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葡萄酒 赤霞珠 紅酒 酒莊惠 2017-06-15

《神之水滴》這部小小的漫畫,助力葡萄酒席捲亞洲,無論是核心圈的“十二使徒”,或是其中僅僅佔據一小張配圖的葡萄酒,全部熱賣,證明了好的故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故事一開篇,就看到“酒神”用一瓶DRC去給亡妻掃墓,砸碎了飄散出來的,竟然不是酒味,是一片百花盛放的芬芳。情節跌宕起伏,真愛深入骨髓,直追蘇軾名句“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的浪漫。

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兵法有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雖然最終目的就是掙錢,但必須得承認,走心的套路可比“一年銷售幾千萬,圍了地球轉十圈”這種傻大黑粗式的不知道高明到哪裡去了。

我們中國人的財富觀,講究的是一個“和”字。所謂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千年古老套路,很坦誠實在,並不避諱“錢”,君子愛財須取之有道,方式方法很重要。

不能硬搶,更不能騙,大家商量著,互相尊重著把事情辦了,生意做了,看得遠一點,做得溫柔點,圓融平衡,穩穩當當。

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何所謂“和”

陽陽國際的中國風,賀.力口貝系列,最終章在“貝”。

賀、和,諧音,力與口之前講過了,好理解。而貝作為收官之作,承擔著完全表述“和氣生財”精神內涵的重要使命。力的努力開拓,大開大闔,是為了打開局面;口的適口爽朗,溫柔輕快,預示著順順利利;貝,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圓圓滿滿,稱心如意。

文章寫來易,葡萄釀酒難。如同當年燒汝窯,宋徽宗一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技師就真得費盡精神,實打實做出雨過天青的感覺。“貝”的畫龍點睛,必須著墨到癢處,直至達到“神之水滴”開篇,以酒代花,青出於藍的水平,這檔中國風吹過來方能形神兼備,實至名歸。

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對音樂來說,和,是中音,人體感受最舒適的音域。寬泛,潤澤,像蔡琴的歌聲,像大提琴的絃音,娓娓道來,平和中正。在葡萄酒呢?和,是單寧細膩,果漿醇厚,喝到嘴裡,要浸潤豐醇,是夕陽裡,城市的人間煙火氣。“和”展現的,是溫柔的力量

“神之水滴”第二使徒裡,作者用教皇新堡名釀PEGAU進行了這種溫暖感覺的詮釋:50歲以上老藤歌海娜,搭配少量西拉,18個月橡木桶培育—“這瓶葡萄酒讓我懷念起家人團聚的時刻,冬日的某天和朋友們在草叢裡到處玩耍,晚霞將四周都染紅了……”。

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熟悉教皇新堡的紅酒客當然一看就明白,用這種老藤染色葡萄酒描繪的畫面,感官上肯定到位。不過,本文主角,陽陽國際的“貝”,用的可是17歲青年藤的赤霞珠,這可就有趣了。

何枝可依?

通常情況下,赤霞珠在一個葡萄酒系列裡,呈現低中高檔的差異,走的都是越來越強、越來越猛的路子。尤其在赤霞珠單釀最有表現力的美國加州納帕,同一家名廠通常會推出至少3檔,入門的30美元,中檔60美元,高檔100美元以上。評分,大致呈現88分、93分、95分以上的分佈。

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色香味直杵杵的告知紅酒客,各檔次的價格貴在何處:酒體中度偏輕,中度偏重,重;香氣清淺,濃郁,奢華;單寧粗糙,緊實,緊實且細膩;餘味餘香清淺,尚可,悠長……

另一個赤霞珠大戶,波爾多,當然傳統就是推出正牌、副牌、甚至3牌酒。分檔方式大同小異,越貴的,選料越優,工藝更佳:但是風格不變,所謂從副牌中感受到正牌的一部分性格特徵,家族傳承。

“貝”,作為“中國風”的壓軸之作,以高過同系列的“力”近一倍的最貴款,也是作同樣的處理嗎?

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聯想到之前“力”的深長餘味,大刀闊斧的“智利風”,而“貝”的主題卻是“和”,同一片莊園的赤霞珠風味走向真是令人浮想聯翩:“力”已經是不輸90分左右智利酒的厚重,“貝”是如果要繼續加深厚重感,那這個“和”的溫潤要做出來,會不會類似納帕名莊CAYMUS的味道呢?

風采何如?

當“貝.2013”真正打開以後,答案才是令人意料之外:它完全不像一款赤霞珠做的酒

這是我見過的第二款像“瑪瑙”一樣的赤霞珠單釀。第一款,是7年前,我偶然試過的NAPA滿分膜拜酒“HUNDRED ACRE 2005”。前所未有的驚歎,把厚皮重單寧的赤霞珠,做得既沒有雪茄盒味道,也沒有藍莓黑醋栗這類黑色漿果味,而是豐潤醇厚的硃紅色水果軟糖味。

儘管口感上,“貝.2013”不如難忘的100分“HUNDRED ACRE 2005”醇厚夢幻,但是在色澤、口感、香氣方面,卻展現出一致的風采。顏色幾乎一樣,不雜一絲新酒的黑或紫,就是純正的鴿血紅,清澈度沒有呈現寶石般的透亮,更似紅瑪瑙那樣略有玉感的絨毛質地,跟同系列的蛇龍珠“口”更加接近,顏色只是略深。

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除了那股陽陽國際家族式的青草氣息,提醒人這是一款中國寧夏的酒品,我幾乎以為在喝一支來自加州的老藤梅洛或者新派的上等西班牙田帕裡羅。

何道取之?

赤霞珠做成這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詢問陽陽國際的工作人員。這家對釀酒師祕密守口如瓶的酒莊,終於模模糊糊透露了一點:發酵溫度是15攝氏度,且全部採用全新法國小橡木桶培育12個月。

原來如此!下足本錢用昂貴橡木桶這點在“中國風”系列中是基礎,但就口味來說並不是決定性的。祕密就在發酵的超低溫度15度上。

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陽陽國際酒莊的酒窖)

15度算是葡萄酒發酵的最低溫度了,而且通常使用在需要體現清爽果味的白葡萄酒上。紅葡萄酒的溫度一般都在23度到28度之間,26度最為常見。就紅葡萄酒的風味走向而言,每相差1度,都會帶來口感、香氣上很大的變化,這也是紅酒客最容易誤認為“風土”原因之處。

但是用15度去發酵,結果竟然又跟26度以下,20度以上,降溫提高果味鮮美度這種情況完全不同。

更低的溫度,讓單寧的自然析出得到了更平衡的控制,果漿的風味得到更純粹的發展,“過度萃取”的現象停止了。葡萄酒的結構發生顯著變化,不再追求20度以上時,壓榨汁與自流汁的搭配比例問題,直接一步成形,呈現出“果凍”式的新派風格

這樣的“果凍”再經過新法國小橡木桶的培育,如同璞玉經過打磨,既得玉石之色,又得玉石之潤澤,更得玉石之精神。契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謙謙君子,窈窕淑女,中正平和,張弛有度,內外優雅的要求,也暗含了“貝”傳達的“和”味。它也真正擺脫了國產酒一味跟隨國外潮流,亦步亦趨的姿態,有了真正具備中國人文審美內涵的追求,非常純正的中國味道。

寧夏故事|賀蘭山下的和諧之風

這款“貝”依然是那兩位智利、西班牙女釀酒師的傑作,但選擇就是結果:連大名鼎鼎的膜拜酒HUNDRED ACRE都會改變風格以媚俗市場,那麼最終這種“超低溫發酵”的技術花落寧夏,得到陽陽國際老總的青睞並定位為最高款,不能不說其工藝本身更符合中國人的性格。

何以繼將來?

“貝”幾乎是世界上目前唯一能找到的15度超低溫發酵赤霞珠單釀。它非常適合跟所有90分以上的其它赤霞珠進行對比品飲,無論加州、澳洲、智利,或者波爾多,其“靈動溫柔”的口感都足以顛覆大家對赤霞珠千篇一律的“重味濃香”印象,易飲且耐飲,韻味十足。

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這款“貝”陳年以後,尤其是新酒轉化結束,第二層香、味生成的模樣走勢,叫獸猜想也許會像那些添加了小比例西拉的教皇新堡吧,當然這必須得存上一批酒,等待5年後的觀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