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小不能沒內涵

農業 我的媽媽 農村 農民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17-06-24

我校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的一所農村小規模學校。如何讓這類學校變得“小而優、小而美”,讓這些學校的孩子也能像其他學校的學生一樣全面發展而不被遺忘在角落,也不再成為被施捨和憐憫的群體,是我們這些工作在此類學校的教育者一直為之努力和奮鬥的。

我們知道,我國有14萬所我校這樣的小規模學校,各校地域、歷史和改變進程都不盡相同,很難有一套適合每所學校的育人方法和管理策略。

鄉土情:

立足鄉土學習成長

我校84名在校生中,有近一半是隻有一名家長在家的留守兒童,父母離異且都不在身邊、由空巢老人照顧的還有6人;10位教師中,50歲以上和30—40歲之間的各4位,由民辦教師轉正的佔40%。即便如此,與周邊更多更小的村小比起來,地處城鄉接合部的我校還算是條件稍好的。

不能因為學校小、地域偏遠、條件差,就不作為、不進取。為使這些花朵也能有燦爛的未來,我們在辦學中,始終堅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竭盡所能地培養鄉村兒童的核心素養。

立足本地實際,我校相繼開展了以“走進會師聖地 傳承長征精神”為主題的系列實踐課程,培養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以“守護文化根脈 共建人文校園”為主題的活動,把瀕臨失傳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引進校園;以“在希望的田野上”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活動,引導學生們懂得感恩,以積極的態度感受世界的精彩並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以“春風化細雨 浸潤師生園”為主題的春分校本實踐課,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熱愛科學知識;以“憶苦思甜 愛的雨露”為主題的穀雨實踐課,讓學生們在挖野菜、撿野菜、煮野菜、吃野菜的過程中品味人生,用具體行動播撒愛的種子。類似的因地制宜的活動,我們開動腦筋、不落空當地開展。

實踐課:

在實踐中培養素養

“平凡的堅守”,是三八節實踐課的主題。活動當天,我校五、六年級學生凌晨5時就摸著黑來到學校集合。老師一番動員講話,啟發學生們想一想:除了自己身邊最常見的母愛、師愛以外,是否還發現了其他一些為社會默默做著奉獻的偉大女性呢?“今天,我們就要帶著這個問題,去近距離感受環衛工人的工作,體會她們的平凡與艱辛。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同學們能夠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進而熱愛生活、熱愛學習!”春寒料峭,學生們忍受著零下10攝氏度的低溫,和環衛阿姨一起打掃街道衛生,雙手凍得通紅,但沒有人願意停下來,用心感悟著“勞動之耕苦,勞動之果甜”。他們運走的是垃圾,淨化的是自己的心靈,那些阿姨每天如此的辛苦深深地觸動著每一個學生。

中午,一些學生又一次走進那個安靜又有點凌亂的農家小院——徐佳俊的家,一個9歲就失去父親的同學的家。引人注目的是窗臺邊的幾盆小花,看起來剛剛澆過水,雖經歷了寒冬仍在茁壯成長。雖然爸爸因病去世了,但媽媽對佳俊的期望有增無減,她說,生活中最困難的是自己對孩子的學習很少關注,最怕孩子有心理陰影,希望在學校裡師生多幫助他,讓佳俊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健康地成長。校長告訴這位媽媽:“我們要一起用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增加孩子對生活對學習的信心!”走在回校的路上,大家感慨著:一個柔弱的農村婦女扛起了生活的重擔,這不就是母愛的偉大嗎?

“媽媽,洗腳!”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簡單的動作,都是教育的內容。《我的媽媽》《母愛》《我最尊敬的人》《環衛工人》《平凡的堅守者》等一篇篇優秀的習作,都出自我們農村孩子最真實的生活片段。正是這些點點滴滴,讓身處偏僻小村莊的孩子們也有了精彩的童年。

每一個有意義的時間節點,都是學校開展“立體”德育活動的契機;每一次精心策劃的活動,每一次活動過後的收穫,都讓學校對教育意義的思考更進一步。比如我們絕大多數農村學生在入校前沒有養成良好習慣,我們就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結構,通過孩子喜歡的遊戲和活動方式,讓他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生活源:

地域文化助力內涵發展

學校周邊有著豐富的鄉土資源。我們把校園西南角一塊雜草叢生的無用之地加以改造,用舊椽檁、舊輪胎等材料進行裝飾,蒐集來瀕臨被遺忘境地的農事用具和生活用品在其中展示,建成了集農耕、民俗為一體的兒童樂園“憶風潤園”。

依據不同農耕背景下的農具,我們開設了“農耕文化教育課程”。發動學生們查閱、採訪、蒐集,在交流、記錄中感知傳統農具的文化內涵,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提升學習能力。比如“犁”課程,學生們通過犁的發展——從最初的“刀耕火種”到“二牛抬槓”,再由“軟套獨耕”到“機械耕作”,農耕文明的發展歷程給人以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而這一過程包含了歷史、語文、數學知識的學習。在探究中,還有學生提出現代“機械耕作”不如“軟套獨耕”的問題,讓“生態保護、健康飲食”的主題成了辯論的焦點。

再如“蜂箱”課中,學生們在前期調查和查閱資料中,知道了蜜蜂勤勞、“天才設計師”的特性。在蒐集與整理蜜蜂工作時間和工作量時,統計、對比的思維能力又巧妙融入其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學習了課標知識。還有學生在對蜂箱的觀察與深入養蜂人的調查採訪中,瞭解到傳統“鏟蜜”的殘酷、如今“收蜜”的人性化(很久以前,人們是把蜜、蜂以及蜂巢一併入鍋煮,再通過過濾得到了蜂蜜和蜜雜,“鏟蜜”使勤勞的蜜蜂隨著蜂蜜的形成永遠消失;而現在的“收蜜”是隻把蜜收走,並留給蜜蜂糖水,蜜被吃,蜂活著),從中體味了人文、關愛的意義。學校再舉辦“我是勤勞小蜜蜂”主題活動,使本課發揮了綜合教育的作用。還有“水井”課:在傳承“吃水不忘挖井人”、飲水思源好品質的同時,對地下水的保護也被提出來,學生們對瓦窯、磚廠、樹脂瓦工廠進行了解、對比、分析,過程中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綜合素養。

在“升子”課中,面對著一名同學的奶奶提供的“升子”時,學生們臉上都流露出好奇的表情。當得知這既是過去盛東西的容器又是稱糧食的用具時,好奇變成了驚奇,求知的慾望被激發,建立了合理、公平的概念;“討升子”“一升米和一斗米”的故事,讓孩子們懂得了感恩和辯證。在“升子”與“升”的學習中,學生們還學習了“鬥”“擔”等傳統的計量單位;在對“升子”形狀的探究中,等腰梯形、正方形、容積等數學應用知識得到鞏固,而且更加具體化。在這些有趣的探究中,我們的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理論知識,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要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提高,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要讓村小變得“小而美、小而優”,也許有千條路。我們秉持的是,學在窗外、人人為師、社會是課本,所以,我們走的是挖掘生活資源、開設校本課程、整合學科內容的創辦特色學校之路。

(作者王富貴 系甘肅省靜寧縣城川教委大寨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21日第7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