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談話”的領導不是好領導,好文

汽車產業 職場 CEO領導力 CEO領導力 2017-09-27

溝通,是衡量一個領導者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不善於溝通的領導者常常會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領導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激發員工解決問題的熱情和能力,如果不會溝通,領導力就很難施展。因此,學會溝通、智慧的溝通是一個好領導的必備素質和能力。

  什麼是溝通?

那麼,什麼是溝通?溝通是命令嗎?溝通是宣講嗎?當然不是!溝通是一種互動、交流。Gordon Adler,一位領導力專家(見《領導溝通的5個陷阱》)提醒領導者避免陷入溝通的5個陷阱:

1、詞能達意。“精確的技術語言常常加大了誤解的風險。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除了業內人士知道他們所使用的詞語的通常意義,外人都不知道。正所謂隔行如隔山。”也就是說,講對方能聽懂、能明白的話才叫溝通。

2、信息等同於溝通。與第一方面類似,溝通不在於介質——信息,而在於結果。

3、溝通是你可以掌控的。溝通不是一件有形的物品,像電郵、網址或宣傳冊那樣。它也不是“把話傳出去”那麼簡單。你說的做的每件事—你的面部表情、你的步態、你的辦公室裝修風格、你的領帶、你的閒聊—都在向外界傳達信息。甚至沉默也會被看作是一個信息。你無法不溝通。是接收者在“溝通”。對於領導者本人,只是溝通的一方。

不會“談話”的領導不是好領導,好文

4、能言善辯者長於溝通。有效的溝通者是真誠可信的,即使他們相對不那麼老練圓滑。良好的溝通不是征服,而是妥協。

5、業務溝通不需要情感。調查顯示,93%的經理偏愛訴諸於情感的溝通,例如講故事或者博客。如果能將情感和理智相結合,信息會有更好效果。

可見,溝通更類似與另一個詞:談話!在《高難度談話的藝術》一文中,作者就指出,很多領導者僅注重決策的理性和數據驅動面,而忽視決策中蘊含的情緒,但是情緒卻是行動最大的推動力之一。而成功的領導者能夠通過談話釋放積極的情緒,從而推動行動的執行。然而,有很多領導者在工作中迴避談論情緒。他們感覺同那些沒有過任何特別的情感溝通的同事談論情緒很不自在。因此,談話需要從簡單的動腦問題轉變為談心。

  怎麼談?

鮑里斯•格魯斯伯格和邁克爾•史林德(見《會談心的領導,誰不愛?》)研究發現:傳統的公司信息交流必須讓位於更為動態和複雜的溝通流程,這一流程就是是談心式對話。談“心”,怎麼談?鮑里斯•格魯斯伯格和邁克爾•史林德總結了談心的四大要素:親近感、互動性、包容性和意向性。

親近感是要更加靠近員工。對話能縮小彼此間的距離。這種距離除空間上之外,還包括精神層面的親近。

互動性,在一場真正的對話中,會有你來我往的討論。人人都要參與其中,而不是自言自語。

包容性意味著人人平等的機會。讓員工真正地作為內容提供者參與到了對話中來,而不只是信息的被動消費者。

意向性,一個真正的對話,即便只是在兩個人之間,也不是閒聊,而是有議程的,就像一場普通的談心一樣,你要確保能夠從中得到什麼。

不會“談話”的領導不是好領導,好文

  談什麼?

領導力教練蘭剛(見《好領導都會講故事》)認為,愛聽故事是人的天性。“這是因為,人的主要神經迴路是兩個環,一條是理性的,思辨的,一條是感性的,情感的。在企業中常常以講道理居多,但這隻能打動人的一條神經迴路,而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同時打動人的理智與情感這兩條迴路,對人產生更深刻更持久的觸動。有觸動才會有行動,因此領導者會講故事,就能更有效地激勵自己的員工。”所以,好領導者要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談心。那麼講什麼故事呢?

蘭剛說,領導者的故事選題可以包括三個方面:關於自我的故事,關於群體的故事,關於價值觀和意義的故事。

第一類故事能幫助下屬更好地領導者,你是誰?你來自哪裡?你想幹什麼?這樣他們才會不僅僅把領導者視為老闆,而會把其當作一個很好的朋友,願意風雨同舟。

第二類故事能幫助團隊明白大家一起要去幹什麼。我們正身處何地,我們要向何處去,如何到達那裡。故事是集體創作出來的,大家才會有共鳴,領導者、企業的事才能變成每個人的事。

第三類故事幫助團隊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意義何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