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了 為什麼在交易中賠錢的總是我

終於明白了 為什麼在交易中賠錢的總是我

——順應人性的行為多是一種消費行為,而非投資行為。

有一個交易者和我講自己十萬元做交易,半年下來虧了60%。我不假思索的和他講,你的交易不但方法有問題,而且犯了根本性錯誤。他大為不解的說:“不會吧,我都是按照交易系統進出場信號去操作,不是自己盲目、衝動操作。”我問他,交易系統是不是按照技術分析的指標來設計的規則,而技術分析本身的作用就是促成交易,他帶給人們的就是對交投的熱情、魯莽、衝動和勇敢。

技術分析如果管用為什麼99.8%交易者在虧錢?為什麼華爾街教父格雷厄姆和股神巴菲特從來不用技術分析?如果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師徒是技術分析的信徒,他們的命運會和廣大的交易者一樣一樣的悲催。

在我們行走的路上不能因為大家都這樣走,方向就是正確的,而沒有人走的路就是錯誤的。

我曾經給參加學習的學生出過一道選項題目:大陸期貨交易者屬於是以下哪種類型:1、投資者,2、投機者,3、保守型投資者,4、衝動型投資者;結果大家沒有一個人答對。我和學生講,這不怪大家。因為正確的選項本身就不在備選項中,正確答案你們也萬萬想不到,你們知道答案也就明白了為什麼你在交易中總是賠錢。正確的答案應該是:衝動型消費者。

我們的所謂交易行為其實屬於消費行為

期貨交易者分兩種,一個是機構投資者套期保值;一個是散戶投機者從商品價格波動中尋求交易機會而獲利。而散戶交易者的投機行為何時成了不折不扣、只出不進的消費者呢?

我們來看,對消費者的定義是:

消費者,英文為Consumer 。科學上的定義為,為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代表著不能生產,只能通過消耗其他生物來達到自我存活的生物。就廣大的期貨交易者而言,他們是依靠消耗賬戶裡的金錢得以在行情的波動中生存的,他們無法持續的獲得盈利,而是一直在消耗著本金。他們揮霍金錢購買的只是交易機會、開倉、虧損……緊張、過癮、興奮、刺激、愉悅,也就是多巴胺、荷爾蒙、腎上腺。絕大多數期貨交易者都是如此在消費著,相當於消費賬戶裡的錢購買、享受了期貨公司提供的可以產生荷爾蒙、腎上腺、多巴胺的服務。

那麼衝動型消費呢?是指顧客在外界因素促發下所進行的事先沒有計劃或者意識的購買行為。衝動消費具有事前無意識、無計劃,以及外界促發下形成的特點。至少有一半的期貨交易者的交易行為屬於衝動型消費行為,尤其是剛剛入行的交易者朋友。他們是在行情的鼓動、誘使之下,通過技術分析憑空添加的勇氣、信心、魯莽而頻繁、無法遏制的完成著交易。

有一個在華爾街打拼多年的交易員,使用從華爾街帶來的程序化交易系統,做著量化交易。他也自詡為技術分析高手,接二連三試單30次,止損28次。黃甦和他講你這是衝動交易,是情緒化的交易行為。他說辯解說這是符合系統規則的。我告訴他:系統規則是不是你制定的,你的交易系統是不是主觀和量化結合的,30次試單掃損28次,完全可以說明是情緒化、衝動交易,而且是逆勢情緒化衝動交易。最終不得不勒令他停止交易,修改規則。

在期貨交易過程中,只有佔交易者2‰的贏家的交易能夠算得上是在投機或投資,其中底部買入、頂部賣出長期持有的是投資行為。絕大多數交易者的行為只能算是帶有投機屬性的消費行為,也可以理解為拿錢買個樂,或者尋求一個感官刺激。有人說都弄得傾家蕩產了,這不也是刺激嗎,玩大了還有比這更大的刺激呢。

順應人性的不會是投資行為

期貨交易的制度設計:十倍槓桿、1+0交易、浮盈加倉、雪球效應等等都是順應著人心的一個貪字,當今就是一個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的時代,沒有誰能夠逃脫一個貪字。我們來看,技術分析的特點是什麼?首先說,它貌似是投機工具,其實更是一個交易中的消費工具,而非投資工具,世界上有所成就的投資家沒有一個是使用技術分析的。由此看來使用技術分析的散戶之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其次,它滿足了一個貪字。在期貨消費者眼中,技術分析可以加快賺錢的速度,可以尋找到賺錢的捷徑,可以賺快錢、賺大錢。有一個書城的老闆曾和我講,交易類書籍買的最好的是短線為王、追擊漲停板等書名抓眼球、雷人的,纏論、指標等書籍的銷量遠遠好於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價值投資的書籍賣不動。

做期貨的朋友為什麼放棄股票、基金來做期貨,就是圖一個快字。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件事就是十多年前給交易員講資金管理,我要求他們5%、8%持倉,這時候一個從事交易十年的交易員講,那不是還不如做股票了!身旁的盤手都是他徒弟輩的,他這種談何為人師表。今年他從業有20多年了,但還是徘徊在虧損的路上呢。

貪圖快並非都是壞事,人們喜歡坐高鐵是因為它快速能達,而在交易、投資這條路上圖快的都是欲速不達的。散戶期貨交易者一般的情況都是,拿著20萬開戶入市,做了兩個月錢虧乾淨了;不死心又取出20萬積蓄接著幹,為了快速挽回損失滿倉博弈,很快資金又所剩無幾了;這下算是掉坑裡了,存款是沒有了,東拼西湊弄來10萬元再接再厲、如法炮製……很快一百萬沒有迴音就消逝的無影無蹤了。

如果這一百萬按照我的“底部買入,長期持有”的期貨交易策略能賺多少錢?去年年初我和從華爾街打拼回來的交易員講,做空白糖,他們不聽;拿著他們的“洋交易系統”不遺餘力的做著黑色系,到年底虧了20%;我再次和他們講做空白糖吧,他們還是不聽,到了今年年中一手白糖淨賺了2萬多,而他們做黑色系已經虧損了50%了。如果一百萬去年空白糖,盈利該是多少?期貨不同於股票的地方是浮盈加倉,股票2萬股,再怎麼漲,你還是兩萬股,因為股市沒有盈利加倉的制度設計;期貨就不同了,100手白糖你浮盈加倉就會是160手,320手呀,可以接著滾下去,這也就是浮盈加倉、雪球效應。

就廣大的期貨投機人而言,其行為實際上只是一種消遣,並不能因為存在盈利的可能而改變這一性質。對於一個期貨交易者來說,確立消費、投機、投資的正確概念還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甚至要伴隨他交易的始終。

事物要鞭辟入裡的找原因談明白很難,尤其是當其形成一種狀態之時,比如炒期貨的交易者為什麼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是市場交易制度設置、居間人、技術分析理論和自身的投機消遣模式導致的,而不是交易者簡單以為的技術問題。在虧損中實際上技術分析一直是扮演者推波助瀾的作用

來源和訊期貨,可添加“cctvtzqc2012”,進行交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