的城邑,後又被周宣王封為大夫,正式躋身於士大夫之列。公元前771年,西周覆滅,秦襄公擁護周平王東遷洛邑,被周平王正式封為諸侯,並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秦國。只是,岐山以西的土地已經被戎人佔領,秦國必須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奪回應有的封地,而不是安享榮華富貴。從此,秦國一代代國君奮鬥不息,內建法度,外擴疆土,最終在關中建立根基,並與晉國接壤,甚至與晉國爆發了爭奪土地的戰爭。

"

秦國作為統一六國、結束戰國時代的諸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強大,很強大,而塑造強秦的功臣非秦孝公和商鞅莫屬。冰凍非一日之寒,成功非一日之功,秦孝公決定施行變法,既有先輩輝煌歷史的激勵,也有效仿父輩之意,當然,父輩的努力對他有著更直接的影響。

誰家沒有發達過:秦穆公爭霸中原

秦國的先人為周王室牧馬,靠著家族獨特的才能得到周孝王的賞識,初得名叫秦的城邑,後又被周宣王封為大夫,正式躋身於士大夫之列。公元前771年,西周覆滅,秦襄公擁護周平王東遷洛邑,被周平王正式封為諸侯,並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秦國。只是,岐山以西的土地已經被戎人佔領,秦國必須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奪回應有的封地,而不是安享榮華富貴。從此,秦國一代代國君奮鬥不息,內建法度,外擴疆土,最終在關中建立根基,並與晉國接壤,甚至與晉國爆發了爭奪土地的戰爭。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國初建時的疆域圖(圖片出自史圖館,有裁剪)

公元前660年,秦穆公繼任為國君。秦穆公迎娶晉獻公的女兒為妻子,初結秦晉之好,緩和了秦晉兩國的矛盾。然而,秦穆公東進中原的野心並沒有因此消失,他一直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出手。公元651年,晉獻公病死,晉國爆發內亂,秦穆公以扶持晉惠公為國君為條件,向晉惠公索要黃河以西的土地,晉惠公答應了。但是,當晉惠公回國即位後,卻拋棄了自己的諾言,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在韓原大敗晉軍,生擒晉惠公,秦穆公又以放晉惠公回國為條件,迫使晉惠公割讓河西之地,使秦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河西之地。

而後,秦穆公又在公元前636年扶持晉文公為國君,幫晉文公平定晉國內亂和周王室內亂。四年後,晉文公在城濮大敗楚軍,成為中原霸主,秦穆公也幫了大忙。然而,秦穆公不甘屈居晉國之下,等晉文公死後,秦穆公派兵偷襲鄭國,卻不料軍情洩露,秦軍被迫改變計劃,滅亡滑國,在中原耀武揚威一番後班師回國。當秦軍行至殽山時,晉國出兵伏擊挑戰自己的秦軍,將秦軍全殲,並俘虜了秦軍三員主將。不久,由於秦晉之好的緣故,晉國又釋放了秦軍將領。

秦穆公知恥而後勇,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派秦軍渡過黃河,深入晉國,在王官和鄗大敗晉軍,他隨後又親自渡河,為郩山中的秦軍收屍,併為他們隆重發喪,一雪前恥。然而,晉國的實力實在太強了,秦穆公東進困難重重,他只得轉向西邊發展,最終,秦穆公滅國十二,拓地千里,稱霸西戎。

"

秦國作為統一六國、結束戰國時代的諸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強大,很強大,而塑造強秦的功臣非秦孝公和商鞅莫屬。冰凍非一日之寒,成功非一日之功,秦孝公決定施行變法,既有先輩輝煌歷史的激勵,也有效仿父輩之意,當然,父輩的努力對他有著更直接的影響。

誰家沒有發達過:秦穆公爭霸中原

秦國的先人為周王室牧馬,靠著家族獨特的才能得到周孝王的賞識,初得名叫秦的城邑,後又被周宣王封為大夫,正式躋身於士大夫之列。公元前771年,西周覆滅,秦襄公擁護周平王東遷洛邑,被周平王正式封為諸侯,並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秦國。只是,岐山以西的土地已經被戎人佔領,秦國必須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奪回應有的封地,而不是安享榮華富貴。從此,秦國一代代國君奮鬥不息,內建法度,外擴疆土,最終在關中建立根基,並與晉國接壤,甚至與晉國爆發了爭奪土地的戰爭。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國初建時的疆域圖(圖片出自史圖館,有裁剪)

公元前660年,秦穆公繼任為國君。秦穆公迎娶晉獻公的女兒為妻子,初結秦晉之好,緩和了秦晉兩國的矛盾。然而,秦穆公東進中原的野心並沒有因此消失,他一直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出手。公元651年,晉獻公病死,晉國爆發內亂,秦穆公以扶持晉惠公為國君為條件,向晉惠公索要黃河以西的土地,晉惠公答應了。但是,當晉惠公回國即位後,卻拋棄了自己的諾言,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在韓原大敗晉軍,生擒晉惠公,秦穆公又以放晉惠公回國為條件,迫使晉惠公割讓河西之地,使秦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河西之地。

而後,秦穆公又在公元前636年扶持晉文公為國君,幫晉文公平定晉國內亂和周王室內亂。四年後,晉文公在城濮大敗楚軍,成為中原霸主,秦穆公也幫了大忙。然而,秦穆公不甘屈居晉國之下,等晉文公死後,秦穆公派兵偷襲鄭國,卻不料軍情洩露,秦軍被迫改變計劃,滅亡滑國,在中原耀武揚威一番後班師回國。當秦軍行至殽山時,晉國出兵伏擊挑戰自己的秦軍,將秦軍全殲,並俘虜了秦軍三員主將。不久,由於秦晉之好的緣故,晉國又釋放了秦軍將領。

秦穆公知恥而後勇,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派秦軍渡過黃河,深入晉國,在王官和鄗大敗晉軍,他隨後又親自渡河,為郩山中的秦軍收屍,併為他們隆重發喪,一雪前恥。然而,晉國的實力實在太強了,秦穆公東進困難重重,他只得轉向西邊發展,最終,秦穆公滅國十二,拓地千里,稱霸西戎。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穆公的影視劇形象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病死,他的子孫聯合楚國,與晉國展開了無休無止地爭霸戰爭。秦國位置僻遠,遠離中原,在與晉國的戰爭中,始終難現秦穆公昔日的輝煌,甚至還被晉國率領諸侯兩次西渡黃河,深入秦國,打得秦軍毫無招架之力。

雪上加霜的是,自公元前425年大臣殺死秦懷公、擁立秦懷公的孫子秦靈公繼位後,接連幾代國君皆為傀儡,貴族又長期專權,秦國的內鬥於是白熱化。此時,秦國的老對手晉國也走向分裂,在公元前403年分裂為魏、趙、韓三個國家。晉國分裂,猛虎終亡,魏國實行變法,又成為惡狼,在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中,魏國僅用5萬魏軍就打敗了50萬秦軍。“惡狼”魏國不斷蠶食秦國的土地,最終將河西之地據為己有,對秦國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使秦穆公的努力化為烏有。

重拾舊山河:秦獻公變法圖強

公元前385年,繼秦懷公被殺後,秦出子又被大臣殺死。貴族這次擁立秦靈公的兒子嬴連為國君,是為秦獻公。

話說秦靈公在公元前415年死後,貴族沒有按照習慣擁立他的兒子秦獻公為國君,反而擁立秦靈公的叔叔秦簡公為國君,秦簡公在位16年而死,其子秦惠公繼位;秦惠公在位13年而死,其子秦出子繼位;秦出子在位僅2年,就被大臣殺死,沉到河中。在這31年間,秦獻公為躲避災禍而流亡魏國,他親眼見證了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變法,使魏國走向強大,認識到了秦朝必須進行改革才能擺脫衰弱的狀態。秦獻公日夜想著回國改變國家的現狀,如今願望終於實現,他決定不再拖延,立刻開始行動。

"

秦國作為統一六國、結束戰國時代的諸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強大,很強大,而塑造強秦的功臣非秦孝公和商鞅莫屬。冰凍非一日之寒,成功非一日之功,秦孝公決定施行變法,既有先輩輝煌歷史的激勵,也有效仿父輩之意,當然,父輩的努力對他有著更直接的影響。

誰家沒有發達過:秦穆公爭霸中原

秦國的先人為周王室牧馬,靠著家族獨特的才能得到周孝王的賞識,初得名叫秦的城邑,後又被周宣王封為大夫,正式躋身於士大夫之列。公元前771年,西周覆滅,秦襄公擁護周平王東遷洛邑,被周平王正式封為諸侯,並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秦國。只是,岐山以西的土地已經被戎人佔領,秦國必須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奪回應有的封地,而不是安享榮華富貴。從此,秦國一代代國君奮鬥不息,內建法度,外擴疆土,最終在關中建立根基,並與晉國接壤,甚至與晉國爆發了爭奪土地的戰爭。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國初建時的疆域圖(圖片出自史圖館,有裁剪)

公元前660年,秦穆公繼任為國君。秦穆公迎娶晉獻公的女兒為妻子,初結秦晉之好,緩和了秦晉兩國的矛盾。然而,秦穆公東進中原的野心並沒有因此消失,他一直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出手。公元651年,晉獻公病死,晉國爆發內亂,秦穆公以扶持晉惠公為國君為條件,向晉惠公索要黃河以西的土地,晉惠公答應了。但是,當晉惠公回國即位後,卻拋棄了自己的諾言,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在韓原大敗晉軍,生擒晉惠公,秦穆公又以放晉惠公回國為條件,迫使晉惠公割讓河西之地,使秦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河西之地。

而後,秦穆公又在公元前636年扶持晉文公為國君,幫晉文公平定晉國內亂和周王室內亂。四年後,晉文公在城濮大敗楚軍,成為中原霸主,秦穆公也幫了大忙。然而,秦穆公不甘屈居晉國之下,等晉文公死後,秦穆公派兵偷襲鄭國,卻不料軍情洩露,秦軍被迫改變計劃,滅亡滑國,在中原耀武揚威一番後班師回國。當秦軍行至殽山時,晉國出兵伏擊挑戰自己的秦軍,將秦軍全殲,並俘虜了秦軍三員主將。不久,由於秦晉之好的緣故,晉國又釋放了秦軍將領。

秦穆公知恥而後勇,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派秦軍渡過黃河,深入晉國,在王官和鄗大敗晉軍,他隨後又親自渡河,為郩山中的秦軍收屍,併為他們隆重發喪,一雪前恥。然而,晉國的實力實在太強了,秦穆公東進困難重重,他只得轉向西邊發展,最終,秦穆公滅國十二,拓地千里,稱霸西戎。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穆公的影視劇形象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病死,他的子孫聯合楚國,與晉國展開了無休無止地爭霸戰爭。秦國位置僻遠,遠離中原,在與晉國的戰爭中,始終難現秦穆公昔日的輝煌,甚至還被晉國率領諸侯兩次西渡黃河,深入秦國,打得秦軍毫無招架之力。

雪上加霜的是,自公元前425年大臣殺死秦懷公、擁立秦懷公的孫子秦靈公繼位後,接連幾代國君皆為傀儡,貴族又長期專權,秦國的內鬥於是白熱化。此時,秦國的老對手晉國也走向分裂,在公元前403年分裂為魏、趙、韓三個國家。晉國分裂,猛虎終亡,魏國實行變法,又成為惡狼,在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中,魏國僅用5萬魏軍就打敗了50萬秦軍。“惡狼”魏國不斷蠶食秦國的土地,最終將河西之地據為己有,對秦國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使秦穆公的努力化為烏有。

重拾舊山河:秦獻公變法圖強

公元前385年,繼秦懷公被殺後,秦出子又被大臣殺死。貴族這次擁立秦靈公的兒子嬴連為國君,是為秦獻公。

話說秦靈公在公元前415年死後,貴族沒有按照習慣擁立他的兒子秦獻公為國君,反而擁立秦靈公的叔叔秦簡公為國君,秦簡公在位16年而死,其子秦惠公繼位;秦惠公在位13年而死,其子秦出子繼位;秦出子在位僅2年,就被大臣殺死,沉到河中。在這31年間,秦獻公為躲避災禍而流亡魏國,他親眼見證了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變法,使魏國走向強大,認識到了秦朝必須進行改革才能擺脫衰弱的狀態。秦獻公日夜想著回國改變國家的現狀,如今願望終於實現,他決定不再拖延,立刻開始行動。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獻公的影視劇形象

公元前384年,是秦獻公即位第一年,他下令廢黜了已經實行近三百年的活人殉葬制度。秦國的活人殉葬制度始於秦武公,公元前678年,秦武公死時,有66人陪他同赴黃泉路。一生重視賢才的秦穆公死時,也有177人跟著殉葬,其中就有3個於國有功的良臣,百姓們對這些良臣的死亡悲痛不已,賢士們哀悼同類,對此評價道:

秦穆公廣地益國,東服彊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用活人殉葬的確太過殘忍,並且會影響人口增長,招致百姓不滿,同時也敗壞了秦國在諸侯中的形象,因此在中原諸侯眼中,秦國就是一個野蠻、黑暗的國度,它完全沒有資格參加中原的會盟和爭霸。從晉國到魏國,他們不餘遺力地打擊秦國,這個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

而今,秦獻公廢黜人殉制度,秦國的形象煥然一新,其野蠻、黑暗的標籤開始逐漸淡化。與此同時,秦獻公還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國人多生子女,以增加人口數量,提升國家實力。第二年(公元383年),秦獻公又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遷都。

秦國的都城原來在遠離中原的雍(今陝西鳳翔),秦獻公為擺脫保守勢力並深化改革,把都城東遷到了靠近黃河的櫟陽(晉陝西臨潼北)。櫟陽緊鄰國境線,秦獻公此舉無疑宣示了他的雄心壯志:重振國威,奪回河西之地,再現秦穆公的輝煌。

以新都城為中心,秦獻公在秦國的東部地區廢除“井田制”,推行“初租禾”,承認私人開墾和佔有田地合法,並按地畝徵收租稅。“初租禾”極大調動了秦國百姓的積極性,秦國的土地和稅收狀況隨之慢慢好轉。為促進經濟發展,秦獻公還推行“初行為市”的政策,開始對工商業進行規範管理,抽取營業稅。

隨著百姓人口的增加和國家財政的好轉,秦獻公開始實行各種措施加強對百姓的控制,以凝絕秦國民眾的力量:其一,實行“什伍”法,加強對基層民眾的管理;其二,實行“連坐”法,加強對基層民眾的監督;其三,建立戶籍制度,深化對全國民眾的管理。與此同時,秦獻公又在秦國東部地區取消分封制,推廣縣制,由自己直接掌管國家的土地、人民和稅收。

經過秦獻公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後,秦國的綜合國力穩步提升,於是,秦獻公不再隱忍,他決定向魏國亮劍,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公元前366年,秦國 以勤王為藉口,出兵洛陽,首次擊敗魏國和韓國聯軍。公元364年,秦國出兵河西之地,東渡黃河,深入魏國,在石門(今山西運城西南)大敗魏軍,斬首6萬,取得重大勝利。周天子聞訊,賜予秦獻公“伯”的稱號,秦國由此重現了秦穆公時期的輝煌。

"

秦國作為統一六國、結束戰國時代的諸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強大,很強大,而塑造強秦的功臣非秦孝公和商鞅莫屬。冰凍非一日之寒,成功非一日之功,秦孝公決定施行變法,既有先輩輝煌歷史的激勵,也有效仿父輩之意,當然,父輩的努力對他有著更直接的影響。

誰家沒有發達過:秦穆公爭霸中原

秦國的先人為周王室牧馬,靠著家族獨特的才能得到周孝王的賞識,初得名叫秦的城邑,後又被周宣王封為大夫,正式躋身於士大夫之列。公元前771年,西周覆滅,秦襄公擁護周平王東遷洛邑,被周平王正式封為諸侯,並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秦國。只是,岐山以西的土地已經被戎人佔領,秦國必須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奪回應有的封地,而不是安享榮華富貴。從此,秦國一代代國君奮鬥不息,內建法度,外擴疆土,最終在關中建立根基,並與晉國接壤,甚至與晉國爆發了爭奪土地的戰爭。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國初建時的疆域圖(圖片出自史圖館,有裁剪)

公元前660年,秦穆公繼任為國君。秦穆公迎娶晉獻公的女兒為妻子,初結秦晉之好,緩和了秦晉兩國的矛盾。然而,秦穆公東進中原的野心並沒有因此消失,他一直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出手。公元651年,晉獻公病死,晉國爆發內亂,秦穆公以扶持晉惠公為國君為條件,向晉惠公索要黃河以西的土地,晉惠公答應了。但是,當晉惠公回國即位後,卻拋棄了自己的諾言,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在韓原大敗晉軍,生擒晉惠公,秦穆公又以放晉惠公回國為條件,迫使晉惠公割讓河西之地,使秦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河西之地。

而後,秦穆公又在公元前636年扶持晉文公為國君,幫晉文公平定晉國內亂和周王室內亂。四年後,晉文公在城濮大敗楚軍,成為中原霸主,秦穆公也幫了大忙。然而,秦穆公不甘屈居晉國之下,等晉文公死後,秦穆公派兵偷襲鄭國,卻不料軍情洩露,秦軍被迫改變計劃,滅亡滑國,在中原耀武揚威一番後班師回國。當秦軍行至殽山時,晉國出兵伏擊挑戰自己的秦軍,將秦軍全殲,並俘虜了秦軍三員主將。不久,由於秦晉之好的緣故,晉國又釋放了秦軍將領。

秦穆公知恥而後勇,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派秦軍渡過黃河,深入晉國,在王官和鄗大敗晉軍,他隨後又親自渡河,為郩山中的秦軍收屍,併為他們隆重發喪,一雪前恥。然而,晉國的實力實在太強了,秦穆公東進困難重重,他只得轉向西邊發展,最終,秦穆公滅國十二,拓地千里,稱霸西戎。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穆公的影視劇形象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病死,他的子孫聯合楚國,與晉國展開了無休無止地爭霸戰爭。秦國位置僻遠,遠離中原,在與晉國的戰爭中,始終難現秦穆公昔日的輝煌,甚至還被晉國率領諸侯兩次西渡黃河,深入秦國,打得秦軍毫無招架之力。

雪上加霜的是,自公元前425年大臣殺死秦懷公、擁立秦懷公的孫子秦靈公繼位後,接連幾代國君皆為傀儡,貴族又長期專權,秦國的內鬥於是白熱化。此時,秦國的老對手晉國也走向分裂,在公元前403年分裂為魏、趙、韓三個國家。晉國分裂,猛虎終亡,魏國實行變法,又成為惡狼,在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中,魏國僅用5萬魏軍就打敗了50萬秦軍。“惡狼”魏國不斷蠶食秦國的土地,最終將河西之地據為己有,對秦國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使秦穆公的努力化為烏有。

重拾舊山河:秦獻公變法圖強

公元前385年,繼秦懷公被殺後,秦出子又被大臣殺死。貴族這次擁立秦靈公的兒子嬴連為國君,是為秦獻公。

話說秦靈公在公元前415年死後,貴族沒有按照習慣擁立他的兒子秦獻公為國君,反而擁立秦靈公的叔叔秦簡公為國君,秦簡公在位16年而死,其子秦惠公繼位;秦惠公在位13年而死,其子秦出子繼位;秦出子在位僅2年,就被大臣殺死,沉到河中。在這31年間,秦獻公為躲避災禍而流亡魏國,他親眼見證了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變法,使魏國走向強大,認識到了秦朝必須進行改革才能擺脫衰弱的狀態。秦獻公日夜想著回國改變國家的現狀,如今願望終於實現,他決定不再拖延,立刻開始行動。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獻公的影視劇形象

公元前384年,是秦獻公即位第一年,他下令廢黜了已經實行近三百年的活人殉葬制度。秦國的活人殉葬制度始於秦武公,公元前678年,秦武公死時,有66人陪他同赴黃泉路。一生重視賢才的秦穆公死時,也有177人跟著殉葬,其中就有3個於國有功的良臣,百姓們對這些良臣的死亡悲痛不已,賢士們哀悼同類,對此評價道:

秦穆公廣地益國,東服彊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用活人殉葬的確太過殘忍,並且會影響人口增長,招致百姓不滿,同時也敗壞了秦國在諸侯中的形象,因此在中原諸侯眼中,秦國就是一個野蠻、黑暗的國度,它完全沒有資格參加中原的會盟和爭霸。從晉國到魏國,他們不餘遺力地打擊秦國,這個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

而今,秦獻公廢黜人殉制度,秦國的形象煥然一新,其野蠻、黑暗的標籤開始逐漸淡化。與此同時,秦獻公還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國人多生子女,以增加人口數量,提升國家實力。第二年(公元383年),秦獻公又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遷都。

秦國的都城原來在遠離中原的雍(今陝西鳳翔),秦獻公為擺脫保守勢力並深化改革,把都城東遷到了靠近黃河的櫟陽(晉陝西臨潼北)。櫟陽緊鄰國境線,秦獻公此舉無疑宣示了他的雄心壯志:重振國威,奪回河西之地,再現秦穆公的輝煌。

以新都城為中心,秦獻公在秦國的東部地區廢除“井田制”,推行“初租禾”,承認私人開墾和佔有田地合法,並按地畝徵收租稅。“初租禾”極大調動了秦國百姓的積極性,秦國的土地和稅收狀況隨之慢慢好轉。為促進經濟發展,秦獻公還推行“初行為市”的政策,開始對工商業進行規範管理,抽取營業稅。

隨著百姓人口的增加和國家財政的好轉,秦獻公開始實行各種措施加強對百姓的控制,以凝絕秦國民眾的力量:其一,實行“什伍”法,加強對基層民眾的管理;其二,實行“連坐”法,加強對基層民眾的監督;其三,建立戶籍制度,深化對全國民眾的管理。與此同時,秦獻公又在秦國東部地區取消分封制,推廣縣制,由自己直接掌管國家的土地、人民和稅收。

經過秦獻公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後,秦國的綜合國力穩步提升,於是,秦獻公不再隱忍,他決定向魏國亮劍,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公元前366年,秦國 以勤王為藉口,出兵洛陽,首次擊敗魏國和韓國聯軍。公元364年,秦國出兵河西之地,東渡黃河,深入魏國,在石門(今山西運城西南)大敗魏軍,斬首6萬,取得重大勝利。周天子聞訊,賜予秦獻公“伯”的稱號,秦國由此重現了秦穆公時期的輝煌。

秦國變法圖強,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秦獻公在位時期的疆域圖(圖片出自史圖館,有裁剪)

當然,秦獻公的野心不止於此,他想從魏國奪取更多土地、人民和稅收。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再次出兵魏國,在少樑(今陝西韓城西南)又一次大敗魏軍,並俘虜了魏將公叔痤。要說,公叔痤和秦獻公也是老相識了,秦獻公當年流亡魏國時,公叔痤不曾虧待過秦獻公,而今,秦獻公為報舊恩,亦厚待公叔痤,把公叔痤放回了魏國。

然而,秦獻公的能力縱然再強,也扛不住衰老的速度。他流亡31年,在位24年,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帶著欣慰離開人世,去向先祖秦穆公彙報自己的成就了,21歲的太子嬴渠樑繼任為國君,這便是秦孝公。秦孝公出生在公元前381年,他是看著父親的改革長大的,父親對他言傳身教,他甫一即位就下令求賢,立志改革,把秦國變得更強大。

公叔痤回國後,在去世前向魏惠王舉薦商鞅,魏惠王卻不予採納,商鞅於是西投秦國,輔佐秦孝公進行了一場全面而徹底地變法,從此,秦國走向強國的道路,再也沒有中衰過。

毋容置疑,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遷都櫟陽、推行“初租禾”和“初行為市”的經濟制度、建立戶籍制度、實行“什伍”法和連坐”法,使秦國擺脫積貧積弱的的狀態,為秦孝公實行更全面更徹底的變法奠定了基礎,其歷史貢獻是十分巨大的。當我們誇讚秦孝公時,理應把秦獻公也給帶上,畢竟,秦孝公是站在秦獻公的肩膀上取得成功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