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
歡迎新朋友關注:品牌農業智庫

放十年前,剛上大學懷揣著植物學學術夢的張二朋不會想到,自己未來職業的地點不在有足夠冷氣的實驗室裡,而是烈日高溫下的田間地頭。如今在河南平頂山,與家人一起共種的18畝葡萄園,便是這位中科院碩士生畢業的歸宿。研究了3年葡萄的香氣物質,張二朋說,香氣可以算得上是果蔬品質的標籤。在自己的“葡樂園”,排斥所有農藥和膨大劑,他選擇守住葡萄的一捧清香。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讀研第一年,帶回家的1500棵葡萄苗說起。

"
歡迎新朋友關注:品牌農業智庫

放十年前,剛上大學懷揣著植物學學術夢的張二朋不會想到,自己未來職業的地點不在有足夠冷氣的實驗室裡,而是烈日高溫下的田間地頭。如今在河南平頂山,與家人一起共種的18畝葡萄園,便是這位中科院碩士生畢業的歸宿。研究了3年葡萄的香氣物質,張二朋說,香氣可以算得上是果蔬品質的標籤。在自己的“葡樂園”,排斥所有農藥和膨大劑,他選擇守住葡萄的一捧清香。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讀研第一年,帶回家的1500棵葡萄苗說起。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張二朋,九零後,此前畢業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課題與葡萄的香氣物質有關。受訪者供圖

從未知到奇妙 香氣是果蔬的標籤

在大多數人眼裡,果蔬食物的自然香氣往往不會成為人們挑選它們時關注的焦點。而張二朋在中科院讀研時研究的課題,正是葡萄的香氣物質。

張二朋向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解釋,無論研究的是哪個方向,研究植物學的最終目的,都是讓植物服務於人類。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通俗地來說,也就是植物在被人所食用時,那些能夠被人體所捕獲的營養物質,其中也包括果蔬的香味。“與次生代謝產物一樣,果蔬的氣味對人體其實也有益處,氣味能夠使人精神愉悅,放鬆心情,有些香氣物質可以殺菌抑菌。”

作為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葡萄算是陪伴人類走過了歷史的漫漫長路,張二朋告訴記者,葡萄的出現遠遠早於包括薔薇科的蘋果桃子,或是芸香科的柑橘在內的許多水果。正因如此,像是如今許多水果香氣,早就是不同古老品種葡萄自身與生俱來的味道。“現在我們能買到各種帶有其他水果香氣的葡萄,稱呼它們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些香氣作為葡萄氣味的定語,比如一些人會把京蜜稱之為‘荔枝味葡萄’,把紅巴拉多稱為‘紅棗味的葡萄’。”

"
歡迎新朋友關注:品牌農業智庫

放十年前,剛上大學懷揣著植物學學術夢的張二朋不會想到,自己未來職業的地點不在有足夠冷氣的實驗室裡,而是烈日高溫下的田間地頭。如今在河南平頂山,與家人一起共種的18畝葡萄園,便是這位中科院碩士生畢業的歸宿。研究了3年葡萄的香氣物質,張二朋說,香氣可以算得上是果蔬品質的標籤。在自己的“葡樂園”,排斥所有農藥和膨大劑,他選擇守住葡萄的一捧清香。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讀研第一年,帶回家的1500棵葡萄苗說起。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張二朋,九零後,此前畢業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課題與葡萄的香氣物質有關。受訪者供圖

從未知到奇妙 香氣是果蔬的標籤

在大多數人眼裡,果蔬食物的自然香氣往往不會成為人們挑選它們時關注的焦點。而張二朋在中科院讀研時研究的課題,正是葡萄的香氣物質。

張二朋向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解釋,無論研究的是哪個方向,研究植物學的最終目的,都是讓植物服務於人類。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通俗地來說,也就是植物在被人所食用時,那些能夠被人體所捕獲的營養物質,其中也包括果蔬的香味。“與次生代謝產物一樣,果蔬的氣味對人體其實也有益處,氣味能夠使人精神愉悅,放鬆心情,有些香氣物質可以殺菌抑菌。”

作為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葡萄算是陪伴人類走過了歷史的漫漫長路,張二朋告訴記者,葡萄的出現遠遠早於包括薔薇科的蘋果桃子,或是芸香科的柑橘在內的許多水果。正因如此,像是如今許多水果香氣,早就是不同古老品種葡萄自身與生俱來的味道。“現在我們能買到各種帶有其他水果香氣的葡萄,稱呼它們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些香氣作為葡萄氣味的定語,比如一些人會把京蜜稱之為‘荔枝味葡萄’,把紅巴拉多稱為‘紅棗味的葡萄’。”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京蜜”是葡樂園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玫瑰香型葡萄自身所帶有的荔枝香氣在這個品種上表現的尤為突出,這也就成了“荔枝味的葡萄”。受訪者供圖

但張二朋說,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說的很多水果的氣味,在葡萄身上早就具備。只不過後續出現的水果如荔枝、紅棗因為進化時間短,因此相對保守,各自的味道也就更加具體和單純。

“葡萄的進化時間很長,在漫長的進化史中,它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突變,這也就造成它獲得的性狀更多。這也會具體表現在葡萄的品種數量上,現在全世界栽培的品種就有七八千種。”

"
歡迎新朋友關注:品牌農業智庫

放十年前,剛上大學懷揣著植物學學術夢的張二朋不會想到,自己未來職業的地點不在有足夠冷氣的實驗室裡,而是烈日高溫下的田間地頭。如今在河南平頂山,與家人一起共種的18畝葡萄園,便是這位中科院碩士生畢業的歸宿。研究了3年葡萄的香氣物質,張二朋說,香氣可以算得上是果蔬品質的標籤。在自己的“葡樂園”,排斥所有農藥和膨大劑,他選擇守住葡萄的一捧清香。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讀研第一年,帶回家的1500棵葡萄苗說起。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張二朋,九零後,此前畢業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課題與葡萄的香氣物質有關。受訪者供圖

從未知到奇妙 香氣是果蔬的標籤

在大多數人眼裡,果蔬食物的自然香氣往往不會成為人們挑選它們時關注的焦點。而張二朋在中科院讀研時研究的課題,正是葡萄的香氣物質。

張二朋向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解釋,無論研究的是哪個方向,研究植物學的最終目的,都是讓植物服務於人類。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通俗地來說,也就是植物在被人所食用時,那些能夠被人體所捕獲的營養物質,其中也包括果蔬的香味。“與次生代謝產物一樣,果蔬的氣味對人體其實也有益處,氣味能夠使人精神愉悅,放鬆心情,有些香氣物質可以殺菌抑菌。”

作為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葡萄算是陪伴人類走過了歷史的漫漫長路,張二朋告訴記者,葡萄的出現遠遠早於包括薔薇科的蘋果桃子,或是芸香科的柑橘在內的許多水果。正因如此,像是如今許多水果香氣,早就是不同古老品種葡萄自身與生俱來的味道。“現在我們能買到各種帶有其他水果香氣的葡萄,稱呼它們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些香氣作為葡萄氣味的定語,比如一些人會把京蜜稱之為‘荔枝味葡萄’,把紅巴拉多稱為‘紅棗味的葡萄’。”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京蜜”是葡樂園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玫瑰香型葡萄自身所帶有的荔枝香氣在這個品種上表現的尤為突出,這也就成了“荔枝味的葡萄”。受訪者供圖

但張二朋說,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說的很多水果的氣味,在葡萄身上早就具備。只不過後續出現的水果如荔枝、紅棗因為進化時間短,因此相對保守,各自的味道也就更加具體和單純。

“葡萄的進化時間很長,在漫長的進化史中,它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突變,這也就造成它獲得的性狀更多。這也會具體表現在葡萄的品種數量上,現在全世界栽培的品種就有七八千種。”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葡萄長的快,露地的花序已經開始分離,避雨的花蕾也正努力綻放,這春末的好時光啊,我和蟲子一樣忙。”受訪者供圖

張二朋講述的時候,說話的語速慢慢悠悠,但是在這種慢語速下,往往又能透出一些他對於專業領域知識的嚴謹和敬畏,講述完一個知識點,他往往會不自覺地感慨,“其實這些很多人並不關注,或者說是覺得沒必要關注。但是隻要一進入這個領域,你就會覺得這個自然界特別神奇。”

從實驗室到田野 1500棵葡萄苗把他留在家鄉

對於一個學術領域的著迷,卻並沒有把張二朋留在高校的實驗室。

知道兒子決定回家種地當果農的消息,張二朋的父母嘆了口氣,他們覺得可惜。在中科院碩士畢業後,這位曾經想要一步步在植物學領域讀博、做研究的九零後,最終還是主動回到了家鄉。

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二,在有了大兒子張朋之後,父母為這位出生於1990年的第二個孩子起名為二朋。憑著打小對於植物花卉的喜歡,張二朋在本科報考了與植物、動物、微生物相關的生物技術專業。儘管他說本科階段的學習並不足夠深刻,張二朋卻在這裡開啟了自己對於植物次生代謝物即營養物質的興趣。

專業的學術道路往往看似是越走越窄,也越走越專。四年後張二朋選擇了植物學方向,順利考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但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這幾年,命運沒有讓張二朋像計劃中的那樣在“在學術上一條路走到黑”,在這裡,作為研究方向,命運安排了葡萄與張二朋的交集。

張二朋在研究階段品嚐過不下300種不同香氣的葡萄,其中許多為玫瑰香型的亞歐種,與人們所熟知的外表黑紫色、果肉較軟的“玫瑰香”不同,這些葡萄果肉硬脆,果皮極薄,似是帶有玫瑰香氣的提子。而在葡萄育種的過程中,包括香氣、顏色 在內的某個特性都可以被放大、加強。“當時市面上還沒有這樣的葡萄,所以覺得如果只是把這些葡萄當作我們研究的資源來處理的話,實在有些浪費。”於是研一的假期,張二朋帶著老師們給的1500棵葡萄苗回了家,鼓勵家裡人,把它們種在了通過流轉和自家騰出來的18畝土地上。

"
歡迎新朋友關注:品牌農業智庫

放十年前,剛上大學懷揣著植物學學術夢的張二朋不會想到,自己未來職業的地點不在有足夠冷氣的實驗室裡,而是烈日高溫下的田間地頭。如今在河南平頂山,與家人一起共種的18畝葡萄園,便是這位中科院碩士生畢業的歸宿。研究了3年葡萄的香氣物質,張二朋說,香氣可以算得上是果蔬品質的標籤。在自己的“葡樂園”,排斥所有農藥和膨大劑,他選擇守住葡萄的一捧清香。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讀研第一年,帶回家的1500棵葡萄苗說起。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張二朋,九零後,此前畢業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課題與葡萄的香氣物質有關。受訪者供圖

從未知到奇妙 香氣是果蔬的標籤

在大多數人眼裡,果蔬食物的自然香氣往往不會成為人們挑選它們時關注的焦點。而張二朋在中科院讀研時研究的課題,正是葡萄的香氣物質。

張二朋向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解釋,無論研究的是哪個方向,研究植物學的最終目的,都是讓植物服務於人類。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通俗地來說,也就是植物在被人所食用時,那些能夠被人體所捕獲的營養物質,其中也包括果蔬的香味。“與次生代謝產物一樣,果蔬的氣味對人體其實也有益處,氣味能夠使人精神愉悅,放鬆心情,有些香氣物質可以殺菌抑菌。”

作為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葡萄算是陪伴人類走過了歷史的漫漫長路,張二朋告訴記者,葡萄的出現遠遠早於包括薔薇科的蘋果桃子,或是芸香科的柑橘在內的許多水果。正因如此,像是如今許多水果香氣,早就是不同古老品種葡萄自身與生俱來的味道。“現在我們能買到各種帶有其他水果香氣的葡萄,稱呼它們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些香氣作為葡萄氣味的定語,比如一些人會把京蜜稱之為‘荔枝味葡萄’,把紅巴拉多稱為‘紅棗味的葡萄’。”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京蜜”是葡樂園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玫瑰香型葡萄自身所帶有的荔枝香氣在這個品種上表現的尤為突出,這也就成了“荔枝味的葡萄”。受訪者供圖

但張二朋說,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說的很多水果的氣味,在葡萄身上早就具備。只不過後續出現的水果如荔枝、紅棗因為進化時間短,因此相對保守,各自的味道也就更加具體和單純。

“葡萄的進化時間很長,在漫長的進化史中,它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突變,這也就造成它獲得的性狀更多。這也會具體表現在葡萄的品種數量上,現在全世界栽培的品種就有七八千種。”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葡萄長的快,露地的花序已經開始分離,避雨的花蕾也正努力綻放,這春末的好時光啊,我和蟲子一樣忙。”受訪者供圖

張二朋講述的時候,說話的語速慢慢悠悠,但是在這種慢語速下,往往又能透出一些他對於專業領域知識的嚴謹和敬畏,講述完一個知識點,他往往會不自覺地感慨,“其實這些很多人並不關注,或者說是覺得沒必要關注。但是隻要一進入這個領域,你就會覺得這個自然界特別神奇。”

從實驗室到田野 1500棵葡萄苗把他留在家鄉

對於一個學術領域的著迷,卻並沒有把張二朋留在高校的實驗室。

知道兒子決定回家種地當果農的消息,張二朋的父母嘆了口氣,他們覺得可惜。在中科院碩士畢業後,這位曾經想要一步步在植物學領域讀博、做研究的九零後,最終還是主動回到了家鄉。

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二,在有了大兒子張朋之後,父母為這位出生於1990年的第二個孩子起名為二朋。憑著打小對於植物花卉的喜歡,張二朋在本科報考了與植物、動物、微生物相關的生物技術專業。儘管他說本科階段的學習並不足夠深刻,張二朋卻在這裡開啟了自己對於植物次生代謝物即營養物質的興趣。

專業的學術道路往往看似是越走越窄,也越走越專。四年後張二朋選擇了植物學方向,順利考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但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這幾年,命運沒有讓張二朋像計劃中的那樣在“在學術上一條路走到黑”,在這裡,作為研究方向,命運安排了葡萄與張二朋的交集。

張二朋在研究階段品嚐過不下300種不同香氣的葡萄,其中許多為玫瑰香型的亞歐種,與人們所熟知的外表黑紫色、果肉較軟的“玫瑰香”不同,這些葡萄果肉硬脆,果皮極薄,似是帶有玫瑰香氣的提子。而在葡萄育種的過程中,包括香氣、顏色 在內的某個特性都可以被放大、加強。“當時市面上還沒有這樣的葡萄,所以覺得如果只是把這些葡萄當作我們研究的資源來處理的話,實在有些浪費。”於是研一的假期,張二朋帶著老師們給的1500棵葡萄苗回了家,鼓勵家裡人,把它們種在了通過流轉和自家騰出來的18畝土地上。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18畝地建成“葡樂園”,以不使用膨大劑和農藥的方式種植葡萄。現在包括張二朋的哥哥嫂子,以及父母一家人都住在農場裡。受訪者供圖

常規方法下,葡萄掛果需要兩年時間,若不使用農藥膨大劑,生態方法種植的葡萄則需三年。葡萄的生長期伴著張二朋讀研的時光,趕到第一年掛果期,他從中科院畢業,直接回到了家鄉,在18畝葡萄藤裡,建起了名為“葡樂園”的小農場。

張二朋覺得,出了實驗室並不意味著告別專業,反而算是找到了更大的試驗田。

從常規到有機 想保留一捧葡萄的自然香氣

現如今,“葡樂園”裡,帶有荔枝香氣的京蜜和玫瑰香氣的京豔已經成熟。張二朋並不否認,在具備專業知識的背景下,自己的果農之路逃過了一些面對問題時的盲目,但有專業背景,種葡萄也不意味著一帆風順,更何況張二朋選擇的還是“hard模式”,也就是不使用農藥、膨大劑,徹底當上了生態小農。

張二朋說,相對於常規方法種植,生態農業作為系統的調控工程,這條路並不好走。從最直觀的產量上來說,雖然葡萄掛果已經三年,但即使年年遞增,今年張二朋每畝葡萄產量也只在500斤到600斤。無需提如今市場上常見的葡萄品種每畝能夠達到8000斤甚至近萬斤的產量,就拿他種的京蜜葡萄,常規種植下,每畝產量也能夠達到2000到3000斤標準,現實情況仍然相差巨大。

"
歡迎新朋友關注:品牌農業智庫

放十年前,剛上大學懷揣著植物學學術夢的張二朋不會想到,自己未來職業的地點不在有足夠冷氣的實驗室裡,而是烈日高溫下的田間地頭。如今在河南平頂山,與家人一起共種的18畝葡萄園,便是這位中科院碩士生畢業的歸宿。研究了3年葡萄的香氣物質,張二朋說,香氣可以算得上是果蔬品質的標籤。在自己的“葡樂園”,排斥所有農藥和膨大劑,他選擇守住葡萄的一捧清香。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讀研第一年,帶回家的1500棵葡萄苗說起。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張二朋,九零後,此前畢業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課題與葡萄的香氣物質有關。受訪者供圖

從未知到奇妙 香氣是果蔬的標籤

在大多數人眼裡,果蔬食物的自然香氣往往不會成為人們挑選它們時關注的焦點。而張二朋在中科院讀研時研究的課題,正是葡萄的香氣物質。

張二朋向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解釋,無論研究的是哪個方向,研究植物學的最終目的,都是讓植物服務於人類。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通俗地來說,也就是植物在被人所食用時,那些能夠被人體所捕獲的營養物質,其中也包括果蔬的香味。“與次生代謝產物一樣,果蔬的氣味對人體其實也有益處,氣味能夠使人精神愉悅,放鬆心情,有些香氣物質可以殺菌抑菌。”

作為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葡萄算是陪伴人類走過了歷史的漫漫長路,張二朋告訴記者,葡萄的出現遠遠早於包括薔薇科的蘋果桃子,或是芸香科的柑橘在內的許多水果。正因如此,像是如今許多水果香氣,早就是不同古老品種葡萄自身與生俱來的味道。“現在我們能買到各種帶有其他水果香氣的葡萄,稱呼它們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些香氣作為葡萄氣味的定語,比如一些人會把京蜜稱之為‘荔枝味葡萄’,把紅巴拉多稱為‘紅棗味的葡萄’。”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京蜜”是葡樂園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玫瑰香型葡萄自身所帶有的荔枝香氣在這個品種上表現的尤為突出,這也就成了“荔枝味的葡萄”。受訪者供圖

但張二朋說,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說的很多水果的氣味,在葡萄身上早就具備。只不過後續出現的水果如荔枝、紅棗因為進化時間短,因此相對保守,各自的味道也就更加具體和單純。

“葡萄的進化時間很長,在漫長的進化史中,它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突變,這也就造成它獲得的性狀更多。這也會具體表現在葡萄的品種數量上,現在全世界栽培的品種就有七八千種。”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葡萄長的快,露地的花序已經開始分離,避雨的花蕾也正努力綻放,這春末的好時光啊,我和蟲子一樣忙。”受訪者供圖

張二朋講述的時候,說話的語速慢慢悠悠,但是在這種慢語速下,往往又能透出一些他對於專業領域知識的嚴謹和敬畏,講述完一個知識點,他往往會不自覺地感慨,“其實這些很多人並不關注,或者說是覺得沒必要關注。但是隻要一進入這個領域,你就會覺得這個自然界特別神奇。”

從實驗室到田野 1500棵葡萄苗把他留在家鄉

對於一個學術領域的著迷,卻並沒有把張二朋留在高校的實驗室。

知道兒子決定回家種地當果農的消息,張二朋的父母嘆了口氣,他們覺得可惜。在中科院碩士畢業後,這位曾經想要一步步在植物學領域讀博、做研究的九零後,最終還是主動回到了家鄉。

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二,在有了大兒子張朋之後,父母為這位出生於1990年的第二個孩子起名為二朋。憑著打小對於植物花卉的喜歡,張二朋在本科報考了與植物、動物、微生物相關的生物技術專業。儘管他說本科階段的學習並不足夠深刻,張二朋卻在這裡開啟了自己對於植物次生代謝物即營養物質的興趣。

專業的學術道路往往看似是越走越窄,也越走越專。四年後張二朋選擇了植物學方向,順利考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但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這幾年,命運沒有讓張二朋像計劃中的那樣在“在學術上一條路走到黑”,在這裡,作為研究方向,命運安排了葡萄與張二朋的交集。

張二朋在研究階段品嚐過不下300種不同香氣的葡萄,其中許多為玫瑰香型的亞歐種,與人們所熟知的外表黑紫色、果肉較軟的“玫瑰香”不同,這些葡萄果肉硬脆,果皮極薄,似是帶有玫瑰香氣的提子。而在葡萄育種的過程中,包括香氣、顏色 在內的某個特性都可以被放大、加強。“當時市面上還沒有這樣的葡萄,所以覺得如果只是把這些葡萄當作我們研究的資源來處理的話,實在有些浪費。”於是研一的假期,張二朋帶著老師們給的1500棵葡萄苗回了家,鼓勵家裡人,把它們種在了通過流轉和自家騰出來的18畝土地上。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18畝地建成“葡樂園”,以不使用膨大劑和農藥的方式種植葡萄。現在包括張二朋的哥哥嫂子,以及父母一家人都住在農場裡。受訪者供圖

常規方法下,葡萄掛果需要兩年時間,若不使用農藥膨大劑,生態方法種植的葡萄則需三年。葡萄的生長期伴著張二朋讀研的時光,趕到第一年掛果期,他從中科院畢業,直接回到了家鄉,在18畝葡萄藤裡,建起了名為“葡樂園”的小農場。

張二朋覺得,出了實驗室並不意味著告別專業,反而算是找到了更大的試驗田。

從常規到有機 想保留一捧葡萄的自然香氣

現如今,“葡樂園”裡,帶有荔枝香氣的京蜜和玫瑰香氣的京豔已經成熟。張二朋並不否認,在具備專業知識的背景下,自己的果農之路逃過了一些面對問題時的盲目,但有專業背景,種葡萄也不意味著一帆風順,更何況張二朋選擇的還是“hard模式”,也就是不使用農藥、膨大劑,徹底當上了生態小農。

張二朋說,相對於常規方法種植,生態農業作為系統的調控工程,這條路並不好走。從最直觀的產量上來說,雖然葡萄掛果已經三年,但即使年年遞增,今年張二朋每畝葡萄產量也只在500斤到600斤。無需提如今市場上常見的葡萄品種每畝能夠達到8000斤甚至近萬斤的產量,就拿他種的京蜜葡萄,常規種植下,每畝產量也能夠達到2000到3000斤標準,現實情況仍然相差巨大。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具有玫瑰香氣的“京豔”是大眾所熟知的“玫瑰香”的後代。受訪者供圖

同時病蟲害也總為這18畝的“葡樂園”雪上加霜。張二朋提到,因為葡萄屬漿果,皮薄水分多,最初的起源地本是在西亞或是地中海地區,它們所喜歡的夏天是類似我國新疆地區的高溫乾燥,但到了部分內陸,高溫多雨的氣候非常容易讓葡萄爆發灰黴病或是白腐病,而這類病也通常能夠“團滅”整棚葡萄,因此溫度溼度的把控,對於葡萄來說就更加重要。雖然這些病原本可以通過每五六天為葡萄打上一次農藥來預防。

有必要堅持不用農藥和膨大劑嗎?尤其是膨大劑,作為一種生長激素,在農業領域被廣泛使用,適當使用完全合法合規。而張二朋覺得有堅持的必要,“因為只要用了這兩樣,葡萄的香氣以及次生代謝物就會被抹殺。”

他說,一般的葡萄種植都會經歷無核化和膨大處理,也就是說在葡萄的生產過程中會經歷兩次激素,一次是去核,需要在葡萄開花的時候使用,使葡萄失去種子,“經過這一次以後,果子一般就長不大了。而這時如果再用膨大劑,就會讓葡萄長出大小一致的飽滿果實。”真正讓張二朋覺得無法接受的是,這兩次激素處理一般就會抹殺掉葡萄大部分真正對人體有益的次生代謝物,其中也包括葡萄的香氣。

“所以說香氣可以作為好的果蔬的標籤。很多提高產量的方法,都是以失去果蔬原本味道和營養物質作為代價的。”

"
歡迎新朋友關注:品牌農業智庫

放十年前,剛上大學懷揣著植物學學術夢的張二朋不會想到,自己未來職業的地點不在有足夠冷氣的實驗室裡,而是烈日高溫下的田間地頭。如今在河南平頂山,與家人一起共種的18畝葡萄園,便是這位中科院碩士生畢業的歸宿。研究了3年葡萄的香氣物質,張二朋說,香氣可以算得上是果蔬品質的標籤。在自己的“葡樂園”,排斥所有農藥和膨大劑,他選擇守住葡萄的一捧清香。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讀研第一年,帶回家的1500棵葡萄苗說起。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張二朋,九零後,此前畢業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課題與葡萄的香氣物質有關。受訪者供圖

從未知到奇妙 香氣是果蔬的標籤

在大多數人眼裡,果蔬食物的自然香氣往往不會成為人們挑選它們時關注的焦點。而張二朋在中科院讀研時研究的課題,正是葡萄的香氣物質。

張二朋向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解釋,無論研究的是哪個方向,研究植物學的最終目的,都是讓植物服務於人類。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通俗地來說,也就是植物在被人所食用時,那些能夠被人體所捕獲的營養物質,其中也包括果蔬的香味。“與次生代謝產物一樣,果蔬的氣味對人體其實也有益處,氣味能夠使人精神愉悅,放鬆心情,有些香氣物質可以殺菌抑菌。”

作為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葡萄算是陪伴人類走過了歷史的漫漫長路,張二朋告訴記者,葡萄的出現遠遠早於包括薔薇科的蘋果桃子,或是芸香科的柑橘在內的許多水果。正因如此,像是如今許多水果香氣,早就是不同古老品種葡萄自身與生俱來的味道。“現在我們能買到各種帶有其他水果香氣的葡萄,稱呼它們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些香氣作為葡萄氣味的定語,比如一些人會把京蜜稱之為‘荔枝味葡萄’,把紅巴拉多稱為‘紅棗味的葡萄’。”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京蜜”是葡樂園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玫瑰香型葡萄自身所帶有的荔枝香氣在這個品種上表現的尤為突出,這也就成了“荔枝味的葡萄”。受訪者供圖

但張二朋說,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說的很多水果的氣味,在葡萄身上早就具備。只不過後續出現的水果如荔枝、紅棗因為進化時間短,因此相對保守,各自的味道也就更加具體和單純。

“葡萄的進化時間很長,在漫長的進化史中,它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突變,這也就造成它獲得的性狀更多。這也會具體表現在葡萄的品種數量上,現在全世界栽培的品種就有七八千種。”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葡萄長的快,露地的花序已經開始分離,避雨的花蕾也正努力綻放,這春末的好時光啊,我和蟲子一樣忙。”受訪者供圖

張二朋講述的時候,說話的語速慢慢悠悠,但是在這種慢語速下,往往又能透出一些他對於專業領域知識的嚴謹和敬畏,講述完一個知識點,他往往會不自覺地感慨,“其實這些很多人並不關注,或者說是覺得沒必要關注。但是隻要一進入這個領域,你就會覺得這個自然界特別神奇。”

從實驗室到田野 1500棵葡萄苗把他留在家鄉

對於一個學術領域的著迷,卻並沒有把張二朋留在高校的實驗室。

知道兒子決定回家種地當果農的消息,張二朋的父母嘆了口氣,他們覺得可惜。在中科院碩士畢業後,這位曾經想要一步步在植物學領域讀博、做研究的九零後,最終還是主動回到了家鄉。

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二,在有了大兒子張朋之後,父母為這位出生於1990年的第二個孩子起名為二朋。憑著打小對於植物花卉的喜歡,張二朋在本科報考了與植物、動物、微生物相關的生物技術專業。儘管他說本科階段的學習並不足夠深刻,張二朋卻在這裡開啟了自己對於植物次生代謝物即營養物質的興趣。

專業的學術道路往往看似是越走越窄,也越走越專。四年後張二朋選擇了植物學方向,順利考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但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這幾年,命運沒有讓張二朋像計劃中的那樣在“在學術上一條路走到黑”,在這裡,作為研究方向,命運安排了葡萄與張二朋的交集。

張二朋在研究階段品嚐過不下300種不同香氣的葡萄,其中許多為玫瑰香型的亞歐種,與人們所熟知的外表黑紫色、果肉較軟的“玫瑰香”不同,這些葡萄果肉硬脆,果皮極薄,似是帶有玫瑰香氣的提子。而在葡萄育種的過程中,包括香氣、顏色 在內的某個特性都可以被放大、加強。“當時市面上還沒有這樣的葡萄,所以覺得如果只是把這些葡萄當作我們研究的資源來處理的話,實在有些浪費。”於是研一的假期,張二朋帶著老師們給的1500棵葡萄苗回了家,鼓勵家裡人,把它們種在了通過流轉和自家騰出來的18畝土地上。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18畝地建成“葡樂園”,以不使用膨大劑和農藥的方式種植葡萄。現在包括張二朋的哥哥嫂子,以及父母一家人都住在農場裡。受訪者供圖

常規方法下,葡萄掛果需要兩年時間,若不使用農藥膨大劑,生態方法種植的葡萄則需三年。葡萄的生長期伴著張二朋讀研的時光,趕到第一年掛果期,他從中科院畢業,直接回到了家鄉,在18畝葡萄藤裡,建起了名為“葡樂園”的小農場。

張二朋覺得,出了實驗室並不意味著告別專業,反而算是找到了更大的試驗田。

從常規到有機 想保留一捧葡萄的自然香氣

現如今,“葡樂園”裡,帶有荔枝香氣的京蜜和玫瑰香氣的京豔已經成熟。張二朋並不否認,在具備專業知識的背景下,自己的果農之路逃過了一些面對問題時的盲目,但有專業背景,種葡萄也不意味著一帆風順,更何況張二朋選擇的還是“hard模式”,也就是不使用農藥、膨大劑,徹底當上了生態小農。

張二朋說,相對於常規方法種植,生態農業作為系統的調控工程,這條路並不好走。從最直觀的產量上來說,雖然葡萄掛果已經三年,但即使年年遞增,今年張二朋每畝葡萄產量也只在500斤到600斤。無需提如今市場上常見的葡萄品種每畝能夠達到8000斤甚至近萬斤的產量,就拿他種的京蜜葡萄,常規種植下,每畝產量也能夠達到2000到3000斤標準,現實情況仍然相差巨大。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具有玫瑰香氣的“京豔”是大眾所熟知的“玫瑰香”的後代。受訪者供圖

同時病蟲害也總為這18畝的“葡樂園”雪上加霜。張二朋提到,因為葡萄屬漿果,皮薄水分多,最初的起源地本是在西亞或是地中海地區,它們所喜歡的夏天是類似我國新疆地區的高溫乾燥,但到了部分內陸,高溫多雨的氣候非常容易讓葡萄爆發灰黴病或是白腐病,而這類病也通常能夠“團滅”整棚葡萄,因此溫度溼度的把控,對於葡萄來說就更加重要。雖然這些病原本可以通過每五六天為葡萄打上一次農藥來預防。

有必要堅持不用農藥和膨大劑嗎?尤其是膨大劑,作為一種生長激素,在農業領域被廣泛使用,適當使用完全合法合規。而張二朋覺得有堅持的必要,“因為只要用了這兩樣,葡萄的香氣以及次生代謝物就會被抹殺。”

他說,一般的葡萄種植都會經歷無核化和膨大處理,也就是說在葡萄的生產過程中會經歷兩次激素,一次是去核,需要在葡萄開花的時候使用,使葡萄失去種子,“經過這一次以後,果子一般就長不大了。而這時如果再用膨大劑,就會讓葡萄長出大小一致的飽滿果實。”真正讓張二朋覺得無法接受的是,這兩次激素處理一般就會抹殺掉葡萄大部分真正對人體有益的次生代謝物,其中也包括葡萄的香氣。

“所以說香氣可以作為好的果蔬的標籤。很多提高產量的方法,都是以失去果蔬原本味道和營養物質作為代價的。”

專業研究葡萄香氣的中科院碩士,回河南當果農了

所以說香氣可以作為好的果蔬的標籤。很多提高產量的方法,都是以失去果蔬原本味道和營養物質作為代價。受訪者供圖

儘管家人有時也並不理解,為什麼能夠用農藥與激素簡單化解的問題,一定要花上人力和時間費上大力氣去化解;儘管自己也會躊躇,不計成本地繼續種生態葡萄,如若產量遲遲無法有大的突破,會不會給家庭帶來跟多負擔。可為了保留那些自己在中科院讀研時,那些似乎總是縈繞在呼吸裡的葡萄香味,張二朋說,他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堅持幾年。

來源:新京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