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有人爭論,清政府無能,喪權辱國,割地賣國,等等。小院認為,清朝的貢獻,主要不在於它留下了多少面積的領土,而在於它通過各種手段,把從漢朝以來遺留下來的各種外族矛盾一一化解,從而使我們現在多民族並存成為可能,疆域自然也就變大了。

從有漢人這個概念開始,中原大一統王朝就始終要面對西面北面南面三面的威脅,漢朝時候北方的匈奴成為最大威脅,漢武帝北擊匈奴,封禪泰山,風頭一時無二,但也因此耗盡了大漢帝國的國力,埋下了隱患。同時南方的南越也不安分,長期割據。馬援雖然平定了交趾,光武帝時又有湖南五溪族反叛,漢明帝時河西的羌族反叛,漢章帝時南越再次叛亂,基本上週圍一圈都打了一遍,但還是時叛時附。

都說清朝無能,為何仍然能留下10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唐朝也是如此,幾乎始終在與周邊作戰,突厥、契丹、高昌、奚族、高麗、百濟、焉耆、南詔、吐蕃、回鶻,對手似乎無窮無盡,有些是對外的開疆拓土,也有許多是在本土的防禦作戰,唐朝雖然相當開放包容,但李世民不可能死而復生,總有些鄰居愣頭青不服你。安史之亂耗盡元氣後,大唐領土逐漸被蠶食,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北庭最終被吐蕃攻陷,駐守42年的唐軍將士全部殉國,宣告西域從此脫離中原的懷抱數百年。

都說清朝無能,為何仍然能留下10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宋朝就不用多說了,西北方向契丹、女真,甚至党項都能蹂躪大宋帝國,同時南面也不太平。

蒙元治下,蒙古人和色目人太平多了,但也因此引發了漢人的不滿,說實話,相比元朝,清朝在這一點上做得要好得多。

明朝從開國到隆慶前,最大邊患始終是蒙古,不管是瓦剌還是韃靼,一有機會就想跑到北京城外遛馬,西南吐司還時不時鬧點動靜出來,最後漢人自己內鬥把大明整垮了,才給了後金機會。

都說清朝無能,為何仍然能留下10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那麼到了清朝,這些鬧騰了成百上千年的鄰居們怎麼都變乖了?

漠北喀尓喀蒙古早在皇太極時候就被收服,並被收編為蒙古八旗,清朝歷代皇帝都對他們籠絡得相當好,對清帝國死心塌地,滿蒙是真的一家親。當然也有不聽話的,比如準噶爾汗國,也就是瓦剌蒙古。怎麼辦?不聽話就打,經過康雍乾爺孫三代的努力,滅亡了這個曾經的中亞霸主,現在只留下個地名:準噶爾盆地。

清朝二百六十八年,不乖的鄰居們當然還有許多,乾隆十全武功有幾分是吹噓,幾分實打實,大家可以自行搜索,這裡就不多說了,當然不止乾隆,年羹堯、鄂爾泰、左宗棠們也不是吃素的。

都說清朝無能,為何仍然能留下10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回到問題本身。事實上,清朝的皇帝不光是大清國的皇帝,他同時還是蒙古大汗、西藏宗主,而遼東更是滿族的龍興之地,歷來中原王朝來自北面、西面和西北面的威脅對清帝國來說不復存在。

所以滿清不同於漢人王朝,沒有了後顧之憂,入關後,對於開疆拓土不遺餘力,從皇太極算起,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五位君主,疆域達到了鼎盛,宋朝、明朝時想都不敢想的許多領土,全都歸於治下,極盛時期,領土達到1310萬平方公里,即使到了清末,也維持在1130萬平方公里。

從這一點上看,它確實是有貢獻的,設想一下,假使清軍沒有入關,只佔據遼東一隅之地,一統江山的是李自成,那他的大順同樣要面對明朝時期的種種威脅,李自成顯然沒有朱棣的手段,無法恢復永樂時期明朝極盛的領土,能守住明末的疆域就算不錯,那到了今天,中國的版圖會是怎樣?漢地十八省?那總共才多大點地方?

都說清朝無能,為何仍然能留下10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然而就算辛亥革命成功之後,還有人建議中華民國領土為內地十八省,鐵血十八星旗就是例證,請問你有什麼感受?

清廷無能,是從嘉慶時期國力開始下滑,加上固步自封,不思求變,導致的結果,事實上,這也是歷代王朝面臨的同樣的問題。清朝統治時期當然不是天堂,矛盾同樣此起彼伏,這也是歷代王朝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它同時還有滿漢矛盾的問題,還有清末割讓出去的不少土地。但一碼歸一碼,僅僅從疆域上看,小院認為,如果沒有清朝,今天的雄雞要縮水不少。

更多內容請查閱微信公號:小院之觀(ID:fenyingqingsishui),歡迎共同探討,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