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齊白石 藝術 書法 觀音 墨香雅苑 墨香雅苑 2017-09-13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三百石印富翁齊璜居京華自畫像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沁園夫子五十歲小像1896年作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沁園師母五十歲小像水墨設色紙本 1901年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黎夫人像紙本設色1895年作 遼寧省博物館藏

款識:受降後二年丙戌冬初,兒輩良琨來金陵見予,出此像,謂為誰,問於予。予曰:“尊像乃乃翁少年時所畫,為可共患難黎丹之母胡老夫人也。”聞丹(字雨民)有後人,他日相逢可歸之。亂離時遺失可感也。八十六歲齊璜白石記。 鈐印:阿芝(朱文)、白石老人(白文)、借山翁(白文)

《黎夫人像》是一幅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畫家以一種恭敬的心態塑造對象,要求逼真肖似,衣服飾件儘可能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誥命夫人像立軸 設色紙本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挑耳圖水墨設色紙本 1896年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西施浣紗圖水墨設色 1898年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黛玉葬花圖水墨設色紙本 1900年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進酒圖立軸 設色紙本 1898年作

款識:進酒圖。戊戌又三月,寄園山人。鈐印:寄老、另一印殘

《進酒圖》作於齊白石36歲(1898年,戊戌)。畫一仙女雙手託一酒罈,在空中飄飛。“進酒”這一題材的仕女,在白石作品中不多見。仙女面型和姿態表情同畫家早年仕女畫相差無幾,屬於晚清流行的改(琦)、費(曉樓)樣式;用羊毫圓勢筆法畫團狀祥雲,也不始於齊白石。總之,這一類作品還帶有很強的摹仿性,但所畫多是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這與湘俗、與齊白石早年作品的顧客主要來自民間分不開。款題書學何紹基行書。從27歲到41歲,白石寫字專學何字,有時達到幾能亂真的地步。“寄園山人”是齊白石早年常用的別號,“寄園”二字,是說他過著飄泊的生活,總是租居、借居、寄居別人的園舍。類似的別號、齋號還有“寄萍”、“寄萍堂”、“借山”、“借山館”等等。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阿彌陀佛立軸 設色紙本 1903年作(890萬元,2011年11月北京匡時)

款識:前清癸卯夏,齊璜初過都門道出龍藏寺,見阿彌陀佛像。今經十有八年,此佛猶在心目中,齊璜記。鈐印:白石翁

齊白石的花鳥作品是成立其藝術成就的典型代表,並在八大、石濤以來的文人畫脫俗的典型指針中找到一條新的視覺意象和精神,他的人物畫則可以說是“民間味”意涵的具體呈現。以人物為題材的作品往往具含著作者豐富的內在意義,並與畫者的繪畫、生活歷程緊密連接。齊白石的人物畫多以佛道仙人為主,《阿彌陀佛》是白石老人在龍藏寺觀阿彌陀佛像感之,“此佛猶在心目中”,無法割捨所畫。整幅佛像,細緻工筆,佛的一顰一笑刻畫的惟妙惟肖,用色淡雅,大佛凌空微步,腳踏浮雲,彷佛在仙境一般,令觀者看後頓覺心曠神怡。最妙的是大佛胸中心的“卍”標誌,畫龍點睛,很具有一種禪意精神。白石老人樸實謙虛、自信自強,使他的作品也體現出剛柔兼濟,工書俱佳的特色,為現代中國繪畫史創造了一個質樸清新的藝術世界,他成功地以經典筆墨意趣傳達現代中國畫的藝術精神,得益經典樣式而又善於出新,因此他的畫感動人心,向天下眾生傳達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鍾馗斬鬼立軸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天官賜福立軸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福壽雙全圖立軸 設色紙本 1906年作

1902-1909年,40-47歲,齊白石用了八年時間先後五次外出遠遊,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這就是大家經常提及的“五出五歸”。1906年10月便是齊白石三歸之後在餘霞峰山腳下的茹家衝買下一所舊房子和二十畝水田,以舊翻新,取名“寄萍堂”。此件作品為齊白石1906年所作,畫面中老者面部刻畫寫實,紋理細緻,拱額,壽眉、長鬚,顏色皆白,象徵長壽,表情親切和藹,栩栩如生。老者左手持杖,手部細膩,具有陰陽光線變化。竹杖書法用筆,勁挺有力,右手端桃,桃平塗洋紅,富有民間氣息,綠葉襯托下愈發鮮麗。老者著廣袖長袍,衣飾輪廓用戰筆寫出,沈鬱而不凝滯,淡墨渲染,簡練而精到。畫面右上角一蝙蝠展翅飛翔而至,與老者相呼應,墨線勾勒輪廓,施以赭黃,有“福自天申”之意。人物刻畫寫實,設色典雅沉靜,題跋後有“齊璜”朱印。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無量壽佛1910年作(65萬元,2011年11月北京匡時)

齊白石人物畫之名,遠早於山水畫與花鳥畫。早年的齊白石曾在寺廟裡摹繪木雕神像,後來的創作中又融入了梁楷、陳洪綬等傳統文人筆墨語言,丟掉具體的佛像技巧,轉而通過抽象的語言參悟佛教的義理,受到廣泛歡迎。這一類人物畫用筆減而富有意趣、形象簡而蘊內涵,稚拙而純樸、凝練而平和。無論採取何種表現方式,他所傳達給世人的始終是一種真實而誇張的天趣,一種純真的生命力。畫作繪一左前側佛坐像,雙臂前屈,背部佝僂,以墨寫鬚眉,髮絲的盤結勾曲纖纖畢見;以墨線勾畫身體及衣褶,筆墨凝練簡約,線條自由率意,以墨色濃淡乾溼表現出袍服的質感和衣紋轉折的關係。佛的身體藏於寬袍大袖之中,無過多細節點綴,具有圓融的佛法智慧;面部清瘦,雙眼圓睜,似有所悟,鼻子隆起,下巴突出,耳垂拉長,作“張口幾欲言”之狀,既有莊嚴肅穆的“法相”,又不失幽默詼諧。其筆法粗簡尚意,筆筆準確到位,佛脣周圍的濃須和碩大的耳環又暗示了他異域的身份。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紅衣羅漢立軸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紅衣大士立軸 設色紙本 1906年作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法崇禪師像立軸 水墨紙本

款識:法崇禪師像。有若法崇師者,振錫江左,除結炎漢。太宗長沙清廟棟宇接近雲霧晦冥,亦豹文狸女蘿薜帶山祇見於法眼。竇後依於佛光至請舊居特為新寺。禪師洎翌弘聚。齊璜。鈐印:齊白石印

法崇禪師乃晉代高僧,開創了長沙的麓山古寺,後唐代李北海將此事載於“麓山寺碑”之中。對於描繪家鄉之人,白石老人自然格外用心。此作屬白石早年人物作品,筆法風格猶似揚州羅聘之面貌,雖仍較為工緻,但已有脫古人窠臼的跡象。書法亦工整而多碑味,當為不可多得的精心之作。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曇捷法師像立軸 水墨紙本 1911年作

款識:曇捷法師像。宣統三年秋八月,讀麓山寺碑,擬僧像有四,為熙甫弟制畫幅,惟法禪師像正寫頭面,直門人黃桃來奪筆續其衣手,各有筆情,知者一笑。兄璜並記。鈐印:齊瀕生

白石老人早年,約在25歲時,曾拜一位蕭姓畫家為師,專學人物畫。後人也有記載:“(白石)翁作畫,先學宋明諸家,擅工筆,清湘、癭瓢、青藤得其精髓。晚乃獨處匠心,用筆潑墨淋漓,氣韶雄逸。”其中人物畫則得益於黃慎為最。當時的白石傾心揚州八怪,猶喜黃慎和金農,每得黃畫必懸於壁上,推敲數日,默記於胸,可見他對其畫風的痴迷,完全反映在自己的畫作上,並感到受到他們之間的影響。黃慎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早年師上官周,多作工筆,中年以後變為粗筆寫意,以人物見長。此圖取法黃慎,但已見參以冬心的筆墨軌跡,表現在用筆上,頗見粗曠,參以顫筆,衣服表現濃淡相間。人物線條已從單純學黃的繁線,轉化為吸收金冬心以後非常簡練的用線造型。從題材而言,佛教主題的繪畫幾乎貫穿了白石老人的一生,此作雖然是佛學人物的肖像畫,但從題材來劃分也是老人早年同類作品中精心為之的妙跡。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臨黃慎人物立軸 水墨紙本 1914年作

款識:此黃慎之本,畫贈蓮花山長,甲寅三月中,瀕生。鈐印:齊璜

齊白石的人物畫是鄉村趣味的呈現,這幾乎被傳統文人畫家視之為小道、旁門的題材,卻讓齊白石端上了文人雅趣的檯面。從齊白石早期人物畫的繪畫表現上觀察,其早期作品的線條、章法、題材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了清代末期幾位人物畫家的影響,此作正是臨摹黃慎的典型作品。縱觀全畫,用筆迅疾頓挫,線條硬折,濃淡相間,瀟灑有致。從研究齊白石藝術發展史的角度看,此幅畫作的用筆已初露其日後“一筆盡鉛華”書法筆意的鋒芒,極具學術意義。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觀音像立軸 庚申(1920年)作

古今寫意人物畫,有能似而不求似者,有不能似也不求似者,齊白石無疑當屬前者,他不同於那種玩筆墨遊戲的畫家。他畫過肖像,有寫實的功夫墊底,把握特徵能力很強,又注意從生活中積累素材,因此他筆下人物總是有較多面目,神情姿態亦較豐富、鮮活。用筆隨意、不拘格法、樸拙老辣、簡約直率,略於寫形體貌卻精於傳神達意,同時幽默天真,飽含濃濃的人情味和生活意趣,這可謂是齊白石大筆寫意人物畫的基本風格。客謂餘畫觀音大士,何以美麗而慈祥?餘曰:須知大士即吾心也。——齊白石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南無觀世音菩薩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白衣大士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觀世音菩薩像鏡片 設色紙本 1921年作

齊白石的觀音畫目前傳世的僅六、七件之多,多是收藏在美術館和博物館中。白石老人懷著極其虔誠之情精心繪製的此件《觀音菩薩像》是其佛釋畫作的精品。畫中觀音大士手持淨瓶立於雲端,衣袂飄然,慈眉善目,表情生動,正如白石曾經寫道的:“客謂,餘畫觀音大士何以美麗而慈祥?餘曰:須知大士即吾心也。盡心力所作的畫,怎能不打動人心呢?” 這幅《觀音菩薩像》以白描線條畫出。畫中那些看似隨意的簡單幾筆衣紋實際上是經過無數次提煉,具有極強的概括力和藝術表現力。凝練流暢的線條如行雲流水,頗具吳帶當風之神韻。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十六應真圖像冊頁 紙本 1922年作(330萬元,2006年9月中安太平)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達摩祖師1922年作(400萬元,2011年11月北京匡時)

通常齊白石畫達摩均坐於蒲團之上,少有直立像,此為創新之作。達摩面部的刻畫,造型誇張,筆墨概括,用色單純,觀者一望便知是老頑童式的詼諧之作,令人難以忘懷。它的確達到了陳師曾此前勸告他所說的“變通畫法,要獨創風格”。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葬花圖鏡心 設色紙本 己巳(1922年)作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天女散花圖立軸設色綾本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獻瑞圖鏡心 設色紙本

齊白石在山水人物、花鳥草蟲、水族動物等諸多題材的描繪上都有很大成就。他在不同題材的表現上亦有獨具匠心的多種樣式,如極其工整、極其粗放、工放並存等,這在歷代名畫家中實屬罕見。在該幅作品中,仕女衣帶飄飄,寬衣博帶,以墨為主,色彩為輔,見筆見墨,生動自如,飄逸清新的感覺彷彿洛神一般。仕女的周圍飾以雲霧加以烘托,用筆不多,但寥寥幾筆則氣氛倍出,給人一種煙雨濛濛,亦真亦幻的感覺,更加增添了畫作中仙境的氣氛,給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

齊白石人物畫欣賞

鐵柺李鏡心設色紙本戊午(1918年)作

題識:焚軀歸魄急無依,誤投跛丐醜囊皮,能為千門除百病,自家足疾總難醫。餘適人所求制八仙凡四紙,今某藥房主囑單繪李仙圖一紙,圖畢見右側稍空即興打油,不意某君視為蛇足。奈因酬已收銀,另作一紙應之,此幅存以自賞。憶及此公發跡之前,曾以療傷賣藥遊跡江湖,頓覺恍然,吾詩巧觸其諱也。戊午秋月,齊璜並記。三行中紙字應作套。

白石早年賣畫謀生,人物畫題材中以仙道神佛與民間傳說,最受歡迎。傳說中的鐵柺李更屢現於其筆下,甚至掙脫“八仙”的範圍而獨立成為他人物畫中的獨特造型之一。本幅乃他較早期的“鐵柺李”,無論造型、背景以至筆法運用,均迥異於晚處所畫。畫中的拐仙圓臉半禿,胖呼呼的一臉慈祥,手支下顎,雙腿交疊盤曲,倚石而坐,活脫一個俗世鄉愿的糟老頭,無絲毫超逸出塵的仙態。其用筆厚重,線條粗曠沉穩,配合幾成平行的長篇題跋,令畫面更呈平穩均衡。若細讀題跋內容,或可窺知畫家強調著輕仙道而重人間,隱喻譏諷皆俗世經常觸用之瑣事,故有感而發。若與後期的《李鐵柺》相比,本幅略帶生澀,不若經反覆演練後所達變化多端,筆墨與造型俱臻爐火純青的境地。不過,畫中所寓對世態人情的或揶揄、或嘲諷則先後如一。

齊白石的人物畫,早年較為工謹,甚至還畫過極為寫實的擦炭像。而變法成熟之後,大多簡筆寫意,略於形貌而精於神意,用筆隨意而不拘於格法。近現代人物畫家,很少有齊白石人物畫的幽默天真、直率單純、質樸拙重、簡約奔放。齊白石的人物畫帶著濃郁的人情色彩,有時又近於漫畫的思維。由題識知道此畫的緣由,蓋出自他與朋友的戲言以及他與朋友、門人之間的情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