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74歲高齡時仍在六次巡視江南,為何巡江南?說美女的是在扯淡

清朝 乾隆 美女 中國古代史 二十三史 二十三史 2017-11-02

乾隆74歲高齡時仍在六次巡視江南,為何巡江南?說美女的是在扯淡

康熙曾經六次巡幸江南,乾隆便也效仿了他這個皇帝爺爺,一生也巡視江南六次,第六次南巡之時他已經74歲高齡了,為什麼這個兩個大清朝名氣最大的皇帝都要巡視江南呢?聽小編來跟大家講一講。

乾隆74歲高齡時仍在六次巡視江南,為何巡江南?說美女的是在扯淡

乾隆自認為,自己一生幹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西師”,率軍西征,平定西北;另一件是“南巡”,在前後30多年中,六次巡視江南。可見下江南在乾隆心目中意義非同小可。

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解釋,他之所以要巡視江南原因有四:一是江浙官民誠心恭請;二是朝中百官一再建議;三是江浙人稠物豐,地位重要,應當親自去考察民情戎政;四是恭奉母后,遊覽名勝,以盡孝心。

在小編看來,這只不過是官方話罷了,皇帝南巡自有他的深意,仔細想來,不過以下五點。

乾隆74歲高齡時仍在六次巡視江南,為何巡江南?說美女的是在扯淡

第一,“上天堂,下蘇杭”,江南尤其就是江浙一帶,乃是大清朝有名的魚米之鄉、豐饒之地、工商中心、財賦重鎮,是清政府的主要“糧袋子”和“錢櫃子”。在當時,江浙交納的糧賦佔全國的38%,稅銀佔全國的29%,關稅佔全國的50%。當時鹽課銀是僅次於田賦的第二大財政來源,鹽課銀的60%以上來自江浙,僅揚州鹽商每年上交的鹽課銀最多時達600萬兩。京城每年需要的400萬石糧食,2/3從江浙漕運進京。可以說,牢牢控制江浙,充分調用當地豐厚的財力物力資源來支撐龐大的清朝帝國,是乾隆下江南的首要原因。

第二,江南出才俊,自古多風流。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英才輩出的地方。在清代產生的114名狀元中,江蘇人有49位,佔到43%。乾隆下江南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安邦治國發現人才、培植士類、籠絡人心。在六次南巡中,乾隆確實從江南物色了大批政界能臣、飽學之士、學界泰斗、書文大家。由此可見,為國家發掘人才也是南巡重要目的之一。

乾隆74歲高齡時仍在六次巡視江南,為何巡江南?說美女的是在扯淡

第三,江南是重要的水利水患之鄉。尤其蘇北地區是黃河、淮河、運河交匯之處,像洪澤湖、高郵湖等都是“懸湖”,一旦氾濫,淮安、揚州、泰州、南通、鹽城等地則是一片汪洋。乾隆在《南巡記》中稱:“六巡江浙,計民生之要,莫如河工堤防,必親臨閱視。”六次南巡中,乾隆共發出數百條治水命令,實施了多項重大水利工程,動用了幾千萬兩白銀,對減少水患、保護田園生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江南是“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在乾隆時期,長江運河兩岸的都市商業繁華、人氣旺盛。南京人稱“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家”,揚州更是富商雲集,美景、美女、美味,一應俱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皇帝來到江南,看得開心,玩得盡興,吃得可口,購得滿意,自然是可以多來幾次了。

乾隆74歲高齡時仍在六次巡視江南,為何巡江南?說美女的是在扯淡

第五,皇帝出巡,安全第一。江蘇沒有高山峻嶺、荒蠻之地,盜賊流寇難以藏身。特別是江蘇人稟性溫順,循規蹈矩,是少有的一個良民區、順民區、治安模範區。皇帝到這裡,凶險較少,安全可以得到保證。

對於乾隆六下江南,從古到今,人們都是譭譽參半,褒貶不一。乾隆在退位之前曾對大臣講:我臨御60年,並無失德,惟獨六次南巡,勞民傷財,將來你們務必阻止皇帝南巡之事發生。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這六次南巡,對於清政府安定江浙、聚集財力、吸納人才、安撫人心、興修水利、治理水患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乾隆74歲高齡時仍在六次巡視江南,為何巡江南?說美女的是在扯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