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老腔藝人董安芳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頭都是木頭……當《華陰老腔》一聲吼,吼出了關中,吼出了秦嶺,吼響了全國大地時,一張張樸實無華的老臉,一個個風燭殘年的身影,才被我們看見,才被大眾知曉。板胡,嗩吶,將軍羅這些古老的樂器再現舞臺,進入大家的視野。

說起《華陰老腔》,很多人並不陌生,在2016年春晚舞臺,就有它的身影,評價那是相當的高。《華陰老腔》號稱中國最古老的搖滾,並被納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它已經是瀕臨滅絕的藝術劇種,急需要社會各界關注、支持和傳承。

就在這震撼人心的藝術表演幕後,演繹著《老腔》藝人們的酸甜苦辣。當我們認識了《華陰老腔》其中一位藝人董安芳之後,才對這些老藝人們有了更貼近的認識。原來《老腔》藝人,都是一個個普通平凡的農村老人,他們務農,做農活,也唱戲,但會的人不多,就三鄉五里的湊在一起,演繹《老腔》人生。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董安芳-《華陰老腔》藝人,主要負責擔任打擊樂砸板凳角色。這位68歲的老人,花白的短髮有點雜亂,顯瘦的臉龐佈滿了皺紋,體型適中,語調平緩,給人一種滄桑感。說起董老先生,可以用坎坷一生、風雨兼程來形容。董安芳出生於1954年,華陰市董家村人,為人正直、性格憨厚、話不多,甚至有點木訥。從小好學上進的他,就愛學習當地的秦腔。董老有個習慣,就是在心情低落或者高昂時,就會吼幾聲秦腔,似乎這秦之聲就是他的心情一樣,高低起伏,抑揚頓挫。董老的求學生涯結束於文革時的高中一年級。在當時,也算是上過學的文化人。18歲參軍,因為表現優秀,很快就轉為志願兵,在河北石家莊某空軍基地服兵役。他系技術兵,負責飛機檢修工作。不僅如此,董老還是當時部隊裡出了名的運動健將,乒乓球無敵手。說起這段經歷,董老臉上總是神采飛揚的。

據董老說,由於他的球技出色,經常和阿爾巴尼亞的某司令員打球。國際關係非常好。在部隊時,董老最高的榮譽,一度是某連隊的代理連長,因為不是黨員,有考察期,他就積極寫了入黨申請。無奈,人怕出名豬怕壯。儘管行事低調的他,還是遭人嫉妒,就在連隊討論董老代轉正問題前夕,入黨本該順理成章,卻出了一檔莫須有的指控。入黨暫停了,代理連長撤了。備受打擊的他,做了很多爭取工作無果後,灰心喪氣。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軍旅生涯八年,不等正式批文下來轉業,就以復原的身份,回到了農村。他要在農村這片廣大天地裡創出一片世界,這是董老回憶自己剛剛復原回來說的話。24歲的他,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天不怕地不怕,在農村吃點苦算什麼?_?這是董老說他自己當時的心態。那年可家裡催婚,他又不得不先結婚後奮鬥。天賜良緣,很快便與本村村花董群玲完婚。婚後,仍然雄心勃勃的他,奔走於生產隊和公社之間,尋求事業機會。由於身份尷尬,復原後的軍人,就是農民,加上生性秉直,不會逢迎卑屈,處處受阻。無奈,他漸漸感覺到前程的灰朦。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隨著大兒子的降生,無疑又是加重了家庭這個擔子。生計,成了董安芳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生產隊掙工分的日子,留給每個人的回憶都是不一樣的。董安芳為了多賺工分,經常需要幹好幾倍於普通人的活。年輕,體質好,有力氣,是他這時候最大的優勢。有文化並沒有發揮多大的價值,儘管他從來不甘心這樣。抑鬱的時候,他就去聽戲,聽老腔,沒事也跟著人家學幾句。妻子董群玲嗓音高昂,愛唱歌。歌聲嘹亮動聽,這是全村人對妻子的評價。董安芳覺得妻子似乎更適合唱戲。於是,他把學來的戲,又唱給妻子聽,妻子不但學的快,唱的也好。學戲唱戲,成了倆人的業餘愛好,甚至有些街坊鄰居,經常來家裡要求他倆唱戲聽。

秦腔,是他們唱的最多的劇本。那時候的《老腔》還只是在皮影戲裡才能聽到。而皮影戲,也只有在紅白喜事的時候才有可能見到。《老腔》的戲迷不少,但是沒有年輕人,董安芳是個例外。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農村的生活是艱苦的,70年代末,兩個兒子相繼出生,80年代初,小女兒也有了。一家五口,擔子更重了。董安芳學戲曲的機會少了,心思也淡了許多。

畢竟那時候孩子們吃飯還是小事,主要是用錢地方多了,不賺錢就根本轉不動了。董老說到這裡,一臉的無奈,嘆了口氣。看得出來,為了活下去,他放棄自己愛好的老腔戲曲,是多麼的遺憾。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生產隊時期結束後,他賣過豆腐,賣過廢品,賣過涼粉,養豬殺豬,養羊殺羊。只要能賺到錢,到處都有他的身影。

後來孩子們都大點了,小女兒也上小學了,經濟壓力很大。夫妻倆就把孩子留在家裡,老大照顧老二,老二照顧老三,偶爾有奶奶過來幫忙照看。夫妻倆到外地做起了小吃生意,像蔥油餅,豆腐腦,胡辣湯,稀飯,涼皮等都做過。年景也是時好時壞,錢也時有時無的。即便如此艱苦,他還是喜歡在空閒裡,看看劇本唱上幾嗓子。隨著改革開放的一步步推進,社會一天天進步,日子也就一天天好了起來。90年代初的時候,農村已經基本上不吃黑麵饃混面饃,更不吃玉米麵饃了。食用油都是自家壓榨的菜籽油,更是年年有餘,吃不完。日子好了,可兒女們也長大了。兒子眼看到了婚齡,要娶媳婦。小女兒也上了高中,不久將來也要上大學的,三個子女三個大學生,光學費每年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無奈,夫妻倆再次出門來到西安找營生做。後來在西安北郊範南村落腳,距離大兒子上班的公司近。做起了收購二手傢俱的買賣。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歲月不饒人,艱苦歲月仍舊在繼續。這個時候,已經五十歲的董老,看上去像是七十歲的老人,兩鬢斑白,臉頰塌陷,花白短髮顯得十分蠻亂。從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到了這風燭殘年的樣子,滄桑感佈滿了整張臉,憔悴,佝僂,說話含糊不清。那時候還唱戲嗎?當問及這個問題時,董老一臉委屈。不唱了,想唱也唱不了,擾民!。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02年二兒子大學畢業,03年東赴日本打工賺錢。04年小女兒大學畢業。至此,董老與妻子如釋重負,長長鬆了口氣。這年,董老53歲,妻子52歲。兩個兒子賺錢開始反補,女兒也有了對象。一切似乎用不著董老和妻子的過度操勞了。於是在05年,老夫妻倆打道回府,回到老家,這才又有了唱戲的機會。

農村機械化程度提高了,忙農活的時候少了,閒時間就多了,董老開始重提興趣,常常找人一起來家演練老腔曲子和唱法。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董老與《老腔》的結緣,並非是他一時興起,投入學習的。早在他年輕時候,就頗受《老腔》影響,經常到戲班子裡聽、學、唱。這個業餘愛好,一直伴隨著他度過了風雨飄搖的困苦歲月。只要有開心的事發生,他就會高唱幾嗓子。人們常說的苦中作樂,董老便是如此。再次回到老家的董老,一次在同村人的傳信下,到皮影戲班子幫忙打板,這是他第一次正式進入戲班子的事。這對他來說並不是陌生,稍微接受指點後,就很上手。沒過多久,《華陰老腔》從皮影戲幕後走到了前臺,開始到處商演,但只侷限在華陰本地一些村莊的紅白喜事上。07年董老的母親去世,在喪事上,就是找人唱的老腔。村民們幾代人人聽的看的都是皮影戲,第一次見到聽到這樣的原生態唱法,圍得水洩不通,拍手叫好。老腔的感染力,可見一斑。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2008年冬,西安雨田文化有限公司聘用《華陰老腔》藝人們,駐紮在西安大唐西市旁的一處,常年為公司組織的商演活動服務。那時業務精進的董老就在其中了。當時就與有名的白毛和傳承人張喜民老師一個班子。

一年後,由於商演市場蕭條,藝人們的工資開始被拖欠,緊接著公司就解散了這個戲班子。老藝人們回到華陰老家後,都沒有閒著,經常聚集一起練習提升內容。有時候也會接一些紅白喜事的出演活動,賺點錢。在當地,原生態老腔唱法,已經激活了一些老年人愛好者,開始學唱吹拉彈奏,並且自發組成了不同的戲班子。據粗略統計,在08、09年那個時候,老腔不同的戲班子,也只有五六個。每個戲班子的人數,從8人到12人不等。由於沒有年輕人加入,戲班子成員平均年齡往往都在60歲以上。

《華陰老腔》藝人之董安芳

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有老人故去,新人斷茬的現象發生。所以,儘管熱鬧,卻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直到2016年春晚上演《華陰老腔》後,《老腔》一下子全國火熱。但到那時,全部的老腔班子,不過十個,也就是說,將近十年的時間裡,老腔藝人的增加,不過百人。

年輕人仍舊斷層,老藝人照舊堅持。2016春晚後,董安芳又被僱傭到西安高陵一家餐飲公司,後又是經營問題導致公司倒閉返回。這樣零零散散地到處跑著唱戲的日子,雖然不穩定,但是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不再侷限在華陰本地。省內的好多地方開始不斷邀請過去出演。董老就這樣四處奔走,臨時搭班。

而同一個時間裡,由傳承人張喜民老師帶領的第一團組,正在全國乃至世界進行巡演。隨著《華陰老腔》不斷髮熱,團組的組建也在藝人們中間不斷自發進行著。

2017年冬,董安芳老先生組建了《華陰老腔》第五團,並擔任團長。目前入駐在華陰市華山腳下一家旅遊酒店。據董老說,這幾年農村日子好過了,老人們不用那麼辛苦養家餬口,就學唱老腔當個愛好。老腔生源的基礎也就在這裡。即便是這樣,年輕人還是學的少,像他的班子裡,最年輕的都在50歲以上了。他今年臨近70歲,如果身體好的話,還能唱幾年。董老還介紹,市裡面有《老腔》學校,免學費的,當地一些想學的人就去了,但是一來能學出來的不多,大多數都是半調子,上不了正經場合。董老還介紹,因為這《華陰老腔》,腔調和音調都是以華陰本地發音為正宗,所以外地人學,發音就有些困難,不過他希望能學的人儘量都來學,畢竟,《老腔》是傳統戲曲的珍藏版,能傳承下去,就是最大的心願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