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移民歡樂一家親

平立富所在的怎雷村坡多地少,共有9個村民小組741戶33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8戶217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64.83%,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多年來,不少群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守著僅有的幾分土地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卻越過越窮。

前年,在駐村隊員和其他脫貧群眾的雙重影響下,平立富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一家人開始嘗試花椒種植和稻田養魚。“往年全家5口3個勞動力,賺的錢還不到1000塊。”這一年,平立富家僅這兩項就賺了5000元。隨後,彷彿一夜間開了竅的他農閒時還外出打工,每年又有2萬元入賬。今年,當地政府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專崗,鼓勵參與組織村裡的活動,平立富積極參加,每個月又有400元的補助金,“都不敢想以前吃鹽巴都要數的我們家,日子竟然能越過越好。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移民歡樂一家親

平立富所在的怎雷村坡多地少,共有9個村民小組741戶33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8戶217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64.83%,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多年來,不少群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守著僅有的幾分土地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卻越過越窮。

前年,在駐村隊員和其他脫貧群眾的雙重影響下,平立富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一家人開始嘗試花椒種植和稻田養魚。“往年全家5口3個勞動力,賺的錢還不到1000塊。”這一年,平立富家僅這兩項就賺了5000元。隨後,彷彿一夜間開了竅的他農閒時還外出打工,每年又有2萬元入賬。今年,當地政府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專崗,鼓勵參與組織村裡的活動,平立富積極參加,每個月又有400元的補助金,“都不敢想以前吃鹽巴都要數的我們家,日子竟然能越過越好。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都勻百子橋 (2008.4 都勻市區 鍾保森 攝)

無農不穩。儘管農業比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近89,下降到去年的16.5,黔南卻運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產業融合促進城鄉統籌,構建起了一產為穩增根基、二產為強增核心、三產為擴增抓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黔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山地農業的比較優勢,以500畝壩區結構調整為引領,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培育了茶葉、蔬果、刺梨、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富民產業。這其中,黔南州茶園種植面積已達161萬畝,2017年產幹茶3.2萬噸,產值達54億元,都勻毛尖茶品牌價值達30億元,都勻毛尖擔起了引領黔茶出山的重任。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去年的10721元,消費水平也從196元增加到10147元。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移民歡樂一家親

平立富所在的怎雷村坡多地少,共有9個村民小組741戶33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8戶217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64.83%,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多年來,不少群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守著僅有的幾分土地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卻越過越窮。

前年,在駐村隊員和其他脫貧群眾的雙重影響下,平立富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一家人開始嘗試花椒種植和稻田養魚。“往年全家5口3個勞動力,賺的錢還不到1000塊。”這一年,平立富家僅這兩項就賺了5000元。隨後,彷彿一夜間開了竅的他農閒時還外出打工,每年又有2萬元入賬。今年,當地政府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專崗,鼓勵參與組織村裡的活動,平立富積極參加,每個月又有400元的補助金,“都不敢想以前吃鹽巴都要數的我們家,日子竟然能越過越好。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都勻百子橋 (2008.4 都勻市區 鍾保森 攝)

無農不穩。儘管農業比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近89,下降到去年的16.5,黔南卻運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產業融合促進城鄉統籌,構建起了一產為穩增根基、二產為強增核心、三產為擴增抓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黔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山地農業的比較優勢,以500畝壩區結構調整為引領,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培育了茶葉、蔬果、刺梨、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富民產業。這其中,黔南州茶園種植面積已達161萬畝,2017年產幹茶3.2萬噸,產值達54億元,都勻毛尖茶品牌價值達30億元,都勻毛尖擔起了引領黔茶出山的重任。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去年的10721元,消費水平也從196元增加到10147元。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龍裡縣貴州瑞和製藥有限公司

無工不富。有著豐富礦產資源的黔南,工業發展大致可分為1956—2000年的起步階段、2000—2010年的發展階段和2010年至今的提升階段。

由於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工業,對曾經的長順縣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在這裡上班近兩年了,每年收入都差不多3萬元,都是些手工活,幹起來不費勁,重點是相對於之前在外省打工來說,終於能照看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了。”29歲的陳海蘭是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稍寨組的村民,在得知貴州聯韻智能聲學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後,成了工廠裡的第一批工人。

據瞭解,去年長順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76億元,增速11.2%,全州排名3位;完成工業投資29.74億元,增速12.5%,全州排名第6位;完成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791萬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7%。完成工業增值稅7129萬元,增速36.9%,增速排全州第1位;完成工業用電量2.15億度,增速15.3%;新增培育規模工業企業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8戶。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移民歡樂一家親

平立富所在的怎雷村坡多地少,共有9個村民小組741戶33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8戶217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64.83%,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多年來,不少群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守著僅有的幾分土地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卻越過越窮。

前年,在駐村隊員和其他脫貧群眾的雙重影響下,平立富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一家人開始嘗試花椒種植和稻田養魚。“往年全家5口3個勞動力,賺的錢還不到1000塊。”這一年,平立富家僅這兩項就賺了5000元。隨後,彷彿一夜間開了竅的他農閒時還外出打工,每年又有2萬元入賬。今年,當地政府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專崗,鼓勵參與組織村裡的活動,平立富積極參加,每個月又有400元的補助金,“都不敢想以前吃鹽巴都要數的我們家,日子竟然能越過越好。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都勻百子橋 (2008.4 都勻市區 鍾保森 攝)

無農不穩。儘管農業比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近89,下降到去年的16.5,黔南卻運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產業融合促進城鄉統籌,構建起了一產為穩增根基、二產為強增核心、三產為擴增抓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黔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山地農業的比較優勢,以500畝壩區結構調整為引領,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培育了茶葉、蔬果、刺梨、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富民產業。這其中,黔南州茶園種植面積已達161萬畝,2017年產幹茶3.2萬噸,產值達54億元,都勻毛尖茶品牌價值達30億元,都勻毛尖擔起了引領黔茶出山的重任。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去年的10721元,消費水平也從196元增加到10147元。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龍裡縣貴州瑞和製藥有限公司

無工不富。有著豐富礦產資源的黔南,工業發展大致可分為1956—2000年的起步階段、2000—2010年的發展階段和2010年至今的提升階段。

由於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工業,對曾經的長順縣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在這裡上班近兩年了,每年收入都差不多3萬元,都是些手工活,幹起來不費勁,重點是相對於之前在外省打工來說,終於能照看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了。”29歲的陳海蘭是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稍寨組的村民,在得知貴州聯韻智能聲學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後,成了工廠裡的第一批工人。

據瞭解,去年長順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76億元,增速11.2%,全州排名3位;完成工業投資29.74億元,增速12.5%,全州排名第6位;完成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791萬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7%。完成工業增值稅7129萬元,增速36.9%,增速排全州第1位;完成工業用電量2.15億度,增速15.3%;新增培育規模工業企業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8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州芭田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既是長順也是黔南工業發展的寫實。去年,黔南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177.9億元,是2010年的3.23倍;規模工業企業943戶,居全省第一;工業增值稅達23.35億元,是2010年10.4倍,佔全州全部稅收比重13.6%;9萬餘人在工業企業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也由2010年的11.1%提高到的14.3%,比2010年高出3.2個百分點,成為黔南工業發展的新動力。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移民歡樂一家親

平立富所在的怎雷村坡多地少,共有9個村民小組741戶33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8戶217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64.83%,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多年來,不少群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守著僅有的幾分土地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卻越過越窮。

前年,在駐村隊員和其他脫貧群眾的雙重影響下,平立富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一家人開始嘗試花椒種植和稻田養魚。“往年全家5口3個勞動力,賺的錢還不到1000塊。”這一年,平立富家僅這兩項就賺了5000元。隨後,彷彿一夜間開了竅的他農閒時還外出打工,每年又有2萬元入賬。今年,當地政府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專崗,鼓勵參與組織村裡的活動,平立富積極參加,每個月又有400元的補助金,“都不敢想以前吃鹽巴都要數的我們家,日子竟然能越過越好。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都勻百子橋 (2008.4 都勻市區 鍾保森 攝)

無農不穩。儘管農業比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近89,下降到去年的16.5,黔南卻運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產業融合促進城鄉統籌,構建起了一產為穩增根基、二產為強增核心、三產為擴增抓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黔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山地農業的比較優勢,以500畝壩區結構調整為引領,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培育了茶葉、蔬果、刺梨、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富民產業。這其中,黔南州茶園種植面積已達161萬畝,2017年產幹茶3.2萬噸,產值達54億元,都勻毛尖茶品牌價值達30億元,都勻毛尖擔起了引領黔茶出山的重任。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去年的10721元,消費水平也從196元增加到10147元。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龍裡縣貴州瑞和製藥有限公司

無工不富。有著豐富礦產資源的黔南,工業發展大致可分為1956—2000年的起步階段、2000—2010年的發展階段和2010年至今的提升階段。

由於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工業,對曾經的長順縣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在這裡上班近兩年了,每年收入都差不多3萬元,都是些手工活,幹起來不費勁,重點是相對於之前在外省打工來說,終於能照看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了。”29歲的陳海蘭是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稍寨組的村民,在得知貴州聯韻智能聲學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後,成了工廠裡的第一批工人。

據瞭解,去年長順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76億元,增速11.2%,全州排名3位;完成工業投資29.74億元,增速12.5%,全州排名第6位;完成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791萬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7%。完成工業增值稅7129萬元,增速36.9%,增速排全州第1位;完成工業用電量2.15億度,增速15.3%;新增培育規模工業企業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8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州芭田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既是長順也是黔南工業發展的寫實。去年,黔南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177.9億元,是2010年的3.23倍;規模工業企業943戶,居全省第一;工業增值稅達23.35億元,是2010年10.4倍,佔全州全部稅收比重13.6%;9萬餘人在工業企業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也由2010年的11.1%提高到的14.3%,比2010年高出3.2個百分點,成為黔南工業發展的新動力。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位於平塘縣的“中國天眼”

無商不活。從改革開放開始,黔南便不斷激發私營經濟活力,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蓬勃發展,至今已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1984年,全州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分別為544萬元、1176萬元;到去年,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已分別達到2303.30億元、147.26億元,對GDP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從三寸嫩芽到好花朵朵向陽

安居方能樂業。

“將來想自主創業,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去年7月,原住惠水縣擺金鎮甲浪村五組的王廷榮,帶著妻子孩子搬到了位於濛江街道的新民社區,兩個月後在社區的幫助下,到縣移民後續扶持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上班,妻子也在家做起了微商。

由於父母先後過逝,加之幾個姐姐陸續外嫁,儘管家裡有3畝多田,但大專畢業后王廷榮就開始外出打工闖蕩。2016年,不幸從8米多高鋼架上摔下,在家休養兩年的他顯得有些迷茫,“當時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和親朋的支持,真不知該怎麼過來。”但想到正在離社區幾分鐘路程的惠民小學讀一年級的孩子,他又充滿了幹勁。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移民歡樂一家親

平立富所在的怎雷村坡多地少,共有9個村民小組741戶33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8戶217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64.83%,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多年來,不少群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守著僅有的幾分土地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卻越過越窮。

前年,在駐村隊員和其他脫貧群眾的雙重影響下,平立富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一家人開始嘗試花椒種植和稻田養魚。“往年全家5口3個勞動力,賺的錢還不到1000塊。”這一年,平立富家僅這兩項就賺了5000元。隨後,彷彿一夜間開了竅的他農閒時還外出打工,每年又有2萬元入賬。今年,當地政府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專崗,鼓勵參與組織村裡的活動,平立富積極參加,每個月又有400元的補助金,“都不敢想以前吃鹽巴都要數的我們家,日子竟然能越過越好。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都勻百子橋 (2008.4 都勻市區 鍾保森 攝)

無農不穩。儘管農業比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近89,下降到去年的16.5,黔南卻運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產業融合促進城鄉統籌,構建起了一產為穩增根基、二產為強增核心、三產為擴增抓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黔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山地農業的比較優勢,以500畝壩區結構調整為引領,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培育了茶葉、蔬果、刺梨、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富民產業。這其中,黔南州茶園種植面積已達161萬畝,2017年產幹茶3.2萬噸,產值達54億元,都勻毛尖茶品牌價值達30億元,都勻毛尖擔起了引領黔茶出山的重任。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去年的10721元,消費水平也從196元增加到10147元。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龍裡縣貴州瑞和製藥有限公司

無工不富。有著豐富礦產資源的黔南,工業發展大致可分為1956—2000年的起步階段、2000—2010年的發展階段和2010年至今的提升階段。

由於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工業,對曾經的長順縣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在這裡上班近兩年了,每年收入都差不多3萬元,都是些手工活,幹起來不費勁,重點是相對於之前在外省打工來說,終於能照看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了。”29歲的陳海蘭是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稍寨組的村民,在得知貴州聯韻智能聲學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後,成了工廠裡的第一批工人。

據瞭解,去年長順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76億元,增速11.2%,全州排名3位;完成工業投資29.74億元,增速12.5%,全州排名第6位;完成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791萬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7%。完成工業增值稅7129萬元,增速36.9%,增速排全州第1位;完成工業用電量2.15億度,增速15.3%;新增培育規模工業企業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8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州芭田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既是長順也是黔南工業發展的寫實。去年,黔南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177.9億元,是2010年的3.23倍;規模工業企業943戶,居全省第一;工業增值稅達23.35億元,是2010年10.4倍,佔全州全部稅收比重13.6%;9萬餘人在工業企業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也由2010年的11.1%提高到的14.3%,比2010年高出3.2個百分點,成為黔南工業發展的新動力。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位於平塘縣的“中國天眼”

無商不活。從改革開放開始,黔南便不斷激發私營經濟活力,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蓬勃發展,至今已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1984年,全州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分別為544萬元、1176萬元;到去年,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已分別達到2303.30億元、147.26億元,對GDP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從三寸嫩芽到好花朵朵向陽

安居方能樂業。

“將來想自主創業,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去年7月,原住惠水縣擺金鎮甲浪村五組的王廷榮,帶著妻子孩子搬到了位於濛江街道的新民社區,兩個月後在社區的幫助下,到縣移民後續扶持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上班,妻子也在家做起了微商。

由於父母先後過逝,加之幾個姐姐陸續外嫁,儘管家裡有3畝多田,但大專畢業后王廷榮就開始外出打工闖蕩。2016年,不幸從8米多高鋼架上摔下,在家休養兩年的他顯得有些迷茫,“當時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和親朋的支持,真不知該怎麼過來。”但想到正在離社區幾分鐘路程的惠民小學讀一年級的孩子,他又充滿了幹勁。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縣瑤族群眾繡黨旗感黨恩

其實,王廷榮家只是惠水縣“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計劃中4083戶17297人(其中貧困人口3320戶13942人)的一戶。三年多來,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惠水縣以“五個三”為載體,實現了全縣安置社區搬遷群眾實現戶均就業1.7人以上,13942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穩定脫貧。

從2008年到去年,黔南農村危房改造目標任務為265814戶,各級政府投入各類資金310309.34萬元,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並最終實現了全部農村危房戶的安居夢。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少數民族佔全州總人口58%的黔南,相比建州初期20%左右的入學率以及改革開放初期70%的入學水平,學前三年入園(班)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1.5%、94.6%、88.5%,教育發展已能夠滿足全州人民的需要。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移民歡樂一家親

平立富所在的怎雷村坡多地少,共有9個村民小組741戶33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8戶217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64.83%,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多年來,不少群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守著僅有的幾分土地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卻越過越窮。

前年,在駐村隊員和其他脫貧群眾的雙重影響下,平立富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一家人開始嘗試花椒種植和稻田養魚。“往年全家5口3個勞動力,賺的錢還不到1000塊。”這一年,平立富家僅這兩項就賺了5000元。隨後,彷彿一夜間開了竅的他農閒時還外出打工,每年又有2萬元入賬。今年,當地政府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專崗,鼓勵參與組織村裡的活動,平立富積極參加,每個月又有400元的補助金,“都不敢想以前吃鹽巴都要數的我們家,日子竟然能越過越好。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都勻百子橋 (2008.4 都勻市區 鍾保森 攝)

無農不穩。儘管農業比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近89,下降到去年的16.5,黔南卻運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產業融合促進城鄉統籌,構建起了一產為穩增根基、二產為強增核心、三產為擴增抓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黔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山地農業的比較優勢,以500畝壩區結構調整為引領,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培育了茶葉、蔬果、刺梨、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富民產業。這其中,黔南州茶園種植面積已達161萬畝,2017年產幹茶3.2萬噸,產值達54億元,都勻毛尖茶品牌價值達30億元,都勻毛尖擔起了引領黔茶出山的重任。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去年的10721元,消費水平也從196元增加到10147元。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龍裡縣貴州瑞和製藥有限公司

無工不富。有著豐富礦產資源的黔南,工業發展大致可分為1956—2000年的起步階段、2000—2010年的發展階段和2010年至今的提升階段。

由於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工業,對曾經的長順縣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在這裡上班近兩年了,每年收入都差不多3萬元,都是些手工活,幹起來不費勁,重點是相對於之前在外省打工來說,終於能照看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了。”29歲的陳海蘭是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稍寨組的村民,在得知貴州聯韻智能聲學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後,成了工廠裡的第一批工人。

據瞭解,去年長順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76億元,增速11.2%,全州排名3位;完成工業投資29.74億元,增速12.5%,全州排名第6位;完成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791萬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7%。完成工業增值稅7129萬元,增速36.9%,增速排全州第1位;完成工業用電量2.15億度,增速15.3%;新增培育規模工業企業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8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州芭田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既是長順也是黔南工業發展的寫實。去年,黔南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177.9億元,是2010年的3.23倍;規模工業企業943戶,居全省第一;工業增值稅達23.35億元,是2010年10.4倍,佔全州全部稅收比重13.6%;9萬餘人在工業企業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也由2010年的11.1%提高到的14.3%,比2010年高出3.2個百分點,成為黔南工業發展的新動力。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位於平塘縣的“中國天眼”

無商不活。從改革開放開始,黔南便不斷激發私營經濟活力,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蓬勃發展,至今已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1984年,全州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分別為544萬元、1176萬元;到去年,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已分別達到2303.30億元、147.26億元,對GDP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從三寸嫩芽到好花朵朵向陽

安居方能樂業。

“將來想自主創業,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去年7月,原住惠水縣擺金鎮甲浪村五組的王廷榮,帶著妻子孩子搬到了位於濛江街道的新民社區,兩個月後在社區的幫助下,到縣移民後續扶持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上班,妻子也在家做起了微商。

由於父母先後過逝,加之幾個姐姐陸續外嫁,儘管家裡有3畝多田,但大專畢業后王廷榮就開始外出打工闖蕩。2016年,不幸從8米多高鋼架上摔下,在家休養兩年的他顯得有些迷茫,“當時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和親朋的支持,真不知該怎麼過來。”但想到正在離社區幾分鐘路程的惠民小學讀一年級的孩子,他又充滿了幹勁。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縣瑤族群眾繡黨旗感黨恩

其實,王廷榮家只是惠水縣“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計劃中4083戶17297人(其中貧困人口3320戶13942人)的一戶。三年多來,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惠水縣以“五個三”為載體,實現了全縣安置社區搬遷群眾實現戶均就業1.7人以上,13942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穩定脫貧。

從2008年到去年,黔南農村危房改造目標任務為265814戶,各級政府投入各類資金310309.34萬元,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並最終實現了全部農村危房戶的安居夢。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少數民族佔全州總人口58%的黔南,相比建州初期20%左右的入學率以及改革開放初期70%的入學水平,學前三年入園(班)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1.5%、94.6%、88.5%,教育發展已能夠滿足全州人民的需要。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縣惠民小學讓學生上好學

“我現在一個月退休工資5000多,滿意的很。”彭芳是貴定縣甘溪林場的老職工,但在林場改革前,他的工資只有500元。

60多年來,在幾代人的苦心經營下,甘溪林場成為黔南州生態功能最完善、森林資源最豐富的林區之一。森林面積0.809萬畝,森林總蓄積3.06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9%。自2011年甘溪林場成為全州國有林場改革試點,並經過一場深入“骨髓”的體制改革,林場吃上了綠色旅遊飯,走上了林業產業化發展路徑。

去年,黔南州農民來自林業的收入從1978年的6.9元增加到1620元。習近平總書記2011年5月在貴定甘溪林場寄予的“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得到了忠實踐行並交出了黔南答卷。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移民歡樂一家親

平立富所在的怎雷村坡多地少,共有9個村民小組741戶33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8戶217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64.83%,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多年來,不少群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守著僅有的幾分土地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卻越過越窮。

前年,在駐村隊員和其他脫貧群眾的雙重影響下,平立富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一家人開始嘗試花椒種植和稻田養魚。“往年全家5口3個勞動力,賺的錢還不到1000塊。”這一年,平立富家僅這兩項就賺了5000元。隨後,彷彿一夜間開了竅的他農閒時還外出打工,每年又有2萬元入賬。今年,當地政府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專崗,鼓勵參與組織村裡的活動,平立富積極參加,每個月又有400元的補助金,“都不敢想以前吃鹽巴都要數的我們家,日子竟然能越過越好。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都勻百子橋 (2008.4 都勻市區 鍾保森 攝)

無農不穩。儘管農業比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近89,下降到去年的16.5,黔南卻運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產業融合促進城鄉統籌,構建起了一產為穩增根基、二產為強增核心、三產為擴增抓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黔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山地農業的比較優勢,以500畝壩區結構調整為引領,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培育了茶葉、蔬果、刺梨、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富民產業。這其中,黔南州茶園種植面積已達161萬畝,2017年產幹茶3.2萬噸,產值達54億元,都勻毛尖茶品牌價值達30億元,都勻毛尖擔起了引領黔茶出山的重任。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去年的10721元,消費水平也從196元增加到10147元。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龍裡縣貴州瑞和製藥有限公司

無工不富。有著豐富礦產資源的黔南,工業發展大致可分為1956—2000年的起步階段、2000—2010年的發展階段和2010年至今的提升階段。

由於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工業,對曾經的長順縣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在這裡上班近兩年了,每年收入都差不多3萬元,都是些手工活,幹起來不費勁,重點是相對於之前在外省打工來說,終於能照看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了。”29歲的陳海蘭是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稍寨組的村民,在得知貴州聯韻智能聲學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後,成了工廠裡的第一批工人。

據瞭解,去年長順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76億元,增速11.2%,全州排名3位;完成工業投資29.74億元,增速12.5%,全州排名第6位;完成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791萬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7%。完成工業增值稅7129萬元,增速36.9%,增速排全州第1位;完成工業用電量2.15億度,增速15.3%;新增培育規模工業企業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8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州芭田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既是長順也是黔南工業發展的寫實。去年,黔南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177.9億元,是2010年的3.23倍;規模工業企業943戶,居全省第一;工業增值稅達23.35億元,是2010年10.4倍,佔全州全部稅收比重13.6%;9萬餘人在工業企業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也由2010年的11.1%提高到的14.3%,比2010年高出3.2個百分點,成為黔南工業發展的新動力。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位於平塘縣的“中國天眼”

無商不活。從改革開放開始,黔南便不斷激發私營經濟活力,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蓬勃發展,至今已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1984年,全州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分別為544萬元、1176萬元;到去年,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已分別達到2303.30億元、147.26億元,對GDP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從三寸嫩芽到好花朵朵向陽

安居方能樂業。

“將來想自主創業,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去年7月,原住惠水縣擺金鎮甲浪村五組的王廷榮,帶著妻子孩子搬到了位於濛江街道的新民社區,兩個月後在社區的幫助下,到縣移民後續扶持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上班,妻子也在家做起了微商。

由於父母先後過逝,加之幾個姐姐陸續外嫁,儘管家裡有3畝多田,但大專畢業后王廷榮就開始外出打工闖蕩。2016年,不幸從8米多高鋼架上摔下,在家休養兩年的他顯得有些迷茫,“當時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和親朋的支持,真不知該怎麼過來。”但想到正在離社區幾分鐘路程的惠民小學讀一年級的孩子,他又充滿了幹勁。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縣瑤族群眾繡黨旗感黨恩

其實,王廷榮家只是惠水縣“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計劃中4083戶17297人(其中貧困人口3320戶13942人)的一戶。三年多來,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惠水縣以“五個三”為載體,實現了全縣安置社區搬遷群眾實現戶均就業1.7人以上,13942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穩定脫貧。

從2008年到去年,黔南農村危房改造目標任務為265814戶,各級政府投入各類資金310309.34萬元,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並最終實現了全部農村危房戶的安居夢。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少數民族佔全州總人口58%的黔南,相比建州初期20%左右的入學率以及改革開放初期70%的入學水平,學前三年入園(班)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1.5%、94.6%、88.5%,教育發展已能夠滿足全州人民的需要。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縣惠民小學讓學生上好學

“我現在一個月退休工資5000多,滿意的很。”彭芳是貴定縣甘溪林場的老職工,但在林場改革前,他的工資只有500元。

60多年來,在幾代人的苦心經營下,甘溪林場成為黔南州生態功能最完善、森林資源最豐富的林區之一。森林面積0.809萬畝,森林總蓄積3.06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9%。自2011年甘溪林場成為全州國有林場改革試點,並經過一場深入“骨髓”的體制改革,林場吃上了綠色旅遊飯,走上了林業產業化發展路徑。

去年,黔南州農民來自林業的收入從1978年的6.9元增加到1620元。習近平總書記2011年5月在貴定甘溪林場寄予的“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得到了忠實踐行並交出了黔南答卷。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黔南州鄉村文藝秀勻城系列活動——非遺展演節目《鼓龍鼓虎.長衫龍》

近年來,黔南州大力實施“3366”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進步。2018年,全州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13.46億元,增長10.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7億元。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631.8億元和1613.59億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3萬元和1萬元,達到31136元和10721元。全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1.15萬人,超計劃5.8萬人;285個貧困村出列,超計劃73個村;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的9.95%下降到4.65%。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96%

"

“好花紅嘞,好花紅嘞,好花開在刺梨蓬。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1959年5月,剛成立兩年多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再次以山歌反映布依同胞生活巨大變化的獨特方式,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並獲得一致讚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實地考察時,寄予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小七孔景區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亞洲磷都”、貴州省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亞洲山區鋼桁樑懸索橋第一、經濟發展綜合測評連續六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東經湘贛通滬浙,南下兩廣接港澳,西過雲南連東盟,北上川渝進西北”獨特區位優勢的黔南州,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時代華章。

從簡易公路到水陸空“三棲”齊飛

“再好的藍圖,不幹都是一張紙,實幹才能變成現實。”有著“女愚公”之稱,15年前帶領村民耗費13年徒手挖通200多米“麻懷隧道”的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鼓勵大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鄧迎香(右一)手把手指導菇農進行食用菌生產,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解放初期,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的黔南僅有348.2公里簡易公路,即便到了1956年8月建州時也不過692.2公里,除黔桂、黔湘兩條坑槽密佈的289公里等外級公路外,其餘均為簡易公路、馬車大道,且70%的縣城不通公路;而全州唯一一家汽車運輸機構——原獨山專署人民運輸公司,僅有5輛老舊汽車,卻承擔著當年整個黔南公路運輸的重任。

甕安、羅甸,分別位於黔南最北和西南端。這也是幾年前記者最怕去出差的兩個地方,因為一個不知道會在路上堵多久,一個光坐車就要半天。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廣高鐵過黔南境

要想富先修路。60多年來,懷揣走出大山夢想的黔南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

1998年,蘭海高速貴陽至新寨段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開啟了黔南高速公路建設的新篇章;

2007年11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荔波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黔南進入“空中時代”;

2012年,黔南100%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2014年12月,都勻高鐵東站正式投入使用,貴廣高鐵同步正式開通,黔南在全省率先邁入“高鐵時代”,進入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2015年10月,構皮灘電站翻壩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實現復航;兩個月後,經思林電站和沙坨電站兩過船設施完成安裝,北上長江黃金水運通道全面打通;

2015年12月,獨山至平塘高速公路開通,黔南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全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18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萬公里以上;

2017年11月,500噸級LNG雙動力船舶在甕安江界河下水試航,打破了黔南長期無大型貨船的歷史;同年12月,實現100%行政村通通客運,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2018年11月,建成脫貧攻堅“組組通”公路586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8495公里攻堅任務,實現30戶及以上自然村寨組組通硬化路目標……

“現在來黔南旅遊方便又輕鬆,除了開車外還可坐飛機、高鐵,甚至還可以坐船。”正值暑假,來自廣州的張先生和妻子利用週末,帶著父母與兩個孩子在荔波小七孔景區玩了個通透。

作為一名老交通人,黔南州交通運輸局運管中心負責人柏虎感嘆不已,“和我剛工作時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更是突飛猛進。”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甕安清水河大橋

據介紹,建州以來,黔南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00多億元,現有道路運輸企業8479家,監管運營車輛近3.8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近8萬人;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公交車、出租車;2363個行政村100%通客運;10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80個通公交;具備條件的50戶以上自然村4143個,其中3509個已通客運;現有內河航道里程786.8公里,水運企業5家,各類船舶1578艘。

從主要靠人挑馬馱到水陸空“三棲”,從“水泥路”到串門腳不佔泥,黔南濃墨重彩地繪就了一張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騰空入海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奠定了貴州南部交通的樞紐地位。

從土裡刨食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感謝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我家現在不愁吃穿,小娃讀書也沒用愁,老人看病更沒用擔心,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過好了,就不能再佔著國家的扶貧政策,要讓更困難的家庭享受國家福利。”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主動脫貧”典型表彰活動現場,苗族群眾平立富在領獎臺上激動地說。

前些日子,平立富看到家裡有了穩定收入後,便主動向村“兩委”申請了脫貧摘帽。這次像平立富這樣主動申請脫貧的還有36戶貧困戶。

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黔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偏遠山區。而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與黔南其他兄弟縣市相比,交通閉塞,加之又缺少礦產資源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多項指標長年靠後。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移民歡樂一家親

平立富所在的怎雷村坡多地少,共有9個村民小組741戶335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8戶217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64.83%,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多年來,不少群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守著僅有的幾分土地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卻越過越窮。

前年,在駐村隊員和其他脫貧群眾的雙重影響下,平立富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一家人開始嘗試花椒種植和稻田養魚。“往年全家5口3個勞動力,賺的錢還不到1000塊。”這一年,平立富家僅這兩項就賺了5000元。隨後,彷彿一夜間開了竅的他農閒時還外出打工,每年又有2萬元入賬。今年,當地政府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專崗,鼓勵參與組織村裡的活動,平立富積極參加,每個月又有400元的補助金,“都不敢想以前吃鹽巴都要數的我們家,日子竟然能越過越好。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都勻百子橋 (2008.4 都勻市區 鍾保森 攝)

無農不穩。儘管農業比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近89,下降到去年的16.5,黔南卻運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產業融合促進城鄉統籌,構建起了一產為穩增根基、二產為強增核心、三產為擴增抓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黔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山地農業的比較優勢,以500畝壩區結構調整為引領,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培育了茶葉、蔬果、刺梨、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富民產業。這其中,黔南州茶園種植面積已達161萬畝,2017年產幹茶3.2萬噸,產值達54億元,都勻毛尖茶品牌價值達30億元,都勻毛尖擔起了引領黔茶出山的重任。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去年的10721元,消費水平也從196元增加到10147元。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龍裡縣貴州瑞和製藥有限公司

無工不富。有著豐富礦產資源的黔南,工業發展大致可分為1956—2000年的起步階段、2000—2010年的發展階段和2010年至今的提升階段。

由於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工業,對曾經的長順縣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在這裡上班近兩年了,每年收入都差不多3萬元,都是些手工活,幹起來不費勁,重點是相對於之前在外省打工來說,終於能照看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了。”29歲的陳海蘭是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稍寨組的村民,在得知貴州聯韻智能聲學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後,成了工廠裡的第一批工人。

據瞭解,去年長順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76億元,增速11.2%,全州排名3位;完成工業投資29.74億元,增速12.5%,全州排名第6位;完成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791萬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7%。完成工業增值稅7129萬元,增速36.9%,增速排全州第1位;完成工業用電量2.15億度,增速15.3%;新增培育規模工業企業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8戶。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貴州芭田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既是長順也是黔南工業發展的寫實。去年,黔南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177.9億元,是2010年的3.23倍;規模工業企業943戶,居全省第一;工業增值稅達23.35億元,是2010年10.4倍,佔全州全部稅收比重13.6%;9萬餘人在工業企業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也由2010年的11.1%提高到的14.3%,比2010年高出3.2個百分點,成為黔南工業發展的新動力。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位於平塘縣的“中國天眼”

無商不活。從改革開放開始,黔南便不斷激發私營經濟活力,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蓬勃發展,至今已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1984年,全州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分別為544萬元、1176萬元;到去年,城鎮私營企業、個體註冊資本已分別達到2303.30億元、147.26億元,對GDP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從三寸嫩芽到好花朵朵向陽

安居方能樂業。

“將來想自主創業,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去年7月,原住惠水縣擺金鎮甲浪村五組的王廷榮,帶著妻子孩子搬到了位於濛江街道的新民社區,兩個月後在社區的幫助下,到縣移民後續扶持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上班,妻子也在家做起了微商。

由於父母先後過逝,加之幾個姐姐陸續外嫁,儘管家裡有3畝多田,但大專畢業后王廷榮就開始外出打工闖蕩。2016年,不幸從8米多高鋼架上摔下,在家休養兩年的他顯得有些迷茫,“當時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和親朋的支持,真不知該怎麼過來。”但想到正在離社區幾分鐘路程的惠民小學讀一年級的孩子,他又充滿了幹勁。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荔波縣瑤族群眾繡黨旗感黨恩

其實,王廷榮家只是惠水縣“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計劃中4083戶17297人(其中貧困人口3320戶13942人)的一戶。三年多來,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惠水縣以“五個三”為載體,實現了全縣安置社區搬遷群眾實現戶均就業1.7人以上,13942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穩定脫貧。

從2008年到去年,黔南農村危房改造目標任務為265814戶,各級政府投入各類資金310309.34萬元,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並最終實現了全部農村危房戶的安居夢。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少數民族佔全州總人口58%的黔南,相比建州初期20%左右的入學率以及改革開放初期70%的入學水平,學前三年入園(班)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1.5%、94.6%、88.5%,教育發展已能夠滿足全州人民的需要。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惠水縣惠民小學讓學生上好學

“我現在一個月退休工資5000多,滿意的很。”彭芳是貴定縣甘溪林場的老職工,但在林場改革前,他的工資只有500元。

60多年來,在幾代人的苦心經營下,甘溪林場成為黔南州生態功能最完善、森林資源最豐富的林區之一。森林面積0.809萬畝,森林總蓄積3.06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9%。自2011年甘溪林場成為全州國有林場改革試點,並經過一場深入“骨髓”的體制改革,林場吃上了綠色旅遊飯,走上了林業產業化發展路徑。

去年,黔南州農民來自林業的收入從1978年的6.9元增加到1620元。習近平總書記2011年5月在貴定甘溪林場寄予的“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還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殷囑託,得到了忠實踐行並交出了黔南答卷。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黔南州鄉村文藝秀勻城系列活動——非遺展演節目《鼓龍鼓虎.長衫龍》

近年來,黔南州大力實施“3366”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進步。2018年,全州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13.46億元,增長10.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7億元。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631.8億元和1613.59億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3萬元和1萬元,達到31136元和10721元。全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1.15萬人,超計劃5.8萬人;285個貧困村出列,超計劃73個村;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的9.95%下降到4.65%。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96%

貴州黔南:朝陽正好花正紅

急救途中 (古明高 攝)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欠發達、欠開發”的黔南,雖然仍難與發達地區相比,但各行各業卻正如布依山歌所唱:哪朵向陽哪朵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