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紮實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

記者 馬炳玉

2016年以來,我市將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如期實現小康目標作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要求,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目標任務紮實推進。

經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市的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十三五”以來,全市經濟穩中有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與“十二五”末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體系中重要性、關鍵性指標實現了高質量增長。201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95.17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13.65%;人均生產總值1.87萬元,增長12.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5億元,增長0.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8.11億元,增長17.2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47億元,同口徑增長23.26%;財政支出完成212.7億元,増長31.82%。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經過幾年的艱苦決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戰役”之一的精準脫貧工作在我市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市一直堅持強力推進一號工程,以“龍頭企業帶動、‘三變’改革推動、金融保險加入、危舊住房清零、勞動就業對接、教育醫療跟進、社會救助兜底、黨政各界參戰、黨建統領保障”九大沖刺行動為抓手,以產業扶貧為核心,“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實施“一戶一策”推動政策措施到村到戶到人,創造了脫貧攻堅的“平涼模式”。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脫貧50.36萬人,崆峒區脫貧摘帽,華亭、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將達到脫貧摘帽標準,貧困發生率下降到4.63%。

同時,我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不俗的成果,很好地助推了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4034個,完成投資1443億元,平天、彭大、靜莊、華亭至涇源4條高速加快實施,完成縣鄉道改造工程210公里,平華一級等7條普通省道積極推進,備受關注的平涼機場、平慶高鐵、天平動車等項目前期取得積極進展。市體育運動公園、平涼一中新校區、天門塬新區綜合開發等項目加快推進。引洮供水二期靜寧骨幹工程、配套工程和新集水庫加快建設,平涼750千伏變電站配套送出工程建成運行。

我市的主導產業也實現了結構性轉變,打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關鍵點。在第一產業方面,中國農科院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落戶平涼,葫蘆河流域國家級果品高新技術示範區、涇汭河川區國家級蔬菜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培育了廟川、鼎康規模養殖場,大潘、東莊、齊翔現代農業示範園,德美冷鏈物流園、華亭中藥材交易市場等一批產加銷龍頭企業,牛飼養量淨增10萬頭,園林水果產量110萬噸,蔬菜產量達到46.6萬噸,“三品一標”農產品佔到54%。“十三五”以來,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累計完成298億元,年均増加近100億元,農業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在工業產業方面,我市工業增加值累計實現156.43億元,年均實現50億元以上,工業轉型升級邁出了新步伐。2018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03.39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29.93%,年均增長9.12個百分點。全市三次產業得到統籌發展,實現協調推進。

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戰役”的又一項戰役,我市的汙染防治攻堅戰有聲有色,資源環境建設實現了綠色化發展。我市紮實開展了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加大電廠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徹底清理整治燃煤鍋爐,建成覆蓋城鄉的優質煤配送網絡和居民清潔取暖工程,投放新能源公交車105輛,人居環境極大改善,城市“顏值”不斷提升,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為91.6%。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積極應對環境突發事件,工業園區和中心城區汙水處理提標擴容工程投運,重點鄉鎮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59%。大力實施了城鄉增綠擴綠工程,年均造林綠化50萬畝,草原植被覆蓋度達到83.95%,森林覆蓋率達到33.62%,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09%。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