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深海區工作室 吳宇楨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也許只差行動上的“最後一公里”。眼下華盛頓實在是有些糾結:眼看著一些西方小夥伴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美國同樣沒有理由拒絕這巨大的發展機遇,可現實中又因種種小算盤至今徘徊“圈外”。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2017年美國總統特別助理、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波廷傑(右)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最生動的案例莫過於兩年前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前夕,時任美國總統特別助理、國安會負責亞洲事務的高級主管波廷傑在最後一刻亮相北京會場,代表美國政府和企業,表達了參與“一帶一路”、謀求共同發展的願望和立場。當時就有觀察家指出,華盛頓沒有任何理由置身事外。以此而言,波廷傑兩年前此行可能意味著華盛頓終於踏上了觀念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放下了架子。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羅奇

事實上,對於共建“一帶一路”的世界潮流,美國不乏有識之士。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羅奇日前接受中國媒體專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填補區域內基礎設施缺口作出了重大貢獻,並且惠及全球多個國家。羅奇曾在著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任首席經濟學家和亞洲區主席,是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中國觀察家之一。他坦率地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美國企業具有“天然吸引力”,中美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合作。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擁有90多年的歷史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印證了這樣的“天然吸引力”。卡特彼勒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生產廠家,在基礎建設、能源和交通行業實力雄厚。

《繪出“一帶一路”共同願景的卡特彼勒故事》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該公司官網上有《繪出“一帶一路”共同願景的卡特彼勒故事》這樣一篇文章,充滿自信地展示了卡特彼勒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上的案例,如在“一帶一路”框架內推動解決巴基斯坦電力短缺問題、為加納第一大港運力提升“加油”等。在卡特彼勒看來,這些都是在實現“互利共贏”這一美好願景中譜寫出的美麗篇章。而在美國媒體看來,這是卡特彼勒看到了機遇,主動向“一帶一路”伸出橄欖枝。

卡特彼勒不是個例,精明的美國公司似乎從來沒有猶豫過。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 霍尼韋爾公司致力於為“一帶一路”沿線油氣開發提供支持;
  • 通用電氣公司已同“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就電力和能源供應簽署數項協議;
  • 花旗銀行積極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項目提供融資;
  • 《財富》500強企業之一、基礎設施綜合服務企業AECOM公司則在馬來西亞、沙特、埃及、卡塔爾等國諸多“一帶一路”項目上與中國企業開展合作……

“一帶一路”甚至還給處於風口浪尖的波音帶來新機遇。美媒報道,波音或將在十年內研發生產新的中型飛機波音797,以滿足參與“一帶一路”國家日益龐大的空中交通需求。波音市場銷售副總裁廷塞思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加強區域聯繫,還推動全球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中國和世界都從中受益。

這些美國企業的選擇,源自看到了“一帶一路”倡議實實在在的“成績單”。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一帶一路”提出六年來,“朋友圈”不斷擴大,目前126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亞投行已從最初57個創始成員發展到遍佈各大洲的97個成員,近40位外國領導人、共150多國代表將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中國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投資超過800多億美元,中國同沿線國家共建的82個境外合作園區為當地創造近30萬個就業崗位。

對世界來說,“一帶一路”處處有機遇。繼意大利和盧森堡後,瑞士也將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在赴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前夕,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面向未來的工程,有助於促進全球化,外界不應對此感到懼怕,因為各方都可以從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提升中受益。

擁抱“一帶一路”,美國政府跨不過的“最後一公里”,這些企業做到了

崔天凱大使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日前的一番話可謂實在:美國對“一帶一路”選擇置身事外,既錯失了不少發展良機,也無益於本可從美國人的勤勞智慧中受益的全球發展事業。

視頻《山海同一卷》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

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美國應告別“最後一公里”的糾結,

搭上共建“一帶一路”的浩蕩潮流。

責編 衛 蔚

美編 邵曉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