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蔡英傑作品《鳳舞》(榕樹)

閩南盆景發展簡史

文丨劉少紅 攝丨桑蓮居藝術館 羅曉東 等


閩南,福建南部的簡稱。從地域、語言及文化習俗來講,閩南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以及龍巖的新羅、漳平,三明的大田、尤溪等縣市的部分地區,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廣東潮汕,西靠閩西客家,東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其地形依山面海,呈傾斜狀和臺階狀,山勢走向由西北向東南,構成了一個冬暖夏涼的區域性氣候,為豐富多彩的野生植物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生態環境。

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區位氣候優勢,孕育出富有閩南特色的盆景藝術。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柯成昆作品《十八羅漢》(榕樹,樹高200cm)


閩南盆景起源於南宋,盛行於明清,湮沒於民國,復興於當代。


閩南盆景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十月,南宋愛國名臣王十朋被起用為泉州知州。任職期間,他興修水利,發展生產,頗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

王十朋不僅是德高望重的清官名臣、大詩人,同時還是一位盆景藝術家。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王十朋在家鄉樂清創作鬆附石盆景,撰寫《巖鬆記》詳細記錄創作過程及心得。《巖鬆記》是截至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關於松樹盆景的文獻。

上任泉州之初,王十朋即在府衙栽植主題為歲寒三友的盆景,並賦詩《十月二十買菊一株頗佳置於郡齋松竹之間目為歲寒三友》:

三百青錢一株菊,移置窗前伴松竹。

鮮鮮正色傲霜性,不逐重陽上醽醁。

誰雲既晚何用好,端似高人事幽獨。

南來何以慰淒涼,有此歲寒三友足。


任職泉州的一年多時間裡,王十朋創作了大量吟詠花木奇石的詩文,大開閩南花木盆景賞玩之風。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魏積泉作品《雲橫長天》(78×160cm)


經過五百餘年的發展,閩南盆景在明清時迎來盛行期。

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學者高濂在《遵生八箋》卷七《高子盆景說》開篇寫道:

盆景之尚天下有五地最盛,南都、蘇鬆二郡,浙之杭州,福之浦城,人多愛之。論值以錢萬計,則其好可知。

他告訴我們,江蘇南京、蘇州、上海、浙江杭州和福建浦城是明朝盆景事業發展的核心區域。浦城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處,自古即為中原入閩第一關。

屠隆在刊印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的《考槃餘事》一書中記載:

盆景以几案可置者為佳,列庭榭者次之。最古雅者,如天目之鬆,高可盈尺,本大如臂,針毛短簇,結對雙本者,似入松林深處,令人六月忘暑;如閩中石梅,乃天生奇質,從石本發枝,具自露其根;水竹,亦產閩中,高五六寸許,極則盈尺,細葉蕭疏可人,盆植數竿便生渭川之想。此三友者盆景之高品也。

明朝三大盆景品種,就有兩個來自福建,實在說明福建盆景在明朝的風行之盛、影響之巨。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謝繼書作品《同根共勉》(105×130cm)


到了清朝,有關福建,尤其是閩南盆景品種的記載,就更加豐富了。

同治戊辰刊本《重纂福建通志》、道光十五年刊本《龍巖州志》、清李元仲撰修《寧化縣誌》、清于敏中著《日下舊聞考》等文獻詳細記載了福建人、閩南人“可作盆景”“可植盆中案頭之玩”“僅供盆盎之玩”的鳳尾檜、榕樹、水梔、雪柳、噴雪花、棕櫚、紅橘、瀟湘竹、芸草、香櫞等品種。

由清國駐屯軍司令部編撰、日本博文館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出版的《北京志》中有佛手、天門冬、美人蕉等福建盆景素材出口日本的記載。

由此可見,清朝的閩南盆景品種比明朝大為豐富,既有松柏類,也有雜木竹草類。這些明清時期的閩南優秀鄉土樹種,絕大部分一直被沿用至今。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魏積泉作品《甲子風雲》(真柏,120×160cm)


民國時期,由於戰事頻仍,閩南盆景近乎湮沒。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何華國作品《獨木成林》(樹高85cm)


新中國成立後,在人民政府的引導與支持下,閩南盆景事業得到迅猛發展,呈現出全面復興的繁榮景象。

其一,積極參加各種展會活動,全面參與當代中國盆景事業進程。

1960年,廈門園林局應邀與上海、昆明、廣州等八城市相關部門在廣州越秀公園聯合舉辦盆栽藝術展覽,並召開盆栽經驗座談會。1979年,廈門、漳州、龍海等地受邀前往首都北海公園,參加由國家城市建設總局園林綠化局主辦的首次全國性的盆景藝術展覽,共同吹響新時期中國盆景快速發展的號角。此後,閩南盆景參與了歷屆國家級及在大陸境內舉辦的各種國際性盆景活動。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柯成昆作品《閱歷雄姿》(樹高108cm)


其二,利用地域優勢,聯合臺灣、廣東等地打造“海峽兩岸(廈門)盆景精品展”“閩派盆景精品展”等展會品牌。

十年來在廈門市盆景花卉協會會長柯成昆等閩南盆景有識之士的努力下,已成功舉辦四屆“海峽兩岸(廈門)盆景精品展”、一屆“閩派盆景精品展”,頗受業界好評。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美格農藝藏品《獨木成林》(130×230cm)

榮獲2018海峽兩岸(廈門)盆景精品展暨首屆閩派盆景精品展特等金獎


其三,努力向國家級協會申辦全國性大展,對外展示閩南盆景的實力,提升閩南盆景的美譽度。

1999年,為迎接澳門迴歸祖國,廈門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在廈門中山公園舉辦’99“澳門杯”全國盆景雅石花卉精品展,吸引了包括臺灣、香港、澳門在內的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共展出盆景612盆、雅石190件。時任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會長蘇本一評價,這次展出的盆景作品品種多,品位高,是歷屆全國展覽中比較好的。

2004年,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福建省建設廳與泉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盆景展覽在泉州東湖公園舉行。本屆展覽規模大、檔次高,共展出包括港澳臺在內的22個省區市的118個展團的1203件盆景作品。閩南盆景在這兩次大展中斬獲多項大獎,獲得極高讚譽。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陳文圖作品《鄉韻》(榕樹,102×142×113cm)


其四,加強閩南盆景技藝的研究與探討,持續不斷地推出佳作與人才。

當代閩南盆景的傑出代表傅耐翁窮畢生所學撰著《盆栽技藝》,在全國盆景界產生深遠影響,追隨者甚眾。新時期以來,閩南盆景界先後推出了《鳳舞》、《風韻飄然》、《閱歷雄姿》、《十八羅漢》、《金蛇狂舞》、《雲橫長天》、《玉屏呈翠》、《獨木成林》、《削盡繁冗留清瘦》、《岱嶽之魂》等榮獲國際國內專業展會大獎的作品,並湧現出柯成昆、魏積泉、謝繼書、曾文安、何華國、鄭建明等國家級盆景藝術大師。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鄭建明作品《一覽眾山小》(榕樹,樹高125cm)


其五,經過當代藝術家七十年來前赴後繼的探索與實踐,閩南盆景終於形成“蒼古豪雄,野逸空靈”的地域風格。

榕樹是閩南盆景的代表性樹種,閩南方言的“榕”與“情”諧音,因此榕樹盆景對於閩南人而言更加意味深長。榕樹盆景在閩南盆景藝術家的精心培育與大膽雕鑿下,呈現出蒼勁古拙、豪放雄奇之美。

近些年來,在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柯成昆、魏積泉、曾文安等人的倡導下,閩南盆景界大力發展松柏,他們創作的柏樹盆景,一派野趣飄逸、空寂靈動的景象。


一組閩南盆景作品欣賞,解讀閩南盆景藝術


▲曾文安作品《岱嶽之魂》(真柏)

傳播盆景知識,本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