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管理期貨策略近6成產品虧損

期貨 私募 投資 基金 手機和訊網 2017-06-15

今年投資有點難,去年風光無限的管理期貨策略也遭遇滑鐵盧。

6月14日,記者從私募排排網瞭解到,據該機構不完全統計,1至5月納入統計排名的單賬戶期貨策略產品共計187只,今年來平均收益為-6.55%;其中76只產品獲得正收益,佔比剛滿4成。

大宗商品“熊出沒”

2016年大宗商品市場的輪動上漲,讓不少期貨私募和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進入2017年,不少投資者依舊對商品期貨市場寄予厚望,尤其是在政府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背景下,不少私募判斷“黑色系”、金屬類商品的上漲效應會持續。然而市場的演繹大大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生意社監測數據也顯示,大宗商品市場已經連跌4個月,在過去4個月時間裡市場幾乎是單邊下行。從2月中旬至6月12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從892點一路下滑至823點,跌69點,跌幅7.7%,BPI跌回至2016年11月末水平。6月8日BPI更是觸及822點的上半年低位。其他指標也同樣跌跌不休,截至5月31日,國內市場追蹤一籃子大宗商品價格表現的文華商品指數已回到2016年10月底的水平附近,其中5月跌幅為4.85%,而今年來的跌幅為8.32%。

隨著今年以來的市場持續回落,2017年上半年大宗商品“熊市”已成定局。

一位CTA基金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與去年相比,今年投資很難做,波幅小、頻洗盤,花了很多精力才積累一點收益。目前我們把指標切換成小週期,如30分鐘這樣。”

西南期貨研發中心總經理史光達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6年商品市場依靠‘供給側改革’主題持續走強,但2017年改主題弱化,市場上沒有很強的做多動能。從行情來看,2016年單邊趨勢行情中,很少破五日線,略有經驗的期貨投資者也能很好進行交易。2017年行情並不流暢,設定了止損點也並不管用,不少資金被反覆洗盤洗出市場。”

從投資角度來看,史光達分析,很多基金延續了2016年做多商品的思路。雖然期貨市場做多做空都賺錢,但是還是多頭思維佔比較高,一般情況下,牛市賺錢比率略高,而熊市賺錢比例偏低,2017年上半年商品走熊,自然虧損比例就高了。

最好最壞收益差兩倍

受累於低迷的行情,去年風光無限的CTA策略2017年以來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尤其對於風格更加激進的單賬戶管理期貨策略產品而言則更加艱難。

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1至5月納入統計排名的單賬戶期貨策略產品共計187只,今年來平均收益為-6.55%,整體跌幅情況要遠高於同期基金組產品;其中76只產品獲得正收益,佔比40.64%,剛滿4成,這意味著接近6成的單賬戶期貨產品均未實現盈利,與同期基金組產品表現相差無異。

細分來看,各私募產品業績分化嚴重,從統計結果來看,1至5月業績漲幅超10%的產品達到24只,漲幅超20%的產品達到13只,漲幅超50%的產品達到8只,漲幅超100%的產品1只。負收益方面則不容樂觀,跌幅超過50%的產品高達10只,5只產品跌幅更是高達80%,最大跌幅達到89.26%,使得首尾極差達到191.76%。

根據私募排排網排名,排名前十的單賬戶產品收益均超過30%,平均業績達到66.44%,但首尾業績相差也達到67.92%。排名前十的產品中,高達6只採取的是主觀趨勢策略,3只採取的是管理期貨複合策略,僅1只產品採取的是系統化趨勢策略。

(國際金融報記者 張競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