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

20世紀,藏著中國知識分子沉甸甸的悲傷記憶,時至今日,這些記憶或被遺忘、或被冷藏、或被曲解……

"

20世紀,藏著中國知識分子沉甸甸的悲傷記憶,時至今日,這些記憶或被遺忘、或被冷藏、或被曲解……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2009年,一位臺灣學者,被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女士,在她86歲時,發表了文學自傳《巨流河》。

此作出版後,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迴響,讚譽之外,臺灣的部分輿論將齊邦媛指為“流亡作家”,號召臺灣本土作家與之相抗,進而獲取對歷史話語的權威闡釋權。

弔詭的是,在大陸卻對“流亡”所引發的濃郁鄉愁大張旗鼓的讚美。同樣的評價話語,意義卻大相徑庭,不由使人喟嘆歷史這頭怪獸,對語言與思維的強力暴政。

文學是否可以穿過歷史的重重迷霧,開闢出一條通往歷史現場,以及歷史親歷者心靈的新路?

01

《巨流河》從東北的巨流河寫起,以臺灣的啞口海結束,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

"

20世紀,藏著中國知識分子沉甸甸的悲傷記憶,時至今日,這些記憶或被遺忘、或被冷藏、或被曲解……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2009年,一位臺灣學者,被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女士,在她86歲時,發表了文學自傳《巨流河》。

此作出版後,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迴響,讚譽之外,臺灣的部分輿論將齊邦媛指為“流亡作家”,號召臺灣本土作家與之相抗,進而獲取對歷史話語的權威闡釋權。

弔詭的是,在大陸卻對“流亡”所引發的濃郁鄉愁大張旗鼓的讚美。同樣的評價話語,意義卻大相徑庭,不由使人喟嘆歷史這頭怪獸,對語言與思維的強力暴政。

文學是否可以穿過歷史的重重迷霧,開闢出一條通往歷史現場,以及歷史親歷者心靈的新路?

01

《巨流河》從東北的巨流河寫起,以臺灣的啞口海結束,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在這本25萬字的傳記裡,她通過對父親齊世英漂洋過海的求學經歷及其漂泊不定的政治生涯,串聯起一代錚錚鐵漢們在侵略者炮火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滿懷深情地追憶了戰火中的逃難以及受業於名師,得文學啟蒙,大學畢業後落腳臺灣展開學術事業,成為臺灣文學推手的人生經歷。

她的個人成長和家國喪亂如影隨形,六十多年的臺灣經驗又見證了一代大陸人如何從流亡到落地生根的歷程。

"

20世紀,藏著中國知識分子沉甸甸的悲傷記憶,時至今日,這些記憶或被遺忘、或被冷藏、或被曲解……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2009年,一位臺灣學者,被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女士,在她86歲時,發表了文學自傳《巨流河》。

此作出版後,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迴響,讚譽之外,臺灣的部分輿論將齊邦媛指為“流亡作家”,號召臺灣本土作家與之相抗,進而獲取對歷史話語的權威闡釋權。

弔詭的是,在大陸卻對“流亡”所引發的濃郁鄉愁大張旗鼓的讚美。同樣的評價話語,意義卻大相徑庭,不由使人喟嘆歷史這頭怪獸,對語言與思維的強力暴政。

文學是否可以穿過歷史的重重迷霧,開闢出一條通往歷史現場,以及歷史親歷者心靈的新路?

01

《巨流河》從東北的巨流河寫起,以臺灣的啞口海結束,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在這本25萬字的傳記裡,她通過對父親齊世英漂洋過海的求學經歷及其漂泊不定的政治生涯,串聯起一代錚錚鐵漢們在侵略者炮火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滿懷深情地追憶了戰火中的逃難以及受業於名師,得文學啟蒙,大學畢業後落腳臺灣展開學術事業,成為臺灣文學推手的人生經歷。

她的個人成長和家國喪亂如影隨形,六十多年的臺灣經驗又見證了一代大陸人如何從流亡到落地生根的歷程。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一家,後排右為齊邦媛

齊邦媛透過個人遭遇,觸及了現代中國種種不得已的轉折:東北與臺灣,她的兩個故鄉劇烈的嬗變;知識分子的顛沛流離和他們無時或已的憂患意識。

在宏大敘述的史詩性文字中,齊邦媛向讀者展示了她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同政治、歷史怪獸,以文學所進行的孤獨對抗,以及為縫合歷史裂隙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作為一位文學播種者,齊邦媛不斷在書裡叩問:在如此充滿缺憾的歷史裡,為什麼文學才是必要的堅持?

歷史複雜如長河,暗湧、漩渦與礁石潛藏於間,無時無刻不繃緊並刺痛著掌船人敏感的神經。

《巨流河》及齊邦媛等知識分子,正是這樣一條泥沙俱下的河流,佈滿矛盾與衝突,亦不斷衝擊著我們的期待視界。

02

記憶在時間面前本是脆弱的易碎品,歷史本應充滿生氣的起承轉合,總會被簡單粗暴地肢解為拼貼式的口號標語。

齊邦媛曾在書中質問:“半世紀以來猶太人的悲痛成書近千,而中國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悲痛幾乎無人詳記。”

"

20世紀,藏著中國知識分子沉甸甸的悲傷記憶,時至今日,這些記憶或被遺忘、或被冷藏、或被曲解……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2009年,一位臺灣學者,被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女士,在她86歲時,發表了文學自傳《巨流河》。

此作出版後,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迴響,讚譽之外,臺灣的部分輿論將齊邦媛指為“流亡作家”,號召臺灣本土作家與之相抗,進而獲取對歷史話語的權威闡釋權。

弔詭的是,在大陸卻對“流亡”所引發的濃郁鄉愁大張旗鼓的讚美。同樣的評價話語,意義卻大相徑庭,不由使人喟嘆歷史這頭怪獸,對語言與思維的強力暴政。

文學是否可以穿過歷史的重重迷霧,開闢出一條通往歷史現場,以及歷史親歷者心靈的新路?

01

《巨流河》從東北的巨流河寫起,以臺灣的啞口海結束,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在這本25萬字的傳記裡,她通過對父親齊世英漂洋過海的求學經歷及其漂泊不定的政治生涯,串聯起一代錚錚鐵漢們在侵略者炮火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滿懷深情地追憶了戰火中的逃難以及受業於名師,得文學啟蒙,大學畢業後落腳臺灣展開學術事業,成為臺灣文學推手的人生經歷。

她的個人成長和家國喪亂如影隨形,六十多年的臺灣經驗又見證了一代大陸人如何從流亡到落地生根的歷程。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一家,後排右為齊邦媛

齊邦媛透過個人遭遇,觸及了現代中國種種不得已的轉折:東北與臺灣,她的兩個故鄉劇烈的嬗變;知識分子的顛沛流離和他們無時或已的憂患意識。

在宏大敘述的史詩性文字中,齊邦媛向讀者展示了她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同政治、歷史怪獸,以文學所進行的孤獨對抗,以及為縫合歷史裂隙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作為一位文學播種者,齊邦媛不斷在書裡叩問:在如此充滿缺憾的歷史裡,為什麼文學才是必要的堅持?

歷史複雜如長河,暗湧、漩渦與礁石潛藏於間,無時無刻不繃緊並刺痛著掌船人敏感的神經。

《巨流河》及齊邦媛等知識分子,正是這樣一條泥沙俱下的河流,佈滿矛盾與衝突,亦不斷衝擊著我們的期待視界。

02

記憶在時間面前本是脆弱的易碎品,歷史本應充滿生氣的起承轉合,總會被簡單粗暴地肢解為拼貼式的口號標語。

齊邦媛曾在書中質問:“半世紀以來猶太人的悲痛成書近千,而中國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悲痛幾乎無人詳記。”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即便如《巨流河》裡張大飛這樣的“飛虎隊”英雄,這個從東北逃難出來的孩子,一個在槍林彈雨中還抱著要做軍中牧師理想的人。

也只有公墓裡“張大飛上尉遼寧營口人一九一八年生,一九四五年殉職”寥寥幾字。

一個立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國,二十六歲的生命就濃縮到碑上這一行字裡了。

張大飛幸甚,他有齊邦嬡的溫情和妙筆,但同樣刻寫在M號墓碑的其餘十九人呢,M號墓碑之外的那些人們呢?整個墓碑之外連名字也沒有的人們呢?

作為後人,誰“何曾為自己生身的故鄉和為她而戰的人寫過一篇血淚記錄”?

張大飛的故事,讓《巨流河》如同一枚敏感的體溫計,被齊邦媛夾帶進了歷史深處的暗啞部分。

悲劇就像是燒盡一個時代後冒起的火焰。

《巨流河》卻不是這樣的悲劇,它呈現的是歷史的灰燼,其中不惟有悲憫,還有蒼涼、感傷和溫情。

它提醒我們,歷史的橫斷面猶如漂浮在海里的冰山,唯有體貼到微小背後的溫潤與崇高,我們才可能看見海水之下的冰山全貌,獲得重返歷史現場的機遇,成為在受傷者真正的同情人。

03

齊邦媛的筆端,遍佈苦難,這種苦難又與20世紀中國所承受的巨大哀傷密不可分。在這部鉅著中,她又孜孜不倦地追尋著超越這一苦難的可能。

在歷史廢墟上,或許唯有先以文學之筆搭築起人性的對話,似乎苦難才有真正迴歸譚深無波的平靜。

"

20世紀,藏著中國知識分子沉甸甸的悲傷記憶,時至今日,這些記憶或被遺忘、或被冷藏、或被曲解……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2009年,一位臺灣學者,被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女士,在她86歲時,發表了文學自傳《巨流河》。

此作出版後,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迴響,讚譽之外,臺灣的部分輿論將齊邦媛指為“流亡作家”,號召臺灣本土作家與之相抗,進而獲取對歷史話語的權威闡釋權。

弔詭的是,在大陸卻對“流亡”所引發的濃郁鄉愁大張旗鼓的讚美。同樣的評價話語,意義卻大相徑庭,不由使人喟嘆歷史這頭怪獸,對語言與思維的強力暴政。

文學是否可以穿過歷史的重重迷霧,開闢出一條通往歷史現場,以及歷史親歷者心靈的新路?

01

《巨流河》從東北的巨流河寫起,以臺灣的啞口海結束,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在這本25萬字的傳記裡,她通過對父親齊世英漂洋過海的求學經歷及其漂泊不定的政治生涯,串聯起一代錚錚鐵漢們在侵略者炮火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滿懷深情地追憶了戰火中的逃難以及受業於名師,得文學啟蒙,大學畢業後落腳臺灣展開學術事業,成為臺灣文學推手的人生經歷。

她的個人成長和家國喪亂如影隨形,六十多年的臺灣經驗又見證了一代大陸人如何從流亡到落地生根的歷程。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一家,後排右為齊邦媛

齊邦媛透過個人遭遇,觸及了現代中國種種不得已的轉折:東北與臺灣,她的兩個故鄉劇烈的嬗變;知識分子的顛沛流離和他們無時或已的憂患意識。

在宏大敘述的史詩性文字中,齊邦媛向讀者展示了她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同政治、歷史怪獸,以文學所進行的孤獨對抗,以及為縫合歷史裂隙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作為一位文學播種者,齊邦媛不斷在書裡叩問:在如此充滿缺憾的歷史裡,為什麼文學才是必要的堅持?

歷史複雜如長河,暗湧、漩渦與礁石潛藏於間,無時無刻不繃緊並刺痛著掌船人敏感的神經。

《巨流河》及齊邦媛等知識分子,正是這樣一條泥沙俱下的河流,佈滿矛盾與衝突,亦不斷衝擊著我們的期待視界。

02

記憶在時間面前本是脆弱的易碎品,歷史本應充滿生氣的起承轉合,總會被簡單粗暴地肢解為拼貼式的口號標語。

齊邦媛曾在書中質問:“半世紀以來猶太人的悲痛成書近千,而中國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悲痛幾乎無人詳記。”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即便如《巨流河》裡張大飛這樣的“飛虎隊”英雄,這個從東北逃難出來的孩子,一個在槍林彈雨中還抱著要做軍中牧師理想的人。

也只有公墓裡“張大飛上尉遼寧營口人一九一八年生,一九四五年殉職”寥寥幾字。

一個立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國,二十六歲的生命就濃縮到碑上這一行字裡了。

張大飛幸甚,他有齊邦嬡的溫情和妙筆,但同樣刻寫在M號墓碑的其餘十九人呢,M號墓碑之外的那些人們呢?整個墓碑之外連名字也沒有的人們呢?

作為後人,誰“何曾為自己生身的故鄉和為她而戰的人寫過一篇血淚記錄”?

張大飛的故事,讓《巨流河》如同一枚敏感的體溫計,被齊邦媛夾帶進了歷史深處的暗啞部分。

悲劇就像是燒盡一個時代後冒起的火焰。

《巨流河》卻不是這樣的悲劇,它呈現的是歷史的灰燼,其中不惟有悲憫,還有蒼涼、感傷和溫情。

它提醒我們,歷史的橫斷面猶如漂浮在海里的冰山,唯有體貼到微小背後的溫潤與崇高,我們才可能看見海水之下的冰山全貌,獲得重返歷史現場的機遇,成為在受傷者真正的同情人。

03

齊邦媛的筆端,遍佈苦難,這種苦難又與20世紀中國所承受的巨大哀傷密不可分。在這部鉅著中,她又孜孜不倦地追尋著超越這一苦難的可能。

在歷史廢墟上,或許唯有先以文學之筆搭築起人性的對話,似乎苦難才有真正迴歸譚深無波的平靜。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憑藉對細小事物傾注的深厚情感,齊邦媛得以驅散時間的冰冷,還歲月以溫度,使書中的那些“流水賬”似敘述,變為了一種真正關乎到生命具體性的文學。

這些零散卻綿密的書寫,齊邦媛對時代的把握,到了史書都無從駕馭的細膩觸感,進而用溫煦的同情,呈現出斷裂歷史的另一側面。

在臺版《巨流河》的腰封上,曾寫著這樣的一句話:“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04

在1949年遷臺的知識分子中,不僅有蔣政府的高級官員,亦不只有胡適這樣的學界大牛,更多的是那些幾十萬紮根普通崗位的知識分子。

這些人以自我的青春年華將血脈與土地澆鑄成為一種堅固的共同體,以一種知識分子的自我實踐對歷史給予了不同維度的迴應。

"

20世紀,藏著中國知識分子沉甸甸的悲傷記憶,時至今日,這些記憶或被遺忘、或被冷藏、或被曲解……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2009年,一位臺灣學者,被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女士,在她86歲時,發表了文學自傳《巨流河》。

此作出版後,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迴響,讚譽之外,臺灣的部分輿論將齊邦媛指為“流亡作家”,號召臺灣本土作家與之相抗,進而獲取對歷史話語的權威闡釋權。

弔詭的是,在大陸卻對“流亡”所引發的濃郁鄉愁大張旗鼓的讚美。同樣的評價話語,意義卻大相徑庭,不由使人喟嘆歷史這頭怪獸,對語言與思維的強力暴政。

文學是否可以穿過歷史的重重迷霧,開闢出一條通往歷史現場,以及歷史親歷者心靈的新路?

01

《巨流河》從東北的巨流河寫起,以臺灣的啞口海結束,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在這本25萬字的傳記裡,她通過對父親齊世英漂洋過海的求學經歷及其漂泊不定的政治生涯,串聯起一代錚錚鐵漢們在侵略者炮火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滿懷深情地追憶了戰火中的逃難以及受業於名師,得文學啟蒙,大學畢業後落腳臺灣展開學術事業,成為臺灣文學推手的人生經歷。

她的個人成長和家國喪亂如影隨形,六十多年的臺灣經驗又見證了一代大陸人如何從流亡到落地生根的歷程。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一家,後排右為齊邦媛

齊邦媛透過個人遭遇,觸及了現代中國種種不得已的轉折:東北與臺灣,她的兩個故鄉劇烈的嬗變;知識分子的顛沛流離和他們無時或已的憂患意識。

在宏大敘述的史詩性文字中,齊邦媛向讀者展示了她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同政治、歷史怪獸,以文學所進行的孤獨對抗,以及為縫合歷史裂隙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作為一位文學播種者,齊邦媛不斷在書裡叩問:在如此充滿缺憾的歷史裡,為什麼文學才是必要的堅持?

歷史複雜如長河,暗湧、漩渦與礁石潛藏於間,無時無刻不繃緊並刺痛著掌船人敏感的神經。

《巨流河》及齊邦媛等知識分子,正是這樣一條泥沙俱下的河流,佈滿矛盾與衝突,亦不斷衝擊著我們的期待視界。

02

記憶在時間面前本是脆弱的易碎品,歷史本應充滿生氣的起承轉合,總會被簡單粗暴地肢解為拼貼式的口號標語。

齊邦媛曾在書中質問:“半世紀以來猶太人的悲痛成書近千,而中國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悲痛幾乎無人詳記。”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即便如《巨流河》裡張大飛這樣的“飛虎隊”英雄,這個從東北逃難出來的孩子,一個在槍林彈雨中還抱著要做軍中牧師理想的人。

也只有公墓裡“張大飛上尉遼寧營口人一九一八年生,一九四五年殉職”寥寥幾字。

一個立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國,二十六歲的生命就濃縮到碑上這一行字裡了。

張大飛幸甚,他有齊邦嬡的溫情和妙筆,但同樣刻寫在M號墓碑的其餘十九人呢,M號墓碑之外的那些人們呢?整個墓碑之外連名字也沒有的人們呢?

作為後人,誰“何曾為自己生身的故鄉和為她而戰的人寫過一篇血淚記錄”?

張大飛的故事,讓《巨流河》如同一枚敏感的體溫計,被齊邦媛夾帶進了歷史深處的暗啞部分。

悲劇就像是燒盡一個時代後冒起的火焰。

《巨流河》卻不是這樣的悲劇,它呈現的是歷史的灰燼,其中不惟有悲憫,還有蒼涼、感傷和溫情。

它提醒我們,歷史的橫斷面猶如漂浮在海里的冰山,唯有體貼到微小背後的溫潤與崇高,我們才可能看見海水之下的冰山全貌,獲得重返歷史現場的機遇,成為在受傷者真正的同情人。

03

齊邦媛的筆端,遍佈苦難,這種苦難又與20世紀中國所承受的巨大哀傷密不可分。在這部鉅著中,她又孜孜不倦地追尋著超越這一苦難的可能。

在歷史廢墟上,或許唯有先以文學之筆搭築起人性的對話,似乎苦難才有真正迴歸譚深無波的平靜。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憑藉對細小事物傾注的深厚情感,齊邦媛得以驅散時間的冰冷,還歲月以溫度,使書中的那些“流水賬”似敘述,變為了一種真正關乎到生命具體性的文學。

這些零散卻綿密的書寫,齊邦媛對時代的把握,到了史書都無從駕馭的細膩觸感,進而用溫煦的同情,呈現出斷裂歷史的另一側面。

在臺版《巨流河》的腰封上,曾寫著這樣的一句話:“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04

在1949年遷臺的知識分子中,不僅有蔣政府的高級官員,亦不只有胡適這樣的學界大牛,更多的是那些幾十萬紮根普通崗位的知識分子。

這些人以自我的青春年華將血脈與土地澆鑄成為一種堅固的共同體,以一種知識分子的自我實踐對歷史給予了不同維度的迴應。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

對白色恐怖的年代而言,胡適等學界大牛,也包括齊邦媛之父齊世英是思想的先行者。

他們對蔣政府的高壓統治有著強烈的批判與反抗,憑藉先進的民主思想與自由主義精神成為了時代的先驅。

但同時他們亦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他們的批判並未在歷史現場掀起太大的波瀾,卻因其前衛的思想與頑強的勇氣在今天得到正名。

普通的知識分子卻有所不同。他們並不尖銳,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毅地擔負平庸瑣碎的工作幾十年,在默默奉獻完自己的一生之後,被歷史慢慢遺忘。

這些實幹型的知識分子,用行動將先行者的思想收歸內心,轉為實踐,以別樣的方式同樣承擔著歷史的重責。

若無他們的辛勤耕耘,先行者們的戰鬥血脈,在時間長河中便極易為疲勞、頹廢和挫折斬斷,甚至可能在焦慮症面前化為泡影。

"

20世紀,藏著中國知識分子沉甸甸的悲傷記憶,時至今日,這些記憶或被遺忘、或被冷藏、或被曲解……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2009年,一位臺灣學者,被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女士,在她86歲時,發表了文學自傳《巨流河》。

此作出版後,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迴響,讚譽之外,臺灣的部分輿論將齊邦媛指為“流亡作家”,號召臺灣本土作家與之相抗,進而獲取對歷史話語的權威闡釋權。

弔詭的是,在大陸卻對“流亡”所引發的濃郁鄉愁大張旗鼓的讚美。同樣的評價話語,意義卻大相徑庭,不由使人喟嘆歷史這頭怪獸,對語言與思維的強力暴政。

文學是否可以穿過歷史的重重迷霧,開闢出一條通往歷史現場,以及歷史親歷者心靈的新路?

01

《巨流河》從東北的巨流河寫起,以臺灣的啞口海結束,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在這本25萬字的傳記裡,她通過對父親齊世英漂洋過海的求學經歷及其漂泊不定的政治生涯,串聯起一代錚錚鐵漢們在侵略者炮火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滿懷深情地追憶了戰火中的逃難以及受業於名師,得文學啟蒙,大學畢業後落腳臺灣展開學術事業,成為臺灣文學推手的人生經歷。

她的個人成長和家國喪亂如影隨形,六十多年的臺灣經驗又見證了一代大陸人如何從流亡到落地生根的歷程。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一家,後排右為齊邦媛

齊邦媛透過個人遭遇,觸及了現代中國種種不得已的轉折:東北與臺灣,她的兩個故鄉劇烈的嬗變;知識分子的顛沛流離和他們無時或已的憂患意識。

在宏大敘述的史詩性文字中,齊邦媛向讀者展示了她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同政治、歷史怪獸,以文學所進行的孤獨對抗,以及為縫合歷史裂隙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作為一位文學播種者,齊邦媛不斷在書裡叩問:在如此充滿缺憾的歷史裡,為什麼文學才是必要的堅持?

歷史複雜如長河,暗湧、漩渦與礁石潛藏於間,無時無刻不繃緊並刺痛著掌船人敏感的神經。

《巨流河》及齊邦媛等知識分子,正是這樣一條泥沙俱下的河流,佈滿矛盾與衝突,亦不斷衝擊著我們的期待視界。

02

記憶在時間面前本是脆弱的易碎品,歷史本應充滿生氣的起承轉合,總會被簡單粗暴地肢解為拼貼式的口號標語。

齊邦媛曾在書中質問:“半世紀以來猶太人的悲痛成書近千,而中國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悲痛幾乎無人詳記。”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即便如《巨流河》裡張大飛這樣的“飛虎隊”英雄,這個從東北逃難出來的孩子,一個在槍林彈雨中還抱著要做軍中牧師理想的人。

也只有公墓裡“張大飛上尉遼寧營口人一九一八年生,一九四五年殉職”寥寥幾字。

一個立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國,二十六歲的生命就濃縮到碑上這一行字裡了。

張大飛幸甚,他有齊邦嬡的溫情和妙筆,但同樣刻寫在M號墓碑的其餘十九人呢,M號墓碑之外的那些人們呢?整個墓碑之外連名字也沒有的人們呢?

作為後人,誰“何曾為自己生身的故鄉和為她而戰的人寫過一篇血淚記錄”?

張大飛的故事,讓《巨流河》如同一枚敏感的體溫計,被齊邦媛夾帶進了歷史深處的暗啞部分。

悲劇就像是燒盡一個時代後冒起的火焰。

《巨流河》卻不是這樣的悲劇,它呈現的是歷史的灰燼,其中不惟有悲憫,還有蒼涼、感傷和溫情。

它提醒我們,歷史的橫斷面猶如漂浮在海里的冰山,唯有體貼到微小背後的溫潤與崇高,我們才可能看見海水之下的冰山全貌,獲得重返歷史現場的機遇,成為在受傷者真正的同情人。

03

齊邦媛的筆端,遍佈苦難,這種苦難又與20世紀中國所承受的巨大哀傷密不可分。在這部鉅著中,她又孜孜不倦地追尋著超越這一苦難的可能。

在歷史廢墟上,或許唯有先以文學之筆搭築起人性的對話,似乎苦難才有真正迴歸譚深無波的平靜。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憑藉對細小事物傾注的深厚情感,齊邦媛得以驅散時間的冰冷,還歲月以溫度,使書中的那些“流水賬”似敘述,變為了一種真正關乎到生命具體性的文學。

這些零散卻綿密的書寫,齊邦媛對時代的把握,到了史書都無從駕馭的細膩觸感,進而用溫煦的同情,呈現出斷裂歷史的另一側面。

在臺版《巨流河》的腰封上,曾寫著這樣的一句話:“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04

在1949年遷臺的知識分子中,不僅有蔣政府的高級官員,亦不只有胡適這樣的學界大牛,更多的是那些幾十萬紮根普通崗位的知識分子。

這些人以自我的青春年華將血脈與土地澆鑄成為一種堅固的共同體,以一種知識分子的自我實踐對歷史給予了不同維度的迴應。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

對白色恐怖的年代而言,胡適等學界大牛,也包括齊邦媛之父齊世英是思想的先行者。

他們對蔣政府的高壓統治有著強烈的批判與反抗,憑藉先進的民主思想與自由主義精神成為了時代的先驅。

但同時他們亦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他們的批判並未在歷史現場掀起太大的波瀾,卻因其前衛的思想與頑強的勇氣在今天得到正名。

普通的知識分子卻有所不同。他們並不尖銳,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毅地擔負平庸瑣碎的工作幾十年,在默默奉獻完自己的一生之後,被歷史慢慢遺忘。

這些實幹型的知識分子,用行動將先行者的思想收歸內心,轉為實踐,以別樣的方式同樣承擔著歷史的重責。

若無他們的辛勤耕耘,先行者們的戰鬥血脈,在時間長河中便極易為疲勞、頹廢和挫折斬斷,甚至可能在焦慮症面前化為泡影。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在齊邦媛的筆下,他們才是自由的真正歷史踐行者。

先行者與實踐者,兩者對時間和生命的迴應方式看似全然迥異,但從一個知識分子的實踐與擔當上看,殊途卻是同歸。

05

齊邦媛曾說:文學不能重建城邦,但是它安慰,甚至鼓勵,用各種方式重建自己一片天的有志氣的人。

憑藉文學的力量,歷史怪獸在幾十年的嘶吼奔襲後,終於露出了它溫存的舐犢之心。

"

20世紀,藏著中國知識分子沉甸甸的悲傷記憶,時至今日,這些記憶或被遺忘、或被冷藏、或被曲解……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2009年,一位臺灣學者,被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女士,在她86歲時,發表了文學自傳《巨流河》。

此作出版後,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迴響,讚譽之外,臺灣的部分輿論將齊邦媛指為“流亡作家”,號召臺灣本土作家與之相抗,進而獲取對歷史話語的權威闡釋權。

弔詭的是,在大陸卻對“流亡”所引發的濃郁鄉愁大張旗鼓的讚美。同樣的評價話語,意義卻大相徑庭,不由使人喟嘆歷史這頭怪獸,對語言與思維的強力暴政。

文學是否可以穿過歷史的重重迷霧,開闢出一條通往歷史現場,以及歷史親歷者心靈的新路?

01

《巨流河》從東北的巨流河寫起,以臺灣的啞口海結束,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在這本25萬字的傳記裡,她通過對父親齊世英漂洋過海的求學經歷及其漂泊不定的政治生涯,串聯起一代錚錚鐵漢們在侵略者炮火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滿懷深情地追憶了戰火中的逃難以及受業於名師,得文學啟蒙,大學畢業後落腳臺灣展開學術事業,成為臺灣文學推手的人生經歷。

她的個人成長和家國喪亂如影隨形,六十多年的臺灣經驗又見證了一代大陸人如何從流亡到落地生根的歷程。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一家,後排右為齊邦媛

齊邦媛透過個人遭遇,觸及了現代中國種種不得已的轉折:東北與臺灣,她的兩個故鄉劇烈的嬗變;知識分子的顛沛流離和他們無時或已的憂患意識。

在宏大敘述的史詩性文字中,齊邦媛向讀者展示了她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同政治、歷史怪獸,以文學所進行的孤獨對抗,以及為縫合歷史裂隙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作為一位文學播種者,齊邦媛不斷在書裡叩問:在如此充滿缺憾的歷史裡,為什麼文學才是必要的堅持?

歷史複雜如長河,暗湧、漩渦與礁石潛藏於間,無時無刻不繃緊並刺痛著掌船人敏感的神經。

《巨流河》及齊邦媛等知識分子,正是這樣一條泥沙俱下的河流,佈滿矛盾與衝突,亦不斷衝擊著我們的期待視界。

02

記憶在時間面前本是脆弱的易碎品,歷史本應充滿生氣的起承轉合,總會被簡單粗暴地肢解為拼貼式的口號標語。

齊邦媛曾在書中質問:“半世紀以來猶太人的悲痛成書近千,而中國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悲痛幾乎無人詳記。”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即便如《巨流河》裡張大飛這樣的“飛虎隊”英雄,這個從東北逃難出來的孩子,一個在槍林彈雨中還抱著要做軍中牧師理想的人。

也只有公墓裡“張大飛上尉遼寧營口人一九一八年生,一九四五年殉職”寥寥幾字。

一個立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國,二十六歲的生命就濃縮到碑上這一行字裡了。

張大飛幸甚,他有齊邦嬡的溫情和妙筆,但同樣刻寫在M號墓碑的其餘十九人呢,M號墓碑之外的那些人們呢?整個墓碑之外連名字也沒有的人們呢?

作為後人,誰“何曾為自己生身的故鄉和為她而戰的人寫過一篇血淚記錄”?

張大飛的故事,讓《巨流河》如同一枚敏感的體溫計,被齊邦媛夾帶進了歷史深處的暗啞部分。

悲劇就像是燒盡一個時代後冒起的火焰。

《巨流河》卻不是這樣的悲劇,它呈現的是歷史的灰燼,其中不惟有悲憫,還有蒼涼、感傷和溫情。

它提醒我們,歷史的橫斷面猶如漂浮在海里的冰山,唯有體貼到微小背後的溫潤與崇高,我們才可能看見海水之下的冰山全貌,獲得重返歷史現場的機遇,成為在受傷者真正的同情人。

03

齊邦媛的筆端,遍佈苦難,這種苦難又與20世紀中國所承受的巨大哀傷密不可分。在這部鉅著中,她又孜孜不倦地追尋著超越這一苦難的可能。

在歷史廢墟上,或許唯有先以文學之筆搭築起人性的對話,似乎苦難才有真正迴歸譚深無波的平靜。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憑藉對細小事物傾注的深厚情感,齊邦媛得以驅散時間的冰冷,還歲月以溫度,使書中的那些“流水賬”似敘述,變為了一種真正關乎到生命具體性的文學。

這些零散卻綿密的書寫,齊邦媛對時代的把握,到了史書都無從駕馭的細膩觸感,進而用溫煦的同情,呈現出斷裂歷史的另一側面。

在臺版《巨流河》的腰封上,曾寫著這樣的一句話:“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04

在1949年遷臺的知識分子中,不僅有蔣政府的高級官員,亦不只有胡適這樣的學界大牛,更多的是那些幾十萬紮根普通崗位的知識分子。

這些人以自我的青春年華將血脈與土地澆鑄成為一種堅固的共同體,以一種知識分子的自我實踐對歷史給予了不同維度的迴應。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

對白色恐怖的年代而言,胡適等學界大牛,也包括齊邦媛之父齊世英是思想的先行者。

他們對蔣政府的高壓統治有著強烈的批判與反抗,憑藉先進的民主思想與自由主義精神成為了時代的先驅。

但同時他們亦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他們的批判並未在歷史現場掀起太大的波瀾,卻因其前衛的思想與頑強的勇氣在今天得到正名。

普通的知識分子卻有所不同。他們並不尖銳,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毅地擔負平庸瑣碎的工作幾十年,在默默奉獻完自己的一生之後,被歷史慢慢遺忘。

這些實幹型的知識分子,用行動將先行者的思想收歸內心,轉為實踐,以別樣的方式同樣承擔著歷史的重責。

若無他們的辛勤耕耘,先行者們的戰鬥血脈,在時間長河中便極易為疲勞、頹廢和挫折斬斷,甚至可能在焦慮症面前化為泡影。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在齊邦媛的筆下,他們才是自由的真正歷史踐行者。

先行者與實踐者,兩者對時間和生命的迴應方式看似全然迥異,但從一個知識分子的實踐與擔當上看,殊途卻是同歸。

05

齊邦媛曾說:文學不能重建城邦,但是它安慰,甚至鼓勵,用各種方式重建自己一片天的有志氣的人。

憑藉文學的力量,歷史怪獸在幾十年的嘶吼奔襲後,終於露出了它溫存的舐犢之心。

《巨流河》:讀了這本書,你終於相信,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

齊邦媛與小兒子羅思平

書末,看到齊先生和她的小兒子羅思平,坐在啞口海畔的礁石上那張照片,人與波濤相對。

當他們面對或湍急或寧靜的大海時,她的內心已然是平靜了的罷。

如此書的後記中所說:

《巨流河》是一位文學人對歷史的見證。隨著往事追憶,齊邦媛在她的書中一頁一頁地成長,終而有了風霜。她娓娓敘述卻又讓我們覺得時間流淌,人事升沉,卻有一個聲音不曾老去。那是一個“潔淨”的聲音,一個跨越歷史、從千年之淚裡淬鍊出來的清明而有情的聲音。

知識分子努力地在用各自的方式,刻錄著歷史的聲音,充滿了時間的力量,讓它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迴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