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真的是長矛大刀對洋槍洋炮?

鴉片戰爭真的是長矛大刀對洋槍洋炮?

近代史中屈辱的開端——第一次鴉片戰爭,這段飽含太多的悲憤、絕望、和遺憾的戰爭,在多數國人眼裡同時也是一場差距巨大文明碰撞。就像華盛頓和乾隆一樣雖然在同一年代,但是彷彿不在一個時空。

清軍用長毛大刀對抗英國侵略者的洋槍洋炮?歷史真的如此麼?其實不然,清軍從康熙年間起就是一直半火器化的軍隊。火器部隊在平定準格爾等戰役中創建不朽功勳。到了雍正時期清軍甚至有了冷兵器大約佔六層,火器大約佔四層的規定。到了鴉片戰爭前夕廣東清軍火器化程度超過七成,基本可以算是一支準火器化的軍隊了。清軍作戰遠則用火炮轟之,近則抬槍擊之,再近則鳥槍(火繩槍)和弓箭齊發,最後刀盾兵上位。

鴉片戰爭真的是長矛大刀對洋槍洋炮?

可見清軍對於火器並不陌生,甚至視為利器。在乾隆收藏眾多用來打獵的步槍中甚至有非常先進的氣步槍,各色火槍均有收藏,清朝統治者對於火器的瞭解程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鴉片戰爭前夕清軍只是披著騎射外衣的準火器軍隊。更有開玩笑的說法清軍玩火器玩到都不會玩刀槍了。至於“騎射乃大清根本”有點忽戰局發佈會的味道,清朝起家靠重步兵(白甲兵)和火器,到了後期清軍火器是壓制明軍的。要不然早期清朝統治者也不會限制漢營使用火器。但是,“騎射乃根本”的觀點的確是忽悠到了不少自己人,以至於後來的八里橋慘敗。

鴉片戰爭英軍使用的步槍是Brown Bess前膛燧發槍,也許還有少量的Baker前裝線膛燧發槍。這兩款步槍的有效射程大概是70米到80米,比起長弓和弩箭沒有多大的優勢,唯一優勢可能是火槍兵訓練時間短而且便宜。至於精度嘛,在膛線步槍出來之前滑膛步槍完全靠數量來解決精準問題。用英國陸軍漢格上校的話來說就是:“如果一個士兵的槍膛不是製造得很糟的話,可以打中80碼外的人形靶、甚至是100碼;但是如果一個士兵在150碼外被敵人用一支平常的槍瞄準並打傷的話,那麼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黴了;至於想用一支平常的槍射擊200碼外的人的話,你不如改為射擊月亮,兩者打中目標的機會都是一樣的。加之前堂裝填必須站著才能完成,這也就是為什麼歐洲軍隊貴族式排隊槍斃的模式,關鍵還是武器決定了戰術。

鴉片戰爭真的是長矛大刀對洋槍洋炮?

火炮方面,英軍並沒有創世紀的逆天革新,火炮基本結構都是一樣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製造工藝和操炮技術上。英國艦炮大多是靠鏜床鑽孔製造,遊隙小,重量輕還有可調炮架方便射擊角度調整。炮彈以實心彈為主。至於榴彈嘛,對不起,這年頭引信質量不咋地,戰場效果並不理想。清軍方面能對英軍構成威脅的主要以仿造紅衣大炮為基礎的各種“大將軍”系列重炮,大多年久失修,甚至有前明的火炮,炮管笨重而且固定無法調整。但是,這年頭的火炮要說有多大的摧毀力,不要期望太高。所以,火炮差距也不是致命的。

鴉片戰爭真的是長矛大刀對洋槍洋炮?

由此可以看出,鴉片戰爭至少在武器上差距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大,如果要說差距抗日戰爭可能要大的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