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為清代知府重建“王公祠”

清朝 乾隆 茶經 旅遊 鎮江冷俊成 2017-05-04

鎮江為清代知府重建“王公祠”

2017年5月2日上午,有關人士在塔影湖畔的芙蓉樓召開“王仁堪紀念館開館座談會”,宣佈“紀念館”已正式向遊人開放。

當人們穿過繁花似錦的百花洲、跨越古色古香的百花洲橋,沿著塔影湖畔的橙紅色棧橋步行約10分鐘,就可以從長橋盡頭粉牆黛瓦的“垂花門”旁進入一泉景區。新建的“天下第一泉歷史文化紀念館”、重建的“王公祠”即坐落在這一庭院之中。

這是一座歇山式磚木結構的小樓,原本是茶樓,因喝茶的遊客不多,難以維持而空關多年。樓下為大敞廳,黃底黑字的門匾,表明這是“天下第一泉歷史文化紀念館”;而樓上展廳門口黑底金字的匾額是“王公祠”。樓上、樓下所展出的內容既可以“一分為二”,又可以“合二而一”。均以碑刻、碑拓、各類圖片、人物塑像等向人們介紹有關第一泉的人和事。樓下的大門口還設有一臺觸摸式電子顯示屏,供遊客自主操作,以查詢更多的信息。

據“一泉紀念館”總體設計師王亞南介紹,三塊古碑中的《中泠泉記》、《中泠泉辨》對人們研究中泠泉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準確的資料,尤為珍貴。

據文史專家張守群考證,“天下第一泉”又稱“中泠泉”,從唐代起就享有盛名。其泉眼原處於波濤洶湧的揚子江之中,由於在每天某個時辰噴出的泉水高於江面,且水質優良,因而被人們發現。這是一種奇特的地理現象,但取水不易。據說人們守在船上,要用竹竿拄著特製的銅瓶在特定的時辰沉入江底,利用特殊的技巧機關打開瓶蓋方可取到真正的泉水。

那麼,“中泠泉”何時被誰人評為“天下第一”的?最初見於唐代張又新的《煎茶水記》,這書根據陸羽《茶經》略加發揮,尤重品水,“天下第一”系大臣劉伯芻評語。而“金口玉言”的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只將“中泠泉”評為第三。許多遊客並不在意此泉究竟排行老幾,常常圍在欄杆邊拍手跺腳加狂喊,泉水卻毫無動靜。

歷經滄桑千餘年,第一泉終於隨著金山一道“登陸”,但很快就湮沒於一片蘆葦叢中。清同治九年(1883),侯補道薛書常陪同都轉龐省山等官員尋訪該泉時,金山寺僧人已不知泉址究竟在何處了。按古人“子午兩時,泉湧更旺”的經驗,薛、龐等人終於在蘆灘中找到了泉址,命石匠砌成方池。王仁堪任鎮江知府時,發現此處噴出的泉水宛如串串珍珠,其味甘冽,是地搞旅遊開發的“經濟增長點”。便招來工匠,重砌石池,在池畔蓋樓建亭,又親自揮毫書寫“天下第一泉”5個大字刻於池壁。同時,築堤、種荷、植樹,形成了今天的一泉景區格局。令人稱奇的是,如今的“王公祠”居然和清代地方民眾在這裡修建的王公祠走向基本相同,大體是在同一個位置。

王仁堪(1849—1893年),福建閩侯縣人,字可莊,清光緒三年(1877)丁丑科狀元。因直言敢諫,尤其是對迎合慈禧太后,動用海軍軍費建造頤和園一事,敢於直言,故而受到排擠,於光緒十七年外放任鎮江知府。

王仁堪到任後,因見地方水旱連年,生產蕭條,乃興修水利,積極治理農田灌溉。在任二年即開挖水塘三千二百有奇,修築溝渠閘壩以百計,疏通通濟河河道19段。並“出私錢於府治前建南泠學舍”,而且是金山寺江中救生“紅船”的倡導者。後來他調任蘇州知府,鎮江人夾道歡送,有口皆碑,許多人痛哭不止。寶堰鎮富商李雨春為表達民意,特意在寶堰鎮北街修建了一所三進兩大間的王公生祠,後進立有“鎮江知府王仁堪生位”石碑,春秋兩季有人上供進香,反映了老百姓對辦實事的官員感激懷念之情。用這種場面送一方官員“高升”,在那封建的,腐敗的清代末期可謂絕無僅有,《清史稿·循吏》有王仁堪傳。

鞠永平 冷俊成

鎮江為清代知府重建“王公祠”

鎮江為清代知府重建“王公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