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道教活動的歷史上,有不少知名的人物,如明代的蘇、張師徒,清代的朱素貞、張真人(名清春,字元明,山西汾州人。俗名睡仙,乾隆八年羽化,葬於西寧東南郊,建塔立碑記之)、苗教升(自幼出家,精通醫學,自制丹丸,濟世活人,分文不取。享年99歲,無病而逝);近代的袁三俸等。他們對道教信仰虔誠,苦心修性,熟悉齋醮,精通道教經典;有的還著書立說,對青海道教的發展,有較深刻的影響。

青海歷史上最有名的幾位道長

西寧土樓觀趙理璞道長修煉的洞窟

蘇張師徒得到飛昇名聲遠播

蘇、張師徒,姓名不詳,湖南人,屢試不第,出家修行,雲遊至西寧西元山。收徒張道(西寧張家灣人,名諱不詳),後張道先師蘇道於明萬曆年間在西元山桃源洞坐化,後人以肉身塑像供奉,稱張仙廟,每年香火旺盛。其師蘇道恥於徒先得道飛昇,至後山捨身投崖。

蘇、張師徒在西元修行時曾說:“修煉佛山第一峰,靜中子午自從容,有人向我修行時,雲在窗前鶴在鬆。”因二人次第得道成仙,人傑地靈,故西元山聲名遠播。

另外,蘇張二道還有“一魚點化、二仙成道”的民間傳說:據傳,蘇張師徒在山修行了若干寒署,有一日,張道晨起舀水,有一尾鯉魚被舀入桶內。按道家戒律,張道將魚舀出放生,次日示覆如此。張道便將此事告訴師父,師父說:“明日如此,取來開齋。”次日張道舀水,將魚舀回,準備晚齋,烹調時香味撲鼻,他忍不住,將魚尾嚐了一點,然後去修蓮臺。試坐蓮臺時,師父突然進洞,張道欲起立迎師,卻起不了。師父見此情景,就說:“靜坐勿動,你已得道成仙。”蘇道即嘆曰:“我修行半世,未遇仙緣,今徒弟已成仙,我還有何臉見人。”遂將魚肉吃完,到山後欲捨身跳崖,忽出一崖如掌,撐著蘇道,後有一洞,蘇道即在此洞羽化。

朱素貞明皇后裔建觀弘道

朱素貞,道號道倫,俗稱朱仙。據傳為明朱元璋之裔,朱萬里之子,崇禎皇帝之叔。自幼出家,清康熙時來西寧傳道,曾創建南、北斗宮等道觀。羽化後,於咸豐年間在西寧南山寺麓建靈骨大塔一座,人稱朱仙塔,或西塔院。民國時期,由西寧道士高八爺(名不詳)等在塔前建大殿一座。紀念朱仙。


青海歷史上最有名的幾位道長

西寧土樓觀

煙霞道長沉潛道學 道行卓越

煙霞,姓名不詳,西寧人。童年即有飄然出世之想。親歿後,決心入山,沉潛道學。中年曾遊四方,道行卓越,同時輩流,皆敬仰之。宿饋懷素草書,凡歷數十寒暑。晚歲駐錫於蘭州城南三光閣,蒼顏白髮,神采奕奕。1921猷伏案作書,寫有隸書《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刻石,今有拓片傳世。1926年左右羽化於蘭州。

趙文輝“寸針治百病,百納了一生”

趙文輝,字宗睿,號涵虛,西寧人(1899—1958)。自幼出家,拜大通元朔山道士楊理卿為師,隨師去蘭州、天津等地雲遊。1921年在湖北黃陂縣拜於教海師學鍼灸。1925年去西安,10月赴湖北武昌長春觀受戒後去上海、杭州、天津、青島等地訪師學道。後在上海居留9年,曾到湖北劉儀照處學習鍼灸兩年,繼又到江蘇無錫等處進一步學習鍼灸。1937年上海淪陷,他到西安華山北峰潛修。1949年後曾購得《道藏》一部來寧,在西寧城外南海殿為群眾鍼灸治病。後在北玉井巷郭家花園施診,並先後收賈至靜、邵餘三、楊子文、馬海如等人為徒,傳授鍼灸技術,為青海的中醫鍼灸發展作了一定貢獻。1950年,他參加了中醫師學會,在西寧城內北街郭家花園建立了青海省鍼灸專科診所。他為青海鍼灸技術奠定了基礎,為青海的醫療衛生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後來,曾先後任中國道教協會理事、青海省政協委員、西寧市人民代表等。1958年3月2日羽化,年58歲。葬於大通元朔山五龍掌,立塔紀念,上書聯文為“寸針治百病,百納了一生”。

陳道、張道擅長武術

陳道,西寧人。張道,山西人,住西寧西大街百鬥宮內。他倆擅長武術。二十年代後,長期收徒傳藝,還遠到西寧西川的十多個村莊傳授武術,直到四十年代末。這期間,西寧一大批武術愛好者不斷出現,如趙成章等較為出名。

袁明發“桃爛手不爛”

袁明發,號三俸(1851—1953),俗稱袁道。西寧市傅家寨人。自幼好道,在今湟中南佛山出家修行。精武術,善書法,慈善樂施。1931年左右,他曾馴服梅花鹿一隻,平時,在山中覓食,喚之即來,常傍左右。出山化緣,成為坐騎。他手扶龍頭柺杖,上掛葫蘆松枝等物。行動瘋瘋癲癲,說話不論不類,人多不解其意。他常說:“莫學道,先學癲,道是瘋道。”他身材高大,童顏鶴髮,道貌岸然。常來西寧住朱仙塔院及南山寺西巖洞,收有信徒50多人,頗受人尊敬。民間傳說:袁道有“縮地法”(斬路法),能晨在山中,午在西寧,行蹤不定。西寧解放前夕,人們受反宣傳影響,紛紛將家遷往附近農村去避。當時袁道手拿一個桃子,口中喊道“桃爛手不爛”,人們不解其意。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城後,紀律嚴明,秋毫未犯,沒到農村去的人,都安然無恙。但逃到外面去的人,因受到馬步芳散兵遊勇的搶劫,部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了嚴重的損失。後來,人們才悟出袁道所說的“逃爛守不爛”的道教偈語。這件故事在西寧解放時,傳為佳話。

青海歷史上最有名的幾位道長

西寧土樓觀

賈至靜道長中醫濟世

賈至靜(1908—1982),青海樂都人。幼年拜朱仙塔院納明德為師,潛學武術氣功,擅長棍法。1937年去華山雲遊,拜姚道(名不詳)學鍼灸技術。後回寧仍以誦經打坐為主。1945年趙涵虛返寧,拜師學鍼灸長達15年之久。1953年參加了青海省中醫師進修班。畢業後繼續隨師行醫,全面掌握了鍼灸技術。1958年8月到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鍼灸科工作。1982年12月卒。ニ生前總結了“三部候氣開通進針法”和“以通為用”的主體治療建議,為西寧中醫鍼灸事業的繼承和發揚作出過貢獻。曾選為中國道教協會青海省代表,青海省中醫學會鍼灸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西寧市政協委員、西寧市人民代表等,卒後葬於元朔山五龍掌其師趙涵虛墓旁,上建至靜塔一座,上書“神針盡仁義,奇能濟群生”。

趙理璞苦研《道藏》造詣頗深

趙理璞,道號若愚(1909—1987),西寧人。他自幼天資聰穎,皈依全真道,曾雲遊於華山、武當山等勝地,後至四川青城山二仙奄認師受戒,領得戒牒,返西寧設壇說教。解放後,1957年宗教改革,停止道教活動,他餬口於南大街小學達20年之久。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落實了宗教政策,將西寧北山寺劃為道教活動場所,併成立西寧市北山道教領導小組,他上山擔任道長,收徒誦經,弘揚道法。選派徒子二人,去北京白雲觀學習道教儀禮,其徒喇宗靜申請政府撥款外,四處奔波化緣,興修道觀,重塑神象,大力植樹造林,綠化北山,使土樓觀面貌日日改觀,成了西寧旅遊勝境。1976年在他出席了北京中國道教協會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理事。後擔任青海省政協委員和西寧市政協委員等。他長期苦研《道藏》頗有造詣。1987年農曆九月二十日在北山羽化,亨年79歲,葬北山後。1990年在觀前迎仙橋畔建立靈塔一座,以志紀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