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感謝這位記者對平涼牛產業的關注。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鑑定,平涼紅牛是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

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擴量、提質、增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牛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平臺、一套運作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聚集全市之力和各方資源推進牛產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推進肉牛繁育、飼料供應、安全防疫、科技創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等六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了牛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我們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0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二是科技支撐不斷增強。我們先後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範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後順利開工,於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製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四是品牌效益持續擴大。我們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註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鑑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也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9月初,我們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這次節會將匯聚全國牛產業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優秀企業代表,是一次全國性行業盛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及國家農業農村部也將在平涼市召開全國畜禽種業研討會和全國肉牛性能測定培訓班。我們希望通過承辦牛業大會和相關會議,進一步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平涼的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我們今後也將以這次牛業大會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作出的“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的重要指示,以建設現代草畜產業體系為方向,以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為牽引,全力推進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和宣傳推廣,力爭用3年時間,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用8到10年時間,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農區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基地。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感謝這位記者對平涼牛產業的關注。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鑑定,平涼紅牛是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

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擴量、提質、增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牛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平臺、一套運作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聚集全市之力和各方資源推進牛產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推進肉牛繁育、飼料供應、安全防疫、科技創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等六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了牛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我們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0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二是科技支撐不斷增強。我們先後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範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後順利開工,於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製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四是品牌效益持續擴大。我們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註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鑑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也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9月初,我們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這次節會將匯聚全國牛產業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優秀企業代表,是一次全國性行業盛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及國家農業農村部也將在平涼市召開全國畜禽種業研討會和全國肉牛性能測定培訓班。我們希望通過承辦牛業大會和相關會議,進一步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平涼的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我們今後也將以這次牛業大會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作出的“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的重要指示,以建設現代草畜產業體系為方向,以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為牽引,全力推進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和宣傳推廣,力爭用3年時間,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用8到10年時間,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農區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基地。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平涼是六盤山特困片區和陝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脫貧攻堅任務在全省是比較重的,據瞭解今年平涼將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的目標。請介紹一下平涼實施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平涼市的7縣(市、區)都屬六盤山特困片區,其中靜寧縣、莊浪縣是深度貧困縣,崆峒區、靈臺縣、涇川縣是片區貧困縣,華亭市、崇信縣是“插花型”貧困縣。2014年,全市貧困人口有40.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0.87%。從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今年3月份在全國人代會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以“一戶一策”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打殲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精準施策。結合平涼實際,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了“九大沖刺行動”。即龍頭企業全覆蓋、“三變”改革全鋪開、金融保險全加入、危舊住房全清零、勞動就業全對接、教育醫療全跟進、社會救助全兜底、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全參戰、黨建統領全保障。圍繞這一系列行動,全市各級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把政策措施具體化、責任化、網格化、模板化,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全市貧困人口減少到8.75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4.63%,34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全省2016、2017、2018三個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均被綜合評價為“好”的等次。二是產業增收。我們根據平涼農業產業的特點,緊密對接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意願,提出了“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思路。充分發揮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近兩年投入的19.6億元到村到戶產業扶持資金作用,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名市級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運作模式,探索創造了一批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比如,莊浪縣創造了“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莊浪模式”,這是在全省推廣的一種扶貧模式。靜寧縣創造了“供銷聯合社+鄉鎮扶貧產業開發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靜寧模式”。靈臺縣探索了“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企業+農戶(貧困戶)”的“靈臺模式”,大力發展勞務就業,積極對接縣內外勞務市場,搭建勞務平臺,成立勞務公司,多渠道發佈用工需求和就業信息,使貧困勞動力輸轉更加精準,延長了務工時間,增加了貧困戶勞務收入。通過推廣這三種扶貧模式,使牛、果、勞增收產業貧困戶全覆蓋,實現了穩定增收。截止目前,貧困戶種植蘋果近30萬畝,飼養肉牛達到13.73萬頭,年輸轉貧困勞動力3.6萬人次,91.4%的貧困村、70%的貧困戶參與“三變”改革,入股分紅2399.6萬元。我們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支持6280個貧困家庭發展“五小”產業,70%以上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所以對於脫貧,產業是基礎。 三是基礎設施配套。過去,我們的一些貧困村基礎條件很差,村黨支部、村委會沒有辦公場所,也沒有村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場地。近幾年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基礎設施短板得到極大提升。同時,積極爭取資金、整合項目,利用三到四年時間,實現了145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動力電全覆蓋,嚴格落實水質鑑定監管措施,解決了近20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在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抓重點、樹典型、全推廣,使各項工作成效經受得住考驗,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切歡迎。 四是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圍繞有需求的行政村要建幼兒園的要求,建成貧困村幼兒園233個,使想上幼兒園、能上幼兒園的孩子就近就地入園。針對貧困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建成35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做到診療、藥房、治療、觀察四室分離,村醫配備到位。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方面,除極個別因智力障礙等因素造成不能上學的孩子外,其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在醫療扶貧方面,貧困人口慢病簽約8月底將全部完成,貧困群眾的門診費用也能報銷,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率達到85%以上,極大地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能夠享受到黨的政策的陽光雨露。同時,我們嚴格落實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提標政策,全市有5.52萬人實現兜底脫貧,實現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應扶盡扶、應保盡保。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前幾天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繼續深入開展“十查十看十補課”和“六大行動”, 集中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資源,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跑表計時、奮力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今年7.1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86個貧困村脫貧退出,莊浪、靜寧2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感謝這位記者對平涼牛產業的關注。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鑑定,平涼紅牛是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

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擴量、提質、增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牛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平臺、一套運作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聚集全市之力和各方資源推進牛產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推進肉牛繁育、飼料供應、安全防疫、科技創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等六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了牛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我們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0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二是科技支撐不斷增強。我們先後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範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後順利開工,於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製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四是品牌效益持續擴大。我們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註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鑑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也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9月初,我們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這次節會將匯聚全國牛產業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優秀企業代表,是一次全國性行業盛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及國家農業農村部也將在平涼市召開全國畜禽種業研討會和全國肉牛性能測定培訓班。我們希望通過承辦牛業大會和相關會議,進一步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平涼的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我們今後也將以這次牛業大會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作出的“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的重要指示,以建設現代草畜產業體系為方向,以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為牽引,全力推進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和宣傳推廣,力爭用3年時間,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用8到10年時間,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農區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基地。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平涼是六盤山特困片區和陝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脫貧攻堅任務在全省是比較重的,據瞭解今年平涼將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的目標。請介紹一下平涼實施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平涼市的7縣(市、區)都屬六盤山特困片區,其中靜寧縣、莊浪縣是深度貧困縣,崆峒區、靈臺縣、涇川縣是片區貧困縣,華亭市、崇信縣是“插花型”貧困縣。2014年,全市貧困人口有40.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0.87%。從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今年3月份在全國人代會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以“一戶一策”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打殲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精準施策。結合平涼實際,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了“九大沖刺行動”。即龍頭企業全覆蓋、“三變”改革全鋪開、金融保險全加入、危舊住房全清零、勞動就業全對接、教育醫療全跟進、社會救助全兜底、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全參戰、黨建統領全保障。圍繞這一系列行動,全市各級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把政策措施具體化、責任化、網格化、模板化,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全市貧困人口減少到8.75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4.63%,34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全省2016、2017、2018三個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均被綜合評價為“好”的等次。二是產業增收。我們根據平涼農業產業的特點,緊密對接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意願,提出了“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思路。充分發揮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近兩年投入的19.6億元到村到戶產業扶持資金作用,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名市級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運作模式,探索創造了一批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比如,莊浪縣創造了“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莊浪模式”,這是在全省推廣的一種扶貧模式。靜寧縣創造了“供銷聯合社+鄉鎮扶貧產業開發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靜寧模式”。靈臺縣探索了“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企業+農戶(貧困戶)”的“靈臺模式”,大力發展勞務就業,積極對接縣內外勞務市場,搭建勞務平臺,成立勞務公司,多渠道發佈用工需求和就業信息,使貧困勞動力輸轉更加精準,延長了務工時間,增加了貧困戶勞務收入。通過推廣這三種扶貧模式,使牛、果、勞增收產業貧困戶全覆蓋,實現了穩定增收。截止目前,貧困戶種植蘋果近30萬畝,飼養肉牛達到13.73萬頭,年輸轉貧困勞動力3.6萬人次,91.4%的貧困村、70%的貧困戶參與“三變”改革,入股分紅2399.6萬元。我們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支持6280個貧困家庭發展“五小”產業,70%以上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所以對於脫貧,產業是基礎。 三是基礎設施配套。過去,我們的一些貧困村基礎條件很差,村黨支部、村委會沒有辦公場所,也沒有村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場地。近幾年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基礎設施短板得到極大提升。同時,積極爭取資金、整合項目,利用三到四年時間,實現了145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動力電全覆蓋,嚴格落實水質鑑定監管措施,解決了近20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在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抓重點、樹典型、全推廣,使各項工作成效經受得住考驗,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切歡迎。 四是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圍繞有需求的行政村要建幼兒園的要求,建成貧困村幼兒園233個,使想上幼兒園、能上幼兒園的孩子就近就地入園。針對貧困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建成35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做到診療、藥房、治療、觀察四室分離,村醫配備到位。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方面,除極個別因智力障礙等因素造成不能上學的孩子外,其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在醫療扶貧方面,貧困人口慢病簽約8月底將全部完成,貧困群眾的門診費用也能報銷,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率達到85%以上,極大地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能夠享受到黨的政策的陽光雨露。同時,我們嚴格落實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提標政策,全市有5.52萬人實現兜底脫貧,實現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應扶盡扶、應保盡保。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前幾天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繼續深入開展“十查十看十補課”和“六大行動”, 集中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資源,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跑表計時、奮力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今年7.1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86個貧困村脫貧退出,莊浪、靜寧2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甘肅日報記者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平涼是全國最佳蘋果適生區之一,以靜寧蘋果為代表的平涼金果是全國知名的優質農產品。請介紹一下平涼蘋果產業推進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所說,平涼地處北緯35°,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全市大部分區域土層深厚,海拔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完全滿足生產優質蘋果必須具備的7項生態指標,發展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自然條件。平涼歷屆市委、市政府把蘋果產業一直當做主導產業來抓,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經歷了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規模擴張、新世紀以來的擴量提質以及2010以來的深度開發四個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明顯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剛才王市長也介紹到了,果產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撐。截至2018年底,全市的蘋果種植面積接近200萬畝,產量接近200萬噸,果農的人均果品純收入達到6000元。蘋果產業的發展,不僅鼓起了平涼老百姓的“錢袋子”,而且給平涼大地蓋上了“綠被子”,使以前的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現在的平涼,特別是進入春天以來,滿眼山川綠,到處花果香。目前,早熟蘋果已經上市,10月份,全市蘋果就開始大規模的上市了,遍佈山川的果園和蘋果也是這個季節平涼最靚麗的風景之一。我們推進蘋果產業發展的做法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突出規模化生產。按照市域全覆蓋的原則,堅持整區域規劃、集中連片栽植,每年新植補植果園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兩大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片帶,一個是含蓋莊浪、靜寧兩縣大部分區域的葫蘆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還有一個是涇川、靈臺、崇信縣,崆峒區三縣一區的涇汭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全市果園種植面積在萬畝以上的鄉鎮達到79個,面積在千畝以上的村達到1031個,分別分別佔全市鄉鎮總數和自然村總數的77.5%和70%以上。在靜寧縣、靈臺縣還有崆峒區也建成了良種苗木繁育基地7100畝。 二是注重標準化管理。我們多年大力推廣矮化密植、節水滴灌、肥水耦合和生物防控等新技術10多項,建成了標準化生產基地160萬畝,創建了國家級標準園4個,省級標準園73個,認證綠色果品基地80萬,GAP基地1.5萬畝,矮化密植園達到了6.2萬畝,蘋果的優果率提高到了72%。據農業部質檢中心檢驗,平涼金果包括靜寧蘋果的五項理化指標,包括色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糖酸比等指標高於全國其他產地蘋果的平均水平。連續15年產地收購價在全國領跑,從這個也能看出平涼蘋果的品質。三是堅持產業化經營。我們實行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公司+基地+果農”等多種經營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規模化生產經營,發展產業大戶5000多戶,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700多家。培育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13家,發展倉儲、加工、運銷等關聯企業200家,開發了果汁、果酒、果醋、果片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建成了西部最大的紙製品包裝產業基地,果品年倉儲能力80萬噸,加工能力16萬噸,初步形成產加銷、貯運服一體化的現代果業生產經營格局。四是推動品牌化發展。我們始終堅持高層次、大平臺運作,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香港等地開展專場推介活動,在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欄目向全國的觀眾推薦了平涼蘋果。目前,在國內大中城市建成果品批發、電子交易和期貨市場13處,形成“線上+線下+期貨”三條營銷渠道。平涼金果、靜寧蘋果先後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綠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範區等7張國家級名片。“靜寧蘋果”品牌評估價值達到133.99億元。果品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俄羅斯、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3000多萬美元,蘋果出口量連續幾年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特色產業發展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以生產綠色、有機、安全、營養果品為著力重點,堅持工業化理念謀劃蘋果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行公司化運作、資本化運營、工廠化生產,力爭到2025年,全市蘋果面積穩定在26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380萬噸左右,產值達到170億元,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蘋果生產強市,靜寧縣建成“全國蘋果生產第一縣”。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感謝這位記者對平涼牛產業的關注。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鑑定,平涼紅牛是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

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擴量、提質、增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牛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平臺、一套運作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聚集全市之力和各方資源推進牛產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推進肉牛繁育、飼料供應、安全防疫、科技創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等六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了牛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我們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0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二是科技支撐不斷增強。我們先後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範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後順利開工,於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製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四是品牌效益持續擴大。我們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註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鑑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也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9月初,我們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這次節會將匯聚全國牛產業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優秀企業代表,是一次全國性行業盛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及國家農業農村部也將在平涼市召開全國畜禽種業研討會和全國肉牛性能測定培訓班。我們希望通過承辦牛業大會和相關會議,進一步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平涼的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我們今後也將以這次牛業大會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作出的“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的重要指示,以建設現代草畜產業體系為方向,以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為牽引,全力推進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和宣傳推廣,力爭用3年時間,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用8到10年時間,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農區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基地。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平涼是六盤山特困片區和陝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脫貧攻堅任務在全省是比較重的,據瞭解今年平涼將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的目標。請介紹一下平涼實施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平涼市的7縣(市、區)都屬六盤山特困片區,其中靜寧縣、莊浪縣是深度貧困縣,崆峒區、靈臺縣、涇川縣是片區貧困縣,華亭市、崇信縣是“插花型”貧困縣。2014年,全市貧困人口有40.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0.87%。從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今年3月份在全國人代會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以“一戶一策”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打殲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精準施策。結合平涼實際,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了“九大沖刺行動”。即龍頭企業全覆蓋、“三變”改革全鋪開、金融保險全加入、危舊住房全清零、勞動就業全對接、教育醫療全跟進、社會救助全兜底、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全參戰、黨建統領全保障。圍繞這一系列行動,全市各級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把政策措施具體化、責任化、網格化、模板化,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全市貧困人口減少到8.75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4.63%,34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全省2016、2017、2018三個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均被綜合評價為“好”的等次。二是產業增收。我們根據平涼農業產業的特點,緊密對接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意願,提出了“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思路。充分發揮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近兩年投入的19.6億元到村到戶產業扶持資金作用,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名市級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運作模式,探索創造了一批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比如,莊浪縣創造了“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莊浪模式”,這是在全省推廣的一種扶貧模式。靜寧縣創造了“供銷聯合社+鄉鎮扶貧產業開發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靜寧模式”。靈臺縣探索了“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企業+農戶(貧困戶)”的“靈臺模式”,大力發展勞務就業,積極對接縣內外勞務市場,搭建勞務平臺,成立勞務公司,多渠道發佈用工需求和就業信息,使貧困勞動力輸轉更加精準,延長了務工時間,增加了貧困戶勞務收入。通過推廣這三種扶貧模式,使牛、果、勞增收產業貧困戶全覆蓋,實現了穩定增收。截止目前,貧困戶種植蘋果近30萬畝,飼養肉牛達到13.73萬頭,年輸轉貧困勞動力3.6萬人次,91.4%的貧困村、70%的貧困戶參與“三變”改革,入股分紅2399.6萬元。我們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支持6280個貧困家庭發展“五小”產業,70%以上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所以對於脫貧,產業是基礎。 三是基礎設施配套。過去,我們的一些貧困村基礎條件很差,村黨支部、村委會沒有辦公場所,也沒有村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場地。近幾年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基礎設施短板得到極大提升。同時,積極爭取資金、整合項目,利用三到四年時間,實現了145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動力電全覆蓋,嚴格落實水質鑑定監管措施,解決了近20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在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抓重點、樹典型、全推廣,使各項工作成效經受得住考驗,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切歡迎。 四是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圍繞有需求的行政村要建幼兒園的要求,建成貧困村幼兒園233個,使想上幼兒園、能上幼兒園的孩子就近就地入園。針對貧困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建成35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做到診療、藥房、治療、觀察四室分離,村醫配備到位。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方面,除極個別因智力障礙等因素造成不能上學的孩子外,其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在醫療扶貧方面,貧困人口慢病簽約8月底將全部完成,貧困群眾的門診費用也能報銷,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率達到85%以上,極大地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能夠享受到黨的政策的陽光雨露。同時,我們嚴格落實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提標政策,全市有5.52萬人實現兜底脫貧,實現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應扶盡扶、應保盡保。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前幾天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繼續深入開展“十查十看十補課”和“六大行動”, 集中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資源,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跑表計時、奮力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今年7.1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86個貧困村脫貧退出,莊浪、靜寧2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甘肅日報記者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平涼是全國最佳蘋果適生區之一,以靜寧蘋果為代表的平涼金果是全國知名的優質農產品。請介紹一下平涼蘋果產業推進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所說,平涼地處北緯35°,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全市大部分區域土層深厚,海拔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完全滿足生產優質蘋果必須具備的7項生態指標,發展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自然條件。平涼歷屆市委、市政府把蘋果產業一直當做主導產業來抓,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經歷了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規模擴張、新世紀以來的擴量提質以及2010以來的深度開發四個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明顯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剛才王市長也介紹到了,果產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撐。截至2018年底,全市的蘋果種植面積接近200萬畝,產量接近200萬噸,果農的人均果品純收入達到6000元。蘋果產業的發展,不僅鼓起了平涼老百姓的“錢袋子”,而且給平涼大地蓋上了“綠被子”,使以前的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現在的平涼,特別是進入春天以來,滿眼山川綠,到處花果香。目前,早熟蘋果已經上市,10月份,全市蘋果就開始大規模的上市了,遍佈山川的果園和蘋果也是這個季節平涼最靚麗的風景之一。我們推進蘋果產業發展的做法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突出規模化生產。按照市域全覆蓋的原則,堅持整區域規劃、集中連片栽植,每年新植補植果園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兩大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片帶,一個是含蓋莊浪、靜寧兩縣大部分區域的葫蘆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還有一個是涇川、靈臺、崇信縣,崆峒區三縣一區的涇汭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全市果園種植面積在萬畝以上的鄉鎮達到79個,面積在千畝以上的村達到1031個,分別分別佔全市鄉鎮總數和自然村總數的77.5%和70%以上。在靜寧縣、靈臺縣還有崆峒區也建成了良種苗木繁育基地7100畝。 二是注重標準化管理。我們多年大力推廣矮化密植、節水滴灌、肥水耦合和生物防控等新技術10多項,建成了標準化生產基地160萬畝,創建了國家級標準園4個,省級標準園73個,認證綠色果品基地80萬,GAP基地1.5萬畝,矮化密植園達到了6.2萬畝,蘋果的優果率提高到了72%。據農業部質檢中心檢驗,平涼金果包括靜寧蘋果的五項理化指標,包括色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糖酸比等指標高於全國其他產地蘋果的平均水平。連續15年產地收購價在全國領跑,從這個也能看出平涼蘋果的品質。三是堅持產業化經營。我們實行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公司+基地+果農”等多種經營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規模化生產經營,發展產業大戶5000多戶,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700多家。培育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13家,發展倉儲、加工、運銷等關聯企業200家,開發了果汁、果酒、果醋、果片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建成了西部最大的紙製品包裝產業基地,果品年倉儲能力80萬噸,加工能力16萬噸,初步形成產加銷、貯運服一體化的現代果業生產經營格局。四是推動品牌化發展。我們始終堅持高層次、大平臺運作,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香港等地開展專場推介活動,在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欄目向全國的觀眾推薦了平涼蘋果。目前,在國內大中城市建成果品批發、電子交易和期貨市場13處,形成“線上+線下+期貨”三條營銷渠道。平涼金果、靜寧蘋果先後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綠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範區等7張國家級名片。“靜寧蘋果”品牌評估價值達到133.99億元。果品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俄羅斯、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3000多萬美元,蘋果出口量連續幾年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特色產業發展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以生產綠色、有機、安全、營養果品為著力重點,堅持工業化理念謀劃蘋果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行公司化運作、資本化運營、工廠化生產,力爭到2025年,全市蘋果面積穩定在26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380萬噸左右,產值達到170億元,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蘋果生產強市,靜寧縣建成“全國蘋果生產第一縣”。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廣電總檯電視新聞中心記者提問

甘肅廣播電視總檯記者:當前,甘肅省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作出的“努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請問一下王市長,平涼市將如何貫徹落實?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進行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這既是對我們的特殊關懷,也是對我們的激勵鞭策,更飽含著對甘肅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各級黨員幹部的更高期望。強調的“深化脫貧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抓好主題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5個方面重點任務,準確把握了全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抓住了關乎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是我們推動發展的重大任務和歷史使命。我們平涼市各級幹部群眾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推動總書記的囑託和要求落地見效。當前,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突破:一是在鄉村振興中補短板。今年,平涼市要實現整市脫貧,但農村發展的短板還有很多,需要加力補齊。首先,要儘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村社道路硬化,配套完善村級公共文化設施,穩妥解決鄉村發展中的問題。其次,加快補齊農村環保短板。這既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目前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垃圾處理上,按照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增加人員力量,提高處理能力;汙水處理上,加快建設鄉級汙水處理設施,先確保鄉鎮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的汙水處理達標排放,再逐步向邊遠村延伸,使農村汙水汙染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土壤汙染治理上,多施農家肥,少施化肥,抓好地膜回收處理,使地膜這一種植業的最大危害得到處理、變廢為寶。第三,加快補齊鄉村治理的短板。加大引導力度,加快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第四,加快補齊產業短板。突出牛、果兩個“獨一份、特中特”的優勢產業,進一步研究落實配套政策措施,下功夫提高組織化程度,提升種質資源,規範科學管理,依靠科技推動企業化經營、規模化擴張、品牌化發展,切實提高產業的質量效益。充分發揮“平涼紅牛”“平涼金果”品牌效應,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全國大中小市場覆蓋,開拓東南沿海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以現代化的營銷方式佔領市場,使果品價格趨於穩定、牛肉價格不斷提升,提高主導產業附加值,使牛、果綠色產業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二是推進煤電化產業開發。目前,平涼煤炭產能2700多萬噸,火電裝機容量420萬千瓦,年可發電量250億度。推動煤炭就地轉化、電力外送和煤化工產業鏈延伸,這是平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和突破口。煤炭產業開發方面,致力於“擴能”。《靈臺礦區規劃》已經國家能源局批覆,新複查煤炭資源97億噸,可再建設5對煤礦,新形成產能2300多萬噸。外加已經開工的340萬噸煤礦,平涼煤炭產能新增近3000萬噸。最近,我們正在積極彙報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優化平涼煤炭資源配置,力爭使煤炭產能達到6000萬噸,產值達到250億元。電力方面,致力於“強電”。我們積極彙報爭取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的支持,與山東省及相關企業對接洽談,建設±100KV直流變電站,建成3座2×100千瓦的電廠,電力裝機容量可達到1000萬千瓦,發電600~700億度,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向外輸出清潔能源。煤化工方面,致力於“延鏈”。平涼現在已經形成60萬噸的甲醇生產能力,20萬噸聚丙烯項目也正在建設,明年可以試生產。我們還圍繞開發甲醇、聚丙烯等的下游產品,正在做相關發展規劃,促使煤化工產品生產有較大突破,煤化工產業鏈得到延伸。三是敞開大門招商引資。始終堅持用開放的眼光審視市場,用新的理念謀劃市場,全力推進招大引強。去年我們去深圳市考察,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成功引進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次引進17戶規模以上企業,這是一個信息產業,也是一個高端的裝備製造業,更是一個智能綠色產業。這些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到100億元,將徹底調整改變平涼的工業結構。目前,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期已基本建成,二期、三期將會盡快實施。一期項目可帶動就業5000人,二期項目可帶動就業10000人。

總之,我們將悉心領悟總書記的諄諄教導,牢牢記住總書記的殷殷期盼,對標高質量發展目標,著力提升發展能力,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以實打實的行動和更好的發展成效回報總書記的關懷。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感謝這位記者對平涼牛產業的關注。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鑑定,平涼紅牛是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

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擴量、提質、增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牛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平臺、一套運作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聚集全市之力和各方資源推進牛產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推進肉牛繁育、飼料供應、安全防疫、科技創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等六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了牛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我們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0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二是科技支撐不斷增強。我們先後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範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後順利開工,於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製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四是品牌效益持續擴大。我們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註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鑑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也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9月初,我們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這次節會將匯聚全國牛產業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優秀企業代表,是一次全國性行業盛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及國家農業農村部也將在平涼市召開全國畜禽種業研討會和全國肉牛性能測定培訓班。我們希望通過承辦牛業大會和相關會議,進一步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平涼的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我們今後也將以這次牛業大會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作出的“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的重要指示,以建設現代草畜產業體系為方向,以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為牽引,全力推進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和宣傳推廣,力爭用3年時間,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用8到10年時間,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農區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基地。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平涼是六盤山特困片區和陝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脫貧攻堅任務在全省是比較重的,據瞭解今年平涼將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的目標。請介紹一下平涼實施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平涼市的7縣(市、區)都屬六盤山特困片區,其中靜寧縣、莊浪縣是深度貧困縣,崆峒區、靈臺縣、涇川縣是片區貧困縣,華亭市、崇信縣是“插花型”貧困縣。2014年,全市貧困人口有40.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0.87%。從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今年3月份在全國人代會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以“一戶一策”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打殲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精準施策。結合平涼實際,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了“九大沖刺行動”。即龍頭企業全覆蓋、“三變”改革全鋪開、金融保險全加入、危舊住房全清零、勞動就業全對接、教育醫療全跟進、社會救助全兜底、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全參戰、黨建統領全保障。圍繞這一系列行動,全市各級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把政策措施具體化、責任化、網格化、模板化,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全市貧困人口減少到8.75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4.63%,34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全省2016、2017、2018三個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均被綜合評價為“好”的等次。二是產業增收。我們根據平涼農業產業的特點,緊密對接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意願,提出了“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思路。充分發揮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近兩年投入的19.6億元到村到戶產業扶持資金作用,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名市級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運作模式,探索創造了一批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比如,莊浪縣創造了“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莊浪模式”,這是在全省推廣的一種扶貧模式。靜寧縣創造了“供銷聯合社+鄉鎮扶貧產業開發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靜寧模式”。靈臺縣探索了“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企業+農戶(貧困戶)”的“靈臺模式”,大力發展勞務就業,積極對接縣內外勞務市場,搭建勞務平臺,成立勞務公司,多渠道發佈用工需求和就業信息,使貧困勞動力輸轉更加精準,延長了務工時間,增加了貧困戶勞務收入。通過推廣這三種扶貧模式,使牛、果、勞增收產業貧困戶全覆蓋,實現了穩定增收。截止目前,貧困戶種植蘋果近30萬畝,飼養肉牛達到13.73萬頭,年輸轉貧困勞動力3.6萬人次,91.4%的貧困村、70%的貧困戶參與“三變”改革,入股分紅2399.6萬元。我們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支持6280個貧困家庭發展“五小”產業,70%以上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所以對於脫貧,產業是基礎。 三是基礎設施配套。過去,我們的一些貧困村基礎條件很差,村黨支部、村委會沒有辦公場所,也沒有村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場地。近幾年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基礎設施短板得到極大提升。同時,積極爭取資金、整合項目,利用三到四年時間,實現了145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動力電全覆蓋,嚴格落實水質鑑定監管措施,解決了近20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在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抓重點、樹典型、全推廣,使各項工作成效經受得住考驗,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切歡迎。 四是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圍繞有需求的行政村要建幼兒園的要求,建成貧困村幼兒園233個,使想上幼兒園、能上幼兒園的孩子就近就地入園。針對貧困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建成35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做到診療、藥房、治療、觀察四室分離,村醫配備到位。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方面,除極個別因智力障礙等因素造成不能上學的孩子外,其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在醫療扶貧方面,貧困人口慢病簽約8月底將全部完成,貧困群眾的門診費用也能報銷,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率達到85%以上,極大地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能夠享受到黨的政策的陽光雨露。同時,我們嚴格落實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提標政策,全市有5.52萬人實現兜底脫貧,實現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應扶盡扶、應保盡保。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前幾天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繼續深入開展“十查十看十補課”和“六大行動”, 集中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資源,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跑表計時、奮力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今年7.1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86個貧困村脫貧退出,莊浪、靜寧2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甘肅日報記者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平涼是全國最佳蘋果適生區之一,以靜寧蘋果為代表的平涼金果是全國知名的優質農產品。請介紹一下平涼蘋果產業推進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所說,平涼地處北緯35°,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全市大部分區域土層深厚,海拔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完全滿足生產優質蘋果必須具備的7項生態指標,發展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自然條件。平涼歷屆市委、市政府把蘋果產業一直當做主導產業來抓,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經歷了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規模擴張、新世紀以來的擴量提質以及2010以來的深度開發四個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明顯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剛才王市長也介紹到了,果產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撐。截至2018年底,全市的蘋果種植面積接近200萬畝,產量接近200萬噸,果農的人均果品純收入達到6000元。蘋果產業的發展,不僅鼓起了平涼老百姓的“錢袋子”,而且給平涼大地蓋上了“綠被子”,使以前的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現在的平涼,特別是進入春天以來,滿眼山川綠,到處花果香。目前,早熟蘋果已經上市,10月份,全市蘋果就開始大規模的上市了,遍佈山川的果園和蘋果也是這個季節平涼最靚麗的風景之一。我們推進蘋果產業發展的做法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突出規模化生產。按照市域全覆蓋的原則,堅持整區域規劃、集中連片栽植,每年新植補植果園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兩大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片帶,一個是含蓋莊浪、靜寧兩縣大部分區域的葫蘆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還有一個是涇川、靈臺、崇信縣,崆峒區三縣一區的涇汭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全市果園種植面積在萬畝以上的鄉鎮達到79個,面積在千畝以上的村達到1031個,分別分別佔全市鄉鎮總數和自然村總數的77.5%和70%以上。在靜寧縣、靈臺縣還有崆峒區也建成了良種苗木繁育基地7100畝。 二是注重標準化管理。我們多年大力推廣矮化密植、節水滴灌、肥水耦合和生物防控等新技術10多項,建成了標準化生產基地160萬畝,創建了國家級標準園4個,省級標準園73個,認證綠色果品基地80萬,GAP基地1.5萬畝,矮化密植園達到了6.2萬畝,蘋果的優果率提高到了72%。據農業部質檢中心檢驗,平涼金果包括靜寧蘋果的五項理化指標,包括色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糖酸比等指標高於全國其他產地蘋果的平均水平。連續15年產地收購價在全國領跑,從這個也能看出平涼蘋果的品質。三是堅持產業化經營。我們實行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公司+基地+果農”等多種經營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規模化生產經營,發展產業大戶5000多戶,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700多家。培育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13家,發展倉儲、加工、運銷等關聯企業200家,開發了果汁、果酒、果醋、果片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建成了西部最大的紙製品包裝產業基地,果品年倉儲能力80萬噸,加工能力16萬噸,初步形成產加銷、貯運服一體化的現代果業生產經營格局。四是推動品牌化發展。我們始終堅持高層次、大平臺運作,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香港等地開展專場推介活動,在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欄目向全國的觀眾推薦了平涼蘋果。目前,在國內大中城市建成果品批發、電子交易和期貨市場13處,形成“線上+線下+期貨”三條營銷渠道。平涼金果、靜寧蘋果先後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綠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範區等7張國家級名片。“靜寧蘋果”品牌評估價值達到133.99億元。果品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俄羅斯、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3000多萬美元,蘋果出口量連續幾年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特色產業發展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以生產綠色、有機、安全、營養果品為著力重點,堅持工業化理念謀劃蘋果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行公司化運作、資本化運營、工廠化生產,力爭到2025年,全市蘋果面積穩定在26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380萬噸左右,產值達到170億元,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蘋果生產強市,靜寧縣建成“全國蘋果生產第一縣”。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廣電總檯電視新聞中心記者提問

甘肅廣播電視總檯記者:當前,甘肅省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作出的“努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請問一下王市長,平涼市將如何貫徹落實?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進行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這既是對我們的特殊關懷,也是對我們的激勵鞭策,更飽含著對甘肅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各級黨員幹部的更高期望。強調的“深化脫貧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抓好主題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5個方面重點任務,準確把握了全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抓住了關乎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是我們推動發展的重大任務和歷史使命。我們平涼市各級幹部群眾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推動總書記的囑託和要求落地見效。當前,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突破:一是在鄉村振興中補短板。今年,平涼市要實現整市脫貧,但農村發展的短板還有很多,需要加力補齊。首先,要儘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村社道路硬化,配套完善村級公共文化設施,穩妥解決鄉村發展中的問題。其次,加快補齊農村環保短板。這既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目前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垃圾處理上,按照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增加人員力量,提高處理能力;汙水處理上,加快建設鄉級汙水處理設施,先確保鄉鎮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的汙水處理達標排放,再逐步向邊遠村延伸,使農村汙水汙染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土壤汙染治理上,多施農家肥,少施化肥,抓好地膜回收處理,使地膜這一種植業的最大危害得到處理、變廢為寶。第三,加快補齊鄉村治理的短板。加大引導力度,加快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第四,加快補齊產業短板。突出牛、果兩個“獨一份、特中特”的優勢產業,進一步研究落實配套政策措施,下功夫提高組織化程度,提升種質資源,規範科學管理,依靠科技推動企業化經營、規模化擴張、品牌化發展,切實提高產業的質量效益。充分發揮“平涼紅牛”“平涼金果”品牌效應,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全國大中小市場覆蓋,開拓東南沿海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以現代化的營銷方式佔領市場,使果品價格趨於穩定、牛肉價格不斷提升,提高主導產業附加值,使牛、果綠色產業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二是推進煤電化產業開發。目前,平涼煤炭產能2700多萬噸,火電裝機容量420萬千瓦,年可發電量250億度。推動煤炭就地轉化、電力外送和煤化工產業鏈延伸,這是平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和突破口。煤炭產業開發方面,致力於“擴能”。《靈臺礦區規劃》已經國家能源局批覆,新複查煤炭資源97億噸,可再建設5對煤礦,新形成產能2300多萬噸。外加已經開工的340萬噸煤礦,平涼煤炭產能新增近3000萬噸。最近,我們正在積極彙報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優化平涼煤炭資源配置,力爭使煤炭產能達到6000萬噸,產值達到250億元。電力方面,致力於“強電”。我們積極彙報爭取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的支持,與山東省及相關企業對接洽談,建設±100KV直流變電站,建成3座2×100千瓦的電廠,電力裝機容量可達到1000萬千瓦,發電600~700億度,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向外輸出清潔能源。煤化工方面,致力於“延鏈”。平涼現在已經形成60萬噸的甲醇生產能力,20萬噸聚丙烯項目也正在建設,明年可以試生產。我們還圍繞開發甲醇、聚丙烯等的下游產品,正在做相關發展規劃,促使煤化工產品生產有較大突破,煤化工產業鏈得到延伸。三是敞開大門招商引資。始終堅持用開放的眼光審視市場,用新的理念謀劃市場,全力推進招大引強。去年我們去深圳市考察,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成功引進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次引進17戶規模以上企業,這是一個信息產業,也是一個高端的裝備製造業,更是一個智能綠色產業。這些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到100億元,將徹底調整改變平涼的工業結構。目前,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期已基本建成,二期、三期將會盡快實施。一期項目可帶動就業5000人,二期項目可帶動就業10000人。

總之,我們將悉心領悟總書記的諄諄教導,牢牢記住總書記的殷殷期盼,對標高質量發展目標,著力提升發展能力,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以實打實的行動和更好的發展成效回報總書記的關懷。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感謝這位記者對平涼牛產業的關注。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鑑定,平涼紅牛是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

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擴量、提質、增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牛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平臺、一套運作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聚集全市之力和各方資源推進牛產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推進肉牛繁育、飼料供應、安全防疫、科技創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等六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了牛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我們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0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二是科技支撐不斷增強。我們先後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範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後順利開工,於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製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四是品牌效益持續擴大。我們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註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鑑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也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9月初,我們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這次節會將匯聚全國牛產業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優秀企業代表,是一次全國性行業盛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及國家農業農村部也將在平涼市召開全國畜禽種業研討會和全國肉牛性能測定培訓班。我們希望通過承辦牛業大會和相關會議,進一步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平涼的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我們今後也將以這次牛業大會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作出的“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的重要指示,以建設現代草畜產業體系為方向,以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為牽引,全力推進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和宣傳推廣,力爭用3年時間,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用8到10年時間,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農區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基地。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平涼是六盤山特困片區和陝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脫貧攻堅任務在全省是比較重的,據瞭解今年平涼將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的目標。請介紹一下平涼實施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平涼市的7縣(市、區)都屬六盤山特困片區,其中靜寧縣、莊浪縣是深度貧困縣,崆峒區、靈臺縣、涇川縣是片區貧困縣,華亭市、崇信縣是“插花型”貧困縣。2014年,全市貧困人口有40.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0.87%。從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今年3月份在全國人代會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以“一戶一策”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打殲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精準施策。結合平涼實際,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了“九大沖刺行動”。即龍頭企業全覆蓋、“三變”改革全鋪開、金融保險全加入、危舊住房全清零、勞動就業全對接、教育醫療全跟進、社會救助全兜底、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全參戰、黨建統領全保障。圍繞這一系列行動,全市各級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把政策措施具體化、責任化、網格化、模板化,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全市貧困人口減少到8.75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4.63%,34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全省2016、2017、2018三個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均被綜合評價為“好”的等次。二是產業增收。我們根據平涼農業產業的特點,緊密對接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意願,提出了“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思路。充分發揮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近兩年投入的19.6億元到村到戶產業扶持資金作用,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名市級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運作模式,探索創造了一批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比如,莊浪縣創造了“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莊浪模式”,這是在全省推廣的一種扶貧模式。靜寧縣創造了“供銷聯合社+鄉鎮扶貧產業開發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靜寧模式”。靈臺縣探索了“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企業+農戶(貧困戶)”的“靈臺模式”,大力發展勞務就業,積極對接縣內外勞務市場,搭建勞務平臺,成立勞務公司,多渠道發佈用工需求和就業信息,使貧困勞動力輸轉更加精準,延長了務工時間,增加了貧困戶勞務收入。通過推廣這三種扶貧模式,使牛、果、勞增收產業貧困戶全覆蓋,實現了穩定增收。截止目前,貧困戶種植蘋果近30萬畝,飼養肉牛達到13.73萬頭,年輸轉貧困勞動力3.6萬人次,91.4%的貧困村、70%的貧困戶參與“三變”改革,入股分紅2399.6萬元。我們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支持6280個貧困家庭發展“五小”產業,70%以上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所以對於脫貧,產業是基礎。 三是基礎設施配套。過去,我們的一些貧困村基礎條件很差,村黨支部、村委會沒有辦公場所,也沒有村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場地。近幾年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基礎設施短板得到極大提升。同時,積極爭取資金、整合項目,利用三到四年時間,實現了145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動力電全覆蓋,嚴格落實水質鑑定監管措施,解決了近20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在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抓重點、樹典型、全推廣,使各項工作成效經受得住考驗,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切歡迎。 四是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圍繞有需求的行政村要建幼兒園的要求,建成貧困村幼兒園233個,使想上幼兒園、能上幼兒園的孩子就近就地入園。針對貧困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建成35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做到診療、藥房、治療、觀察四室分離,村醫配備到位。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方面,除極個別因智力障礙等因素造成不能上學的孩子外,其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在醫療扶貧方面,貧困人口慢病簽約8月底將全部完成,貧困群眾的門診費用也能報銷,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率達到85%以上,極大地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能夠享受到黨的政策的陽光雨露。同時,我們嚴格落實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提標政策,全市有5.52萬人實現兜底脫貧,實現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應扶盡扶、應保盡保。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前幾天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繼續深入開展“十查十看十補課”和“六大行動”, 集中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資源,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跑表計時、奮力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今年7.1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86個貧困村脫貧退出,莊浪、靜寧2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甘肅日報記者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平涼是全國最佳蘋果適生區之一,以靜寧蘋果為代表的平涼金果是全國知名的優質農產品。請介紹一下平涼蘋果產業推進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所說,平涼地處北緯35°,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全市大部分區域土層深厚,海拔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完全滿足生產優質蘋果必須具備的7項生態指標,發展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自然條件。平涼歷屆市委、市政府把蘋果產業一直當做主導產業來抓,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經歷了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規模擴張、新世紀以來的擴量提質以及2010以來的深度開發四個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明顯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剛才王市長也介紹到了,果產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撐。截至2018年底,全市的蘋果種植面積接近200萬畝,產量接近200萬噸,果農的人均果品純收入達到6000元。蘋果產業的發展,不僅鼓起了平涼老百姓的“錢袋子”,而且給平涼大地蓋上了“綠被子”,使以前的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現在的平涼,特別是進入春天以來,滿眼山川綠,到處花果香。目前,早熟蘋果已經上市,10月份,全市蘋果就開始大規模的上市了,遍佈山川的果園和蘋果也是這個季節平涼最靚麗的風景之一。我們推進蘋果產業發展的做法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突出規模化生產。按照市域全覆蓋的原則,堅持整區域規劃、集中連片栽植,每年新植補植果園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兩大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片帶,一個是含蓋莊浪、靜寧兩縣大部分區域的葫蘆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還有一個是涇川、靈臺、崇信縣,崆峒區三縣一區的涇汭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全市果園種植面積在萬畝以上的鄉鎮達到79個,面積在千畝以上的村達到1031個,分別分別佔全市鄉鎮總數和自然村總數的77.5%和70%以上。在靜寧縣、靈臺縣還有崆峒區也建成了良種苗木繁育基地7100畝。 二是注重標準化管理。我們多年大力推廣矮化密植、節水滴灌、肥水耦合和生物防控等新技術10多項,建成了標準化生產基地160萬畝,創建了國家級標準園4個,省級標準園73個,認證綠色果品基地80萬,GAP基地1.5萬畝,矮化密植園達到了6.2萬畝,蘋果的優果率提高到了72%。據農業部質檢中心檢驗,平涼金果包括靜寧蘋果的五項理化指標,包括色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糖酸比等指標高於全國其他產地蘋果的平均水平。連續15年產地收購價在全國領跑,從這個也能看出平涼蘋果的品質。三是堅持產業化經營。我們實行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公司+基地+果農”等多種經營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規模化生產經營,發展產業大戶5000多戶,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700多家。培育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13家,發展倉儲、加工、運銷等關聯企業200家,開發了果汁、果酒、果醋、果片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建成了西部最大的紙製品包裝產業基地,果品年倉儲能力80萬噸,加工能力16萬噸,初步形成產加銷、貯運服一體化的現代果業生產經營格局。四是推動品牌化發展。我們始終堅持高層次、大平臺運作,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香港等地開展專場推介活動,在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欄目向全國的觀眾推薦了平涼蘋果。目前,在國內大中城市建成果品批發、電子交易和期貨市場13處,形成“線上+線下+期貨”三條營銷渠道。平涼金果、靜寧蘋果先後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綠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範區等7張國家級名片。“靜寧蘋果”品牌評估價值達到133.99億元。果品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俄羅斯、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3000多萬美元,蘋果出口量連續幾年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特色產業發展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以生產綠色、有機、安全、營養果品為著力重點,堅持工業化理念謀劃蘋果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行公司化運作、資本化運營、工廠化生產,力爭到2025年,全市蘋果面積穩定在26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380萬噸左右,產值達到170億元,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蘋果生產強市,靜寧縣建成“全國蘋果生產第一縣”。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廣電總檯電視新聞中心記者提問

甘肅廣播電視總檯記者:當前,甘肅省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作出的“努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請問一下王市長,平涼市將如何貫徹落實?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進行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這既是對我們的特殊關懷,也是對我們的激勵鞭策,更飽含著對甘肅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各級黨員幹部的更高期望。強調的“深化脫貧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抓好主題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5個方面重點任務,準確把握了全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抓住了關乎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是我們推動發展的重大任務和歷史使命。我們平涼市各級幹部群眾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推動總書記的囑託和要求落地見效。當前,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突破:一是在鄉村振興中補短板。今年,平涼市要實現整市脫貧,但農村發展的短板還有很多,需要加力補齊。首先,要儘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村社道路硬化,配套完善村級公共文化設施,穩妥解決鄉村發展中的問題。其次,加快補齊農村環保短板。這既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目前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垃圾處理上,按照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增加人員力量,提高處理能力;汙水處理上,加快建設鄉級汙水處理設施,先確保鄉鎮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的汙水處理達標排放,再逐步向邊遠村延伸,使農村汙水汙染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土壤汙染治理上,多施農家肥,少施化肥,抓好地膜回收處理,使地膜這一種植業的最大危害得到處理、變廢為寶。第三,加快補齊鄉村治理的短板。加大引導力度,加快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第四,加快補齊產業短板。突出牛、果兩個“獨一份、特中特”的優勢產業,進一步研究落實配套政策措施,下功夫提高組織化程度,提升種質資源,規範科學管理,依靠科技推動企業化經營、規模化擴張、品牌化發展,切實提高產業的質量效益。充分發揮“平涼紅牛”“平涼金果”品牌效應,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全國大中小市場覆蓋,開拓東南沿海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以現代化的營銷方式佔領市場,使果品價格趨於穩定、牛肉價格不斷提升,提高主導產業附加值,使牛、果綠色產業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二是推進煤電化產業開發。目前,平涼煤炭產能2700多萬噸,火電裝機容量420萬千瓦,年可發電量250億度。推動煤炭就地轉化、電力外送和煤化工產業鏈延伸,這是平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和突破口。煤炭產業開發方面,致力於“擴能”。《靈臺礦區規劃》已經國家能源局批覆,新複查煤炭資源97億噸,可再建設5對煤礦,新形成產能2300多萬噸。外加已經開工的340萬噸煤礦,平涼煤炭產能新增近3000萬噸。最近,我們正在積極彙報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優化平涼煤炭資源配置,力爭使煤炭產能達到6000萬噸,產值達到250億元。電力方面,致力於“強電”。我們積極彙報爭取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的支持,與山東省及相關企業對接洽談,建設±100KV直流變電站,建成3座2×100千瓦的電廠,電力裝機容量可達到1000萬千瓦,發電600~700億度,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向外輸出清潔能源。煤化工方面,致力於“延鏈”。平涼現在已經形成60萬噸的甲醇生產能力,20萬噸聚丙烯項目也正在建設,明年可以試生產。我們還圍繞開發甲醇、聚丙烯等的下游產品,正在做相關發展規劃,促使煤化工產品生產有較大突破,煤化工產業鏈得到延伸。三是敞開大門招商引資。始終堅持用開放的眼光審視市場,用新的理念謀劃市場,全力推進招大引強。去年我們去深圳市考察,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成功引進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次引進17戶規模以上企業,這是一個信息產業,也是一個高端的裝備製造業,更是一個智能綠色產業。這些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到100億元,將徹底調整改變平涼的工業結構。目前,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期已基本建成,二期、三期將會盡快實施。一期項目可帶動就業5000人,二期項目可帶動就業10000人。

總之,我們將悉心領悟總書記的諄諄教導,牢牢記住總書記的殷殷期盼,對標高質量發展目標,著力提升發展能力,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以實打實的行動和更好的發展成效回報總書記的關懷。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感謝這位記者對平涼牛產業的關注。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鑑定,平涼紅牛是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

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擴量、提質、增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牛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平臺、一套運作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聚集全市之力和各方資源推進牛產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推進肉牛繁育、飼料供應、安全防疫、科技創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等六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了牛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我們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0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二是科技支撐不斷增強。我們先後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範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後順利開工,於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製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四是品牌效益持續擴大。我們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註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鑑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也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9月初,我們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這次節會將匯聚全國牛產業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優秀企業代表,是一次全國性行業盛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及國家農業農村部也將在平涼市召開全國畜禽種業研討會和全國肉牛性能測定培訓班。我們希望通過承辦牛業大會和相關會議,進一步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平涼的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我們今後也將以這次牛業大會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作出的“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的重要指示,以建設現代草畜產業體系為方向,以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為牽引,全力推進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和宣傳推廣,力爭用3年時間,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用8到10年時間,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農區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基地。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平涼是六盤山特困片區和陝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脫貧攻堅任務在全省是比較重的,據瞭解今年平涼將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的目標。請介紹一下平涼實施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平涼市的7縣(市、區)都屬六盤山特困片區,其中靜寧縣、莊浪縣是深度貧困縣,崆峒區、靈臺縣、涇川縣是片區貧困縣,華亭市、崇信縣是“插花型”貧困縣。2014年,全市貧困人口有40.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0.87%。從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今年3月份在全國人代會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以“一戶一策”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打殲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精準施策。結合平涼實際,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了“九大沖刺行動”。即龍頭企業全覆蓋、“三變”改革全鋪開、金融保險全加入、危舊住房全清零、勞動就業全對接、教育醫療全跟進、社會救助全兜底、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全參戰、黨建統領全保障。圍繞這一系列行動,全市各級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把政策措施具體化、責任化、網格化、模板化,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全市貧困人口減少到8.75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4.63%,34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全省2016、2017、2018三個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均被綜合評價為“好”的等次。二是產業增收。我們根據平涼農業產業的特點,緊密對接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意願,提出了“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思路。充分發揮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近兩年投入的19.6億元到村到戶產業扶持資金作用,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名市級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運作模式,探索創造了一批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比如,莊浪縣創造了“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莊浪模式”,這是在全省推廣的一種扶貧模式。靜寧縣創造了“供銷聯合社+鄉鎮扶貧產業開發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靜寧模式”。靈臺縣探索了“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企業+農戶(貧困戶)”的“靈臺模式”,大力發展勞務就業,積極對接縣內外勞務市場,搭建勞務平臺,成立勞務公司,多渠道發佈用工需求和就業信息,使貧困勞動力輸轉更加精準,延長了務工時間,增加了貧困戶勞務收入。通過推廣這三種扶貧模式,使牛、果、勞增收產業貧困戶全覆蓋,實現了穩定增收。截止目前,貧困戶種植蘋果近30萬畝,飼養肉牛達到13.73萬頭,年輸轉貧困勞動力3.6萬人次,91.4%的貧困村、70%的貧困戶參與“三變”改革,入股分紅2399.6萬元。我們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支持6280個貧困家庭發展“五小”產業,70%以上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所以對於脫貧,產業是基礎。 三是基礎設施配套。過去,我們的一些貧困村基礎條件很差,村黨支部、村委會沒有辦公場所,也沒有村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場地。近幾年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基礎設施短板得到極大提升。同時,積極爭取資金、整合項目,利用三到四年時間,實現了145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動力電全覆蓋,嚴格落實水質鑑定監管措施,解決了近20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在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抓重點、樹典型、全推廣,使各項工作成效經受得住考驗,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切歡迎。 四是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圍繞有需求的行政村要建幼兒園的要求,建成貧困村幼兒園233個,使想上幼兒園、能上幼兒園的孩子就近就地入園。針對貧困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建成35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做到診療、藥房、治療、觀察四室分離,村醫配備到位。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方面,除極個別因智力障礙等因素造成不能上學的孩子外,其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在醫療扶貧方面,貧困人口慢病簽約8月底將全部完成,貧困群眾的門診費用也能報銷,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率達到85%以上,極大地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能夠享受到黨的政策的陽光雨露。同時,我們嚴格落實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提標政策,全市有5.52萬人實現兜底脫貧,實現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應扶盡扶、應保盡保。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前幾天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繼續深入開展“十查十看十補課”和“六大行動”, 集中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資源,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跑表計時、奮力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今年7.1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86個貧困村脫貧退出,莊浪、靜寧2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甘肅日報記者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平涼是全國最佳蘋果適生區之一,以靜寧蘋果為代表的平涼金果是全國知名的優質農產品。請介紹一下平涼蘋果產業推進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所說,平涼地處北緯35°,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全市大部分區域土層深厚,海拔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完全滿足生產優質蘋果必須具備的7項生態指標,發展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自然條件。平涼歷屆市委、市政府把蘋果產業一直當做主導產業來抓,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經歷了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規模擴張、新世紀以來的擴量提質以及2010以來的深度開發四個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明顯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剛才王市長也介紹到了,果產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撐。截至2018年底,全市的蘋果種植面積接近200萬畝,產量接近200萬噸,果農的人均果品純收入達到6000元。蘋果產業的發展,不僅鼓起了平涼老百姓的“錢袋子”,而且給平涼大地蓋上了“綠被子”,使以前的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現在的平涼,特別是進入春天以來,滿眼山川綠,到處花果香。目前,早熟蘋果已經上市,10月份,全市蘋果就開始大規模的上市了,遍佈山川的果園和蘋果也是這個季節平涼最靚麗的風景之一。我們推進蘋果產業發展的做法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突出規模化生產。按照市域全覆蓋的原則,堅持整區域規劃、集中連片栽植,每年新植補植果園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兩大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片帶,一個是含蓋莊浪、靜寧兩縣大部分區域的葫蘆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還有一個是涇川、靈臺、崇信縣,崆峒區三縣一區的涇汭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全市果園種植面積在萬畝以上的鄉鎮達到79個,面積在千畝以上的村達到1031個,分別分別佔全市鄉鎮總數和自然村總數的77.5%和70%以上。在靜寧縣、靈臺縣還有崆峒區也建成了良種苗木繁育基地7100畝。 二是注重標準化管理。我們多年大力推廣矮化密植、節水滴灌、肥水耦合和生物防控等新技術10多項,建成了標準化生產基地160萬畝,創建了國家級標準園4個,省級標準園73個,認證綠色果品基地80萬,GAP基地1.5萬畝,矮化密植園達到了6.2萬畝,蘋果的優果率提高到了72%。據農業部質檢中心檢驗,平涼金果包括靜寧蘋果的五項理化指標,包括色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糖酸比等指標高於全國其他產地蘋果的平均水平。連續15年產地收購價在全國領跑,從這個也能看出平涼蘋果的品質。三是堅持產業化經營。我們實行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公司+基地+果農”等多種經營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規模化生產經營,發展產業大戶5000多戶,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700多家。培育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13家,發展倉儲、加工、運銷等關聯企業200家,開發了果汁、果酒、果醋、果片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建成了西部最大的紙製品包裝產業基地,果品年倉儲能力80萬噸,加工能力16萬噸,初步形成產加銷、貯運服一體化的現代果業生產經營格局。四是推動品牌化發展。我們始終堅持高層次、大平臺運作,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香港等地開展專場推介活動,在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欄目向全國的觀眾推薦了平涼蘋果。目前,在國內大中城市建成果品批發、電子交易和期貨市場13處,形成“線上+線下+期貨”三條營銷渠道。平涼金果、靜寧蘋果先後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綠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範區等7張國家級名片。“靜寧蘋果”品牌評估價值達到133.99億元。果品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俄羅斯、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3000多萬美元,蘋果出口量連續幾年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特色產業發展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以生產綠色、有機、安全、營養果品為著力重點,堅持工業化理念謀劃蘋果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行公司化運作、資本化運營、工廠化生產,力爭到2025年,全市蘋果面積穩定在26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380萬噸左右,產值達到170億元,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蘋果生產強市,靜寧縣建成“全國蘋果生產第一縣”。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廣電總檯電視新聞中心記者提問

甘肅廣播電視總檯記者:當前,甘肅省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作出的“努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請問一下王市長,平涼市將如何貫徹落實?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進行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這既是對我們的特殊關懷,也是對我們的激勵鞭策,更飽含著對甘肅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各級黨員幹部的更高期望。強調的“深化脫貧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抓好主題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5個方面重點任務,準確把握了全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抓住了關乎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是我們推動發展的重大任務和歷史使命。我們平涼市各級幹部群眾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推動總書記的囑託和要求落地見效。當前,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突破:一是在鄉村振興中補短板。今年,平涼市要實現整市脫貧,但農村發展的短板還有很多,需要加力補齊。首先,要儘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村社道路硬化,配套完善村級公共文化設施,穩妥解決鄉村發展中的問題。其次,加快補齊農村環保短板。這既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目前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垃圾處理上,按照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增加人員力量,提高處理能力;汙水處理上,加快建設鄉級汙水處理設施,先確保鄉鎮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的汙水處理達標排放,再逐步向邊遠村延伸,使農村汙水汙染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土壤汙染治理上,多施農家肥,少施化肥,抓好地膜回收處理,使地膜這一種植業的最大危害得到處理、變廢為寶。第三,加快補齊鄉村治理的短板。加大引導力度,加快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第四,加快補齊產業短板。突出牛、果兩個“獨一份、特中特”的優勢產業,進一步研究落實配套政策措施,下功夫提高組織化程度,提升種質資源,規範科學管理,依靠科技推動企業化經營、規模化擴張、品牌化發展,切實提高產業的質量效益。充分發揮“平涼紅牛”“平涼金果”品牌效應,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全國大中小市場覆蓋,開拓東南沿海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以現代化的營銷方式佔領市場,使果品價格趨於穩定、牛肉價格不斷提升,提高主導產業附加值,使牛、果綠色產業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二是推進煤電化產業開發。目前,平涼煤炭產能2700多萬噸,火電裝機容量420萬千瓦,年可發電量250億度。推動煤炭就地轉化、電力外送和煤化工產業鏈延伸,這是平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和突破口。煤炭產業開發方面,致力於“擴能”。《靈臺礦區規劃》已經國家能源局批覆,新複查煤炭資源97億噸,可再建設5對煤礦,新形成產能2300多萬噸。外加已經開工的340萬噸煤礦,平涼煤炭產能新增近3000萬噸。最近,我們正在積極彙報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優化平涼煤炭資源配置,力爭使煤炭產能達到6000萬噸,產值達到250億元。電力方面,致力於“強電”。我們積極彙報爭取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的支持,與山東省及相關企業對接洽談,建設±100KV直流變電站,建成3座2×100千瓦的電廠,電力裝機容量可達到1000萬千瓦,發電600~700億度,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向外輸出清潔能源。煤化工方面,致力於“延鏈”。平涼現在已經形成60萬噸的甲醇生產能力,20萬噸聚丙烯項目也正在建設,明年可以試生產。我們還圍繞開發甲醇、聚丙烯等的下游產品,正在做相關發展規劃,促使煤化工產品生產有較大突破,煤化工產業鏈得到延伸。三是敞開大門招商引資。始終堅持用開放的眼光審視市場,用新的理念謀劃市場,全力推進招大引強。去年我們去深圳市考察,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成功引進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次引進17戶規模以上企業,這是一個信息產業,也是一個高端的裝備製造業,更是一個智能綠色產業。這些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到100億元,將徹底調整改變平涼的工業結構。目前,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期已基本建成,二期、三期將會盡快實施。一期項目可帶動就業5000人,二期項目可帶動就業10000人。

總之,我們將悉心領悟總書記的諄諄教導,牢牢記住總書記的殷殷期盼,對標高質量發展目標,著力提升發展能力,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以實打實的行動和更好的發展成效回報總書記的關懷。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感謝這位記者對平涼牛產業的關注。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鑑定,平涼紅牛是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

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擴量、提質、增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牛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平臺、一套運作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聚集全市之力和各方資源推進牛產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推進肉牛繁育、飼料供應、安全防疫、科技創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等六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了牛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我們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0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二是科技支撐不斷增強。我們先後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範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後順利開工,於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製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四是品牌效益持續擴大。我們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註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鑑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也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9月初,我們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這次節會將匯聚全國牛產業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優秀企業代表,是一次全國性行業盛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及國家農業農村部也將在平涼市召開全國畜禽種業研討會和全國肉牛性能測定培訓班。我們希望通過承辦牛業大會和相關會議,進一步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平涼的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我們今後也將以這次牛業大會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作出的“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的重要指示,以建設現代草畜產業體系為方向,以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為牽引,全力推進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和宣傳推廣,力爭用3年時間,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用8到10年時間,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農區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基地。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平涼是六盤山特困片區和陝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脫貧攻堅任務在全省是比較重的,據瞭解今年平涼將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的目標。請介紹一下平涼實施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平涼市的7縣(市、區)都屬六盤山特困片區,其中靜寧縣、莊浪縣是深度貧困縣,崆峒區、靈臺縣、涇川縣是片區貧困縣,華亭市、崇信縣是“插花型”貧困縣。2014年,全市貧困人口有40.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0.87%。從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今年3月份在全國人代會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以“一戶一策”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打殲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精準施策。結合平涼實際,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了“九大沖刺行動”。即龍頭企業全覆蓋、“三變”改革全鋪開、金融保險全加入、危舊住房全清零、勞動就業全對接、教育醫療全跟進、社會救助全兜底、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全參戰、黨建統領全保障。圍繞這一系列行動,全市各級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把政策措施具體化、責任化、網格化、模板化,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全市貧困人口減少到8.75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4.63%,34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全省2016、2017、2018三個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均被綜合評價為“好”的等次。二是產業增收。我們根據平涼農業產業的特點,緊密對接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意願,提出了“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思路。充分發揮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近兩年投入的19.6億元到村到戶產業扶持資金作用,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名市級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運作模式,探索創造了一批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比如,莊浪縣創造了“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莊浪模式”,這是在全省推廣的一種扶貧模式。靜寧縣創造了“供銷聯合社+鄉鎮扶貧產業開發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靜寧模式”。靈臺縣探索了“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企業+農戶(貧困戶)”的“靈臺模式”,大力發展勞務就業,積極對接縣內外勞務市場,搭建勞務平臺,成立勞務公司,多渠道發佈用工需求和就業信息,使貧困勞動力輸轉更加精準,延長了務工時間,增加了貧困戶勞務收入。通過推廣這三種扶貧模式,使牛、果、勞增收產業貧困戶全覆蓋,實現了穩定增收。截止目前,貧困戶種植蘋果近30萬畝,飼養肉牛達到13.73萬頭,年輸轉貧困勞動力3.6萬人次,91.4%的貧困村、70%的貧困戶參與“三變”改革,入股分紅2399.6萬元。我們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支持6280個貧困家庭發展“五小”產業,70%以上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所以對於脫貧,產業是基礎。 三是基礎設施配套。過去,我們的一些貧困村基礎條件很差,村黨支部、村委會沒有辦公場所,也沒有村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場地。近幾年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基礎設施短板得到極大提升。同時,積極爭取資金、整合項目,利用三到四年時間,實現了145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動力電全覆蓋,嚴格落實水質鑑定監管措施,解決了近20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在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抓重點、樹典型、全推廣,使各項工作成效經受得住考驗,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切歡迎。 四是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圍繞有需求的行政村要建幼兒園的要求,建成貧困村幼兒園233個,使想上幼兒園、能上幼兒園的孩子就近就地入園。針對貧困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建成35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做到診療、藥房、治療、觀察四室分離,村醫配備到位。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方面,除極個別因智力障礙等因素造成不能上學的孩子外,其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在醫療扶貧方面,貧困人口慢病簽約8月底將全部完成,貧困群眾的門診費用也能報銷,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率達到85%以上,極大地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能夠享受到黨的政策的陽光雨露。同時,我們嚴格落實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提標政策,全市有5.52萬人實現兜底脫貧,實現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應扶盡扶、應保盡保。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前幾天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繼續深入開展“十查十看十補課”和“六大行動”, 集中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資源,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跑表計時、奮力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今年7.1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86個貧困村脫貧退出,莊浪、靜寧2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甘肅日報記者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平涼是全國最佳蘋果適生區之一,以靜寧蘋果為代表的平涼金果是全國知名的優質農產品。請介紹一下平涼蘋果產業推進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所說,平涼地處北緯35°,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全市大部分區域土層深厚,海拔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完全滿足生產優質蘋果必須具備的7項生態指標,發展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自然條件。平涼歷屆市委、市政府把蘋果產業一直當做主導產業來抓,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經歷了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規模擴張、新世紀以來的擴量提質以及2010以來的深度開發四個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明顯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剛才王市長也介紹到了,果產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撐。截至2018年底,全市的蘋果種植面積接近200萬畝,產量接近200萬噸,果農的人均果品純收入達到6000元。蘋果產業的發展,不僅鼓起了平涼老百姓的“錢袋子”,而且給平涼大地蓋上了“綠被子”,使以前的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現在的平涼,特別是進入春天以來,滿眼山川綠,到處花果香。目前,早熟蘋果已經上市,10月份,全市蘋果就開始大規模的上市了,遍佈山川的果園和蘋果也是這個季節平涼最靚麗的風景之一。我們推進蘋果產業發展的做法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突出規模化生產。按照市域全覆蓋的原則,堅持整區域規劃、集中連片栽植,每年新植補植果園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兩大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片帶,一個是含蓋莊浪、靜寧兩縣大部分區域的葫蘆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還有一個是涇川、靈臺、崇信縣,崆峒區三縣一區的涇汭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全市果園種植面積在萬畝以上的鄉鎮達到79個,面積在千畝以上的村達到1031個,分別分別佔全市鄉鎮總數和自然村總數的77.5%和70%以上。在靜寧縣、靈臺縣還有崆峒區也建成了良種苗木繁育基地7100畝。 二是注重標準化管理。我們多年大力推廣矮化密植、節水滴灌、肥水耦合和生物防控等新技術10多項,建成了標準化生產基地160萬畝,創建了國家級標準園4個,省級標準園73個,認證綠色果品基地80萬,GAP基地1.5萬畝,矮化密植園達到了6.2萬畝,蘋果的優果率提高到了72%。據農業部質檢中心檢驗,平涼金果包括靜寧蘋果的五項理化指標,包括色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糖酸比等指標高於全國其他產地蘋果的平均水平。連續15年產地收購價在全國領跑,從這個也能看出平涼蘋果的品質。三是堅持產業化經營。我們實行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公司+基地+果農”等多種經營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規模化生產經營,發展產業大戶5000多戶,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700多家。培育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13家,發展倉儲、加工、運銷等關聯企業200家,開發了果汁、果酒、果醋、果片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建成了西部最大的紙製品包裝產業基地,果品年倉儲能力80萬噸,加工能力16萬噸,初步形成產加銷、貯運服一體化的現代果業生產經營格局。四是推動品牌化發展。我們始終堅持高層次、大平臺運作,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香港等地開展專場推介活動,在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欄目向全國的觀眾推薦了平涼蘋果。目前,在國內大中城市建成果品批發、電子交易和期貨市場13處,形成“線上+線下+期貨”三條營銷渠道。平涼金果、靜寧蘋果先後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綠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範區等7張國家級名片。“靜寧蘋果”品牌評估價值達到133.99億元。果品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俄羅斯、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3000多萬美元,蘋果出口量連續幾年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特色產業發展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以生產綠色、有機、安全、營養果品為著力重點,堅持工業化理念謀劃蘋果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行公司化運作、資本化運營、工廠化生產,力爭到2025年,全市蘋果面積穩定在26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380萬噸左右,產值達到170億元,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蘋果生產強市,靜寧縣建成“全國蘋果生產第一縣”。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廣電總檯電視新聞中心記者提問

甘肅廣播電視總檯記者:當前,甘肅省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作出的“努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請問一下王市長,平涼市將如何貫徹落實?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進行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這既是對我們的特殊關懷,也是對我們的激勵鞭策,更飽含著對甘肅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各級黨員幹部的更高期望。強調的“深化脫貧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抓好主題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5個方面重點任務,準確把握了全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抓住了關乎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是我們推動發展的重大任務和歷史使命。我們平涼市各級幹部群眾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推動總書記的囑託和要求落地見效。當前,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突破:一是在鄉村振興中補短板。今年,平涼市要實現整市脫貧,但農村發展的短板還有很多,需要加力補齊。首先,要儘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村社道路硬化,配套完善村級公共文化設施,穩妥解決鄉村發展中的問題。其次,加快補齊農村環保短板。這既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目前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垃圾處理上,按照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增加人員力量,提高處理能力;汙水處理上,加快建設鄉級汙水處理設施,先確保鄉鎮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的汙水處理達標排放,再逐步向邊遠村延伸,使農村汙水汙染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土壤汙染治理上,多施農家肥,少施化肥,抓好地膜回收處理,使地膜這一種植業的最大危害得到處理、變廢為寶。第三,加快補齊鄉村治理的短板。加大引導力度,加快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第四,加快補齊產業短板。突出牛、果兩個“獨一份、特中特”的優勢產業,進一步研究落實配套政策措施,下功夫提高組織化程度,提升種質資源,規範科學管理,依靠科技推動企業化經營、規模化擴張、品牌化發展,切實提高產業的質量效益。充分發揮“平涼紅牛”“平涼金果”品牌效應,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全國大中小市場覆蓋,開拓東南沿海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以現代化的營銷方式佔領市場,使果品價格趨於穩定、牛肉價格不斷提升,提高主導產業附加值,使牛、果綠色產業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二是推進煤電化產業開發。目前,平涼煤炭產能2700多萬噸,火電裝機容量420萬千瓦,年可發電量250億度。推動煤炭就地轉化、電力外送和煤化工產業鏈延伸,這是平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和突破口。煤炭產業開發方面,致力於“擴能”。《靈臺礦區規劃》已經國家能源局批覆,新複查煤炭資源97億噸,可再建設5對煤礦,新形成產能2300多萬噸。外加已經開工的340萬噸煤礦,平涼煤炭產能新增近3000萬噸。最近,我們正在積極彙報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優化平涼煤炭資源配置,力爭使煤炭產能達到6000萬噸,產值達到250億元。電力方面,致力於“強電”。我們積極彙報爭取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的支持,與山東省及相關企業對接洽談,建設±100KV直流變電站,建成3座2×100千瓦的電廠,電力裝機容量可達到1000萬千瓦,發電600~700億度,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向外輸出清潔能源。煤化工方面,致力於“延鏈”。平涼現在已經形成60萬噸的甲醇生產能力,20萬噸聚丙烯項目也正在建設,明年可以試生產。我們還圍繞開發甲醇、聚丙烯等的下游產品,正在做相關發展規劃,促使煤化工產品生產有較大突破,煤化工產業鏈得到延伸。三是敞開大門招商引資。始終堅持用開放的眼光審視市場,用新的理念謀劃市場,全力推進招大引強。去年我們去深圳市考察,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成功引進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次引進17戶規模以上企業,這是一個信息產業,也是一個高端的裝備製造業,更是一個智能綠色產業。這些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到100億元,將徹底調整改變平涼的工業結構。目前,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期已基本建成,二期、三期將會盡快實施。一期項目可帶動就業5000人,二期項目可帶動就業10000人。

總之,我們將悉心領悟總書記的諄諄教導,牢牢記住總書記的殷殷期盼,對標高質量發展目標,著力提升發展能力,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以實打實的行動和更好的發展成效回報總書記的關懷。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來源:平涼日報/胥富春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審核:雷勇 何文 樑鳳嬌

編輯:徐燕蓉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平涼市發佈詞

王奮彥

中共平涼市委副書記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

(2019年8月27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重要時刻,省委、省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給大家走進平涼、瞭解平涼、宣傳平涼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遇。首先,我代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30萬人民,向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平涼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經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內資源相對富集,有首批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世界養生大會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涼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順利完成經濟恢復發展、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平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後、走向進步的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網絡現場直播

70年來,平涼人民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大做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裝備製造、建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GDP從1949年的0.5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建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億元,增長512倍。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緊扣“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衝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了貧困村水泥路、動力電全覆蓋,農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飲水穩定達標,村村通光纖工作被工信部樹立為全國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綜合受理平臺和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和移動端,“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市區一體“政務超市”規範運行。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0.42萬戶。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穩妥實施大景區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設立院士工作站9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以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中國華能、中交建、海升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採取以商招商、輕資產招商等方式,開展“保姆式”服務,引進平涼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項目—平涼啟航未來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次性簽約落地企業17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6%。

——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大力推進以路、水、電、房、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隨著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平慶鐵路等重大項目的獲批建設,平天、彭大、靜莊、華涇4條高速明年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進跨區域引調水、重點河流治理、城鄉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中心城市提質提速和縣城小城鎮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8.9萬戶,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13%。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大力推進城鄉電網建設,750千伏線路貫穿東西,10千伏以下電網實現全覆蓋,平涼成為甘肅電網中的東部樞紐。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平涼市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底線性任務,綜合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決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平涼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91.6%;河流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等均穩定達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

——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聚焦把平涼建設成“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目標,提升崆峒山大景區,完善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開發關山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延鏈補鏈擴鏈,努力形成一產突出文化旅遊調結構、二產緊盯文化旅遊出產品、三產圍繞文化旅遊搞服務的新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項目112個,總投資243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3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市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佔總支出的8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49年分別增長了286倍、213倍;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9%、100%、99.88%、97.34%和94.04%,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網,為40.2萬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10.8億元;建立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均預期壽命由改革開放初的65歲提高到73.25歲;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保持在3萬人以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70年來,平涼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將對標對錶總書記視察甘肅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真正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作為、轉化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烈擔當,奮力邁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謝謝大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文字實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郭錦詩主持新聞發佈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的問題是,這麼多年來,在民生領域,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的變化和亮點有哪些?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新中國成立以來,平涼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剛才,我從宏觀上介紹了平涼的發展變化。這裡,我再用幾個關鍵詞和一些數據作以補充說明。一是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平涼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以前絕大多數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為了改善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平涼人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全面動員,開展了大修梯田、大興水利、大搞植樹造林活動,我們用40多年時間,修出了411萬畝梯田,建成了2658處水利工程,解決了近2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穩定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用修好的梯田地,我們栽植了200萬畝蘋果,發展了近200萬畝高效農業,帶動農戶養殖了70萬頭牛,還種了40多萬畝的蔬菜,解決了群眾吃的問題,肉、蛋、果、菜等農副產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從住窯洞到小康屋。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市總人口9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萬人,鄉村人口89.5萬人,城鎮化水平僅為9.45%。我們緊緊圍繞 “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條件,主要啟動實施了地坑莊子和窯洞“清零”行動,讓群眾從地坑莊子和窯洞裡面搬出來,住進塬面上的磚瓦房。莊浪、靜寧兩縣圍繞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著力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22萬平方米。在城市,重點開展了棚戶區改造,共改造3.4萬戶,使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進了新樓房;同時我們還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進行了水、電、暖等設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使我們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農村由地坑莊子住進小康屋、磚瓦房,這個比例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3平方米,徹底告別了土窯洞,D級危房全部清零,C級危房基本消除,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32.4平方米。三是從“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涼僅有6條公路624公里。現在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鐵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將要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共有540多公里,國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農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達到9300多公里,這樣就構建起了鐵路、高速、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群眾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歷史性地改善,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年,私家車、農用車發展很快,現在每百戶群眾擁有汽車35輛。信息化產業發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為99.8%,網速比城裡還快。 四是從上學難、缺醫少藥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在教育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過去,我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每個縣只有一箇中學,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現義務教育“一無兩有”“六配套”,1994年實現“普初”,2003年實現“普九”,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2018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國家評估。可以說,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至目前,全市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9%,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04%。要上學、想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華錄取了15名平涼學生,這就是教育質量對平涼學子的一個回報。在醫療衛生方面,從缺醫少藥、看病難到病有所醫,並且按一定比例報銷。城鄉居民壽命得到延長,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來,看病從最初的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消毒靠開水煮,到如今鄉鎮衛生院“B超、CT、血氣分析儀”等這些設備大部分全配齊;從過去的“赤腳醫生”、衛生員到現在的全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已按照脫貧標準全部配齊了全科醫生),每個村都有衛生所,這樣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還能夠讓報銷比例有一個大幅提升。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興、最滿意的事。

這四個方面是變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裡,他們感謝黨恩,感謝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我們更要感謝人民群眾在實踐創業中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博,他們的進取,才是我們改變面貌最根本的動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牛產業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9月份平涼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請介紹一下平涼紅牛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今後工作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感謝這位記者對平涼牛產業的關注。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鑑定,平涼紅牛是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

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擴量、提質、增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牛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平臺、一套運作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聚集全市之力和各方資源推進牛產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推進肉牛繁育、飼料供應、安全防疫、科技創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等六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了牛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我們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0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二是科技支撐不斷增強。我們先後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範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後順利開工,於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製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四是品牌效益持續擴大。我們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註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鑑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也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9月初,我們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這次節會將匯聚全國牛產業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優秀企業代表,是一次全國性行業盛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及國家農業農村部也將在平涼市召開全國畜禽種業研討會和全國肉牛性能測定培訓班。我們希望通過承辦牛業大會和相關會議,進一步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平涼的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我們今後也將以這次牛業大會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作出的“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的重要指示,以建設現代草畜產業體系為方向,以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為牽引,全力推進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和宣傳推廣,力爭用3年時間,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用8到10年時間,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農區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基地。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平涼是六盤山特困片區和陝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脫貧攻堅任務在全省是比較重的,據瞭解今年平涼將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的目標。請介紹一下平涼實施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平涼市的7縣(市、區)都屬六盤山特困片區,其中靜寧縣、莊浪縣是深度貧困縣,崆峒區、靈臺縣、涇川縣是片區貧困縣,華亭市、崇信縣是“插花型”貧困縣。2014年,全市貧困人口有40.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0.87%。從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今年3月份在全國人代會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以“一戶一策”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打殲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精準施策。結合平涼實際,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了“九大沖刺行動”。即龍頭企業全覆蓋、“三變”改革全鋪開、金融保險全加入、危舊住房全清零、勞動就業全對接、教育醫療全跟進、社會救助全兜底、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全參戰、黨建統領全保障。圍繞這一系列行動,全市各級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把政策措施具體化、責任化、網格化、模板化,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全市貧困人口減少到8.75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4.63%,34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崆峒、涇川、靈臺、崇信、華亭5縣(市、區)脫貧摘帽,莊浪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全省2016、2017、2018三個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均被綜合評價為“好”的等次。二是產業增收。我們根據平涼農業產業的特點,緊密對接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意願,提出了“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思路。充分發揮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近兩年投入的19.6億元到村到戶產業扶持資金作用,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名市級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運作模式,探索創造了一批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比如,莊浪縣創造了“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莊浪模式”,這是在全省推廣的一種扶貧模式。靜寧縣創造了“供銷聯合社+鄉鎮扶貧產業開發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靜寧模式”。靈臺縣探索了“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企業+農戶(貧困戶)”的“靈臺模式”,大力發展勞務就業,積極對接縣內外勞務市場,搭建勞務平臺,成立勞務公司,多渠道發佈用工需求和就業信息,使貧困勞動力輸轉更加精準,延長了務工時間,增加了貧困戶勞務收入。通過推廣這三種扶貧模式,使牛、果、勞增收產業貧困戶全覆蓋,實現了穩定增收。截止目前,貧困戶種植蘋果近30萬畝,飼養肉牛達到13.73萬頭,年輸轉貧困勞動力3.6萬人次,91.4%的貧困村、70%的貧困戶參與“三變”改革,入股分紅2399.6萬元。我們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支持6280個貧困家庭發展“五小”產業,70%以上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所以對於脫貧,產業是基礎。 三是基礎設施配套。過去,我們的一些貧困村基礎條件很差,村黨支部、村委會沒有辦公場所,也沒有村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場地。近幾年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基礎設施短板得到極大提升。同時,積極爭取資金、整合項目,利用三到四年時間,實現了145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動力電全覆蓋,嚴格落實水質鑑定監管措施,解決了近20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在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抓重點、樹典型、全推廣,使各項工作成效經受得住考驗,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切歡迎。 四是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圍繞有需求的行政村要建幼兒園的要求,建成貧困村幼兒園233個,使想上幼兒園、能上幼兒園的孩子就近就地入園。針對貧困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建成35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做到診療、藥房、治療、觀察四室分離,村醫配備到位。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方面,除極個別因智力障礙等因素造成不能上學的孩子外,其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在醫療扶貧方面,貧困人口慢病簽約8月底將全部完成,貧困群眾的門診費用也能報銷,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率達到85%以上,極大地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能夠享受到黨的政策的陽光雨露。同時,我們嚴格落實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提標政策,全市有5.52萬人實現兜底脫貧,實現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應扶盡扶、應保盡保。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前幾天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繼續深入開展“十查十看十補課”和“六大行動”, 集中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資源,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跑表計時、奮力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今年7.1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86個貧困村脫貧退出,莊浪、靜寧2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提前一年實現整市脫貧目標。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甘肅日報記者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平涼是全國最佳蘋果適生區之一,以靜寧蘋果為代表的平涼金果是全國知名的優質農產品。請介紹一下平涼蘋果產業推進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市委副書記馬琨回答記者提問

馬琨: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所說,平涼地處北緯35°,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全市大部分區域土層深厚,海拔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完全滿足生產優質蘋果必須具備的7項生態指標,發展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自然條件。平涼歷屆市委、市政府把蘋果產業一直當做主導產業來抓,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經歷了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規模擴張、新世紀以來的擴量提質以及2010以來的深度開發四個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明顯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剛才王市長也介紹到了,果產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撐。截至2018年底,全市的蘋果種植面積接近200萬畝,產量接近200萬噸,果農的人均果品純收入達到6000元。蘋果產業的發展,不僅鼓起了平涼老百姓的“錢袋子”,而且給平涼大地蓋上了“綠被子”,使以前的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現在的平涼,特別是進入春天以來,滿眼山川綠,到處花果香。目前,早熟蘋果已經上市,10月份,全市蘋果就開始大規模的上市了,遍佈山川的果園和蘋果也是這個季節平涼最靚麗的風景之一。我們推進蘋果產業發展的做法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突出規模化生產。按照市域全覆蓋的原則,堅持整區域規劃、集中連片栽植,每年新植補植果園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兩大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片帶,一個是含蓋莊浪、靜寧兩縣大部分區域的葫蘆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還有一個是涇川、靈臺、崇信縣,崆峒區三縣一區的涇汭河流域的百萬畝生產片帶。全市果園種植面積在萬畝以上的鄉鎮達到79個,面積在千畝以上的村達到1031個,分別分別佔全市鄉鎮總數和自然村總數的77.5%和70%以上。在靜寧縣、靈臺縣還有崆峒區也建成了良種苗木繁育基地7100畝。 二是注重標準化管理。我們多年大力推廣矮化密植、節水滴灌、肥水耦合和生物防控等新技術10多項,建成了標準化生產基地160萬畝,創建了國家級標準園4個,省級標準園73個,認證綠色果品基地80萬,GAP基地1.5萬畝,矮化密植園達到了6.2萬畝,蘋果的優果率提高到了72%。據農業部質檢中心檢驗,平涼金果包括靜寧蘋果的五項理化指標,包括色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糖酸比等指標高於全國其他產地蘋果的平均水平。連續15年產地收購價在全國領跑,從這個也能看出平涼蘋果的品質。三是堅持產業化經營。我們實行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公司+基地+果農”等多種經營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規模化生產經營,發展產業大戶5000多戶,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700多家。培育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13家,發展倉儲、加工、運銷等關聯企業200家,開發了果汁、果酒、果醋、果片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建成了西部最大的紙製品包裝產業基地,果品年倉儲能力80萬噸,加工能力16萬噸,初步形成產加銷、貯運服一體化的現代果業生產經營格局。四是推動品牌化發展。我們始終堅持高層次、大平臺運作,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香港等地開展專場推介活動,在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欄目向全國的觀眾推薦了平涼蘋果。目前,在國內大中城市建成果品批發、電子交易和期貨市場13處,形成“線上+線下+期貨”三條營銷渠道。平涼金果、靜寧蘋果先後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綠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範區等7張國家級名片。“靜寧蘋果”品牌評估價值達到133.99億元。果品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俄羅斯、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3000多萬美元,蘋果出口量連續幾年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特色產業發展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以生產綠色、有機、安全、營養果品為著力重點,堅持工業化理念謀劃蘋果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行公司化運作、資本化運營、工廠化生產,力爭到2025年,全市蘋果面積穩定在26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380萬噸左右,產值達到170億元,把平涼市建成全國蘋果生產強市,靜寧縣建成“全國蘋果生產第一縣”。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省廣電總檯電視新聞中心記者提問

甘肅廣播電視總檯記者:當前,甘肅省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作出的“努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請問一下王市長,平涼市將如何貫徹落實?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回答記者提問

王奮彥: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進行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這既是對我們的特殊關懷,也是對我們的激勵鞭策,更飽含著對甘肅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各級黨員幹部的更高期望。強調的“深化脫貧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抓好主題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5個方面重點任務,準確把握了全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抓住了關乎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是我們推動發展的重大任務和歷史使命。我們平涼市各級幹部群眾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推動總書記的囑託和要求落地見效。當前,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突破:一是在鄉村振興中補短板。今年,平涼市要實現整市脫貧,但農村發展的短板還有很多,需要加力補齊。首先,要儘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村社道路硬化,配套完善村級公共文化設施,穩妥解決鄉村發展中的問題。其次,加快補齊農村環保短板。這既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目前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垃圾處理上,按照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增加人員力量,提高處理能力;汙水處理上,加快建設鄉級汙水處理設施,先確保鄉鎮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的汙水處理達標排放,再逐步向邊遠村延伸,使農村汙水汙染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土壤汙染治理上,多施農家肥,少施化肥,抓好地膜回收處理,使地膜這一種植業的最大危害得到處理、變廢為寶。第三,加快補齊鄉村治理的短板。加大引導力度,加快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第四,加快補齊產業短板。突出牛、果兩個“獨一份、特中特”的優勢產業,進一步研究落實配套政策措施,下功夫提高組織化程度,提升種質資源,規範科學管理,依靠科技推動企業化經營、規模化擴張、品牌化發展,切實提高產業的質量效益。充分發揮“平涼紅牛”“平涼金果”品牌效應,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全國大中小市場覆蓋,開拓東南沿海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以現代化的營銷方式佔領市場,使果品價格趨於穩定、牛肉價格不斷提升,提高主導產業附加值,使牛、果綠色產業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二是推進煤電化產業開發。目前,平涼煤炭產能2700多萬噸,火電裝機容量420萬千瓦,年可發電量250億度。推動煤炭就地轉化、電力外送和煤化工產業鏈延伸,這是平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和突破口。煤炭產業開發方面,致力於“擴能”。《靈臺礦區規劃》已經國家能源局批覆,新複查煤炭資源97億噸,可再建設5對煤礦,新形成產能2300多萬噸。外加已經開工的340萬噸煤礦,平涼煤炭產能新增近3000萬噸。最近,我們正在積極彙報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優化平涼煤炭資源配置,力爭使煤炭產能達到6000萬噸,產值達到250億元。電力方面,致力於“強電”。我們積極彙報爭取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的支持,與山東省及相關企業對接洽談,建設±100KV直流變電站,建成3座2×100千瓦的電廠,電力裝機容量可達到1000萬千瓦,發電600~700億度,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向外輸出清潔能源。煤化工方面,致力於“延鏈”。平涼現在已經形成60萬噸的甲醇生產能力,20萬噸聚丙烯項目也正在建設,明年可以試生產。我們還圍繞開發甲醇、聚丙烯等的下游產品,正在做相關發展規劃,促使煤化工產品生產有較大突破,煤化工產業鏈得到延伸。三是敞開大門招商引資。始終堅持用開放的眼光審視市場,用新的理念謀劃市場,全力推進招大引強。去年我們去深圳市考察,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成功引進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次引進17戶規模以上企業,這是一個信息產業,也是一個高端的裝備製造業,更是一個智能綠色產業。這些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到100億元,將徹底調整改變平涼的工業結構。目前,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一期已基本建成,二期、三期將會盡快實施。一期項目可帶動就業5000人,二期項目可帶動就業10000人。

總之,我們將悉心領悟總書記的諄諄教導,牢牢記住總書記的殷殷期盼,對標高質量發展目標,著力提升發展能力,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以實打實的行動和更好的發展成效回報總書記的關懷。謝謝!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忙碌的記者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來源:平涼日報/胥富春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審核:雷勇 何文 樑鳳嬌

編輯:徐燕蓉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平涼專場發佈詞及文字實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