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韋氏家族墓壁畫(局部)

唐宋時,琵琶是樂器之王,但當時的琵琶並不象後來是豎抱著的,無論是四弦、還是五絃,最常見的抱法就是橫抱向下,或者斜抱向上。這點可以從古代的壁畫中得到反覆的驗證。比如唐代李壽墓樂舞壁畫中(上圖),前排左數第二、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當時流行的五絃、四弦琵琶演奏,姿勢皆為輕微的下斜抱。

相比之下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那部《楊貴妃》,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豎抱琵琶的范冰冰,美則美矣,但卻失了誠意。讓我們這些跟隨著導演與鏡頭穿越到唐代的觀眾,缺少了有趣真實的帶入感。虛擬也需要現實的襯托,穿越最重要的倒不是情節符合歷史,而是由細節構成的歷史的質感,讓你彷彿行走在時光的另一邊。然而,一部《楊貴妃》從離奇的馬震拍到豎彈琵琶,讓你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在看一場美女漢服秀,或者古裝的“動作片”。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韋氏家族墓壁畫(局部)

唐宋時,琵琶是樂器之王,但當時的琵琶並不象後來是豎抱著的,無論是四弦、還是五絃,最常見的抱法就是橫抱向下,或者斜抱向上。這點可以從古代的壁畫中得到反覆的驗證。比如唐代李壽墓樂舞壁畫中(上圖),前排左數第二、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當時流行的五絃、四弦琵琶演奏,姿勢皆為輕微的下斜抱。

相比之下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那部《楊貴妃》,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豎抱琵琶的范冰冰,美則美矣,但卻失了誠意。讓我們這些跟隨著導演與鏡頭穿越到唐代的觀眾,缺少了有趣真實的帶入感。虛擬也需要現實的襯托,穿越最重要的倒不是情節符合歷史,而是由細節構成的歷史的質感,讓你彷彿行走在時光的另一邊。然而,一部《楊貴妃》從離奇的馬震拍到豎彈琵琶,讓你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在看一場美女漢服秀,或者古裝的“動作片”。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曲:夕陽簫鼓(即春江花月夜)

說實話,從音樂的角度講,豎抱琵琶橫撥絃,更能發揮手指靈活的特點,也能夠演奏更復雜細膩的指法。不過在以撥子撥絃為主要演奏方法的唐代,豎抱琵琶,卻會讓拿撥子的手腕很彆扭,難以靈活撥動。唐朝的琵琶大師,大約只有太宗時的裴神符,獨闢蹊徑,直接用手指撥絃。但裴大神在唐朝是個異類。

從當時的畫與詩中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就是——絕大部分唐代的琵琶演奏者都是用撥子的。比如當時特別有名、和白居易很要好的曹剛,其演奏被形容為“撥若風雨”——“撥”便是用撥子觸弦演奏。撥子演奏的好處是剛勁有力,節奏分明。唐樂多舞曲,並不象我們現代人想象得那麼喜歡纏綿細膩的旋律,撥子更符合唐人的偏好。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長詩中所謂“沉吟放撥插弦中”,說的就是琵琶演奏完畢後,將彈奏用的撥子插在弦與弦之間的常規動作。

正是因為撥子的存在,讓豎抱琵琶變成了不可能。很遺憾的是,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雖然一再追求細節的還原,但是片中的美女們,依然沒有使用唐代琵琶必備的撥子。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韋氏家族墓壁畫(局部)

唐宋時,琵琶是樂器之王,但當時的琵琶並不象後來是豎抱著的,無論是四弦、還是五絃,最常見的抱法就是橫抱向下,或者斜抱向上。這點可以從古代的壁畫中得到反覆的驗證。比如唐代李壽墓樂舞壁畫中(上圖),前排左數第二、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當時流行的五絃、四弦琵琶演奏,姿勢皆為輕微的下斜抱。

相比之下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那部《楊貴妃》,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豎抱琵琶的范冰冰,美則美矣,但卻失了誠意。讓我們這些跟隨著導演與鏡頭穿越到唐代的觀眾,缺少了有趣真實的帶入感。虛擬也需要現實的襯托,穿越最重要的倒不是情節符合歷史,而是由細節構成的歷史的質感,讓你彷彿行走在時光的另一邊。然而,一部《楊貴妃》從離奇的馬震拍到豎彈琵琶,讓你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在看一場美女漢服秀,或者古裝的“動作片”。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曲:夕陽簫鼓(即春江花月夜)

說實話,從音樂的角度講,豎抱琵琶橫撥絃,更能發揮手指靈活的特點,也能夠演奏更復雜細膩的指法。不過在以撥子撥絃為主要演奏方法的唐代,豎抱琵琶,卻會讓拿撥子的手腕很彆扭,難以靈活撥動。唐朝的琵琶大師,大約只有太宗時的裴神符,獨闢蹊徑,直接用手指撥絃。但裴大神在唐朝是個異類。

從當時的畫與詩中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就是——絕大部分唐代的琵琶演奏者都是用撥子的。比如當時特別有名、和白居易很要好的曹剛,其演奏被形容為“撥若風雨”——“撥”便是用撥子觸弦演奏。撥子演奏的好處是剛勁有力,節奏分明。唐樂多舞曲,並不象我們現代人想象得那麼喜歡纏綿細膩的旋律,撥子更符合唐人的偏好。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長詩中所謂“沉吟放撥插弦中”,說的就是琵琶演奏完畢後,將彈奏用的撥子插在弦與弦之間的常規動作。

正是因為撥子的存在,讓豎抱琵琶變成了不可能。很遺憾的是,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雖然一再追求細節的還原,但是片中的美女們,依然沒有使用唐代琵琶必備的撥子。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收藏

要知道楊貴妃能得到唐明皇的寵愛,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妖豔。還因為狂熱喜愛音樂的皇帝,特別喜歡聽她彈琵琶,娘娘的琵琶可是名器。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唐代的鄭處誨寫了本《明皇雜錄》,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有中官白秀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獻。其槽以邏逤檀為之,溫潤如玉,光輝可鑑,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貴妃每抱琵琶奏於梨園,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想象一番:絕世美女,盛世名琴,再搭配擅長吹笛的李三郎(唐明皇的小名),琴聲如泣,笛聲如訴,音飄雲外,是不是有種“在天願作比翼鳥”的浪漫?當時,貴妃以琵琶出名,唐明皇甚至讓她在自己開創的“梨園”音樂學院中教授琵琶。一時之間,連貴族子弟也爭相跑到梨園,拜娘娘為師,和娘娘學琵琶,那學費可是天價喔。

電影《楊貴妃》中,范冰冰抱的這把琴,一看就知道,是特別仿製了收藏在日本皇家正倉院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的琴是一把唐代工匠製作的絕世名琴。況且五絃琵琶,在唐以後,已經從中國音樂中漸漸消失了。所以那把琴更加彌足珍貴。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韋氏家族墓壁畫(局部)

唐宋時,琵琶是樂器之王,但當時的琵琶並不象後來是豎抱著的,無論是四弦、還是五絃,最常見的抱法就是橫抱向下,或者斜抱向上。這點可以從古代的壁畫中得到反覆的驗證。比如唐代李壽墓樂舞壁畫中(上圖),前排左數第二、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當時流行的五絃、四弦琵琶演奏,姿勢皆為輕微的下斜抱。

相比之下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那部《楊貴妃》,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豎抱琵琶的范冰冰,美則美矣,但卻失了誠意。讓我們這些跟隨著導演與鏡頭穿越到唐代的觀眾,缺少了有趣真實的帶入感。虛擬也需要現實的襯托,穿越最重要的倒不是情節符合歷史,而是由細節構成的歷史的質感,讓你彷彿行走在時光的另一邊。然而,一部《楊貴妃》從離奇的馬震拍到豎彈琵琶,讓你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在看一場美女漢服秀,或者古裝的“動作片”。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曲:夕陽簫鼓(即春江花月夜)

說實話,從音樂的角度講,豎抱琵琶橫撥絃,更能發揮手指靈活的特點,也能夠演奏更復雜細膩的指法。不過在以撥子撥絃為主要演奏方法的唐代,豎抱琵琶,卻會讓拿撥子的手腕很彆扭,難以靈活撥動。唐朝的琵琶大師,大約只有太宗時的裴神符,獨闢蹊徑,直接用手指撥絃。但裴大神在唐朝是個異類。

從當時的畫與詩中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就是——絕大部分唐代的琵琶演奏者都是用撥子的。比如當時特別有名、和白居易很要好的曹剛,其演奏被形容為“撥若風雨”——“撥”便是用撥子觸弦演奏。撥子演奏的好處是剛勁有力,節奏分明。唐樂多舞曲,並不象我們現代人想象得那麼喜歡纏綿細膩的旋律,撥子更符合唐人的偏好。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長詩中所謂“沉吟放撥插弦中”,說的就是琵琶演奏完畢後,將彈奏用的撥子插在弦與弦之間的常規動作。

正是因為撥子的存在,讓豎抱琵琶變成了不可能。很遺憾的是,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雖然一再追求細節的還原,但是片中的美女們,依然沒有使用唐代琵琶必備的撥子。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收藏

要知道楊貴妃能得到唐明皇的寵愛,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妖豔。還因為狂熱喜愛音樂的皇帝,特別喜歡聽她彈琵琶,娘娘的琵琶可是名器。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唐代的鄭處誨寫了本《明皇雜錄》,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有中官白秀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獻。其槽以邏逤檀為之,溫潤如玉,光輝可鑑,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貴妃每抱琵琶奏於梨園,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想象一番:絕世美女,盛世名琴,再搭配擅長吹笛的李三郎(唐明皇的小名),琴聲如泣,笛聲如訴,音飄雲外,是不是有種“在天願作比翼鳥”的浪漫?當時,貴妃以琵琶出名,唐明皇甚至讓她在自己開創的“梨園”音樂學院中教授琵琶。一時之間,連貴族子弟也爭相跑到梨園,拜娘娘為師,和娘娘學琵琶,那學費可是天價喔。

電影《楊貴妃》中,范冰冰抱的這把琴,一看就知道,是特別仿製了收藏在日本皇家正倉院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的琴是一把唐代工匠製作的絕世名琴。況且五絃琵琶,在唐以後,已經從中國音樂中漸漸消失了。所以那把琴更加彌足珍貴。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正倉的琴精美程度,已經直逼鄭處誨書中描寫的——楊貴妃那把飾有雙鳳凰圖案的蜀琴。這把五絃琵琶,用黃楊木做成腹板和琴身,用玳瑁做成轉手和琴槽。琴身裝飾使用了繁複的螺鈿工藝,用寶石、金箔和夜光貝鑲嵌成花朵及人形。琵琶正面的小花和“駱駝樂師圖”特別迷人。

注意,這把名琴琴腰上鑲嵌而成的“駱駝樂師圖”,其圖案的設計,只有把琴身橫過來看時,才是正的。這也佐證了當時琵琶橫彈的抱姿。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韋氏家族墓壁畫(局部)

唐宋時,琵琶是樂器之王,但當時的琵琶並不象後來是豎抱著的,無論是四弦、還是五絃,最常見的抱法就是橫抱向下,或者斜抱向上。這點可以從古代的壁畫中得到反覆的驗證。比如唐代李壽墓樂舞壁畫中(上圖),前排左數第二、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當時流行的五絃、四弦琵琶演奏,姿勢皆為輕微的下斜抱。

相比之下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那部《楊貴妃》,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豎抱琵琶的范冰冰,美則美矣,但卻失了誠意。讓我們這些跟隨著導演與鏡頭穿越到唐代的觀眾,缺少了有趣真實的帶入感。虛擬也需要現實的襯托,穿越最重要的倒不是情節符合歷史,而是由細節構成的歷史的質感,讓你彷彿行走在時光的另一邊。然而,一部《楊貴妃》從離奇的馬震拍到豎彈琵琶,讓你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在看一場美女漢服秀,或者古裝的“動作片”。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曲:夕陽簫鼓(即春江花月夜)

說實話,從音樂的角度講,豎抱琵琶橫撥絃,更能發揮手指靈活的特點,也能夠演奏更復雜細膩的指法。不過在以撥子撥絃為主要演奏方法的唐代,豎抱琵琶,卻會讓拿撥子的手腕很彆扭,難以靈活撥動。唐朝的琵琶大師,大約只有太宗時的裴神符,獨闢蹊徑,直接用手指撥絃。但裴大神在唐朝是個異類。

從當時的畫與詩中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就是——絕大部分唐代的琵琶演奏者都是用撥子的。比如當時特別有名、和白居易很要好的曹剛,其演奏被形容為“撥若風雨”——“撥”便是用撥子觸弦演奏。撥子演奏的好處是剛勁有力,節奏分明。唐樂多舞曲,並不象我們現代人想象得那麼喜歡纏綿細膩的旋律,撥子更符合唐人的偏好。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長詩中所謂“沉吟放撥插弦中”,說的就是琵琶演奏完畢後,將彈奏用的撥子插在弦與弦之間的常規動作。

正是因為撥子的存在,讓豎抱琵琶變成了不可能。很遺憾的是,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雖然一再追求細節的還原,但是片中的美女們,依然沒有使用唐代琵琶必備的撥子。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收藏

要知道楊貴妃能得到唐明皇的寵愛,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妖豔。還因為狂熱喜愛音樂的皇帝,特別喜歡聽她彈琵琶,娘娘的琵琶可是名器。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唐代的鄭處誨寫了本《明皇雜錄》,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有中官白秀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獻。其槽以邏逤檀為之,溫潤如玉,光輝可鑑,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貴妃每抱琵琶奏於梨園,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想象一番:絕世美女,盛世名琴,再搭配擅長吹笛的李三郎(唐明皇的小名),琴聲如泣,笛聲如訴,音飄雲外,是不是有種“在天願作比翼鳥”的浪漫?當時,貴妃以琵琶出名,唐明皇甚至讓她在自己開創的“梨園”音樂學院中教授琵琶。一時之間,連貴族子弟也爭相跑到梨園,拜娘娘為師,和娘娘學琵琶,那學費可是天價喔。

電影《楊貴妃》中,范冰冰抱的這把琴,一看就知道,是特別仿製了收藏在日本皇家正倉院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的琴是一把唐代工匠製作的絕世名琴。況且五絃琵琶,在唐以後,已經從中國音樂中漸漸消失了。所以那把琴更加彌足珍貴。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正倉的琴精美程度,已經直逼鄭處誨書中描寫的——楊貴妃那把飾有雙鳳凰圖案的蜀琴。這把五絃琵琶,用黃楊木做成腹板和琴身,用玳瑁做成轉手和琴槽。琴身裝飾使用了繁複的螺鈿工藝,用寶石、金箔和夜光貝鑲嵌成花朵及人形。琵琶正面的小花和“駱駝樂師圖”特別迷人。

注意,這把名琴琴腰上鑲嵌而成的“駱駝樂師圖”,其圖案的設計,只有把琴身橫過來看時,才是正的。這也佐證了當時琵琶橫彈的抱姿。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局部,正倉院收藏

此外,“駱駝樂師圖”中,騎在駱駝上的西域樂師,也是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琵琶本就源自西域。漢代劉熙在《釋名·釋樂器》一書中解釋:“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向後曰把,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

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而原來的“批把”,就是後來同音的“琵琶”。最早時它是西域的商人、戰士、牧民在馬上演奏的樂器,甚至因其鏗鏘之聲,偶爾被充作軍樂器。唐詩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金句。這幅珍貴的琴身鑲嵌畫,正是詩句最好的佐證。否則,你完全無法想象,當時人們,是如何能在馬上演奏琵琶。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韋氏家族墓壁畫(局部)

唐宋時,琵琶是樂器之王,但當時的琵琶並不象後來是豎抱著的,無論是四弦、還是五絃,最常見的抱法就是橫抱向下,或者斜抱向上。這點可以從古代的壁畫中得到反覆的驗證。比如唐代李壽墓樂舞壁畫中(上圖),前排左數第二、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當時流行的五絃、四弦琵琶演奏,姿勢皆為輕微的下斜抱。

相比之下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那部《楊貴妃》,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豎抱琵琶的范冰冰,美則美矣,但卻失了誠意。讓我們這些跟隨著導演與鏡頭穿越到唐代的觀眾,缺少了有趣真實的帶入感。虛擬也需要現實的襯托,穿越最重要的倒不是情節符合歷史,而是由細節構成的歷史的質感,讓你彷彿行走在時光的另一邊。然而,一部《楊貴妃》從離奇的馬震拍到豎彈琵琶,讓你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在看一場美女漢服秀,或者古裝的“動作片”。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曲:夕陽簫鼓(即春江花月夜)

說實話,從音樂的角度講,豎抱琵琶橫撥絃,更能發揮手指靈活的特點,也能夠演奏更復雜細膩的指法。不過在以撥子撥絃為主要演奏方法的唐代,豎抱琵琶,卻會讓拿撥子的手腕很彆扭,難以靈活撥動。唐朝的琵琶大師,大約只有太宗時的裴神符,獨闢蹊徑,直接用手指撥絃。但裴大神在唐朝是個異類。

從當時的畫與詩中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就是——絕大部分唐代的琵琶演奏者都是用撥子的。比如當時特別有名、和白居易很要好的曹剛,其演奏被形容為“撥若風雨”——“撥”便是用撥子觸弦演奏。撥子演奏的好處是剛勁有力,節奏分明。唐樂多舞曲,並不象我們現代人想象得那麼喜歡纏綿細膩的旋律,撥子更符合唐人的偏好。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長詩中所謂“沉吟放撥插弦中”,說的就是琵琶演奏完畢後,將彈奏用的撥子插在弦與弦之間的常規動作。

正是因為撥子的存在,讓豎抱琵琶變成了不可能。很遺憾的是,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雖然一再追求細節的還原,但是片中的美女們,依然沒有使用唐代琵琶必備的撥子。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收藏

要知道楊貴妃能得到唐明皇的寵愛,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妖豔。還因為狂熱喜愛音樂的皇帝,特別喜歡聽她彈琵琶,娘娘的琵琶可是名器。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唐代的鄭處誨寫了本《明皇雜錄》,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有中官白秀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獻。其槽以邏逤檀為之,溫潤如玉,光輝可鑑,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貴妃每抱琵琶奏於梨園,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想象一番:絕世美女,盛世名琴,再搭配擅長吹笛的李三郎(唐明皇的小名),琴聲如泣,笛聲如訴,音飄雲外,是不是有種“在天願作比翼鳥”的浪漫?當時,貴妃以琵琶出名,唐明皇甚至讓她在自己開創的“梨園”音樂學院中教授琵琶。一時之間,連貴族子弟也爭相跑到梨園,拜娘娘為師,和娘娘學琵琶,那學費可是天價喔。

電影《楊貴妃》中,范冰冰抱的這把琴,一看就知道,是特別仿製了收藏在日本皇家正倉院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的琴是一把唐代工匠製作的絕世名琴。況且五絃琵琶,在唐以後,已經從中國音樂中漸漸消失了。所以那把琴更加彌足珍貴。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正倉的琴精美程度,已經直逼鄭處誨書中描寫的——楊貴妃那把飾有雙鳳凰圖案的蜀琴。這把五絃琵琶,用黃楊木做成腹板和琴身,用玳瑁做成轉手和琴槽。琴身裝飾使用了繁複的螺鈿工藝,用寶石、金箔和夜光貝鑲嵌成花朵及人形。琵琶正面的小花和“駱駝樂師圖”特別迷人。

注意,這把名琴琴腰上鑲嵌而成的“駱駝樂師圖”,其圖案的設計,只有把琴身橫過來看時,才是正的。這也佐證了當時琵琶橫彈的抱姿。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局部,正倉院收藏

此外,“駱駝樂師圖”中,騎在駱駝上的西域樂師,也是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琵琶本就源自西域。漢代劉熙在《釋名·釋樂器》一書中解釋:“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向後曰把,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

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而原來的“批把”,就是後來同音的“琵琶”。最早時它是西域的商人、戰士、牧民在馬上演奏的樂器,甚至因其鏗鏘之聲,偶爾被充作軍樂器。唐詩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金句。這幅珍貴的琴身鑲嵌畫,正是詩句最好的佐證。否則,你完全無法想象,當時人們,是如何能在馬上演奏琵琶。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與樂隊——胡旋

當琵琶發展成獨奏樂器時,它能文能武的特點,深受漢人喜歡。到唐朝時,已經發展成當時中國音樂的首席樂器。連貴妃娘娘都是個中高手。順便說一句,小字玉奴的貴妃娘娘用的撥子,是龍香撥,一種用名貴的龍香木做成了撥子。唐人鄭嵎在《津陽門詩》中就寫道:玉奴琵琶龍香撥,倚歌促酒聲嬌悲。可為何電影、電視裡的古裝美女們都愛抱著琵琶做秀,卻不知這古琵琶是要用撥子來彈的。

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也有琵琶,背景設定也是唐朝,AngelaBaby飾演的銀睿姬,裝束倒是很有西域胡旋女的範兒,手中的琵琶,其規制和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另一把著名的紫壇木四弦曲琵琶很象,她的抱姿顯然也得到了專業的指正,不過這手彈琵琶,在唐朝可是極少見的。

AngelaBaby的琵琶抱姿,其實更象是在敦煌伎樂天中的舞姿,不象是實際演奏時姿式。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韋氏家族墓壁畫(局部)

唐宋時,琵琶是樂器之王,但當時的琵琶並不象後來是豎抱著的,無論是四弦、還是五絃,最常見的抱法就是橫抱向下,或者斜抱向上。這點可以從古代的壁畫中得到反覆的驗證。比如唐代李壽墓樂舞壁畫中(上圖),前排左數第二、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當時流行的五絃、四弦琵琶演奏,姿勢皆為輕微的下斜抱。

相比之下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那部《楊貴妃》,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豎抱琵琶的范冰冰,美則美矣,但卻失了誠意。讓我們這些跟隨著導演與鏡頭穿越到唐代的觀眾,缺少了有趣真實的帶入感。虛擬也需要現實的襯托,穿越最重要的倒不是情節符合歷史,而是由細節構成的歷史的質感,讓你彷彿行走在時光的另一邊。然而,一部《楊貴妃》從離奇的馬震拍到豎彈琵琶,讓你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在看一場美女漢服秀,或者古裝的“動作片”。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曲:夕陽簫鼓(即春江花月夜)

說實話,從音樂的角度講,豎抱琵琶橫撥絃,更能發揮手指靈活的特點,也能夠演奏更復雜細膩的指法。不過在以撥子撥絃為主要演奏方法的唐代,豎抱琵琶,卻會讓拿撥子的手腕很彆扭,難以靈活撥動。唐朝的琵琶大師,大約只有太宗時的裴神符,獨闢蹊徑,直接用手指撥絃。但裴大神在唐朝是個異類。

從當時的畫與詩中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就是——絕大部分唐代的琵琶演奏者都是用撥子的。比如當時特別有名、和白居易很要好的曹剛,其演奏被形容為“撥若風雨”——“撥”便是用撥子觸弦演奏。撥子演奏的好處是剛勁有力,節奏分明。唐樂多舞曲,並不象我們現代人想象得那麼喜歡纏綿細膩的旋律,撥子更符合唐人的偏好。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長詩中所謂“沉吟放撥插弦中”,說的就是琵琶演奏完畢後,將彈奏用的撥子插在弦與弦之間的常規動作。

正是因為撥子的存在,讓豎抱琵琶變成了不可能。很遺憾的是,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雖然一再追求細節的還原,但是片中的美女們,依然沒有使用唐代琵琶必備的撥子。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收藏

要知道楊貴妃能得到唐明皇的寵愛,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妖豔。還因為狂熱喜愛音樂的皇帝,特別喜歡聽她彈琵琶,娘娘的琵琶可是名器。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唐代的鄭處誨寫了本《明皇雜錄》,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有中官白秀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獻。其槽以邏逤檀為之,溫潤如玉,光輝可鑑,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貴妃每抱琵琶奏於梨園,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想象一番:絕世美女,盛世名琴,再搭配擅長吹笛的李三郎(唐明皇的小名),琴聲如泣,笛聲如訴,音飄雲外,是不是有種“在天願作比翼鳥”的浪漫?當時,貴妃以琵琶出名,唐明皇甚至讓她在自己開創的“梨園”音樂學院中教授琵琶。一時之間,連貴族子弟也爭相跑到梨園,拜娘娘為師,和娘娘學琵琶,那學費可是天價喔。

電影《楊貴妃》中,范冰冰抱的這把琴,一看就知道,是特別仿製了收藏在日本皇家正倉院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的琴是一把唐代工匠製作的絕世名琴。況且五絃琵琶,在唐以後,已經從中國音樂中漸漸消失了。所以那把琴更加彌足珍貴。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正倉的琴精美程度,已經直逼鄭處誨書中描寫的——楊貴妃那把飾有雙鳳凰圖案的蜀琴。這把五絃琵琶,用黃楊木做成腹板和琴身,用玳瑁做成轉手和琴槽。琴身裝飾使用了繁複的螺鈿工藝,用寶石、金箔和夜光貝鑲嵌成花朵及人形。琵琶正面的小花和“駱駝樂師圖”特別迷人。

注意,這把名琴琴腰上鑲嵌而成的“駱駝樂師圖”,其圖案的設計,只有把琴身橫過來看時,才是正的。這也佐證了當時琵琶橫彈的抱姿。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局部,正倉院收藏

此外,“駱駝樂師圖”中,騎在駱駝上的西域樂師,也是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琵琶本就源自西域。漢代劉熙在《釋名·釋樂器》一書中解釋:“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向後曰把,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

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而原來的“批把”,就是後來同音的“琵琶”。最早時它是西域的商人、戰士、牧民在馬上演奏的樂器,甚至因其鏗鏘之聲,偶爾被充作軍樂器。唐詩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金句。這幅珍貴的琴身鑲嵌畫,正是詩句最好的佐證。否則,你完全無法想象,當時人們,是如何能在馬上演奏琵琶。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與樂隊——胡旋

當琵琶發展成獨奏樂器時,它能文能武的特點,深受漢人喜歡。到唐朝時,已經發展成當時中國音樂的首席樂器。連貴妃娘娘都是個中高手。順便說一句,小字玉奴的貴妃娘娘用的撥子,是龍香撥,一種用名貴的龍香木做成了撥子。唐人鄭嵎在《津陽門詩》中就寫道:玉奴琵琶龍香撥,倚歌促酒聲嬌悲。可為何電影、電視裡的古裝美女們都愛抱著琵琶做秀,卻不知這古琵琶是要用撥子來彈的。

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也有琵琶,背景設定也是唐朝,AngelaBaby飾演的銀睿姬,裝束倒是很有西域胡旋女的範兒,手中的琵琶,其規制和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另一把著名的紫壇木四弦曲琵琶很象,她的抱姿顯然也得到了專業的指正,不過這手彈琵琶,在唐朝可是極少見的。

AngelaBaby的琵琶抱姿,其實更象是在敦煌伎樂天中的舞姿,不象是實際演奏時姿式。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也許不用撥子,還可以原諒。畢竟,指彈琵琶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不過劉亦菲出演的電影《鴻門宴》中就錯得遠了,不僅抱姿不對,故事發生的秦末,中國的琵琶還沒完全定型,處於初級階段——長柄小圓身,更象胡琴或者東不拉。影片中名為琵琶的樂器,設計得也相當古怪,沒散音孔就算了,還加上了現代琵琶才有的那麼多品,搞得和搓衣板似的。

雖然劉亦菲的漢服COS楚楚可憐,不過你稍微瞭解一點中國音樂史,你就會覺得,這實在扭捏作態的厲害。古裝劇,不求絕對地還原歷史,但至少要有點歷史的質感與誠意。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韋氏家族墓壁畫(局部)

唐宋時,琵琶是樂器之王,但當時的琵琶並不象後來是豎抱著的,無論是四弦、還是五絃,最常見的抱法就是橫抱向下,或者斜抱向上。這點可以從古代的壁畫中得到反覆的驗證。比如唐代李壽墓樂舞壁畫中(上圖),前排左數第二、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當時流行的五絃、四弦琵琶演奏,姿勢皆為輕微的下斜抱。

相比之下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那部《楊貴妃》,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豎抱琵琶的范冰冰,美則美矣,但卻失了誠意。讓我們這些跟隨著導演與鏡頭穿越到唐代的觀眾,缺少了有趣真實的帶入感。虛擬也需要現實的襯托,穿越最重要的倒不是情節符合歷史,而是由細節構成的歷史的質感,讓你彷彿行走在時光的另一邊。然而,一部《楊貴妃》從離奇的馬震拍到豎彈琵琶,讓你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在看一場美女漢服秀,或者古裝的“動作片”。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曲:夕陽簫鼓(即春江花月夜)

說實話,從音樂的角度講,豎抱琵琶橫撥絃,更能發揮手指靈活的特點,也能夠演奏更復雜細膩的指法。不過在以撥子撥絃為主要演奏方法的唐代,豎抱琵琶,卻會讓拿撥子的手腕很彆扭,難以靈活撥動。唐朝的琵琶大師,大約只有太宗時的裴神符,獨闢蹊徑,直接用手指撥絃。但裴大神在唐朝是個異類。

從當時的畫與詩中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就是——絕大部分唐代的琵琶演奏者都是用撥子的。比如當時特別有名、和白居易很要好的曹剛,其演奏被形容為“撥若風雨”——“撥”便是用撥子觸弦演奏。撥子演奏的好處是剛勁有力,節奏分明。唐樂多舞曲,並不象我們現代人想象得那麼喜歡纏綿細膩的旋律,撥子更符合唐人的偏好。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長詩中所謂“沉吟放撥插弦中”,說的就是琵琶演奏完畢後,將彈奏用的撥子插在弦與弦之間的常規動作。

正是因為撥子的存在,讓豎抱琵琶變成了不可能。很遺憾的是,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雖然一再追求細節的還原,但是片中的美女們,依然沒有使用唐代琵琶必備的撥子。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收藏

要知道楊貴妃能得到唐明皇的寵愛,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妖豔。還因為狂熱喜愛音樂的皇帝,特別喜歡聽她彈琵琶,娘娘的琵琶可是名器。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唐代的鄭處誨寫了本《明皇雜錄》,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有中官白秀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獻。其槽以邏逤檀為之,溫潤如玉,光輝可鑑,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貴妃每抱琵琶奏於梨園,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想象一番:絕世美女,盛世名琴,再搭配擅長吹笛的李三郎(唐明皇的小名),琴聲如泣,笛聲如訴,音飄雲外,是不是有種“在天願作比翼鳥”的浪漫?當時,貴妃以琵琶出名,唐明皇甚至讓她在自己開創的“梨園”音樂學院中教授琵琶。一時之間,連貴族子弟也爭相跑到梨園,拜娘娘為師,和娘娘學琵琶,那學費可是天價喔。

電影《楊貴妃》中,范冰冰抱的這把琴,一看就知道,是特別仿製了收藏在日本皇家正倉院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的琴是一把唐代工匠製作的絕世名琴。況且五絃琵琶,在唐以後,已經從中國音樂中漸漸消失了。所以那把琴更加彌足珍貴。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正倉的琴精美程度,已經直逼鄭處誨書中描寫的——楊貴妃那把飾有雙鳳凰圖案的蜀琴。這把五絃琵琶,用黃楊木做成腹板和琴身,用玳瑁做成轉手和琴槽。琴身裝飾使用了繁複的螺鈿工藝,用寶石、金箔和夜光貝鑲嵌成花朵及人形。琵琶正面的小花和“駱駝樂師圖”特別迷人。

注意,這把名琴琴腰上鑲嵌而成的“駱駝樂師圖”,其圖案的設計,只有把琴身橫過來看時,才是正的。這也佐證了當時琵琶橫彈的抱姿。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局部,正倉院收藏

此外,“駱駝樂師圖”中,騎在駱駝上的西域樂師,也是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琵琶本就源自西域。漢代劉熙在《釋名·釋樂器》一書中解釋:“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向後曰把,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

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而原來的“批把”,就是後來同音的“琵琶”。最早時它是西域的商人、戰士、牧民在馬上演奏的樂器,甚至因其鏗鏘之聲,偶爾被充作軍樂器。唐詩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金句。這幅珍貴的琴身鑲嵌畫,正是詩句最好的佐證。否則,你完全無法想象,當時人們,是如何能在馬上演奏琵琶。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與樂隊——胡旋

當琵琶發展成獨奏樂器時,它能文能武的特點,深受漢人喜歡。到唐朝時,已經發展成當時中國音樂的首席樂器。連貴妃娘娘都是個中高手。順便說一句,小字玉奴的貴妃娘娘用的撥子,是龍香撥,一種用名貴的龍香木做成了撥子。唐人鄭嵎在《津陽門詩》中就寫道:玉奴琵琶龍香撥,倚歌促酒聲嬌悲。可為何電影、電視裡的古裝美女們都愛抱著琵琶做秀,卻不知這古琵琶是要用撥子來彈的。

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也有琵琶,背景設定也是唐朝,AngelaBaby飾演的銀睿姬,裝束倒是很有西域胡旋女的範兒,手中的琵琶,其規制和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另一把著名的紫壇木四弦曲琵琶很象,她的抱姿顯然也得到了專業的指正,不過這手彈琵琶,在唐朝可是極少見的。

AngelaBaby的琵琶抱姿,其實更象是在敦煌伎樂天中的舞姿,不象是實際演奏時姿式。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也許不用撥子,還可以原諒。畢竟,指彈琵琶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不過劉亦菲出演的電影《鴻門宴》中就錯得遠了,不僅抱姿不對,故事發生的秦末,中國的琵琶還沒完全定型,處於初級階段——長柄小圓身,更象胡琴或者東不拉。影片中名為琵琶的樂器,設計得也相當古怪,沒散音孔就算了,還加上了現代琵琶才有的那麼多品,搞得和搓衣板似的。

雖然劉亦菲的漢服COS楚楚可憐,不過你稍微瞭解一點中國音樂史,你就會覺得,這實在扭捏作態的厲害。古裝劇,不求絕對地還原歷史,但至少要有點歷史的質感與誠意。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縱觀琵琶的歷史,它的形制、演奏方法、抱姿一直在變化,在敦煌的飛天樂伎天壁畫中,甚至有反彈琵琶的姿式。不過,反彈琵琶,嚴格地說不能算琵琶演奏姿式,而是一種以琵琶為道具的舞姿。

在我的心目中,琵琶是中國音樂中最優美的樂器,慧外秀中,雖然它“本出胡中”,但它在中國的音樂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有著撥若風雨的剛勁,也有著清越柔情的纏綿。無數名詩人,為它留下了太多優美的詩句。關於它的傳說,更是說也說不完。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欲飲琵琶馬上催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曲:清平樂

架空歷史的故事看太多、讀太多,你就會發現,當編劇導演小說家們天馬行空地展開幻想時,他們的想象力是多麼貧乏可笑。真實與幻想,有時是對好兄弟,在可以考證的歷史細節和框架中展開故事,顯然要靠譜得多。老外的魔幻劇《權利的遊戲》還引發了中世紀的考證熱,這不,正在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也帶著我們穿越到了盛唐青瓦紅檻的長安108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馬伯庸要說的故事,其實就象歷史折射在我們心靈之上的,一抹虛無的幻影。

天保(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百官放假三天,西市開市。如果你稍微瞭解歷史,你大約知道那一年春天,正好在京供奉翰林的中國第一大詩人李白自請辭職,離開了長安。李白是唐明皇特召的詩人,不管他本人是否樂意,詩人在京的任務並不是指點江山,而是配合中國盛唐的頭牌音樂家、唐明皇最喜歡的名歌手李龜年,為皇家填寫豔詞。從“雲想衣賞花想容”的三首《清平調》到之後五首冶豔華麗的《清平樂》,極盡宮詞之美,為唐明皇與李龜年領導的中國歷史第一屆“梨園”音樂學院,專職填詞。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唐明皇頻繁特召,顯然很器重詩仙敏捷的詩才。可為什麼愛熱鬧、愛自由、愛喝酒的李白,天寶三年卻要吵著離開呢?我猜肯定不是史書記載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麼簡單,我私下總以為,那些獻給別人老婆的豔詞寫多了,內心大約是會有陰影的。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

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李白是酒神、詩仙,也是一代詞祖。在他為皇家填詞的時代,長短句的曲子詞才剛剛萌芽。所以此前他填寫的《清平調》還是唐代標準的絕句形式,《清平樂》就已經是長短句了。據說《清平調》的詩句雖寫的極盡美好,但精通音律、愛樂成痴的唐明皇卻覺得詩句不合音韻。唐朝的音樂,不同於前朝的簡單整齊,而是充滿了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變化,自然需要長長短短的詩句相互配合。所以,你可以將《清平樂》視作李白對《清平調》不合音韻缺點的修正。

無論是《清平樂》,還是《清平調》,古譜都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它是古樂府中的曲調(清調和平調);也有人說,這是唐明皇或者李龜年寫的新曲,取義清和太平之意;更有不靠譜的說,這是南詔清平官的曲調。要知道南詔國的正式成立,那還是李白離職之後的事了。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電影《妖貓傳》主題曲《清平調》

原曲為鄧麗君首唱

管它何處清平,人去樓空,唯有華美的詩句仍倦倚東風,憑欄而唱。

我很喜歡《長安十二時辰》的開頭,美人那支琵琶彈唱的《清平樂》,冷豔低徊,似訴平生不得志。比2017年王菲為電影《妖貓傳》翻唱的鄧麗君未錄完的《清平調》,更有古意,也更符合古人對貴妃娘娘演奏琵琶的形容——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李白的《清平樂》應該是天寶二年的作品,以李白當時的詩名,到電影《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天寶三年時,長安勾欄裡的姑娘們,大約已經十有八九都會唱了。客人們都喜歡新曲,更何況,這可當朝最傑出的音樂家與詩人合作的結晶。

一曲新詞酒一杯。我大約屬於那種沒什麼覺悟的人,馬伯庸的故事,通篇為國為民,不惜性命地打擊流氓犯罪,無論是張狂的不良帥張小敬,還是執著的靖安司司長李必,似乎都缺少了人性真實的本色,看多了讓人覺得很假。幸好我還能聽聽小曲,穿越到大唐盛世,來說說音樂、詩和我最喜歡的琵琶。剛看了第一集,我就打電話給黑黑,強烈推薦——這劇可以看看喔。黑黑問我為什麼,我說:第一次在古裝劇裡看到美女們用正確的姿勢橫抱著琵琶,唱小曲。難得啊!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韋氏家族墓壁畫(局部)

唐宋時,琵琶是樂器之王,但當時的琵琶並不象後來是豎抱著的,無論是四弦、還是五絃,最常見的抱法就是橫抱向下,或者斜抱向上。這點可以從古代的壁畫中得到反覆的驗證。比如唐代李壽墓樂舞壁畫中(上圖),前排左數第二、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當時流行的五絃、四弦琵琶演奏,姿勢皆為輕微的下斜抱。

相比之下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那部《楊貴妃》,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豎抱琵琶的范冰冰,美則美矣,但卻失了誠意。讓我們這些跟隨著導演與鏡頭穿越到唐代的觀眾,缺少了有趣真實的帶入感。虛擬也需要現實的襯托,穿越最重要的倒不是情節符合歷史,而是由細節構成的歷史的質感,讓你彷彿行走在時光的另一邊。然而,一部《楊貴妃》從離奇的馬震拍到豎彈琵琶,讓你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在看一場美女漢服秀,或者古裝的“動作片”。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曲:夕陽簫鼓(即春江花月夜)

說實話,從音樂的角度講,豎抱琵琶橫撥絃,更能發揮手指靈活的特點,也能夠演奏更復雜細膩的指法。不過在以撥子撥絃為主要演奏方法的唐代,豎抱琵琶,卻會讓拿撥子的手腕很彆扭,難以靈活撥動。唐朝的琵琶大師,大約只有太宗時的裴神符,獨闢蹊徑,直接用手指撥絃。但裴大神在唐朝是個異類。

從當時的畫與詩中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就是——絕大部分唐代的琵琶演奏者都是用撥子的。比如當時特別有名、和白居易很要好的曹剛,其演奏被形容為“撥若風雨”——“撥”便是用撥子觸弦演奏。撥子演奏的好處是剛勁有力,節奏分明。唐樂多舞曲,並不象我們現代人想象得那麼喜歡纏綿細膩的旋律,撥子更符合唐人的偏好。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長詩中所謂“沉吟放撥插弦中”,說的就是琵琶演奏完畢後,將彈奏用的撥子插在弦與弦之間的常規動作。

正是因為撥子的存在,讓豎抱琵琶變成了不可能。很遺憾的是,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雖然一再追求細節的還原,但是片中的美女們,依然沒有使用唐代琵琶必備的撥子。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收藏

要知道楊貴妃能得到唐明皇的寵愛,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妖豔。還因為狂熱喜愛音樂的皇帝,特別喜歡聽她彈琵琶,娘娘的琵琶可是名器。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唐代的鄭處誨寫了本《明皇雜錄》,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有中官白秀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獻。其槽以邏逤檀為之,溫潤如玉,光輝可鑑,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貴妃每抱琵琶奏於梨園,音律悽清,飄如雲外.....

想象一番:絕世美女,盛世名琴,再搭配擅長吹笛的李三郎(唐明皇的小名),琴聲如泣,笛聲如訴,音飄雲外,是不是有種“在天願作比翼鳥”的浪漫?當時,貴妃以琵琶出名,唐明皇甚至讓她在自己開創的“梨園”音樂學院中教授琵琶。一時之間,連貴族子弟也爭相跑到梨園,拜娘娘為師,和娘娘學琵琶,那學費可是天價喔。

電影《楊貴妃》中,范冰冰抱的這把琴,一看就知道,是特別仿製了收藏在日本皇家正倉院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的琴是一把唐代工匠製作的絕世名琴。況且五絃琵琶,在唐以後,已經從中國音樂中漸漸消失了。所以那把琴更加彌足珍貴。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正倉的琴精美程度,已經直逼鄭處誨書中描寫的——楊貴妃那把飾有雙鳳凰圖案的蜀琴。這把五絃琵琶,用黃楊木做成腹板和琴身,用玳瑁做成轉手和琴槽。琴身裝飾使用了繁複的螺鈿工藝,用寶石、金箔和夜光貝鑲嵌成花朵及人形。琵琶正面的小花和“駱駝樂師圖”特別迷人。

注意,這把名琴琴腰上鑲嵌而成的“駱駝樂師圖”,其圖案的設計,只有把琴身橫過來看時,才是正的。這也佐證了當時琵琶橫彈的抱姿。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局部,正倉院收藏

此外,“駱駝樂師圖”中,騎在駱駝上的西域樂師,也是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琵琶本就源自西域。漢代劉熙在《釋名·釋樂器》一書中解釋:“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向後曰把,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

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而原來的“批把”,就是後來同音的“琵琶”。最早時它是西域的商人、戰士、牧民在馬上演奏的樂器,甚至因其鏗鏘之聲,偶爾被充作軍樂器。唐詩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金句。這幅珍貴的琴身鑲嵌畫,正是詩句最好的佐證。否則,你完全無法想象,當時人們,是如何能在馬上演奏琵琶。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琵琶與樂隊——胡旋

當琵琶發展成獨奏樂器時,它能文能武的特點,深受漢人喜歡。到唐朝時,已經發展成當時中國音樂的首席樂器。連貴妃娘娘都是個中高手。順便說一句,小字玉奴的貴妃娘娘用的撥子,是龍香撥,一種用名貴的龍香木做成了撥子。唐人鄭嵎在《津陽門詩》中就寫道:玉奴琵琶龍香撥,倚歌促酒聲嬌悲。可為何電影、電視裡的古裝美女們都愛抱著琵琶做秀,卻不知這古琵琶是要用撥子來彈的。

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也有琵琶,背景設定也是唐朝,AngelaBaby飾演的銀睿姬,裝束倒是很有西域胡旋女的範兒,手中的琵琶,其規制和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另一把著名的紫壇木四弦曲琵琶很象,她的抱姿顯然也得到了專業的指正,不過這手彈琵琶,在唐朝可是極少見的。

AngelaBaby的琵琶抱姿,其實更象是在敦煌伎樂天中的舞姿,不象是實際演奏時姿式。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也許不用撥子,還可以原諒。畢竟,指彈琵琶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不過劉亦菲出演的電影《鴻門宴》中就錯得遠了,不僅抱姿不對,故事發生的秦末,中國的琵琶還沒完全定型,處於初級階段——長柄小圓身,更象胡琴或者東不拉。影片中名為琵琶的樂器,設計得也相當古怪,沒散音孔就算了,還加上了現代琵琶才有的那麼多品,搞得和搓衣板似的。

雖然劉亦菲的漢服COS楚楚可憐,不過你稍微瞭解一點中國音樂史,你就會覺得,這實在扭捏作態的厲害。古裝劇,不求絕對地還原歷史,但至少要有點歷史的質感與誠意。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縱觀琵琶的歷史,它的形制、演奏方法、抱姿一直在變化,在敦煌的飛天樂伎天壁畫中,甚至有反彈琵琶的姿式。不過,反彈琵琶,嚴格地說不能算琵琶演奏姿式,而是一種以琵琶為道具的舞姿。

在我的心目中,琵琶是中國音樂中最優美的樂器,慧外秀中,雖然它“本出胡中”,但它在中國的音樂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有著撥若風雨的剛勁,也有著清越柔情的纏綿。無數名詩人,為它留下了太多優美的詩句。關於它的傳說,更是說也說不完。

長安十二時辰 | 和貴妃娘娘學琴:懷抱琵琶的正確古姿

期 待

喜歡自由地暢聊音樂與藝術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的微信群:黑膠叔叔的木屋,方法是,在微信通訊簿添加ID:blacklakers為好友,之後我們會拉您入群。注意:請不要在群裡做生意喔。

歡迎留言,謝謝轉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